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洞頭買正宗臺灣貨

2020-12-24 浙江城鎮網

  #!time!#買「臺貨」,不用再找代購,更不用千裡迢迢打「飛的」去臺灣。位於洞頭南塘水產品交易市場的溫州中鹿旅遊·臺灣觀光工場,國慶期間亮相。臺灣面膜、牛軋糖、鳳梨酥、金門菜刀、「一條根」……琳琅滿目的臺灣特產,將更加豐富小夥伴們海島之旅。

  溫州中鹿旅遊·臺灣觀光工場是一家專業展示臺灣免稅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以及臺灣美食現做現賣的特色旅遊觀光工場。建築面積約35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元。場館內設有臺北館、臺中館、金門館、一條根館、臺灣箱包館、LED種菜館、現做牛軋糖館、現做鳳梨酥館、溫州洞頭特產館、海釣器具展示館、臺灣商品購物超市等十多個特色品牌場館,匯聚了臺灣各類旅遊商品、日用品、食品、調味品以及洞頭特色海產品,是一個品目繁多、特色鮮明的旅遊觀光工場。

  溫州中鹿旅遊·臺灣觀光工場負責人鄭元平是洞頭鹿西人。說起此次返鄉創立展銷館的初衷,他表示洞頭與臺灣文化本是同根一源,赴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近年來洞頭旅遊事業蓬勃發展,令人看到強大的旅遊消費能力。據介紹,雖然各場館採取獨立法人的形式經營,但進貨渠道、價格包括服裝都進行統一的管理把控,場館內所有商品均採購於商品原產地。

  在中鹿臺灣觀光工場,另一個為洞頭女性創業項目展銷的平臺「海創匯」,也掀起了面紗。目前「海創匯」女性創業團隊達到百餘人,此次共篩選出十餘家女性創業企業和個人近二十類產品入駐中鹿,包括羊棲菜、魚生等特色海產品,貝殼畫、貝雕、甌塑、刺繡等手工藝品,還有山雞蛋、鹿茸酒、多寶膏等滋補產品。

  

 

相關焦點

  • 到洞頭做個「螺鈿粉」
    這位「80後」的年輕人,從偶爾看到一件貝雕作品起,便將曾經的「洞頭三寶」貝雕定位成自己的事業方向,請師傅、租廠房、學藝、收藏,有過沒錢、沒廠房、貨好賣不出去的困頓,也有撿漏的欣喜。在一件青瓷螺鈿花瓶前,他高興地說:「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見到螺鈿就買,日本、韓國,哪裡有拍賣會都買,這件我很便宜買的,當新品買的,後來專家一看,這應是高麗李朝時期的作品,我撿了大漏了。」
  • 洞頭區委書記王蛟虎:假以時日,洞頭將是最亮的那顆星
    這幾年國際海洋文明論壇等國際性活動在洞頭舉辦,接下來洞頭要以國際標準打造一座「吃喝玩樂」島。五是聚焦兩岸同心。「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大陸的半屏就在洞頭。今年將全域建設海峽兩岸同心小鎮。六是聚焦生命科學。依託溫醫大濱海校區和臺灣的養生康復項目,打造大健康大生命產業。七是聚焦改革創新。形成幹部「回爐」、基層減負等一批洞頭改革樣板。八是聚焦民生福祉。
  • 洞頭半屏山的兩岸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浙江溫州洞頭半屏山。資料圖片「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數百年來,這首民謠傳唱於海峽兩岸之間,也讓兩岸半屏山的所在地——浙江洞頭和臺灣高雄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最有儀式感的活動,莫過於兩岸同胞在洞頭半屏山同注海峽水,共植相思樹,並立下了《同源同根碑》。同樣在2010年,當時已82歲高齡的「鄉愁詩人」余光中到訪洞頭。因長期居住高雄,余光中對左營半屏山十分熟悉,也一直對洞頭半屏山心神嚮往,所以特地前去參觀。
  • 洞頭區委書記王蛟虎會見臺灣文創專家魔法莊園董事長黃裕雄一行
    臺灣文創專家魔法莊園董事長黃裕雄講話。  溫州網洞頭支站訊(記者黃國豪潘道陽)8月31日,洞頭區委書記王蛟虎會見了臺灣文創專家魔法莊園董事長黃裕雄一行人,雙方就精靈海岸頤養度假莊園項目在洞頭的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合作意向等內容展開交流與探討。  據悉,精靈海岸頤養度假莊園項目擬選址霓嶼街道石子岙村。
  • 餐飲、民宿、體驗遊三位一體 洞頭讓遊客「留得住」
    推出《清涼洞頭》,用上、中、下三篇文章,探析「避暑天堂星星故鄉」的潛力和優勢。今天刊出中篇,敬請垂注。  溫州網訊 洞頭自然景觀的獨特優勢,不言而喻。但,僅依賴這一點,洞頭很容易淪為「一日遊」或「周邊短途遊」的過站。遊客千裡迢迢而來,只撩一眼就走,這顯然不是洞頭人希望看到的。
  • 中國美麗海島縣(市、區)——洞頭
    洞頭是浙南的「海上門戶」,港口資源豐富。洞頭地處甌江出海口,距國際航道30海裡,距臺灣基隆港138海裡。溫州港兩個核心港區大小門港區和狀元岙港區均在洞頭,其中大小門港區是溫州港唯一可建設30萬噸級泊位的深水港區,狀元岙港區已建成2個5萬噸級(兼靠10萬噸級)貨櫃專用泊位和1個國際郵輪泊位。洞頭漁業資源豐富。
  • 「十一」黃金周到洞頭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五天style
    洞頭網訊( 通訊員 袁媛 見習記者 方馨)時光不可辜負,美食、美景,旅途中各種未曾預料的趣事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你,使你因為看到這一切而感到快樂,便是旅行的意義。那麼,十一去哪兒?別糾結了,自駕來洞頭吧!五天自駕小編幫您安排好了,美景、美食、自然、人文、大陸、海洋,縱享「洞」式逍遙遊!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洞頭遊記》《願》《遊洞頭》
    遊洞頭5月2日,我和曹同學、杜同學、王同學以及各自的家長去洞頭玩,我坐著曹同學的車開始往洞頭開。快到洞頭時, 道路兩側是一望無際的灘涂,抬頭看到薄薄的雲霧籠罩著山峰,宛若仙境。到了洞頭,我們先去小洱海拍照,一路上都是海鮮的味道,地上都是一團團水,旁邊是賣海鮮的小攤,魚乾、蝦幹、海帶等海產品應有盡有。我們順著臺階走了上去,那邊有很多石柱,還有些彎彎的像大炮,似乎隨時都會發射。海水藍藍的,還有一排排雄偉的浪花拍打著礁石,發出一陣陣悅耳的響聲。
  • 兩岸媒體聚焦半屏山在溫州洞頭隆重舉辦
    同時她表示,近年來,洞頭已連續舉辦多屆兩岸半屏山文化節、媽祖文化節,兩地經貿文化交流互動密切,合作領域越來越廣。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帶動更多的臺灣朋友認識洞頭、走進洞頭、推介洞頭,多多體驗洞頭的風俗之情、休閒之樂、生態之美、發展之勢。
  • 半屏山景區--洞頭新聞網
    民謠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大陸半屏山即為此。     半屏山離縣城4公裡,交通便利。乘船環山觀賞,約30-45分鐘,景觀獨特。民謠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大陸半屏山即為此。     半屏山是由海水侵蝕衝刷自然形成的海崖,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猶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爿,直立千仞。
  • 洞頭半屏山——海上第一屏
    洞頭半屏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島嶼,南北長約4公裡,東西寬平均0.58公裡,總面積約2.3平方公裡,曾經坐船遊過半屏山,那是遊船在洞頭海域沿著半屏山,慢慢地開,讓我們在船上看半屏山的峻險和壯麗。今年,半屏山景區經過開發後,可以登島遊覽了。
  • 這裡的七夕不一樣 洞頭七夕節綜述
    二、 歷史淵源和分布區域洞頭海島七夕節是洞頭縣民眾於農曆七月初七設置七星亭、鋪陳「磨喝樂」吉祥偶人、祭拜七星夫人為孩兒祈福和舉行成人儀式的傳統節慶活動。七星夫人又稱七仙女、七星娘,即民間傳說的織女。七夕節的內涵,可追溯到南宋,宋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録》巻八集《七夕》:「小兒須買新荷葉執之,蓋効顰磨喝樂。至初六日、七日晚。
  • 溫州洞頭:岸上「趕海」別樣精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來往洞頭只有水路一條,島民世代面朝海塗背朝天。如今,天塹變通途,半島成了寶島。17.8公里海洋生態廊道串起海上花園大景區;4條美麗鄉村風景線、51個花園村莊、367家農家樂民宿經營戶、4000張民宿床位,每年吸引遊客720多萬人次,為漁民人均年增收1萬多元;43公里海岸線與10萬噸級泊位帶著洞頭走向世界……跨海相融、依海而興,洞頭走出了怎樣的「趕海」之路?
  • ——洞頭半屏山小記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所以,尋訪海島女子民兵連的印痕是我去洞頭的動力之一。不料上島後被告知:女子民兵連紀念館正在整修,謝絕參觀。略有遺憾間,卻意外邂逅半屏山。    半屏山是洞頭主島南面的一個小島,有橋聯通。從西坡拾級而上,兩旁是常見的喬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
  • 浙江洞頭推進「臺事通」改革 提升臺胞歸屬感
    洞頭臺辦供圖   中新網溫州5月27日電(記者 潘沁文)在浙江省洞頭區政務服務中心,「臺事通」服務專窗被設置在最顯眼的位置,在這個窗口,大到企業註冊、不動產登記,小到快遞寄送、駕駛證換領,122個涉臺高頻事項,臺胞只要憑臺胞居住證即可在洞頭進行辦理。  「一證通辦」,帶給臺胞很多便利。
  • 李衛寧調研洞頭:創新改革環境 豐富同心小鎮文化內涵
    李衛寧調研洞頭:創新改革環境 豐富同心小鎮文化內涵2019年08月23日 15:39:12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8月22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衛寧率隊來到洞頭,就對臺工作和臺灣同胞投資保障「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開展調研。
  • 古早味的溫州洞頭!
    那些年喜歡的歌#古早味的洞頭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本質,最快的方法不是它的高樓大廈,也不是它的名勝古蹟,而是隱藏在城市深處的那些蜿蜒的老街。冬天,走在溫州洞頭的街巷裡,不需要言語,你就能感受到一種古樸的風情和神韻。
  • 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洞頭啟幕
    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洞頭啟幕2019年06月28日 16:39:3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6月28日上午,以「兩岸同心·築夢海上花園」為主題的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與臺灣隔海相望的海島洞頭正式啟幕
  • 同心小鎮打破「鎮」域概念 洞頭全域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敲定
    本文導讀:「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頭,一半在臺灣」一曲民謠唱出大陸與臺灣的血脈相連。
  • 《邱毅行腳》溫州之行走進洞頭錄製節目
    7月7日,由臺灣著名學者邱毅教授主持的《邱毅行腳》啟動溫州之行,並走進美麗的百島洞頭,探訪名山名水名人,共話「詩畫山水溫潤之州」。據了解,本次節目錄製的主要內容是講述半屏山的由來及兩地的淵源。錄製中,邱毅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主任編輯、中央電視臺知名時事評論員張彬以及洞頭本地民俗專家邱國鷹先生,一同以神話故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等多種形式,將半屏山文化、白馬古道的傳說,以及兩地語言文化、傳統習俗、氣候地貌等進行了闡述,娓娓道出了洞頭與臺灣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