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康永琪應該是在她6、7歲的時候,只是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她叫啥名字?記得十幾年前,我剛到縣電視臺當記者,一次我到聾啞學校採訪,當時的聾啞學校住的還是筒子房,是一個廢棄的工廠廠房改建的。
那次我是採訪一個腦癱女孩。我無意中看到了一位老熟人,就是現在康永琪的奶奶,我叫她嫂子,康大哥,也就是永琪的爺爺是我原單位的同事,人特別好。我問康大嫂到這裡幹什麼?康嫂子領著一個小女孩說,送孫女上學,當時永琪還小穿著一件厚厚的羽絨服,看不著臉。我明顯感覺到康嫂子有點不自然,就沒多嘮匆匆進了教室,這是我初次見到康永琪。
第二次就是我來特效的教他們剪紙了。劉主任給我介紹的那個最懂事的女孩時,我的腦海裡就閃,這個康永琪是不是康大哥的孫女呢?課後我問了周校長,便得到了確認。
這個孩子已經長大了?小時候的模樣我記不清了,只知道康大哥有這麼個孫女。每當這個孩子有進步時我都特別感到欣慰,倒不是我偏袒這個孩子,而她是我來到特校唯一一個有著某種聯繫的人,雖然她不知道,但我知道。
聽說康永琪的父母在永琪很早的時候就離婚了,永琪從小就在爺爺奶奶家住,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她的父母都在外地,幾乎不回來。聽說她的父親又組成了新家庭,又生了個妹妹還送到爺爺家撫養。可想而知小永琪是在怎樣的一種家庭環境中長大?聽黃老師說,永琪從小就開始住校,除了星期天大部分時間跟同學們在一起。
康大哥在鄉鎮地稅部門工作,九0年代他因公出了一次車禍,傷到了頭部,提前退休,搬到縣城居住後他就靠退休金生活,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他受傷不多年又得了腦血栓,半個身子行動不便。
永琪是個懂事的孩子,他在學校學習非常刻苦。前面我已經講過,她是聾啞學生當中少數幾個學會通過拼音識字的孩子。
聽說我教永琪他們剪紙,一次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康大哥。他見到我就緊緊拉住我的手,說,老弟,永琪這孩子命苦,你可要好好教她!這話一說出來我的眼淚差點掉了下來。我安慰他說:大哥你放心,永琪這孩子很聰明,你不用擔心!我教他們剪紙是想讓這些孩子掌握一項技能,對她們今後發展有好處!那次談話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明白康大哥的心情,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永琪這個孩子。
永琪對剪紙的悟性跟她學拼音一樣,靠的是她的刻苦和靈性。永琪的基礎很好。在這幾個孩子當中她的基本功也最紮實。我教她的主要是刻紙。她現在的水平可以做很高難度的剪紙作品。特別是她的微刻,細膩程度不亞於成年人。去年,她和於晨鑑參加鐵嶺市殘疾人剪紙比賽都獲得了二等獎,那可是她和成年人們在一起比賽啊!
一般來說,家裡有這樣的孩子,家長的心理都會有負擔的,聽康大哥說,永琪小的時候他就請算命先生看過,算命先生說:永琪這孩子多虧有聾啞不然她會更慘!雖然是無稽之談,但從心理學這個角度來說也算給康大哥一種心理暗示,因為誰都不能承受因孩子的不幸給家庭帶來發痛苦。
現在永琪開始讀高中了,學習成績不錯,還學會了電腦設計。我教他們剪紙整整四年,了解他們,將來面臨他們的人生道路還很長,真希望他們的越來越好,更希望社會給這些殘疾孩子更多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