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質疑,這種國產劇已經絕版了|張莉|紅樓夢|林黛玉|賈寶玉|...

2020-12-25 騰訊網

作曲家王立平,在寫《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時,卡殼了。

哼到最後一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今,春流到夏……」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恰在此時,他由於早起打了個哈欠,「啊~~」。

突然來了靈感。

春流到夏,後面就接上了那段著名的吟唱,「啊~~,啊~啊~啊~,啊~」

悽婉、清越、柔軟,聽得人跟薛蟠見到林黛玉一樣,早已酥了過去。

這段「啊~」,也用在了每一集的開篇音樂上。

枉凝眉陳力 - 歌曲合輯

每每想起這段空靈柔婉的「啊~,87版紅樓的影像便歷歷在目。

一朝入夢,終身不醒。

最近,「紅樓夢的選角有多絕」上了熱搜,引發一波回憶潮。

33年過去了,多少人還為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回想往事,從選角、訓練、到拍攝,

多少因緣際會,巧思靈敏,才上演出了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選角

70年代末,中國的電視劇剛剛起步。

本著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態度,導演王扶林被派到英國的BBC考察。

在英國,他看到莎士比亞的名著,被搬上了熒幕。

心想中國的古典名著怎麼就不能呢?

回國後,他產生了要把《紅樓夢》拍成劇的大膽念頭,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中央電視臺和紅學屆的大力支持。

80年代初,《人民日報》刊登了電視劇《紅樓夢》要在全國招選演員的消息。

一夜之間,傳遍全國。

這次「海選」,竟成了那時文化生活的大事。

劇組每天都能收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推薦信。在堆積如山的信件中,只有一位得到了青睞——

來自鞍山話劇團的演員陳曉旭。

信中,一張照片,一首小詩,一篇長長的對紅樓及林黛玉的分析。

照片裡的美人,纖弱、柔靜、出塵、脫俗,仿若從畫中走出。照片背後寫了一首小詩《柳絮》,是陳曉旭14歲時發表在報紙上的。

我是一朵柳絮,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因為父母過早地把我遺棄,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願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我是一朵柳絮,生來無憂又無慮,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14歲少女的詩心,浪漫多思,不事雕琢,竟有種漂泊無依的淡淡愁緒。

導演王扶林說,如果沒有詩人氣質,再好的演員也演不好林黛玉。靈巧纖敏的詩人氣質,對《紅樓夢》的熟讀,讓陳曉旭脫穎而出。然而那時競爭激烈,陳曉旭只排在林黛玉候選人的第三位。

抉擇困難時,導演問過陳曉旭,是否願意出演別的角色。

陳曉旭說:「如果您讓我去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說您讓林黛玉演了別人!」

好一個機敏嬌俏、牙尖嘴利的林妹妹!

飾演寶釵的張莉,當年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那時,她還是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的一名芭蕾舞演員。

她是陪老師的女兒去面試,也不知道面的是什麼劇組。

面試結束,導演看到坐在最角落的張莉,讓她去試試鏡頭。

順利進入培訓班後,張莉的自薦角色一直是紫娟(黛玉的丫鬟)。三個月的培訓結束,所有演員要試妝。

張莉試妝後一亮相,把大家都震住了。

美麗的妝容和名角氣質,讓導演和製作班子決定推翻所有寶釵候選人,確定由她來出演薛寶釵。

二十多年後,紅樓再聚首,編劇周嶺揭曉了當時選張莉的另一原因。

紅樓夢裡的感情,一定是情竇初開,青春懵懂的。

所以角色年齡一定要小。

寶釵在一眾少女中又是大姐姐,穩重端方、隨分從時。

飾演寶釵的演員,一定要在幼小與成熟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周嶺說,張莉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要做一個年齡標杆。

因為她小(張莉當時十八九歲),她的年齡要把其他角色壓下來,其他人都要看起來比她還小。

壓不下來就是各部門的失職。

連張莉本人也不知道,當年選擇她,竟考慮得這麼仔細,這麼嚴謹。

那個時候,劇組挑選演員有個最嚴苛的標準:形象氣質一定要符合角色。觀眾看到這個人,馬上想到,這個「肌骨瑩潤、舉止嫻雅」,是寶釵;

這個「似蹙非蹙罥煙眉、似泣非泣含露目」,是黛玉。

秋窗風雨夕,互剖金蘭語

不管多有名,多漂亮,多有表演經驗,統統讓位於角色和劇情需要。

所以王扶林導演才敢說,戲中的所有演員,都是憑自身條件和水平進來的。

今天的觀眾感嘆,87版《紅樓夢》選角絕了!

殊不知,劇組當年幾乎是傾盡全力,拜託各類關係,在全國範圍內搜羅演員。

去哪裡找這麼多「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女兒;去哪裡找到一個世俗世界難以孕育出來的賈寶玉。果然尋找賈寶玉成了最頭疼的事,寶玉也成了最後一個進組的人。

當時劇作家吳祖光跟王扶林調侃說:

「賈寶玉還沒有生出來呢!他是作者筆下的理想人物,現實生活中哪兒去找?萬一拍不成,就是因為賈寶玉找不著。」

1983年《大眾電影》雜誌第一頁,刊出了《怎麼挑選寶黛釵的演員》的文章。

裡面對賈寶玉的需求有:

臉蛋白,胖而不蠢,不十分圓;要帶有幾分英俊少年氣,不能完全淹沒在脂粉氣裡;要有一張盛開的桃花般的臉;大眼睛水汪汪的,睫毛明顯,臉上可以有一對醉人的酒窩……想來這樣的人也是極難得的,這個標準不是高,而是難遇。

當時劇組集中了一眾俊美的寶玉候選人。

其中有後來飾演柳湘蓮與北靜王的侯長榮。

他相貌出眾,王導很是喜愛,但因長得高(一米七八),偏成熟,不好與其他姐妹搭戲,遺憾放棄。

左北靜王,右柳湘蓮

我想寶玉雖脂粉氣與英氣並存,卻不能有男性荷爾蒙(不能給人性的聯想)。

寶玉是要和黛玉躺一張床,與她耳鬢廝磨,還要純潔無暇的人物;

是要盯著寶釵的酥臂看,生出「這個膀子要長在林妹妹身上,或者還得摸一摸」的念頭,也不覺得淫靡,只是痴和呆。

也是黛玉譏諷的「呆鵝」。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最終選上歐陽奮強,也是幾經輾轉。

一天,侯長榮對同在培訓班的張玉屏說:「我看過你主演的電影《虹》,電影裡演你弟弟的那個演員我覺得合適演寶玉。」

張玉屏馬上跟導演推薦,叮囑到成都務必跟歐陽見一面。

見面後,導演覺得娃娃臉,「演大人嫌小、演小孩嫌大」的歐陽,很有潛質,便讓他去北京試鏡頭。

歐陽回憶北京試鏡那天——「篩選出來試寶玉的24個小夥子,都打扮得很時髦。「和他們相比,我就是一個土鱉——上身是皺巴巴的背心,下面是短球褲,一雙拖鞋。」

歐陽奮強與陳曉旭

好就好在,歐陽上妝前和上妝後,判若兩人。

經過楊樹雲的化妝後,倒有面若桃瓣、色如春花的特質,最難得一雙眼睛,純淨自然,轉盼多情。

他的扮相和表演,得到劇組一致認可。

歐陽不是最俊美的寶玉,卻將寶玉的頑與痴,演繹得深入人心。

話說歐陽剛進組,內向拘謹得很。

在紅樓劇組,王導給他提供了寶玉的生活環境。

特許他可以隨意惡作劇,可以去任何妹妹的床上玩耍,連陳曉旭都不能拒絕。

拍著拍著,他說「我已經完全成為了寶玉」。

《紅樓夢》能否成功,寶黛釵這三個角色,至關重要。

王熙鳳,這一穿針引線,串聯起各色人等的人物,也是極關鍵的。

中央臺開始想找劉曉慶或張曼玉,出演王熙鳳。

但她們片酬太貴,臺裡付不起。

最後把鳳辣子演繹得深入骨髓的演員鄧婕,一開始並不被看好。

鄧婕皮膚有點黑,身高1米55,身材嬌小。

同人們心中那個又A又颯,潑辣有氣場的王熙鳳,到底有幾分落差。

鄧婕當時還有兩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形象氣質上均勝於她。

一個是長相潑辣、柔媚,又伶俐的上海姑娘樂韻。

樂韻王熙鳳定妝照

一個是已經小有名氣,雲南話劇團的當家花旦周月,後來出演了風流痴情的尤三姐。

周月飾演的尤三姐

當時劇組普遍看好樂韻,王扶林覺得樂韻就是從書中走出來的鳳姐。

有人勸鄧婕「人貴有自知之明」,希望她不要在王熙鳳身上浪費時間。

基本已經很直白地暗示她,你演鳳姐沒戲。

偏偏鄧婕是個不服輸的人。

她還是每天鑽研原著,請教老師,磨鍊演技,沒有對手就拿圓明園的石頭試戲。

或許她與王熙鳳實在有緣,或許上天真的不負有心人。

最後錄像之前,樂韻竟退出了紅樓劇組,跟男友去了香港。

錄像那天,鄧婕的表演,徵服了劇組,贏過了周月。

編劇周嶺回憶說,鄧婕肯下功夫,還會自己設計戲,這邊一喊開拍,她「啪」一拍桌子,是背影,又一回身,漂亮的臉上盛滿怒氣。

那表演把全場所有人都震住了。

可以說,鄧婕是憑本事拿到了王熙鳳一角。

最後成為紅樓劇組裡,演員之路走得最遠最好的一位,竟有跡可循。

從此我們未語笑先聞、八面玲瓏、精明強幹的鳳姐便有了形象。

那一年,高宏亮23歲。

因長得太帥,到北影送劇本時,被副導演盯上,一路上跟著他,要到了聯繫方式。

最後飾演了風流倜儻的賈璉,璉二爺。

金莉莉從王扶林窗口走過。

因其瘦弱的身形,符合迎春「金閨花柳質」的特質,被叫去劇組。

拍戲半途,金莉莉考上中戲,離開了劇組,可把導演愁壞了。

據負責選角的夏明輝(邢夫人扮演者)回憶:

「王導限我在三天內把迎春找出來,我把成都扒了一遍都找不出合適的。」

後來大街上,夏明輝看到一個騎自行車的女孩,上去攀談,女孩子不愛說話,特別像「二木頭」。

這就是後來的飾演迎春的牟一。

選角的艱辛、奇遇與機緣,怕是一天一夜都說不完。

正是這些千挑萬選的角色,成就了87版《紅樓夢》不可撼動的經典地位。

沒有「潛規則」,沒有勾心鬥角,沒有演員大於劇組的情況發生。

人人都為劇情服務,腦子裡沒有別的,只想把電視劇拍好,無愧於全國的期盼。

《金陵十二釵》最初人選:元春、迎春、寶釵、探春、惜春、黛玉、李紈、秦可卿、巧姐、王熙鳳、史湘雲、妙玉

>>>>培訓

87版《紅樓夢》從組建劇組到拍攝完成,歷時5年,是全國第一個採取海選形式,面向全國徵集演員的劇組。

在開拍之初,就確立了「忠實原著,重視續作」的八字宗旨。

並請了一批顧問,來劇組指導和把關:

名單包括:

沈從文、啟功、吳世昌、周揚、周汝昌、楊憲益、曹禺等等。

這批豪華顧問團,幾乎涵蓋了當時大半個紅學界泰鬥級、國寶級人物,以及著名的文學大家。

儼然一副要拍成藝術瑰寶的雄心氣魄。

這些大師給演員們講授紅學課。

紅學家周汝昌講「《紅樓夢》原著的優與續書的劣」;李希凡講「《紅樓夢》的歷史背景」;美學家王朝聞講「怎樣正確理解《紅樓夢》的角色」;文物專家朱家溍講述「《紅樓夢》中的北方生活習俗」。

這等機會和待遇,即便在現在最高的學府,也是沒有的。

四主演:歐陽奮強、張莉、陳曉旭、鄧婕

作為古典小說巔峰,《紅樓夢》聯繫著上下五千年文化,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熟,老幼皆讀的,任誰都有崇敬之情,敬畏之心。

紅樓裡的女兒走出來,應個個都有古典氣質。

大觀園寫詩作畫、彈琴吟曲,自有一翻書卷蘊味。

因此演員不僅要追求「形似」,還有具備「神似」。形神兼備,人物的味道才出來。

紅樓劇組除了讓演員研讀原著,聽大師課,還先後展開了兩次演員培訓班。

練習身段形體、學習琴棋書畫,學唱主題曲《枉凝眉》等等,以期融入角色的生活環境。

30多年前,劇組在圓明園培訓的珍貴影像曝光。

記者問她們:你們生活中跟林妹妹關係怎麼樣啊?

陳曉旭看著張莉悄聲細語:咱們倆可好了。

張莉點了一下曉旭臉頰,一臉寵溺:我們倆最愛打鬧了,對嗎?

兩位演員的日常嬉鬧,怎麼還瞧出出了濃濃的釵黛CP感。

角色的舉手投足已經完全嵌入演員的生活日常了,讓人覺得張莉就是寶釵,陳曉旭就是林黛玉。真真是難以複製的經典。

點擊播放 GIF 4.6M

點擊播放 GIF 4.7M

可惜的是,大部分主演演完了《紅樓夢》,再也不能演其他角色了。

也許是角色太過深入人心,也許是演員太過入戲。

雖可嘆可惜,很多演員也因《紅樓夢》改變了自身命運。

歐陽奮強,當上了導演,再也不是峨眉電影廠坐冷板凳的無名小角了。

陳曉旭,下海經商,因林黛玉一角得客戶信任,身家過億。

2007年。

2月,陳曉旭因患乳腺癌,剃度出家,法號妙真。

5月,陳曉旭香消玉殞,她為保持身體的完整,不接受手術,享年41歲。

這件事在網際網路還未普及的年代,在全國引起了震蕩。

一直記得她去世那一天,還在上中學的我,趴在課桌上哭了,不知道什麼原因。

或許是為美的消逝而心痛。

或許她一直沒有被人們忘記,依然是惹人疼惜的林妹妹。

只要還有中國人,《紅樓夢》就不會消失。

只要有《紅樓夢》,87版電視劇就有一席之地,陳曉旭們也會一直活下去。

1982年,作曲家王立平正在為寫《紅樓夢》13首曲子焦灼不已。

電視劇拍了3年,他寫了4年半。

《枉凝眉》寫了1年2個月,尚且艱難;《葬花吟》他寫了1年9個月,簡直嘔心泣血,如痴如狂。

張莉與王立平

他想不通,紅樓人物這麼多,為何曹公單單對愛生氣、病怏怏的林黛玉深情滿腹?

有一天他終於想明白了。

《葬花吟》詩篇,念至「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突然覺出這哪裡是低頭葬花啊,分明是扣問蒼天!

他腦中羸弱的黛玉,突然有了屈原的影子。

他領悟到林黛玉最有才情,懂得最多,因而痛苦也最深。

靈感突至,王立平淚流滿面,他要通過音樂替曹公和紅樓人物的悶氣喊出來。

葬花吟陳力 - 紅樓夢 電視連續劇歌曲集原聲帶

2010版電視劇《紅樓夢》開拍之前,很多人問王立平會不會重寫紅樓音樂。

王立平斬釘截鐵道:

「我不會再寫《紅樓夢》音樂,不是不想,不是不愛,而是我在創作中已經傾盡了所有。」

如若不傾盡所有,曹公怎寫出這「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紅樓夢。

如若不傾盡所有,怎對得起無數人對《紅樓夢》的崇愛與敬畏。

王扶林在看完《枉凝眉》曲子說,「這不是繞梁三日,是繞梁三十年。這就是紅樓夢世界的聲音。」王立平後來說,「我相信將來他們會拍得更好,音樂會寫得更好。

但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就是用我們的心血、智慧、勤奮築起一道高牆,

讓後代即便不會望而生畏,也應該讓他們感到想要超越沒那麼容易!」寫在結尾:

1984年2月,《紅樓夢》在北京試拍,同年9月正式開機。

所有創作者,所有參與者,腦子裡只想一件事,就是把電視劇拍好,把這個事做成了。

在成片的36集《紅樓夢》裡,有一場重頭戲,連原著裡都沒有。

探春遠嫁。

那叫一個大氣磅礴,悲痛欲絕。

王立平在寫完探春的曲子《分骨肉》,趴在鋼琴上痛哭不止。

導演王扶林正是聽了這首曲子後,太喜歡了,於是特意加了這場戲。

分骨肉陳力 - 紅樓夢 電視連續劇歌曲集原聲帶

探春遠嫁之時,賈府已忽喇喇似大廈傾,家亡人散各奔騰了。

陳力清麗高亢的聲音出來,寸寸柔腸,盈盈粉淚。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了,莫牽連。奴去了,莫牽連。奴去了,莫牽連。

悲愴恢弘,人被拋入茫茫大海,不知歸處。

開頭。

石頭想到那富貴場中、溫柔鄉裡受享幾年。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似乎早已勘破人生真相,紅塵跟石頭說——

那紅塵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瞬息間則又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道不如不去的好。

如果你提前知曉人生將經歷許許多多痛苦、慘敗、憤鬱、無奈、悵惘,你還會來人間走一遭嗎?

少時不懂紅樓夢,讀懂已是淚千行啊!

相關焦點

  • 不用質疑,這種國產劇已經絕版了
    80年代初,《人民日報》刊登了電視劇《紅樓夢》要在全國招選演員的消息。導演王扶林說,如果沒有詩人氣質,再好的演員也演不好林黛玉。靈巧纖敏的詩人氣質,對《紅樓夢》的熟讀,讓陳曉旭脫穎而出。然而那時競爭激烈,陳曉旭只排在林黛玉候選人的第三位。抉擇困難時,導演問過陳曉旭,是否願意出演別的角色。
  • 不用質疑,這種國產劇已經絕版了|百家故事
    回國後,他產生了要把《紅樓夢》拍成劇的大膽念頭,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中央電視臺和紅學屆的大力支持。80年代初,《人民日報》刊登了電視劇《紅樓夢》要在全國招選演員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遍全國。導演王扶林說,如果沒有詩人氣質,再好的演員也演不好林黛玉。靈巧纖敏的詩人氣質,對《紅樓夢》的熟讀,讓陳曉旭脫穎而出。然而那時競爭激烈,陳曉旭只排在林黛玉候選人的第三位。
  • 《紅樓夢》就算沒有林黛玉,賈寶玉也永遠不可能會愛上薛寶釵
    我是原創作者"童真的年代",每天會為大家呈現優質的原創作品薛寶釵可是個公認的大美人,情商很高,她這人很好相處本事又很足,在賈府人人都認可她的能幹和聰慧,可為什麼賈寶玉就是不愛她呢?那她為什麼最後還能擠掉林黛玉順利的嫁給賈寶玉呢?大家知道,在紅樓夢一書中,曹公已經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賈寶玉一生中只愛林妹妹。
  • 《紅樓夢》裡女子眾多,為何賈寶玉對林黛玉情有獨鍾?原因只在此
    序言:據不完全統計,紅樓夢裡的女眷約3-400多號人,可以說,賈寶玉整天都是生活在鶯鶯燕燕的脂粉香中。但是在這麼多人中,他唯有對林黛玉是情有獨鐘的。大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之勢。雖然她後來如願跟賈寶玉結了婚,但是仍然無法撼動黛玉在寶玉心裡獨一無二的位置。因此有人在87版的《紅樓夢》熱播時曾做了一個民意調查。原題叫《娶妻當如薛寶釵》結果80%的男人都願意娶薛寶釵為妻,而林黛玉只是作為精神戀人或紅顏知己。但那又能怎樣呢?反正賈寶玉的眼裡心裡都只有林黛玉一人。
  • 紅樓夢結局林黛玉被賈雨村出賣而死,賈寶玉為避禍拋棄薛寶釵
    寶黛愛情和金玉良姻是紅樓夢說不完的話題,為什麼賈寶玉喜歡林黛玉最後卻娶了薛寶釵?這事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只能說見仁見智。本人的理解是林黛玉先死,然後賈寶玉為了人倫大節才娶了薛寶釵。但林黛玉之所以會死,是因為林黛玉被嫁給了北靜王做側妃。寶黛愛情夭折在前,金玉良姻結果在後。
  • 「賈寶玉」發起87版《紅樓夢》劇組再聚首
    紀念活動以「感恩」為主線,空前絕後地重聚了百餘位劇組主要演職人員和主創成員家屬,總導演王扶林、作曲王立平、編劇周嶺、編劇劉耕路、編劇周雷、扮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扮演王熙鳳的鄧婕等演職人員;原中國中央電視臺副臺長戴臨風的後人、87版《紅樓夢》唯一女性顧問阮若琳的後人、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的妹妹陳曉陽,以及消失於觀眾視野許久的海外回歸演員:從美國回來的扮演秦可卿的張蕾、飾演元春的成梅、
  • 紅樓夢選角趣事,妙玉原是皮鞋廠工人,陳曉旭靠一首詩演林黛玉
    87版電視劇《紅樓夢》現在已經成為了永不失色的經典,更是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當年選角有很多趣事。當年陳曉旭去競選林黛玉時,導演還嫌棄陳曉旭不夠美,結果看到了陳曉旭自己寫的一首詩以後,立馬認定陳曉旭詩人氣質適合林黛玉。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薛寶釵,一開始定的也不是張莉。
  • 87版《紅樓夢》又重聚,賈寶玉感謝襲人,53歲薛寶釵缺席曬美顏照
    近日,今年56歲的「賈寶玉」歐陽奮強在網上曬出了兩張聚會的照片,感謝「襲人」安排,喚醒了無數人的記憶:87版《紅樓夢》演員又重聚了。照片裡,飾演王熙鳳的鄧婕、飾演平兒的沈琳、飾演惜春的胡澤紅等主演同框合影,笑容燦爛。
  • 賈寶玉挑逗林黛玉,黛玉反駁「銀樣蠟槍頭」,為何說正中寶玉下懷
    但是從文字內容上來看,最直觀的還是要當屬紅樓夢當中那些引用西廂記裡的俗語了,最典型的就要當屬在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反駁賈寶玉「是一個銀樣蠟槍頭」。這一句話的原話來自於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紅娘罵張生的一段「你原來是苗而不秀,呸!你是個銀樣蠟槍頭。」而在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當中,林黛玉罵賈寶玉的原話是這樣的「呸!
  • 《紅樓夢》老照片:林黛玉眼含淚水惹人心疼,圖三被刪你沒看過!
    《紅樓夢》老照片:林黛玉眼含淚水惹人心疼,圖四被刪你沒看過!林黛玉譽為瀟湘妃子,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陳曉旭詮釋得十分完美,只見佳人眼含淚水,似說不出的悲傷,惹人心疼,像一縷輕煙,眉頭微微蹙起,帶動如煙雲繚繞的神情。寶玉痴痴盯著寶釵看,黛玉在邊上偷看著寶釵。
  • 紅樓夢(33):賈寶玉傳
    其智慧財產權以及研究成果所有者為:賴曉偉】【北京故宮博物館如果未來需要在交泰殿的導遊詞上添加「紅樓夢」一節,或涉及交泰殿的「紅樓夢」宣傳,請直接聯繫賴曉偉本人】賈寶玉,何許人也?大都榮國府賈政之子,號「混世魔王」、「無事忙」和「富貴閒人」。
  • 紅樓夢:林黛玉一身之病怎麼得的?晴雯的一句話是誘因
    賈寶玉見她後,也發現了她「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為了給林黛玉治病,不僅賈母請過王太醫給她看過病,王夫人也曾經幫她請過鮑太醫,並為她買過藥。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大家吃飯前,王夫人見到林黛玉就問給她換的鮑太醫的藥怎麼樣,林黛玉說不怎麼樣,賈母讓她換回王太醫的藥了。
  • 時隔32年,87版《紅樓夢》劇組重聚,寶玉依舊,卻再無林妹妹
    文/田心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編輯/不飛最近,在87版《紅樓夢》中飾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在微博中曬出當年《紅樓夢》劇組主演重聚的照片,並配文:渡聖誕,迎元旦,雙節快樂,再聚一起。出演賈寶玉之後,歐陽奮強當過導演,拍過劇,拿過獎,可是人們對他的印象依然只停留在「賈寶玉」這個角色中。經歷中年疑惑和事業瓶頸,後來,他索性就把自己的微博名改為「歐陽寶玉1987」,仿佛只有回到「寶哥哥」的軀殼裡,歐陽奮強才能重新找到自己。
  • 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情比襲人忠貞,從小事就可以看出大節
    小說《紅樓夢》裡,林黛玉和襲人都愛著賈寶玉,希望嫁給賈寶玉,不同的是,林黛玉希望嫁給賈寶玉當妻子,而襲人要求很低,嫁給賈寶玉當小妾就行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情比襲人忠貞,從小事就可以看出大節。林黛玉心裡只有賈寶玉,其它人再尊貴也不過是臭男人,比如說北靜王。北靜王名水溶,年未弱冠,容貌秀美,性情謙和。在秦可卿出喪時,北靜王和賈寶玉相見,北靜王十分喜歡賈寶玉,誇賈寶玉是龍駒鳳雛,還把皇上親賜的鶺鴒念珠一串贈給賈寶玉。賈寶玉雖然厭惡權貴,但他喜歡北靜王是個秀麗脫俗人物,和北靜王惺惺相惜。
  • 紅樓夢:王熙鳳囑咐賈寶玉不要喝冷酒,原來背後還有這種意思?
    《紅樓夢》第八回,賈寶玉去看望薛寶釵,林黛玉也跟隨他一起過去了。在那待了一會後,到了吃飯的時候,賈寶玉說他要喝冷酒,薛姨媽趕忙就阻止了他,說喝冷酒對身體是不好的,弄不好連寫字都會發顫呢。薛寶釵也在旁邊附和道:「對啊,你姨媽說的對,虧你還是雜學旁收呢。
  • 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林黛玉為什麼說可與曹娥碑並傳?
    晴雯死後,賈寶玉在大觀園裡對著池上的芙蓉花,作《芙蓉女兒誄》祭悼晴雯。眾所周知,《芙蓉女兒誄》全篇洋洋灑灑,文採飛揚,是《紅樓夢》所有詩文詞賦中最長的一篇,賈寶玉的感情非常真摯。#或許,有紅樓夢迷要問,賈寶玉有必要為一個丫鬟的死,如此大張旗鼓麼?
  • 《紅樓夢》之謎:賈寶玉送給黛玉的兩塊舊手帕,到底意味著什麼?
    《紅樓夢》中值得細細思忖的細節實在太多,而其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要數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錯裡錯以錯勸哥哥」中,賈寶玉送給林黛玉兩塊舊手帕之事。賈寶玉為何要送給林黛玉兩塊舊手帕呢?這手帕又意味著什麼?首先對賈寶玉行為提出質疑的就是晴雯。晴雯道:「這又奇了!她要這兩條半新不舊的手帕子作什麼?她又要惱了,說你打趣她。」寶玉笑道:「你放心!她自然知道。」
  • 《紅樓夢》第一淫亂女子竟是賈寶玉的性啟蒙老師
    雖然說賈寶玉尚在夢中,但是曹公此筆,確實顯得曖昧,賈寶玉怎麼知道秦可卿的「小名」呢?真的如警幻仙谷所言?還是二人已經在午睡之時,在秦可卿的房間裡發生了兩性關係?因此,很多人都認為秦可卿是賈寶玉的「性啟蒙者」。
  • 賈母自我抱怨的一句俗語,賈寶玉林黛玉為何潸然淚下?品,你細品
    作為賈母的【心肝肉兒】,賈寶玉和林黛玉吵鬧到如此地步,賈母自然知道,賈母跑到大觀園一看,賈寶玉無言,林黛玉不語,賈母自然看出來兩人的心事。換句話說,賈母的這句俗語就是明確的告訴了賈府上上下下,賈母已經把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未來安排上了,現在沒有明說只是時機還不成熟。 因為面對【金玉良言】的咄咄逼人態勢,賈母是時候選擇反擊了。賈母不能正面和自己的孫女賈元春正面衝突,可是她可以直接拒絕張道士,如此一來,間接拒絕了【金玉良緣】。
  • 賈寶玉送林黛玉的舊手帕是什麼意思?《紅樓夢》中早有暗示
    賈寶玉胸有成竹的笑道:「你放心,她自然知道。」晴雯這個傻丫頭,一路走一路盤算,也沒明白賈寶玉究竟是什麼意思。黛玉一見手帕,最初也是不解,著實細心搜求,思忖一時,方大悟過來。作者說了這麼一大段可喜、可悲、可笑、可懼、可愧的話來,終究也沒有告訴我們,賈寶玉的舊手帕,究竟包含著什麼樣的深意。有的讀者認為,這是因為古時的手帕,多是蠶絲織成,所以,手帕有「橫也絲來豎也絲」的意思,表達了寶玉對黛玉的思念之情;也有的讀者認為手帕子是用來擦淚的,寶玉送黛玉的手帕,是勸她少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