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懵懂的兒童長成一個充滿智慧、勇敢、擔當、堅強、仁愛的成年人,經歷了身體和心智的並不漫長的成長過程,但卻是一個奇妙的成長過程。通常情況,這個過程是有著規律可循的,不管是身體的、智力的,還是情感的、心靈的都有其一定的規律性,是按照既有的順序,按部就班的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成長的。在每個階段,又都有每個階段固有的特點和表現。
但是,我們經常還是看到這樣一種情況。一個性情頑劣的孩子忽然之間好像長大了,懂事了許多,安靜了許多,好像一下子成熟了;一個不懂禮貌傻野的的壞小子,突然之間變得彬彬有禮,不再瘋跑傻野,好像變了個人似的;一個每天都需要教師催促學習、提醒完成作業的孩子,霎時有了明確的學習動機,變得愛學習、愛鑽研了,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一個勁地上升,變得讓老師都有陌生感了……
探尋這些孩子背後的原因,便發現似乎都有一種偶然的素讓孩子得以大的轉變,有的是一個很小的進步,有的是教師一個讚許的目光,有的是同學一個尊重的動作,當然也有的是遇到一個小的挫折,或遭遇一點冷遇和白眼……就是這樣一個很小的偶然的小事件,卻引起了孩子極大的轉變。
孩子的成長有其特殊的規律性,但孩子的轉變更多時候同樣是一個十分偶然的事件,這個事件就像一個小小的火種,一下了點燃了孩子心靈成長的火焰,激發了孩子心中潛藏的巨大能量。
偶然事件引發孩子心靈的成長,就像一根導火索的點燃,引發一個劇烈的爆炸!像一顆石子丟入水中,激起層層的漣漪一樣,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應,而這樣的效應恰恰引發了孩子心靈的成長。
教育者的責任便是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這樣的偶然性的機會,讓孩子的心智在一個偶然事件的刺激下引發連鎖反應,促成孩子心靈的成長與成熟!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機會
在現行狀態的學校裡,孩子的認知水平是千差萬別的,心靈成長的模式也是千差萬別的。同樣的知識,有的孩子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得很透徹,相反有些孩子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基本理解。掌握知識水平的差別引發了孩子情感情緒的不同,掌握快的甚至產生了自滿的情緒,而掌握慢則在日復一次的打擊中喪失了信心,而無論是自滿還是沒有信心,無疑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舉辦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孩子們在社團活動中,盡情地釋放自己生命的美麗,在這裡儘可能地展現自己的繪畫、唱歌、舞蹈、書法、體育、朗讀天才,讓他們因同學位的讚揚、教師的期許和自我的認同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受到自我鼓勵而激發成長的內驅力,建構完善的心智成長模式和心靈成長模式,一舉驅除心裡的陰霾,陽光、積極、快樂地成長。
開展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孩子提供認識生活的機會
在現行學校教育中,孩子們的生活就是家、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對孩子們認識社會、了解人生是十分不利的。媒體上也出現過這樣的例子,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考上大學後,竟然沒有一頂點生活的常識,在街上和同學走散後找不到回校的路,卻坐在馬路邊上束手無策,可勁地抹眼淚。這顯然是心智不夠成熟的表現。而作為補充,我們要讓學生多接觸社會現實,從社會現實的體驗中觸發更多的刺激,為孩子的心靈成長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在周末或假期的時間,讓孩子們走進農村開展社會調查,了解真實的農村狀況;可以讓他們照顧孤寡老人,體會人生的不易;可以讓他們去照看年幼的孩子,培養其愛心和耐心……這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都會引發他們在觀察中進行觀照和思考,引起心靈的強烈震撼而促其心靈成長。
進行深度的閱讀,為孩子認真思考的機會
人生是一次單向的旅行,能夠看到的和體驗到的事情很少很少。但人對於知識的探索的欲求是無限的,單憑有限的生命歷程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我們便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與書籍的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體會其所創作的年代和其所思、所想、所感,與其進行心靈的深度對話與交流;還可以與書中的人物一同經歷一遍又一遍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之路,獲取不同的人生體驗;更可以對人生問題進行深度思考,甚至可以進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哲學終極叩問。在這樣的歷程中,孩子們進行認真的思考與探索,心靈豐盈了,靈魂豐富了,生命得到了成長!
一個生命就是一顆神奇的種子,在合適的土壤裡生根發芽,開出絢麗的花朵。一個生命也是一架精美的琴,而生命歷程中的一個個偶然的件就像一個個神奇的手指,江手指和琴相遇,便可彈奏出美妙的樂曲,煥發生命的美麗!
讓我們撥動孩子心靈的弦,彈奏出生命成長的美麗樂章,看生命的神奇與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