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這個源於宗教的節日和新年毗鄰,經過數千年的演繹,已經成為全世界很多地方冬季的風景線,也給很多人帶來了歡樂。《小王子》裡說,儀式感是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12月的聖誕節,在我們千篇一律的留德生活裡留下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聖誕節對於德國人來說應該是除了復活節以外最有儀式感的節日了,正如我們的春節一樣,於他們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它不僅僅是聖誕樹、聖誕老人,而是一整年的辛苦忙碌後,與家人一起歡聚的幸福時光。
在沒有來德國之前,我對聖誕的理解就僅僅局限在聖誕商場打折以及2周的假期。然而,在我來到德國之後才發現,聖誕節與我想像的完全不同,德國人的聖誕傳統讓我感到耳目一新。
01聖誕市場
身處歐洲中心的德國,雖然無法感受到北歐的冰天雪地,也沒有童話裡麋鹿拉著雪橇的場景,更沒有芬蘭羅瓦涅米的聖誕老人之鄉,但是德國獨樹一幟的聖誕市場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通常,十月末或者十一月初時,許多城市的聖誕市場就陸陸續續地開放了。夜晚降臨的時候,約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前往聖誕市場,溫暖而斑斕的燈光將聖誕的氣氛展現得淋漓盡致。
回想起第一次來聖誕市場的我,充滿了期待與激動,市場裡的喧囂聲了,讓我們頓時不自覺地加快了步伐,對聖誕市場裡的一切都感到非常好奇。
幾乎每個聖誕市場裡都會有著大大小小販賣Glühwein的小木屋,每天晚上你都可以在聖誕市場看到大批的德國人聚在一起喝著酒,談天說地,哪怕只是站在一張簡簡單單沒有椅子的小木桌前。
而傳說中的Glühwein,這是一種以葡萄酒和香料為原料的熱飲酒。
在許多歐洲國家,Glühwein都是萬聖節和聖誕節等秋冬節日時期的必備飲料。
至於德國人為什麼如此鍾愛這個Spezialitt,除了與德國人嗜酒的特性分不開以外,一杯暖暖的Glühwein更是驅散了身上的寒意,更有著新的一年好運的期許。
剛到德國時就聽說過這種紅酒了,聖誕節既然遇到了那就不得不嘗試一下了。小編覺得味道確實不錯,裡面加了很多香料,與普通的紅酒截然不同。
最基礎的就是簡簡單單的Glühwein,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搭配,可以加朗姆酒或者奶油等等。
這裡悄悄告訴你,加了朗姆酒的Glühwein口感會更好。喜歡喝酒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一下。
Glühwein除了好喝之外,就連盛酒的杯子也讓我愛不釋手——一支可愛的小靴子。
買酒的時候都要交三四塊錢杯子的押金,如果你喜歡這個杯子,那你就可以喝完之後直接帶走,押金就不會退了。小編每年都會帶一支杯子回去。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和小編一起收藏一下。
據說如果在聖誕期間不喝上一杯Glühwein的話就等於沒有度過聖誕節。
02體驗過美味的紅酒之後,當然不能錯過市場裡的美食了
烤香腸,聖誕市場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遠遠的,你就能聞到烤腸的香味;
走近小攤,烤得金黃的香腸瞬間就讓人垂涎欲滴了。外脆裡嫩,配合白麵包,再塗上大量的番茄醬或芥末醬是必吃的德國傳統佳餚。
除了香腸之外的另一個最受歡迎的食物就是土豆餅了。
也可以叫土豆煎餅,將土豆條絲與麵粉、胡椒、雞蛋等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放到油鍋裡炸熟,最佳吃法是搭配蘋果醬。但是小編當時搭配的並不是蘋果醬,而是一種類似國內酸奶的醬,不過味道也還不錯。
除此之外,在聖誕市場中還有很多其他美食,比如,烤慄子,炒杏仁等,都可以嘗試一下。
酒足飯飽之後當然不能錯過聖誕市場裡的特色小商鋪了,裡面充滿了各種精緻的小物件,琳琅滿目。不得不說,德國人的這些手工製品還是非常精緻的,許多德國人都會買一些回家做聖誕裝飾。
聖誕期間熱鬧的氛圍無處不在,在我們回去的路上也總是在不經意間遇到一場小型的街頭「音樂會」。美妙的音樂在此時響起,會讓你的聖誕之夜更加完美。
不僅僅是在夜晚,白天在街上也能隨處感受到節日的歡樂。隨處可見的街頭樂隊,看到他們歡樂地舞蹈,愉快地歌唱,瞬間你就會被同化,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忘卻一切煩惱。
03當然聖誕期間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傳統
比如聖誕日曆,不同於我們在小時候總是會掛在床頭的聖誕襪,這是德國兒童對即將到來的聖誕節的倒計時。
聖誕日曆一般會有24個小格子,從12月1日起每天打開一個,裡面都藏著不同的小驚喜。比較常見的巧克力聖誕日曆在超市就可以買到,當然,也會有一些浪漫的德國人自己製作一份精心的禮物給小朋友。
說到聖誕日曆就不得不說一下聖誕花圈(Adventskranz)了。花圈由松果,漿果,乾花和蠟燭組成。不同的家庭對於Adventskranz有著不同的傳統,燒蠟燭的時間往往不同;
有些人會在12月的第一周就把它拿出來,而有些人往往只在聖誕的最後一個周日進行這項儀式,然後全家人坐成一個圈,分享聖誕美食,一起聽歌、看電影。
另外,聖誕節期間的家庭聚餐也是一大傳統。
華燈初上,大部分的德國人會選擇和家人一起享受「聖誕大餐」。這裡雖說是聖誕大餐,但與我們所想像的卻是大相逕庭,相當一部分德國家庭的「聖誕大餐」其實非常簡單,往往只有香腸和土豆沙拉。
當然,吃香腸和土豆沙拉也是有其特殊含義的,因為耶穌出生時,迫於貧困的生活,只能如此飽腹,所以人們以此來紀念他。
而當餐桌上出現了聖誕烤鵝和鯉魚,這便算得上是一頓豐盛的晚餐了。聖誕烤鵝是聖誕前夜或聖誕節當天很多德國家庭必吃的一道傳統美食。
這一習俗要起源於早期天主教的齋戒期吃烤鵝的習俗,因為人們會在11月11日"聖馬丁節"開始前吃烤鵝,所以這道菜也稱"聖馬丁鵝"。
相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1588年聖誕前夜吃烤鵝時,傳來了英國海軍大敗西班牙艦隊,凱旋而歸的消息,於是女王便認為吃鵝能帶來好兆頭。
之後,這個習俗就傳到了歐洲大陸。本來對於德國人來說12月24日是一個嚴格的齋戒日,只能吃魚,不許吃肉,這也是現在很多德國人家24日晚上吃鯉魚的由來。
但是中世紀的一些美食家們為了一飽口福,就硬說鵝和鴨子也是水生動物,也應該可以算作魚。於是就有了現在的聖誕烤鵝。
04酒足飯飽之後就到了最讓小孩子興奮的環節——贈禮物。
在聖誕節即將到來前,德國人會把聖誕樹擺放在家中,以蠟燭、聖誕彩球或是金色的絲帶進行裝飾。這時孩子們就可以給聖嬰寫小紙條許願了。等到聖誕節當天,家長們會把禮物放在聖誕樹下,在晚餐過後送給孩子們。
不得不說的一點是,德國人家裡所用的聖誕樹絕大部分都是自然樹,塑料仿真樹是會遭到德國人所嫌棄的。
除了互贈禮物之外,許多家庭聚會還會一起高唱聖誕頌歌。也有許多人選擇去教堂,參加聖誕禮拜儀式。對很多人來說,聖誕前夜參加聖誕彌撒是一項他們不願錯過的儀式。
總之,德國的聖誕節也讓這個看起來嚴肅的國家一下子變得溫暖而有人情味起來,說得再多也不如親身經歷一番有感覺,體驗之後你會發現,這裡的聖誕是我們不同於國內只是短短兩天的狂歡,而是擁有著別樣的風土人情,別具一格的快樂。
當然最讓留學生開心的是,這裡的聖誕還會和新年連著放兩周的小長假。意味著你在享受完聖誕的快樂之後,還有時間去做一個短期的旅行,迎接新年的到來。
最後,但還是要溫馨提示大家,出行注意個人人身安全,紅酒雖好,但不要貪杯哦,以免出現各種危險情況。
同時,聖誕節期間人流量加大,切記要管理好自己的個人物品。希望大家能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期間能夠盡情享受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