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自媒體《放大燈科技》爆料稱,已從多個信源處獲悉,「朱一聞將卸任網易雲音樂CEO一職,接任者並非網易雲音樂VP丁博,而是原創音樂部高級總監趙宗」,而趙宗曾就職於蝦米音樂,為蝦米音樂內容中心音樂人(尋光計劃)前業務負責人。
這一消息還表示,如果這一人事變動成真,則趙宗將實現越級「上位」,且將是「自2019年9月接受阿里和雲鋒基金7億美元投資後,網易雲音樂發生的最高級別的人事變動」。
此消息一出,就引來了諸多媒體的轉載,尤其是其中提到趙宗「蝦米尋光計劃前負責人」的身份,更是讓外界不由聯想起前段時間關於蝦米音樂的另一則傳聞。此前在11月29日有傳言稱,蝦米音樂將在明年1月關閉,並且隨著這一消息的不斷發酵,關閉時間點也逐漸被具體到了「明年1月15日」。而後續11月30日,蝦米方面對外回應稱「不予置評」。
有模有樣的傳聞與含糊的官方回應,無疑引起了外界的眾多關注,畢竟昔日蝦米音樂也曾與網易雲音樂一同站在過在線音樂平臺鄙視鏈的最頂端。並且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當時網絡上的這張鄙視鏈示意圖來看,當時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用戶都是「絕對鄙視」QQ音樂,而同屬於騰訊旗下的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則屬於鄙視鏈的「最下層」。
借用網文經典語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來說,在經歷了音樂版權混戰後,原本處於鄙視鏈底部的騰訊系音樂平臺卻逐漸因為握有優質內容資源,積累到了穩定且龐大的用戶基數。根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發布的截至2020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顯示,騰訊音樂的月活體量已經穩定在超過8億,而在線音樂的付費用戶更是達到創紀錄的5170萬,同比增速達46%。
相比之下,網易雲音樂方面曾公布,在2019年8月其用戶總數已達8億。蝦米音樂雖然並沒有公開過相關數據,但根據上月易觀千帆發布的報告顯示,網易雲音樂月活量為1.13億,而蝦米音樂的月活用戶則為988萬。如果將兩邊的月活用戶數據進行對比,不難發現兩家蝦米音樂的壓力幾乎到了肉眼可見的沉重地步。
作為同樣背負壓力的前·鄙視鏈上遊平臺,相比還能憑藉「網抑雲」及「網愈雲」等新梗出圈的網易雲音樂,以蝦米音樂為代表的阿里系音樂平臺,似乎「掉隊」得更加厲害。與此同時,阿里對網易雲音樂的興趣也越發濃厚。去年9月6日,網易宣布旗下的網易雲音樂獲來自阿里巴巴及雲鋒基金等共計7億美元(約5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當時就曾有業內人士推測,未來網易雲音樂是否會與阿里旗下的音樂平臺,比如蝦米音樂展開合作。
而在今年8月5日,網易雲音樂與阿里巴巴之間的關係又近了一步,將其黑膠VIP年卡權益正式加入阿里88VIP年度生態權益包。這也意味著網易雲音樂成為了首個阿里體系之外加入88VIP的服務。根據當時的報導顯示,雙方也曾透露,未來網易雲音樂還將與阿里文娛等在影視宣發及演出票務等方面,有著展開更多合作的可能。
將視線移至當下不難發現,一方面蝦米音樂面臨關閉倒計時的傳言,而網易雲音樂又恰好在此時間傳出這樣的高層人士變動,也就不免讓人懷疑,是否這兩家都曾經鄙視鏈上遊的競爭對手,或將會因騰訊音樂帶來的巨大壓力而聯合起來?
眾所周知,騰訊音樂目前的市場優勢是靠長期積累的音樂版權資源而來,此前騰訊一度擁有華納音樂、索尼音樂和環球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更有「獨家周杰倫」這張王牌在手,因此在用戶體驗一路高速成長。
但實際上,今年騰訊音樂面臨著與環球音樂的版權合作即將到期。與此同時,網易雲音樂近年也在加速吸納音樂版權,並已連續拿下吉卜力、滾石、少城時代等音樂版權,到了今年8月,還與環球音樂達成了新的戰略合作。而另一邊阿里音樂除了既有的滾石與華研等優質音樂版權外,也宣布與太合音樂(代表藝人許嵩、薛之謙等)完成數位音樂的內容合作。
倘若網易雲音樂真的在後續與蝦米音樂聯手,甚至是與整個阿里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徹底打通雙方的音樂資源,那麼這個新的聯盟能否成為騰訊音樂需要重新評估實力的競爭對手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