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不忘先祖,不失良善,不負韶華

2020-12-20 楚予微茫

編撰:儒風君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的四大鬼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元節讓我們知道自己來源,明了自己的歷史,看清了未來的方向:不忘先祖,不失良善,不負韶華。

1

慎終追遠,不忘先祖

中元節處在小秋,作物開始收穫,人們開始嘗到豐收的喜悅。

按照慣例,在此時民間要開始供奉新米,祭祀祖先,報告這一年的收成。

地府則會在中元節這一天放出陰靈,讓他們回家團圓。

人們備好供桌,按照長幼順序依次祭拜,邊燒紙錢邊禱告,匯報家庭近況,祈求祖先保佑平安。

除了祭祀之外,還要上墳,用紙做燈,焚在先人靈前,寓意亡人前程光明。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民風自然樸實敦厚。

祭祀燒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文化傳統。

它是對先人的尊重和敬愛,也是內心情感的寄託。

對先人的追思,可以讓後人銘記家風,不墮家聲。

雖然如今因為環境問題,燒紙錢的方式已經不再提倡,但是中國人表達思念和感恩的精神內核仍然應該傳承下來。

2

懂得敬畏,不失良善

傳說,釋迦摩尼的弟子目連的母親因為生前作惡,變成餓鬼,他心中不忍,求佛祖超度。

佛祖同意了,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超渡亡魂。

中元節這一天,很多人寺院依然保留著超度亡魂的習慣,這是一種普世大愛。

而在中國民間也保留著同樣的習俗。

七月十五午夜,地府放出鬼魂,大部分鬼魂都有香火有去處,但是一部分鬼魂卻無處可去,只能在外面遊蕩。

於是人們在這天殺雞宰鴨,焚香燒衣,在河裡放河燈,希望化解怨氣,祝其早入輪迴。

荀子說:「君子以為文,小人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

君子把鬼神之說當成一種文化,小人把鬼神當成一種靈異的迷信。當成文化是好事,當成迷信就壞事。

舉頭三尺有神明。

對鬼神的敬畏,讓我們守護內心的原則。

不會肆意踐踏別人的尊嚴,不會放任自己的貪慾。

很多人之所以無惡不作,就是沒有一點點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

中元節,讓我們重拾敬畏,懂得敬畏,如此才能更好地約束自己,善待別人。

3

活在當下,不負韶華

曾國藩說:過去不追,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過去的不留戀,未來的不期待,心無雜念,活在當下。

人生有死的哀傷,就有生的眷戀。

在中元節的祭奠中,我們哀悼先人,面對死亡。

不禁感嘆生命有限,人生無常,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這就是現代鬼節的意義。

好好活著,珍惜現在。

不要覺得來日方長,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那個先來。

活出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當死亡來臨的那一刻,才能覺得不負此生。

不要總是因為忙於工作而放棄和家人團聚。

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那天默默追悔。

珍惜眼前人,珍惜父母親人健在的日子。

活在當下,是對自己人生最大的尊重,也是對親人最大的負責。

科學時代的鬼節依然有它的意義。

它告訴我們:不忘祖先,不失良善,不負韶華。

在對先人的祭奠中,學會坦然面對死亡,保持善意,珍惜當下。

相關焦點

  • 不負韶華什麼意思 不負韶華怎麼解釋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是2020年的一句新年賀詞。賀詞提到:「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2020年1月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非中心發布18種外語版本的「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那麼,這裡的「不負韶華」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 閒話中元節:祭祀先祖,準備秋收
    中元節在民間還有個更為接地氣的稱呼——七月半。而這一天,因為傳統中要祭祀先祖,現在很多人就乾脆將其稱之為鬼節。嚴格來說,無論是從時間還是目的、意義,咱們神州大地炎黃子孫的這個中元節,跟老外的萬聖節可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桿子事。
  • 芬芳滿園,不負韶華
    在企業規範管理上,她們素色流年,荷塘魚躍,春林鳥鳴,俯仰皆搖曳生姿;在市場服務一線,她們晨曦微露,暮色四合,撿拾盡有詩意;在專賣打假打私上,她們風雨琳琅,山河無恙,戰鬥的倩影餘韻悠長;在扶貧攻堅上,她們愛如煦暖春風,綠了草芽,紅了花苞;在零售終端建設上,她們愛如杏花春雨,媚了江南,潤了人間;她們執紀問責,是點亮夜空的一盞明燈,是思想火花的璀璨晶瑩;她們人才培養,如陽光海岸,溫婉又良善
  • 不負韶華的出處在哪裡
    賀詞最後,習主席殷切希望: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 眾所周知,習主席學識淵博,善於引經據典,尤其是古詩詞,每每信手拈來,滿含深意。新年賀詞中,習主席用到了「不負韶華」。有朋友不甚理解,問到我。韶華就是美好的時光,不負韶華就是不辜負美好的時光。是前面的只爭朝夕的引申。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和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分別出處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經常出現在學校或者是珍惜青春大好時光的一些情況下出現。但是這句話是一種拼湊的格言,他沒有出自一個完整的典故。我們所熟知的以夢為馬出自於孩子的詩歌,祖國或者稱之為以夢為馬。而不負韶華是成語。
  • 中元節|念先祖,顯孝道,護平安
    ,慶元宵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中元節適逢小秋,農作物成熟民間用新米等做貢品,祭祀先祖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相傳,中元當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
  • 蒲公英團隊:不負韶華,我們從韶華開始!
    蒲公英團隊:不負韶華,我們從時間開始!為使學生充分具備時間觀念,不負韶華,8月3日,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團隊陽光支教的隊員們展開了一節有關珍惜時間的主題課。現如今,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視頻、遊戲軟體鋪天蓋地,因而學生極易陷入網絡陷阱,養成一系列不良學習習慣。而本次主題課便圍繞當前現狀展開,旨在引導學生做到珍惜光陰及學會合理規劃時間。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13號演講者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陳慧琳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演講者陳慧琳,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新年前夕,中央廣播電視臺和網際網路,向全國人民致了2020年新年賀詞,其中,這樣一句話——「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
  • 願你笑靨如花,不負韶華
    願流年不負,時光不悔,歲月可期。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哪怕生命總以刻薄荒蕪。心懷感激,堅定不移!笑靨如花,不負韶華!流年不負,歲月可期!願所有付出都會有收穫,願所有期許都不負初心,願歲月靜好,你亦無恙,願流年匆匆,不負韶華,願你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中元節是陰曆還是陽曆 臨沂人這一天都會祭祀先祖
    中元節在佛教裡被稱為是盂蘭盆節,在民間被稱為是鬼節,中元節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不過很多網友都搞不清楚中元節是農曆還是陽曆。   中元節是在每年的陰曆七月十五。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陰曆節日,因為古代的日曆紀法都是農曆的,因此鬼節也不例外,鬼節就是農曆七月十五,又稱中元節。
  • 熱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韶華」有沒有對應的單詞呢?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又帶火了「韶華」這個詞,引發不少小夥伴爭相去問,韶華到底是什麼意思。前幾年有一個短句很火,叫「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韶華」經常出現在古代詩詞中,比較有名的是這句,「韶華不為少年留」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這首詞還有一句特別有名,「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至於「不負韶華」,嚴格來說,這個短句並不來自於哪一首古詩詞或現代詩,只是一個仿古短語而已。
  • 相約北中,不負韶華
    三年,也許只是彈指一揮間,歲月帶走了時間,卻帶不走師生們的美好回憶。三年時光,是老師們汗水和眼淚的疲倦,也是他們關懷的鞭策的溫暖。李治錦、張馨月、張津銘、顏涵帶來的《畢業頌》,真情流露的言語間充滿了對學校的留戀,對師恩的感激,對未來的希冀!
  • 中元節的習俗:祭奠先祖,拜掃新墳,成為了每家每戶相傳的節日!
    中元節的習俗:祭奠先祖,拜掃新墳,成為了每家每戶相傳的節日!中元節,中國的傳統節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在這個節日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去祭奠先人,那麼這個節日還有哪些習俗呢?接下來就跟隨歷史貪吃漢一起來看看吧!
  • 感恩有你,不負韶華
    致敬師道  表彰大會  老話說的好「飲水不忘挖井人,乘涼不忘載樹人」黃家埠鎮中心幼兒園能有今天這樣紮實的基礎,離不開我們的奠基人、引路者——董老師。願所有教育工作者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勇敢選擇 不負韶華——致2020年高考生
    新華社杭州7月30日電題:勇敢選擇 不負韶華——致2020年高考生新華社記者黃筱親愛的同學們,高考結束後,選擇什麼學校和專業,是人生航程中的一個重要選擇。備考時的挑燈夜戰,臨考前的緊張不安,查分時的期待忐忑……一路走來的種種情緒都在此刻沉澱、迸發。此時,你們是否已經有了方向?已經拿定了主意?
  • 央視網評: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希望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湘江之畔、嶽麓山下,走進「千年學府」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加強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情況,臨別時對青年學子深情寄語。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 中國海洋大學:「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2020級學生座談會召開
    中國海洋大學:「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2020級學生座談會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20年9月28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未來可期,不負韶華」 是什麼意思?
    「未來可期,不負韶華」 是什麼意思?戀愛婚姻家庭經營需要把握三個階段:過去現在未來戴浩然 2020年12月11日所謂韶華,是指美好的春光年華,就是荷爾蒙比較旺盛,能折騰的好年代。未來可期,不負韶華,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婚戀觀,一般也就多見於30歲以下的女人.為什麼是30歲為界限?因為女人三十豆腐渣這個俗話深入人心。過了30,就算覺得未來可期,也不好意思說韶華了。在我的戀愛婚姻家庭字典裡,未來可期的年限是這樣設定的:女人,60歲還可以很優雅滋潤;男人,經常鍛鍊的可以折騰到八十歲。
  • 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出發
    「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發表2020年新年賀詞,他的新年賀詞既飽含力量,又帶著濃濃溫情,為奮進2020年吹響了衝鋒號,使人備受鼓舞、深受激勵。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 2019年名校模擬高考作文練習: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他們對職業提出了新的條件:行業要能夠較快地發展;工作不希望加班,單位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最好能有健身房和茶歇室……材料三:2O18年10月,某大學的18名學生因學分不達標,由本科轉為專科。相關領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天打遊戲,談戀愛,過渾渾噩噩的、醉生夢死的生活是不行的。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影響勞動者的素質,事關國家建設的人才質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