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義烏國際商貿城一期大多數攤位的租期到了。租,還是不租?這個問題成了這幾天經營戶們最頭疼的問題。繼續租,高出去年租金近一倍的續租價可能讓經營戶虧本;不租,沒有攤位的他們很可能就此離開義烏市場……這一切,到底是正常的市場現象,還是人為造成的?
炒攤風源起新市場自從新建成的國際商貿城二期實行差額投標以來,在義烏篁園市場張貼攤位轉讓信息的張先生就忙得不可開交。他說,現在這裡的攤位轉讓量是平時的10倍,因為量多,每張信息只能保留5天。
根據規劃,篁園市場的五金行業商品將搬入國際商貿城二期。由於市場分配給商戶的攤位有限,一些經營戶準備借這個機會買下更多的攤位擴大經營規模,而一些商戶,在得到攤位之後,則立即拿到市場上轉讓。就這樣,攤位市場出現了轉讓熱。
在篁園市場經銷鎖具的王先生如願分到了一個13.5平方米的標準商位,他想再從其他商戶那裡轉入一個商位,原先他和一個同行接觸過,6.75平方米商位對方要價46萬元。但第二天,他再去談價錢時,對方叫價已經到了58萬元。王先生說:「這樣虛高的價格,我怎麼可能吃得消?」
二期漲價導致一期跟風國際商貿城二期的炒攤風,很快就波及到與其相鄰、但已開業兩年的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一期市場主要經營玩具、飾品、工藝品,絕大多數的攤位9月底租期到期。因為二期的商位價格上漲,擁有一期商位的人也普遍抬高了商位的續租價,而且,價格很快抬到了令經營戶難以接受的程度。
在一期市場二樓經營飾品的永嘉人王先生去年租了一個6平方米左右的攤位,租金是11萬元。而現在,攤位主人開出了18萬元的價碼,並且沒有任何還價餘地。「假如是18萬元的租金,在商品價格不變的前提下,那麼我明年要做出150萬元的營業額才能持平,但我今年還做不到100萬元,按現在的勢頭,明年做到150萬元比登天還難。」
而另一個故事是,一個月前某攤位主人賣掉了自己的攤位,價格為120萬元,但現在,他的這個攤位可以賣160萬元。為此,此人後悔不已。
高價攤位可能會有不良後果義烏市場的一大優勢,就在於它產品豐富、價格低廉,但市場攤位價格的瘋狂上漲,無疑將引起經營戶流失或是單位商品的提價,而這兩種後果,無論從哪方面而言都將對義烏市場不利。
前面提到的永嘉人王先生,很明確地表示了自己將撤離國際商貿城。因為他覺得如此高的攤位價格,必然導致經營成本提高,商品漲價,而義烏市場的「殺手鐧」卻正是低價。「我準備去無錫、武漢這些地方,因為這裡的商品提價後,跟這些地方比就沒有了價格優勢。像無錫、武漢這些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肯定會多起來。」王先生還說,他也與在國際商貿城的幾十位老鄉談了談,他們都對這樣的攤位價格難以接受,因此打算集體撤離。
管理部門措施效果不大儘管早在今年5月份,義烏市就出臺了《義烏國際商貿城商位使用權轉讓、轉租管理規定》,裡面對攤主轉讓攤位作出了一系列的條件限制,但現在看來,這個規定顯然起的作用不大。
「這的確是我們碰到的新現象,是我們始料未及的」,中國小商品城集團公司國際商貿城分公司的副總經理樓林友對記者說。但樓林友表示攤位價格升高並非一定是炒攤引起的,他表示正在加緊調查,在掌握市場裡每一位經營戶和攤位主人的詳細資料後,制定出抑制攤位價格虛高的辦法。
經營戶不應盲目跟風「實際上,炒攤是『有價無市』」,義烏市中國小商品城行業布局調整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這樣解釋炒攤現象。他說:「允許二期市場一階段商位使用權定位前辦理轉讓和合併,是為了方便經營大戶擴大經營場地,將真正的經營者留下來。現在有人想藉機暴炒轉讓價,只要經營戶不盲目跟風,到頭來,吃虧的自然是炒攤者。」
國際商貿城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正是因為想進國際商貿城的經營戶多,而市場裡面的攤位有限,形成僧多粥少的情況,才會導致攤位價格飛漲。他對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