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對話「蝶貝蕾」傳銷頭目:自稱本科學歷,愛招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
8月9日,天津靜海區檢察院發布消息稱,日前,檢察院批捕9名「蝶貝蕾」傳銷組織頭目。僅2016年9月至今,張某某等人領導的蝶貝蕾傳銷組織,在靜海區共發展近400人,涉案金額近490萬元。
新京報記者在靜海區看守所,獨家對話到在靜海「凌晨行動」行動中,落網的「蝶貝蕾」組織者楊某某。
靜海「蝶貝蕾」9頭目涉案490萬元
8月9日,天津靜海區人民檢察院通報,依法批捕9名「蝶貝蕾」傳銷組織頭目。檢方通報稱,靜海傳銷中,「蝶貝蕾」尤以為盛。據平安天津官微通報,該傳銷組織規模龐大,等級分工明確,涉及全國多個省份,參與者達7000餘人。其中,在靜海及周邊地區發展傳銷人員達1600餘人,佔比近23%。
2010年8月,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存、袁某、胡某、焦某某、李某鵬、楊某某、陶某某、祈某某等人在天津市靜海區加入「蝶貝蕾」傳銷組織,後逐步發展成為該傳銷組織領導層級。其中,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存、袁某三人為傳銷組織代理商,胡某、焦某某、李某鵬、楊某某、陶某某、祈某某六人為傳銷團隊管理人員。據初步統計,僅2016年9月至今,張某某、李某存、袁某等人領導的蝶貝蕾傳銷組織在靜海區共發展近400人,涉案金額近490萬元。
傳銷組織實際運行中,採取人拉人的方法,以推銷商品為名要求參加者通過繳資購買實際並不存在的商品的方式獲得會員資格,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同時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
記者採訪到蝶貝蕾傳銷組織多名被解救的底層人員,他們為購買此「化妝品」,繳納過29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費用,但是他們均沒有見過實物。傳銷組織B級頭目楊某某雖自稱有「產品」,但他說自己沒經手過,「級別沒到」。
━━━━━
「蝶貝蕾」無實物拉人入夥
早在2006年,「蝶貝蕾」傳銷案被山東聊城警方破獲,涉案者達50餘萬人,涉案金額20億,犯罪嫌疑人遍布30多個城市,是彼時全國破獲的最大傳銷案。
為何始終無法根除「蝶貝蕾」?中國反傳銷志願者聯盟創始人鄒凌波認為,難度在於其在全國各地各立山頭的裂變式增長,並無統一的領導機構和組織。「往往某地一個蝶貝蕾組織遭打擊後,部分骨幹分子轉戰他地,繼續生根發芽直至壯大;或者一個組織內有骨幹主動自立山頭,發展壯大後與原組織並無直接聯繫。」
在2006年和2017年6月的警方打擊行動中,均查獲了傳銷人員體系表、業績單等證據,但根據報導梳理發現,警方均未在現場查獲任何「蝶貝蕾」實物產品。
反傳銷協會成員張明(化名)介紹,蝶貝蕾產品只是概念,並無實物,參與傳銷者不斷發展,成員獲得收益,從而獲取分成。
多名傳銷人員證實,只知道這是一種化妝品,不管買多少套,也沒給過實物,更沒見過產品。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在傳銷培訓和宿舍現場,均未看到蝶貝蕾產品的蹤影。
張明介紹,「蝶貝蕾」以虛擬高端化妝品吸引傳銷者入會,繳納2900元「會費」,即可入夥。組織內部分工明確,分為會員、推廣員、培訓員、代理員、代理商五個級別。上百人分布七八個窩點,到達培訓員級別,就可管理窩點。
「組織者會騙新人說,做到代理商級別每月可以拿到3.8萬元,出局的話,獎勵290萬。」
━━━━━
對話:「從沒拿到過真正的實物」
楊某某自稱1988年出生,河南人,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2012年,通過網友介紹,進入「蝶貝蕾」組織。
「蝶貝蕾」傳銷組織採用「五級三階」的模式,形成會員(E級)、推廣員(D級)、培訓員(C級)、代理員(B級)和代理商(A級)五個級別、三個層次。靜海區公安分局辦案民警透露,楊某某此前已晉升至B級代理員,系組織內部高級人物。
▲2017年8月8日,天津市靜海區看守所。傳銷組織蝶貝蕾的一名「高層」楊海兵,正在接受記者採訪。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新京報:蝶貝蕾是否還有其他分支?
楊某某:在靜海有很多(團體),有上百人的,也有像我們就三四十人的,都是年輕人。
新京報:你有購買產品嗎?
楊某某:我就買了一套,花了2900元,交給我們當時的領導。
新京報:通過什麼方式邀約其他人加入?
楊某某:就是工作,玩,見朋友啥的。有些是熟人,約朋友來玩,有些是通過網絡找工作。
新京報:你們團夥都是高學歷嗎?
楊某某:我是本科,但我們組織不都是高學歷,有的是打工的,有的是小學文化,有的初中文化,我們招人不看重學歷。
新京報:你們的招人範圍有固定人群嗎?
楊某某:年齡不能太大,二十八歲以下,主要是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
新京報:加入你們組織是自由的嗎?
楊某某:不都是這樣,不讓走的確實有。有些來了不讓別人走,打人罵人還把人家手機拿了什麼的。
新京報:每個人進來都要交錢嗎?
楊某某:一般是交2900元,有錢的會交5800元。相當於車票船票吧,本錢。
新京報:最多有交過多少錢?
楊某某:五六萬吧。錢也不是交給我的,我經手錢,但肯定一分不動交到最高級別領導那裡。
新京報:這個網絡是怎麼組建起來的?
楊某某:就是一個人叫兩個人,兩個人叫四個人做起來的。
新京報:你讓他們交錢是得到產品,產品是什麼?
楊某某:就相當於交錢開了個虛擬店鋪,賣的是一種理念。
新京報:你們有實體產品嗎?
楊某某:有,凝白滋養套裝,一種化妝品,一套2900元。
新京報:你見過實物嗎?
楊某某:見過。但我沒有達到那個層次,還沒有得到,也沒有權力給手下。
新京報:你們居住的地方為什麼條件很差?
楊某某:我來的時候環境比這個更差,現在已經改善很多了,男生一個房間睡小的地板塊兒,女孩子睡一個房間,男女不可混居。我就像一個「家」的家長,供他們吃喝住。像我們三四十人的組織,有時一個月花費一兩千,有時是兩三千。
新京報:作為組織者,你每天給成員講什麼?
楊某某:讓他們每天都開心、每天都過得好,告訴他們在這裡可以掙錢。
新京報:你們不怕被抓嗎?
楊某某:警察來,我們就跑,比如街上和商場,也有人跑去小樹林。
━━━━━
連結:一青年拒入傳銷被毆致死
8月9日,記者從山西運城鹽湖分局宣傳處確認,23歲的四川南充市南部縣青年何林坤被同學誘騙至運城進行傳銷,但何林坤拒絕參加傳銷活動。4名傳銷組織成員對何林坤進行毆打,致使何林坤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分局專案組偵查發現,位於鹽湖區渠北巷案發地的傳銷窩點人員在得知受害人死亡後已全部轉移。專案組連夜展開拉網式排查,鎖定涉案人員的藏身之處。次日凌晨6點,在鹽湖區姚孟辦事處嶽壇村一民房內將16名傳銷人員全部控制帶回公安機關。
經查,死者何林坤(男,23歲,四川省南部縣人)今年6月經其同學楊泉(男,23歲,四川省南部縣人)以介紹工作為名誘騙至運城進行傳銷。因何林坤拒絕參加傳銷活動,便被傳銷組織控制並限制人身自由,為了迫使其服從管理、加入傳銷,犯罪嫌疑人陳曉華(女,29歲,四川省中江縣人)指使其他犯罪嫌疑人王延壘(男,27歲,河南省尉氏縣人)、孫華權(男,28歲,四川省宣漢縣人)、羅娟(男,25歲,貴州省正安縣人)、陳方祥(在逃)對何林坤進行體罰毆打,致使何林坤頭部遭受鈍性外力作用導致蛛網膜下腔瀰漫性出血,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案件目前正在偵辦,在逃人員陳方祥正全力抓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