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專程來到南通博物苑,了解張謇興辦實業、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總書記要求,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張謇故居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堅定「四個自信」。此前不久的企業家座談會上,總書記對企業家提出了增強愛國情懷、承擔社會責任等明確要求,這次再次強調民營企業家要堅定「四個自信」,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為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個有機整體,系統闡釋了新徵程中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方式和什麼樣的精神面貌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顯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廣大民營企業家必須充分認識到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性。
融入共識的題中應有之義。「四個自信」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黨領導下,中華兒女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奮鬥出來的,是在世界人類發展進程中比較出來的,並已經成為邁向新徵程的廣泛共識。每一名公民應主動融入共識,在共識中攜手共創美好未來。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得到長足發展,正是源自黨和國家為民營企業發展和企業家成長創造的良好條件,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確、理論科學、制度優越和文化先進。
接續前行的信心動力之源。多年來,我們黨不斷對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出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民營企業家只有堅定「四個自信」,才能在深刻複雜變化的發展環境中堅定發展信心、堅持正確方向、保持戰略定力,更好地開新局、育先機、謀新篇。
健康發展的把向定調之本。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性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其中,社會屬性指導著人的言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任何企業存在於社會之中,都是社會的企業」「企業營銷無國界,企業家有祖國」。因此,只有自覺以「四個自信」把向定調,讓自身的經營發展甚至個人言行契合國家的制度安排和法律規範,讓自身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更加符合企業的發展狀況,民營企業才會不迷茫、不走偏,才能贏得更加健康有力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稱讚先賢張謇先生為「民族企業家的楷模」,在張謇身上蘊含著豐富深沉而歷久彌新的可貴品質,值得廣大民營企業家學習汲取。我們堅信,當今的民營企業家們一定會創造出與新時代相呼應的新事業,一定會在堅定「四個自信」中譜寫出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新篇章。(趙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