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的很多奇妙元素都是我創意和靈感的來源。」

2020-12-11 一個愛好時尚的男士

1994年,譚燕玉(英文名Vivienne Tam)設計了95春裝「毛澤東」系列(controversial Mao collection),被永久地收藏在美國匹茲堡的安迪-瓦侯爾博物館 (Andy Warhol Museum)和紐約的時尚科技學院 (FIT)的博物館。

譚燕玉

美國華裔設計師譚燕玉

中國風

中國風時裝。她說:「我想和別人分享我對中國文化的熱誠,和全世界的人分享。」

黑色單肩連衣裙

毛澤東系列之黑色單肩連衣裙

2013年,她再次運用「毛主席」元素作為創作靈感,系列中最令人矚目的一件作品是一條黑色單肩連衣裙,裙身印有毛澤東1954年10月16日手寫的"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段落的圖案,上面有顯著的署名「澤東」二字。

譚燕玉 (Vivienne Tam) 2019春夏形象大片

在現在的國際T臺,她是東方時尚的化身,是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新一代服裝設計師的代表人物。

中國時尚元素

特點:中國傳統融合成西方潮流,毛澤東、觀音、牡丹與龍等中國元素都是她設計中的主角。

牡丹

牡丹

她說:「當人們都去膜拜西方時,她卻要回頭尋找自己的根,做尋找根源的事情。她熱愛一切與中國相關的東西,只有在中國文化中才能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

她說:「我熱愛中國的一切。」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於網絡。歡迎點讚、轉發、分享、收藏、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多數關於創意寫作的文章都強調靈感來源或編輯策略
    大多數關於創意寫作的文章都強調靈感來源或編輯策略。從初始啟發到最終草案的過程通常不會以任何實際方式處理。寫作和研究詩歌著重於構成過程的所有三個階段:尋找材料; 建立和發展從草稿到完成工作的詩; 編輯和提煉。
  • 獨立服裝設計師的靈感都是怎麼來的?\\問答
    以下內容我主要針對國內的一些獨立設計師們,說說他們的靈感來源和設計~說在前面,我在這裡介紹的品牌基本都是在LABELHOOD旗下的品牌~什麼是LABELHOOD?系列中還融入了許多校園元素和vintage元素,比如說對傳統校服的款式進行改造,復古的牛仔褲款型拿來創新 ~還用了很多最樸實的大擺連衣裙款式。找靈感的過程對於對於momo而言,她說:"不應該在家憋著,憋著做不出好設計,要playful 不要panic!!!!"
  • 2020年值得設計師收藏的6個設計靈感網站(靈感來源)
    靈感是創意的來源,也是作品的靈魂所在。當設計師缺乏設計靈感的時候,不妨多去瀏覽一些其他設計師的作品,豐富自己的靈感。今天為大家推薦6個我常「光顧」的培養設計靈感的相關網站,希望帶給你一些啟發,讓設計不再困難~一、大作——找靈感,用大作專為各行業設計師度身定製的設計靈感搜尋引擎。
  • 中國哲學思想在廣告創意中的體現
    以親情為基礎,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著「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泛愛思想,表達出了中國傳統文化濃濃的人情味。中國哲學思想精髓的體現可以提升作品的內涵,中國哲學思想運用的最高境界是展現出一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奇妙意境,同時將精神文化的共通性融入到國際的審美視野中去。
  • 《國際設計中的東方元素》|東方文化底蘊的完美詮釋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由知名設計師袁家寧、劉楊聯合編著的藝術設計圖冊《國際設計中的東方元素》。該書通過豐富的設計案例,生動展示潮流設計理念與東方文化底蘊的完美融合。書中各種獨特的設計必會為讀者帶來豐富的靈感。(新書實拍)當世界颳起中國風時,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我們對東方文化的理解更加透徹。隨著亞洲文化產品及其精湛設計的日益普及,東方元素在全球範圍內更是被廣泛應用。
  • 用漢字激發創意靈感,以「書寫」喚醒文化自信
    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鑑定研究中心主任、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陳振濂教授曾打過一個比喻,國外有很多科學家一輩子就研究一滴油漆的下墜過程,油漆的黏度、速度、地心引力等要素讓科學家充滿好奇,不惜窮其一生。 「書法於我而言,就是那一滴油漆。」一生痴迷筆墨的陳振濂,對書法有著化不開的感情。
  • 藝術設計的創意靈感!
    文/趙匯鑫 靈感在藝術設計創意的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靈感指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活動中,由於艱苦學習、長期實踐,不斷累積經驗和知識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的富有創造力的思路。靈感具有非邏輯性、創造性、不自覺性、突發性、瞬時性和非語言性等特徵。
  • 傳承文化與創意靈感齊碰撞 大連博濤文化助力文旅產業發展
    在很多項目的設計和落地過程中,肖迪都是親力親為,既是「決策者」又是「創意總監」,在肖迪的帶領下,博濤文化團隊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的100多個城市設計建造了創新型遊樂項目,其客戶不乏海昌、萬達、融創等國內知名文旅投資運營商。
  • 首屆中國·長沙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首屆中國·長沙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已經在不久前成功舉辦,這次大賽讓很多的設計愛好者們深入了解、發掘長沙本土文化,並通過創意的方式讓這些文化活起來、傳下去。本設計從簡牘的條狀形態和中國古代獨特的豎向書寫習慣出發,將其抽象為粗細不一的豎向線條。同時,將撰寫的文字拆解開,留下部分筆畫融入線條之中,寓意著考古工作也是不斷的拆解挖掘的過程;也代表隨著時光的流逝和環境的侵蝕,很多歷史也僅僅是給我們展示了一小部分面容。
  • 《姜子牙》聯合導演、中國美院校友王昕:蘇州園林是我的靈感來源
    我們並不是用CG去渲染一草一木,或者是一根一根的毛髮,我們所有的敘事都是為了意境和故事服務的。為了這種「中國味道」,我們運用了山水畫的基本理念——留白。但是,三維動畫本身是寫實藝術,因此,很難做出留白的意境,那麼我們又要去研究,為什麼留白會讓觀眾產生空間和意境感,而我們,又要怎麼把這種感覺在三維動畫裡實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大量使用到了蘇州造園藝術的先抑後揚等前後景的空間關係。
  • 張藝興和皮卡丘聯名了?2020天貓珠光奇妙夜尖叫齊發爆款潮飾!
    首次將「國民桌遊」麻將元素融入潮流珠寶設計,精湛的國風琺瑯彩工藝,趣味與美好寓意並存,掀起新興國潮風,更彰顯現代青年自我表達的情感需求; 少女靈感系列:ZENGLIU- 以26個英文字母為元素,創作屬於自己的幸運字母項鍊。ZENGLIU抓住了少女對於個性的追求,用專屬自己的字母綴入閃閃的鋯石貝殼中,閃耀吸睛。
  • 樂高集團發布全新中國文化元素玩具新品
    為兒童的創造力喝彩 賦能更多兒童通過玩樂進行學習和發展 上海2020年11月6日 -- 樂高集團今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展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發布了四款靈感來源於中國經典文化和傳統故事的全新樂高玩具產品。
  • 世界級繪本大師葛瑞米·貝斯攜新作來蓉 :中國元素給了我很多創作...
    儘管葛瑞米·貝斯的作品主要針對兒童讀者群體,但近年來開始收穫越來越多的「成年粉絲」,葛瑞米·貝斯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這其實也是他的創作理念之一,「在我的作品創作中,都儘可能使得其內容層次更為豐富多元,以適合不同年齡層的閱讀群體,我希望我的圖畫書能夠吸引父母們能靜下來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一起走進並感受孩子們充滿幻想的世界。」
  • 美好奇妙夜周五上演 王力宏羅志祥帶來創意舞臺秀
    創意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是明星也是「達人」  因在短視頻平臺發布19秒即興創作《南京 南京》受到網友熱捧,而順勢寫出整首歌的王力宏,見識到了通過片刻心情的分享也能感染人"戀上一座城,愛上一方山水"的巨大魔力
  • 南京對話蒙特婁:尋求文化創意合作契機
    跨越半個地球,兩座城市的知名學者、業界專家、行業代表及政府官員等在線上開展對話,從城市、歷史、文化、國際合作等方面分享各自的觀點,通過文化和創意來促進兩個城市間的吸引力。 主辦方供圖  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參贊讓-弗朗索瓦·萊皮內在現場致辭中說,南京和蒙特婁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合作,分享兩個城市的創意活動,吸引更多的遊客,也讓更多的行業人才參與進來。
  • 西昊創意設計大賽進行中,和設計師一起探尋坐和靈感的奧秘
    靈感作為一個不可捉摸的元素,它可以是夏日清晨荷葉上滑落的露珠。是藍天白雲下掠過的一群飛鳥,廣場麵包店裡飄來的一縷麥香......大賽開啟徵集以來,來自設計師們的設計畫面陸續上傳,正所謂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設計師們的想像力,一起來看一下這次參賽的設計師們都是怎麼詮釋的。
  • 積木界新秀:這家企業主打中國文化和潮流IP元素
    其中不少產品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上市後頗受好評。在網際網路時代,emoji表情是全球最通用的語言。表情符號在網際網路生活中隨處可見,但你見過積木實體化的表情包嗎?以上表情包積木產品,來自積木界的新晉品牌——貝樂迪。
  • 浙江衛視美好奇妙夜周五上演 「創意達人」王力宏羅志祥帶來驚喜...
    據悉,本次晚會在主題設計、舞臺呈現和節目編排上都較其他晚會有很大不同,創意無限、精彩不停。 創意融入生活,明星也是「達人」 因發布19秒即興創作《南京南京》受到網友熱捧,而順勢寫出整首歌的王力宏,見識到了通過片刻心情的分享也能感染人'戀上一座城,愛上一方山水'的巨大魔力。在此之後,他用自己的歌曲《改變自己》記錄早起的日常再度引來無數網友效仿。
  • 《七十二層奇樓》紀實與傳說無痕的轉換 文化和娛樂的奇妙混搭
    嘉賓會進入深達七十二層的地下古樓,探究神秘鐘聲的來源,也將前往全國各地,探尋奇樓建立的原因和奧秘。節目邀請了吳亦凡、任達華、吳磊、大張偉、王小利、劉暢、娃爾、趙麗穎擔任常駐嘉賓。該節目於2017年5月5日每周五在湖南衛視播出。
  • 創意設計,文化的新表達
    在歷時4個月的徵集中,他們收到了353件作品,其中有27件獲獎作品,都是由博物館館藏文物衍生而出的。南京市博物總館文創服務辦公室主任賀湘說,首屆大賽作品的質與量,都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期,讓後續文創品的落地有了著落。同樣也是一次文創設計大賽,去年廣州地區以「文物的奇妙狂想曲」為題,向17家博物館徵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