在遊戲產業中,陪玩和代練長期以來處於灰色地帶,但其龐大的用戶需求所達到的日均上萬訂單,不錯的營收能力與電競的火熱賽道,讓陪玩和代練公司紛紛融資,在資本面前熱得發燙。在錯綜複雜的利益下,遊戲陪玩平臺的未來之路何去何從?
陪玩行業的原始形態:代練
怎樣才能玩好遊戲?這個看上去很基本的問題,答案卻並不簡單。
在中國最老一輩的電競人PLU.Friend看來,在成為一名優秀的電競選手或高端玩家的所有特質中,天賦是擺在第一位的。這也註定了大部分人即便付出120%的努力,也未必能夠達到頂尖排名。
高排名、高段位對玩家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遊戲打不好又想上分,自己努力的確是很多人的選擇,但天賦的鴻溝,讓這樣的努力事倍功半。
於是,在最早的單人競技遊戲時代,對於那些遊戲天賦不太突出的玩家來說,想要拿到遊戲中給予排名段位高的玩家的「優質獎勵」,唯一的方法就只剩下了代練。
然而,遊戲廠商方面向生態圈透露,這種外界強行幹預的方法對於整個遊戲而言是有危害的。設身處地的思考,被同段位的代練選手「屠殺」的滋味並不好受,所以代練橫行會嚴重影響其他玩家的遊戲體驗,最後導致到整個遊戲的壽命縮減。於是,憤怒的遊戲廠商將這些如蛆蟲般存在的工作室作為了重點打擊的對象。
隨著時代的前進,如今的遊戲開始走向了從單人到多人、從PC主機到移動端的轉變,前者削減了個人技術對全盤結果的決定性,後者則為遊戲從小眾娛樂走向大眾社交鋪設了基石。兩年前《王者榮耀》面世,它將MOBA多人競技、手機遊戲結合地異常完美,讓當下中國每七人中就有一名成為了這款遊戲的用戶,《王者榮耀》也成為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遊戲產品。
由於《王者榮耀》排名段位和社交工具相綁定,攀比心理與社交需求加劇了很多人對遊戲段位的需求,也間接為處在灰色地帶的「遊戲代練」業務提供了巨大的訂單數。
不過,由於多人遊戲的特點,以及原先代練業務存在的高風險,遊戲代練也就升級為了「遊戲陪玩」,這項「花錢請大神入隊帶領大家打」的業務應運成為了一門生意。
對於用戶來說,陪玩的形式還是「自己玩自己號」,不僅降低了被廠商針對的風險,被盜號的風險,而且仍然可以完成上分的目標,還能順便從大神隊友那兒學到一些技術,甚至在陪玩的過程中還能滿足一定的社交需要。這簡直就是體育賽事中「開局獲得C羅梅西做隊友」般的體驗,也得到了不少玩家的青睞。
在巨大的用戶上分需求下,許多遊戲行業公司抓住了由《王者榮耀》的火爆而催生出的這門生意,紛紛成立了專業的遊戲陪玩平臺,想從中分到一杯羹。
資本火熱,陪玩市場格局初現
同樣看好遊戲陪玩平臺的還有資本。今年9月,以「翻車險」為特色的遊戲陪玩平臺「豬隊友」完成了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紀源資本;10月,老牌遊戲道具交易平臺5173和人人遊戲為正處於天使輪融資中的「電競幫」投資了1000萬元;而一個月後的今天,「暴雞電競」獲得了紅杉資本的投資,並完成了共計4500萬元的A輪融資。
近日完成融資的陪玩平臺(數據由生態圈整理自網絡)
從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產品來進行分析,遊戲陪玩平臺的運營模式和「滴滴出行」深度綁定司機和乘客一樣,遊戲陪玩平臺也需要綁定大神玩家和小白用戶兩個群體,通過他們之間的陪玩服務訂單來進行抽成盈利。
不過,和打車服務不同的是,即便是大神陪玩也存在著輸掉比賽的情況,所以像「豬隊友」這樣的平臺還推出了所謂「翻車險」的產品,即下單前可以花訂單額的5%購買該保險,若輸掉了比賽平臺則會雙倍賠付訂單額,和快遞業的「保價」行為十分類似。
當然就像「滴滴出行」在還沒有成為獨角獸之前,和當年的「快的」、「易到」等平臺大打補貼戰一樣,如今的陪玩平臺山頭林立的情景讓這個項目暫時還沒有到可以進行抽成的收割期。
「別說是抽成了,現在還是好好想想如何鞏固好自己的上下兩個群體,他們的數量高低直接決定了未來的盈利能力。」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圈哥,同時他還認為萬一有強勢資本的介入,一場遊戲陪玩平臺的補貼大戰也未必不可能發生。
對於大神玩家群體而言,當初吸引他們從事這一行業的主要原因是在這裡可以把自己高超的遊戲水平進行變現,故能夠決定讓他們留在平臺的關鍵點就變成了抽成率、可接單量、用戶質量。從目前行業現狀來分析,「暴雞電競」等大平臺均沒有進行抽成,可接單量和用戶質量也算互相之間打個平手。
對於小白用戶群體而言,他們的目的一般分為兩種,一是尋找真正的技術大神幫忙上分;二是尋找一些美女帥哥玩家來滿足社交需求,享受遊戲的娛樂性。
所以,吸引用戶消費並留住他們的關鍵點在於:遊戲種類、可提供服務種類、接單速度和訂單完成質量。
這樣一來,也就對平臺上大神玩家數量、大神玩家覆蓋的項目有了巨大的需求,數量越多,質量越高,覆蓋平臺越多,接單速度越快,也就有越好的用戶體驗。
而對於訂單完成質量而言,在如今各大平臺的政策中更被分化為陪玩勝率和失敗賠償機制,前者依舊考驗大神玩家,後者則是每個平臺各有奇招:比如「暴雞電競」選擇了輸了免費再送一場,「豬隊友」則有自己的「翻車險」等等。
三大行業破局點:電競、網吧服務、內容
通過分析我們能夠發現,雖然各大平臺紛紛獲得資本青睞,但在沒有觸及行業上遊資源的情況下,各大平臺之間的競爭關係仍舊處於均勢。那麼,能夠打破平衡的破局點在哪呢?或許電競會是一種突圍選擇。
對於小白用戶群體來說,能夠上電競賽場上徵戰的選手,代表著水平與實力,其中的一些選手還是明星偶像玩家。如果陪玩平臺中帶有這些選手,那麼無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頭部的電競選手,無疑成為了陪玩平臺的稀缺資源。
而對於大神玩家群體來說,他們的水平和頂尖選手的差距已經沒有那麼大了,如果平臺能夠在一定場合下給他們贊助並組隊,讓他們有條件去追夢,這個平臺對於他們的吸引力同樣會上升,而且還有機會吸引來更多的潛在大神玩家。
綜上,對於平臺本身來說,電競賽事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向垂類用戶展示自己的機會,如果平臺的廣告能夠通過賽事傳播出去,亦或是平臺贊助的隊伍能夠拿到一定成績,那麼無疑將會在所有垂類遊戲玩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專業選手都在某某平臺,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方式。
除了電競之外,在網吧進行「從設備提供轉向服務提供」的業務改革的今天,遊戲陪玩平臺也可以和網吧進行合作,將自身的陪玩業務從單純線上,逐漸轉變成為線上+線下同城用戶陪玩的模式。
站在這個角度上,無論是基於技術的遊戲教學式陪玩,還是基於娛樂的美女帥哥陪玩,線下的用戶體驗都會更好更實在,同樣也可以通過線下來做出兩者價格差異化,從而提升未來的單次盈利額。
在目前的所有遊戲陪玩平臺中,除了有像「暴雞電競」這樣的應用戶需求單獨而生的純陪玩平臺之外,還有像「撈月狗」這樣的內容平臺業務轉型的案例。
以「撈月狗」為例,這個平臺自帶了每款遊戲不同的相關數據、玩家數據、電競比賽數據、媒體內容和玩家社區等等,這些設定對每款遊戲及其亞文化非常友好,很容易吸引、綁定願意有著更大付費潛力或參與潛力的深度用戶。
所以對於其他遊戲陪玩平臺來說,內容也是一個極佳的突破口,通過加強自身對於不同遊戲的內容輸出,也能起到吸引兩頭群體的作用,甚至還會有拓展廣告業務來增加盈利的空間。
潛力背後的風險與挑戰
當然,即便獲得了資本青睞,對這些平臺來說,陪玩行業並非一帆風順,完全沒有暗礁。
在過去的日子裡,許多工作室由於小本經營,選擇到淘寶網入駐。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淘寶網的日益強盛,許多用戶的傳統習慣以及新用戶的第一選擇方向也都轉移到了淘寶之上,這會對現有以網頁或APP為形式的遊戲陪玩平臺,帶去巨大的流量衝擊,很多只能活在淘寶的夾縫之中。
那麼,如何更好地向用戶推廣自身平臺,或是如何利用淘寶開設分店來實現流量共享,就成為了他們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淘寶依然是代練工作室的主陣地之一
最後,同樣不能迴避的是來自遊戲廠商的風險。儘管以《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MOBA多人競技遊戲為核心的陪玩業務形態,與幾個親朋好友多人開黑的情景有些類似,甚至「暴雞電競」的母體公司就叫「開黑科技」,但其本質上還是「高水平的玩家出現在不屬於自己的分段中」,和此前的代練一樣,會或多或少破壞其他遊戲玩家的用戶體驗。
在這種情況下,陪玩行業仍然存在被被廠商封殺的風險。廠商對於這個行業的態度,依然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當然,有需求就有市場,存在即是合理。在陪玩平臺紛紛獲得資本青睞,形成了一個估值極高的行業之後,如何在多方利益關係中求得一個完美的平衡,更是未來遊戲陪玩平臺們所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
【鈦媒體作者:文/ Alvis 雷,編輯/ 李亞麗,本文為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