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鯨
一天和法學院老同學聚會,闊別十五年,大家乍一相見,心裡都暗自一驚:「喲!這傢伙都老成這樣了!還好我變化不大。」然後親熱地互相打招呼:「都沒變,都沒變哈!」
把酒言歡,當年學校裡留長髮,頂撞老教授,在舞廳裡把打架變成演講會的傲驕「法林三俠」,早已成了熬夜加班的「鋼鐵俠」、一個電話就得飛車趕到的「閃電俠」和在職場明槍暗箭中求生存的「背鍋俠」。
闖蕩江湖自需身懷武藝,今天就從公司法務「背鍋俠」怎樣「背」出風格,「背」出水平說起。
首先我們弄清楚,「鍋」從哪裡來?世界上本沒有「鍋」,甩的人多了,就有了「鍋」。「鍋」的本質是對主體莫須有的負面責任和影響。古語有云:「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既然防不勝防,不如見招拆招、化險為夷。那麼在遇到飛來橫「鍋」的時候,怎樣背出風格,背出水平呢?大道至簡,掌握兩個原則:
1
內外有別
典型場景:與外部會談中,上司(或業務部門領導)的談判被對方「將死」,馬上調轉槍頭,看著法務嘿嘿一笑說:「嗨,還不是我們公司法務從嚴謹的角度出發,各為其主保護權益嘛。條件設的是苛刻了些,讓小吳下來再調整調整就是。」此時法務小吳腦袋一沉,只覺鍋從天降。
錯誤操作:小吳情緒激動正義凜然地說:「王總,合作條件是之前內部討論確定過的,我沒法說改就改,而且改了不利於我公司的,,,,,,」
正確操作:小吳咽下一口火氣,笑容可掬地說:「好的,之前確實沒能那麼深刻直觀地體會到貴公司的誠意,我們會後立刻著手,按照對雙方長期合作最有利的方式來儘快調整。」
解讀:先優雅地接下鍋,給足自己領導面子;然後讚美對方緩和氣氛;再而說一句不置可否的話,為後續洽談留足餘地。兩軍對陣,大局為先。即便對方認為你就是愚蠢的法務,談判的絆腳石,又有什麼關係?畢竟工資還是自家老闆發(律師也不例外,對方終會明白你的格局和擔當心生敬意,不會流失潛在客戶)。作為整個商談團隊的一員,幫助業務部門最終達成結果才是目的,而不是彰顯自己專業水平。法務千萬要心胸寬廣提高格局,切忌書生意氣有錯必究讓領導尷尬,破壞整個談判的基調。
2
審時度勢
典型場景:手機鈴響,總經理內涵豐富的語調傳來:「老劉啊,最近投拓部這個收購項目不太順呀!投拓部跟我反映了,你們擬的協議是不是太模式了一點?你看,對方公司老闆跟我們老闆是商學院同學,收購項目也要放眼雙方長期合作來看嘛,不要強調那麼多風險和問題,為投拓部增加談判難度,他們也是為了公司嘛。大家要換位思考,法務不能待在象牙塔裡,也要深入一線嘛!好了,具體內容你再跟投拓好好溝通,明天之內把各方滿意的協議拿出來!」——老劉一時如鯁在喉,眼見一口大鍋從投拓部撲面而來。
錯誤操作:劉法務咽了下口水,趕緊辯解:「王總,投拓部什麼談判都不要法務參加,也說不清具體要求,我們法務只能按常規對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保護條款來出協議呀!況且老闆間關係歸關係,法律文件才是最終保障呀!,,,,,,王總,,,喂,,,」聽筒裡只有「嘟——嘟——」聲。
正確操作:劉法務咽了下口水,穩穩把「鍋」接住,「王總,您說的是,這個項目是兩家老闆牽線,我們也深感重要,考慮到未來雙方的長期合作條款難免設置細了些。回頭我們再主動與投拓聯繫聯繫,看是不是他們談判又有了新內容?也請王總跟投拓打個招呼,他們平時太忙但您的意見一定重視,請他們以後重要談判叫上我們,我們一定積極配合呀,這樣出來的協議更符合需求,也更高效,謝謝王總啊,我們一定按時完成!」
解讀:即時的辯解除了讓上司固化你迂腐學究的形象沒有任何意義。首先臨危不亂,接受上司的批評和意見,表明自己知道合作背景並且已經投入關注在認真做,而且忠心耿耿為公司利益著想,並不是象牙塔裡的官僚(潛臺詞第一次反鍋)。其次,向領導匯報了問題的關鍵是投拓部門並沒有重視法務的存在和價值,沒向法務通報或者讓法務參與談判的進展,問題出在投拓部門而不在法務(潛臺詞第二次反鍋)。再次,即便明知投拓甩了黑鍋,但自己不但不怪,反而讚美投拓平時工作量大而且聽上司的話,既表揚了同事又讚美了上司威信(潛臺詞反映了業務部門不重視法務的現狀,也放低姿態讓上司心生憐憫法務工作也真夠難的)。最後,表明態度一定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好工作,也感謝上司的支持!(畢竟既完成了反鍋,又表達了困境向上司申請了支持,實現逆襲。)
總之,法務在職場的生存環境往往不似理想中陽春白雪,上級需要你擔當,同級需要你提供滿足需求的服務。而公司管理中的熵增總是帶來無序和內耗。
法務的進階之道不僅是業務的精進,更需要提高職業的格局、境界,具有去承擔、去化解、去逆轉改變的勇氣和智慧。需要去放眼公司的發展,了解每項業務的背景和目的,「這個事情從哪來?要往哪去?」而不是片段工作的處理。
「背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背鍋」。多問問自己:
「是不是沒看清局勢?」
「是不是只從本位思考迂腐學究了?」
「是不是不了解市場和商業模式的變化和迭代落伍了?」
「是不是自己的惰性懶得為業務部門提供Plan B、Plan C,只告訴他們這樣不行?」
「法」者,部首從水,學習運用靈活如水的溝通策略和方式方法,能為法務帶來更加優良的人際資源和工作環境,減少無謂的口舌之爭,更加專注於工作和職業發展。
成熟的法務人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和態度,照顧和管理上司的情緒和訴求,沉著冷靜,謀定而後動。
優秀的法務絕不僅是技術專家,更是識大體顧大局的戰略家,與業務部門並肩戰鬥,為公司貢獻價值保駕護航。
願每位法務人都擁有一片職業藍海。
作者介紹
花鯨
花鯨,畢業於歐洲知名大學法學院,LLM,現任職於國內上市公司,從事法務、項目投資、公司管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