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稻香園小區16年的老電梯故障不斷 是修是換誰說了算

2020-12-2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8月22日訊(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肖菁)杭州運河邊潮王橋,有個規模蠻大的稻香園小區。最近南區的一棟高層正在進行一項實踐,有關兩部已經運行了16年,故障不斷的電梯。

  尤其是在新華坊電梯事件之後,這兩部電梯都被列入了杭州市重點排查名單內,因為它們與新華坊電梯同品牌,同維保單位。

  電梯是修是換,誰說了算?費用如何支出?後期如何管理使用?稻香園小區做了一項有益的民主探索,值得很多有電梯的小區業主和物業好好看一看。

  近年來電梯故障不斷,其中一部月初被關停

  28-4幢是偌大的稻香園小區裡,唯一一棟高層,共18層。而且產權分為兩類,1-7樓產權屬於某部門,現做兩家酒店用。7樓以上是住戶,共95戶,並開有多家公司,包括各類小型辦事處、攝影機構、培訓機構等。

  酒店和住戶分不同大門進入,這兩部電梯也只供7樓以上的住戶使用。因為運行16年,近年來也常常出現停錯樓層、莫名顫抖、關人等故障。電梯怎麼辦,也一直是28-4幢居民這兩年一個焦慮的話題。

  今年6月,小區業委員經過整體改選,新班子登場。同時,小區物業公司也剛剛進行了更換,「越華物業」進場。電梯議題被提上日程。

  第一個需要摸清的問題是,電梯的故障究竟到什麼程度了。

  這兩部西子奧的斯電梯原本也是由杭州市通達電梯工程有限公司進行維保的。業委會們請來了西子奧的斯公司、天津奧的斯、通達、永大等諸多公司,還有下城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的專家來檢測評估。

  仔細查看,嚇人一跳。這兩部電梯問題嚴重。電梯曳引輪、鋼絲繩磨損嚴重、電梯井常年漏水積水等等,容易引起電梯轎廂不穩定,電路板受潮失靈等問題。8月7日,下城區市場監管局直接將其中一部電梯進行了關停。

  是修是換聽誰的,業委會挨家挨戶發調查表

  電梯到底是修還是換?一方面,業委會和物業繼續聯繫有關技術部門對電梯做出技術評估;另一方面,組織民意調查。

  業委會擬好了調查表,很詳細列了三種情況,大修、徹底改造、更換,每一項情況如何操作,各自優劣,費用多少。比如兩部電梯大修費用是10-12萬元,而更換的話如果用高檔電梯,一部電梯就要40萬元,比較低檔的也要30多萬元一部。

  業委會的鄭永春說,發調查表的那兩天他從7樓到18樓不知道走了多少趟,有的時候為了親手把調查表交到業主手裡,還在一樓等到晚上10點多,即使這樣也不過發了22戶。後來物業來幫忙,又是電話又是簡訊通知,最後95戶業主(有10戶是長期聯絡不上的)中,回收意見43戶,這43戶裡大多數支持更換。

  28-4幢的維修基金有112萬,但是7樓以下不同業主的40萬不能動,剩下的錢,還要留出30%本金,要換電梯是不夠的。換還是修?業委會請了好幾家維保公司來評估,目前已經有三家出具了書面的評估報告,均建議大修。

  說到這裡,我們要再說說一個概念,坊間盛傳的電梯15年保修期是個誤讀。杭州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負責人說,電梯是個組裝件,由俗稱「八大件」的曳引系統、導向系統、轎廂、門系統、重量平衡系統、電力拖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安全保護系統組成。哪一部分出了故障,一般來說,就是維修或更換。所謂15年整體報廢的說法並不正確。在國外,上百年運行下來的古董電梯比比皆是。

  制定電梯使用管理守則,這一招很有創意

  8月19日晚上,業委會、物業、社區等多方共同做出決定:兩部電梯大修,預算為10-12萬元。

  「電梯的安全問題啊,除了產品本身質量、安裝質量、還有一大部分取決於日常維保和正確使用」,業委會成員跟錢報記者說,所以他們接下來的工作是制定電梯使用管理規章,與維保單位籤訂詳細的維保制度。

  比如在使用上,28-4幢長年廢棄的地下車庫被重新打掃出來,並重新修葺了入口,規定以後電動車等不得進電梯進樓道,一律停放在地下車庫;安裝門禁系統,控制閒雜人員進入;規定裝修材料、搬家等的電梯承載限重等。

  同時,跟維保單位籤訂維保細則,以防止維保走過場。

  最後,業委會鄭永春跟我說了一個感觸。根據《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規定,如果特檢專家對電梯做出報廢、建議更換的評估,更換電梯除了要徵得2/3的業主同意之外,還需要住建部門審批,超出物業維修基金部分的費用需要業主分攤。「要2/3業主同意,還要業主分攤費用,這在操作上實在太難了呀」。

相關焦點

  • 上海阿姨被電梯夾斷雙腿後:事故電梯是換是修,居民還在猶豫
    市場上一部新電梯的成本至少20萬元以上,但由於部分老舊小區維修資金有限,超齡服役的電梯往往陷入不斷修修補補卻得不到更換的處境。據市民服務熱線12345統計,近3個月,關於老舊電梯故障的投訴達到300餘件。如何儘快解決老舊小區急需更新電梯與缺乏維修資金的矛盾,關乎著居民的生命安全。
  • 湖裡一小區電梯故障不斷住戶擔憂 物業回應:故障不斷與維保有關
    【居民經歷】電梯時常關人 現在不大敢坐了葉女士住在都市港灣小區9號樓,剛交房她就入住了,算是小區的老住戶。「剛交房那幾年還好,最近這幾年,故障就沒怎麼停過,三天兩頭出問題。「我之前聽說那部電梯關過不少人,沒想到自己也碰上了,雖然知道扒門很危險,但為了孫女,顧不上危險了。真不知道電梯是怎麼維保的」。吳女士住7號樓,那裡的一部電梯也常出故障。「我住這棟樓5年了,這些年來,我經歷過的電梯故障不是一次兩次,數都數不清,比如,電梯裡就我和孩子兩個人,但一直『滴滴滴』。有時運行中突然停下,隨便停在一個樓層打開門不走了。還有,電梯門沒完沒了地忽開忽關。
  • 優耐德電梯質量存疑 臨沂中德華爾茲屢現「電梯驚魂」
    小區電梯裡宣傳單頁被業主寫滿了換電梯的字樣  大眾網臨沂8月7日訊(記者 王巧 見習記者 滿健)據中德·華爾茲業主爆料,小區自2013年7月交房以來,電梯滑落故障頻出,業主擔心生命安危集體要求更換電梯。
  • 以「心」換「新」!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田沛 記者 葛小林)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常州麗寶第花苑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同時啟動省級宜居住區建設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麗寶第花苑在改造的過程中,將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以「心」換「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
  • 康園教師小區18部故障電梯完成維修改造1400戶居民乘上安全電梯
    (通訊員 張伶)困人、突然下墜、噪音大,多年來,電梯頻繁故障令洪山區關山街康園教師小區居民苦不堪言。武漢市作風巡查第七組將該問題納入2020年市級督辦項目,督導街道及相關職能部門完成小區18臺電梯的隱患改造。16日,該小區居民們表示現在電梯運行平穩,上下樓不再提心弔膽。
  • 老電梯不安全 來份「電梯養老險」如何?
    給電梯買保險,這在杭州拱墅區已經不是稀奇事——自2017年拱墅區大滸東苑小區籤訂了全國首份「電梯養老保險」保單,目前全區一共有3590臺電梯參保,其中,住宅電梯參保覆蓋率已經超過了60%。一份「電梯養老保險」,不僅把電梯的全生命周期「管」了起來,還實現了電梯安全由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轉變,體現了拱墅區運用保險機制創新電梯社會綜合治理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 杭州新華坊女子被小區電梯夾死 頭身分處兩樓層(現場圖)
    7月30日早上10點30分,杭州新華坊18幢,一24歲女子被電梯夾住,已送往醫院,醫生說送到醫院時心跳呼吸都沒有了!下城區新華坊社區通報情況 相關部門已介入事故調查  中午12點30分左右,出事小區所在地的下城區長慶街道新華坊社區進行情況通報:  2015年7月30日上午10點15分左右,新華坊一電梯發生意外,居住在18幢16樓的王某(女,22歲)受傷,消防迅即趕赴現場。破拆電梯門後將人救下,送往醫院救治,相關部門立即介入事故調查。
  • 杭州兩個樓道率先拿到加裝電梯政府補貼
    如今加裝電梯這件惠及民生的大事,在杭城不少老小區都在鋪開。20萬補貼拿到手了,怎麼花?業主說了算今天(12月11日)上午,作為江幹區首批拿到補貼的兩個樓道,還專門舉行了一個小型的補貼發放儀式。華家池34幢業主潘師傅作為代表出席了早上的發放儀式。
  • 「觀光式」電梯杭州現在還一部沒有 「接力式」電梯已經進了10多個...
    杭州很多小區在探索老年人上下樓的難題,最早打算裝電梯的湧金花園,至今都還沒有裝上。 湧金花園4幢,212戶住戶,70%家裡有60歲以上老人,老年人上下樓困難的情況非常普遍。早在2009年4月,物業主任高正頻就想過裝電梯的事。
  • 石家莊多個小區電梯頻出故障(圖)
    石家莊多個小區電梯頻出故障(圖) 電梯頻出故障令居民生活不方便也不安全。    近期,多小區電梯頻出故障    雨期+用電高峰=主因,物業應加強巡檢    □文/圖 社區記者 叢俊儒 杜慧 卞靜 實習生 郎朝然    近期,電梯不斷出現故障,成為讀者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
  • 杭州引導居民發揮主體作用—— 老小區咋改造 老百姓說了算
    在杭州市下城區潮鳴街道小天竺社區,聽說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辦公室來考察,居民紛紛趕到現場,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和建議。  調研組在社區裡裡外外轉了兩圈,不少項目當場承諾改造。「小區裸露電線變成『空中蜘蛛網』,既不美觀,也有安全隱患,我們一定協調整改好,請大家放心。」
  • 杭州下沙電梯事故原因:系維保工人違規操作
    一位租住的小夥子說,他的房子還有一個月就到期了,正在考慮是不是要搬家換個地方。「就算電梯沒有大問題,要是還是像這樣經常出現小問題,說實話每天上班也不安心,還不如換個地方。」其實,早在居民們談論事故之初,主管部門就已經開始著手調查。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和市質監局特監處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已經組織人員對小區內所有38臺電梯進行排查,內容涵蓋臺帳、培訓、管理等多方面。
  • 杭州一小區居民「眾籌」20多萬元裝上樓道電梯
    杭州艮園小區13幢1單元最近「入住」了一個「新鄰居」——樓道電梯。它可站、可坐還可以放東西,按下開關後,走完一層樓14級臺階用時最多也就21秒。自從上個月底安裝使用後,這裡的居民開心極了,上下樓再也不覺得那麼累了。
  • 修了又壞!長沙一小區電梯壞了3臺,大人小孩直呼「不敢坐」!
    長沙臥龍居國際村的業主反映,他們小區的電梯頻繁故障,壞了修,修了壞,有時一個單元的兩部電梯同時罷工,居民們不得不爬樓上下。長沙臥龍居國際村3號樓一單元的居民一見到江媽,就吐槽電梯的頻繁故障問題。10月12號電梯出現故障之後,目前還處於半開合的的狀態,電梯內部也是相當破舊、簡陋,在我們正前方就有一根電線直接垂在半空中。電梯的特種設備使用標誌顯示,下次檢驗日期是2020年7月。據江媽了解,前天,臥龍居國際村3號樓一單元的兩部電梯就同時出現罷工。
  • 南京「電梯困人最頻繁小區」:一年關人83次,12部電梯每年光維保費...
    然而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動用維修資金修電梯的情況很普遍,申請並非難事。另外,江蘇下月有望針對「應急維修」出細則,如果電梯發生嚴重故障,不需要徵得三分之二業主同意也可以直接動用維修資金了。現代快報記者看到,4月9日一天就有近10個小區,對動用維修資金修電梯進行公示。  物業行業人士表示,申報動用維修資金一般是由業委會來操作,如果沒有業委會的小區,可由物業公司代為操作。「一些小區沒有業委會,物業公司或許也不夠盡責,這就會出現動用維修資金困難的情況。」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加大難度。
  • 故障電梯一年困住7000人次 智慧監管計劃為何難實現
    文刀/漫畫  電梯已成為運載人數最多的交通工具之一,隨之而來的電梯安全問題日漸凸顯。溫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披露,2018年,他們處理電梯困人故障3500多起,救援7000多名市民。然而,存在電梯安全管理漏洞的小區絕非個例。  在溫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接到至少幾十通電話。據統計,自2014年中心成立至今,已累計接到4萬多起投訴和求助電話。  溫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辦公室主任李敏說:「我們(2018年)總共接到投訴和求助電話有18000多起,其中我們處理困人故障有3500多起,救援的人員大概救了7000多人。」
  • 樓房漏雨、電梯故障···該找誰?!
    樓房漏雨、電梯故障······該找誰?!如果您家小區沒有聘請物業公司,小區沒人組織管理,出現問題,應該由街道或鄉鎮組織應急物業服務,費用由全體業主承擔。這樣的小區應該儘快成立業委會,聘用物業服務。延延上面說到物業公司在小區管理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那麼物業公司都能提供哪些服務?費用又是從哪裡來的?居民一定要交物業費嗎?
  • 撫州一小區電梯故障頻出,維修費用怎麼出?官方說法來了!
    近日,家住臨川區景湖豪庭的萬先生向記者反映,小區1棟1單元和2單元共四部電梯,自己所住的2單元兩部電梯都壞了,其中一部壞了一年半,還有一部上周五因故障停運了。
  • 物業想給老小區裝電梯,一樓住戶卻不同意籤字,換做是你怎麼做?
    現在建樓都是建的電梯房了,但是以前的小區,基本還是樓梯房。為了使樓梯房的住戶出行更加方便,現在很多城市都有補貼,允許物業給老小區安裝上出行用的電梯,這樣對於一些住在5、6樓的人來說,他們每天出門就不用累死累活爬樓梯了!
  • 十五大街小區通力牌電梯從13樓急墜3樓(圖)
    鬧懸的電梯     對於小區高層住宅,電梯無疑是樓內居民生活出行的重要工具,但市北區標山路上的十五大街小區內卻有一個單元的電梯頻繁出現問題,甚至有次從13樓直接跌到3樓的情況,其他小故障也是層出不窮,每到上下班高峰期都會壞上幾次。電梯成這樣,物業還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