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路大橋。
大開福,大交通。
開福區漢回村提質改造後的鄉村道路。
開福區新提質改造的鄉村道路。
風景秀麗的青竹湖。
張頤佳
長沙市開福區,188平方公裡土地,58萬常住人口。
如果我們有一架足夠大到拍攝全景的無人機,您可以看到,一條條黑色的脈絡如軸似網聯通了整個開福大地。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娃娃們都能背誦的道理。
而開福人不但在用心修好路,更在探索著護好路,管好路,引好路。
在這些路網張開的方向,教育、醫療、社保都隨之普惠性的到來,民生福祉全面擴散的康莊大道在條條幸福路上滋長。
「九位一體」改造的開福範本
2016年9月21日,黃興北路和潘家坪路正式通車,這是去年開福區繼芙蓉路、湘江大道、東風路、福元路、體育館路等眾多城市主次幹道提質提檔後,率先全市完成「九位一體」(在長沙市要求原路面、人行道、綠化、亮化、立面、公共空間「六位一體」的基礎上,開福區自加壓力增加了地下管網、交通設施、慢行系統)改造的新道路,開福區「看得見」的路面和「看不見」的管網均煥然一新。
「按照『九位一體』的總體思路,開福將拉通『12縱22橫』,實施4條主幹道快速化改造。」開福區委書記沈裕謀胸有成竹地介紹,打通瓶頸路、斷頭路,建成「公交都市」,城北將全面形成「南北通達、東西對接、內外暢通」的立體交通體系,讓開福居民真正實現「車暢人歡」的出行。
這美好的規劃,並不僅僅是一個願景,在我們常看見的城市道路上悄悄發生變化的同時,在我們不常看見的廣大開福農村路網,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包括沙坪、撈刀河、青竹湖、秀峰在內,開福區還有4個涉農街道659公裡的鄉村道路。隨著鄉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流、物流、車流也遍及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曾經野蠻生長的原始狀態鄉村公路,已經遠遠不符合鄉村居民出行要求,也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化進程的需要。
2016年,由開福區交通局牽頭,區財政投入3861萬元對漢沙公路、海霞公路、漢迴路段、檀木嶺路段、成功橋路段、青衛線路面大橋等十餘條主要鄉村道路進行了白改黑的硬化、配套設施的亮化、綠化。
同時,投入400餘萬元對鄉村道路安保設施進行整改。在9個「T」字或「十」字路口加裝紅綠燈,在450處彎道加裝了反光鏡,在居民集中的片區道路增加799組減速帶,956處標識標牌,在83處陡坡、山塘共加裝了9982米的波形鋼鐵護欄……
新的鄉村公路不僅環保、防塵、降噪、抗壓,也大大增加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透水納汙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並且,與以往三年左右就要破損維護的水泥路面相比,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大修期」延保至8年左右。
新的鄉村公路已經和城市提質道路一樣,完全符合長沙「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工作人員提了滿滿兩桶水做了一個小實驗,一桶倒在水泥路面上,水只能順低而流,擴散到了一大片。而倒在瀝青路面的水瞬間就被地面「吸收」,真感覺到像一塊神奇的海綿。
「誰主管、誰負責」的無死角模式
去年9月28日,長沙市「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工作推進會在開福區召開,所謂 「四好」,即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開福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擁兵說,一方面在搞好道路硬體設施設備的同時,開福區提出了從全區層面上安全意識的全面提升,發揮好社區管理的網格化信息平臺作用,從嚴從實,推進鄉村道路安全城市化管理。
出門的紅綠燈、巡邏的交警,車行城內駕駛員早已習慣了一種規範的「慢節奏」,所以近年來,車流激增的鄉村道路成為交通事故、安全隱患的高發地。去年撈刀河「8·29」事故後,開福人更是痛定思痛,用久久為功的決心地毯式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和不到位的漏管之處。
開福人在思考,如何像管理城市道路一樣管理好鄉村道路?
這不僅僅是開福區的問題,這也是我國整個城市化進程中的難題。沒有什麼先進的經驗可以借鑑,沒有什麼成型的理論可以學習。去年下半年,開福區就道路交通安全兩次召開常委會專題調研,硬指標就是「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是第一位的,面對安全生產問題,一切利益為安全讓步」!
「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開福人集思廣益,經過反覆討論醞釀,最後確定建立以區政府負總責、相關街道負主責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機制。每位縣級領導都有劃分街道或交通主幹道的「責任田」,每位街道幹部都有村(社區)的「責任路」,每個村(社區)幹部都包幹了具體單位、路段、甚至具體車輛。按照「誰管誰負責」的原則,開福區自上而下,真正形成了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防控合力,多層次地實現了從城市到農村的每一寸道路都有「責任人」。
2016年,開福區把縣級道路、鄉級道路、村級道路養護資金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至15000元/公裡、8000元/公裡、3000元/公裡。並出臺了《開福區「四好農村路」建設活動實施方案》,明確按照「保基本、強服務、惠民生、促發展」的總體方針,不斷提高農村公路發展質量、管養水平和服務水平,加快消除制約開福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提供公路保障。計劃到2020年,全區縣道、鄉道、村道的等級路率分別達到98%、97%、82%,路面鋪裝率分別達到95%、90%、70%,基本建成覆蓋區、街道、村(社區)三級的農村物流網絡。
開福區副區長易文斌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道路提質,設施加裝,從嚴管理,我們一切的手段都是為了織密一張道路交通安全防護網,讓平安著陸於開福的每一寸土地,惠及每一個開福人。」
「史上最嚴」的全天候執法
2月18日凌晨3∶13,一臺湘B0925X的大貨車超載72%,被開福區交通局查扣,凌晨4點,一臺湘H5793X竟超載104%多裝了32噸闖境,嚴重危害路面和其他車輛的安全……從零點開始,一共檢查過境大貨車50臺,查扣4臺。
2016年,對開福交通人是忙碌而辛勞的一年,而這樣深夜的堅守只是他們日常工作的一個剪影。
除了朝九晚五的正常工作,開福區交通局還有一張特殊的「工作表」,分三班倒24小時不休,從開福區交通局局長彭震開始帶頭,各分局長經常晚上11:00集合,一查就查到凌晨四五點。
一月,為春運的「保安全、保運力、保暢通」輪班值守;二月,對三級以下公路進行摸底大排查;四月,全區開展道路安全、法規知識培訓講座;六月,「打非」專項整治狠抓非法運營;七八月,為學生暑期安全保駕護航開展車站、線路大排查;九月,安全宣傳小分隊走進湖南省新源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暢通物流有限公司、長沙新港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入戶宣講安全知識;十月,全區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突發事件進行大演練;十二月就「公交都市」公交站點港灣式改造展開布點布局……
為了體現城市化管理的嚴要求,2016年起,開福區交通、交警、城管、公安、街道……等多個單位集中力量,開展了史上最嚴的全天候執法。
開福區交通局用「5+2」「白+黑」嚴格實施「三盯工作法」,即盯死盯住重點時段,盯死盯嚴重要路口,盯好盯住嚴管車型;從去年9月開始,開福區交警大隊率先在全市城區實現了鄉村道路的24小時巡邏值守,哪怕是深夜兩三點在沙坪或青竹湖鄉間某處發生事故,夜巡交警基本實現在10分鐘以內趕到現場;同時,為了加強對全區大貨車的管理,開福獨創了1.5米寬,0.6米高的「特製」車牌,並在兩個月內完成了全區「換臉改造」,目前正作為先進經驗全市鋪開。
在「文明」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城市經過了「嚴管重罰」的陣痛。針對矛盾突出的「三車三場」(渣土車、砂石車、混凝土運輸車,消納場、砂石採集場、混凝土攪拌廠),開福在全區抽調了精幹的60人隊伍,成立了專門的「三車辦」。在芙蓉北路、在三一大道、在撈刀河收費站、在北二環線上,他們用零點到早晨8點的日日堅守,嚴把車輛出站和上路關;嚴把落實登記和安全檢查制度;嚴把危險品運輸車和非法改裝關;嚴把大型客貨車超載超運酒駕毒駕關;特別是對於抱有僥倖心理的半夜闖境貨車,入開福基本屬於「自投羅網」。在去年9月5日到10月19日的「零點行動」中,查扣超限車輛51臺,非法運營車輛36臺,共處罰金60餘萬元。讓開福已然形成了「源頭不敢超、路上不敢跑、外面不敢來」的高壓防控態勢。
2016年,開福區對轄區內的「兩客一危」車輛的道路許可證、車輛運營證等進行了全面排查和清理。「查四違」(違反夜間停運規定、違反接駁運輸規定、交通違法、違反動態監控制度)、「打四非」(非法改裝、非法運輸、非法駕駛和非法押運危險品)取得了明顯成效。去年9月和10月,開福區交通局通過登報公示,對15家三類機動車維修企業、31家普通貨物運營企業和2783臺普通貨車予以註銷其運營或道路運輸資格。區級註冊辦證的普通貨物運輸車輛數由2015年底的8025臺下降到2016年底的5152臺。對人為破壞衛星定位、屏蔽定位信號,偽造、篡改、刪除車輛動態數據將受到嚴打重罰。
農村交通安全是我省推進「三農」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性工程、是市民關心和重視的平安工程和保障性工程。隨著近年來城市化的擴張,開福區已然從省會的「城鄉結合部」到完成城市化的蛻變,廣大農村公路與城市公路的同質同檔同管理,使得交通安全事故明顯降低;美麗鄉村被穿珠成鏈,每當周末,到漢回村去摘摘菜,到湘繡街去溜溜彎,到檀木嶺去看看彩稻已經是城裡人時髦休閒的「新常態」。
在去年,開福區實現了新增1.6萬個優質學位,64所普惠性幼兒園, 完成了11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0個村衛生室的改擴建,特別是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的全覆蓋,率先在全市實現了城鄉同保。
2017年開福區新建、改擴建重點路網一覽:
地鐵3號線 全長36.415公裡,起於山塘站,止於廣生站,共25站
地鐵5號線 全長22.5公裡,起於罐子嶺站,止於時代陽光大道,共18站
三一大道—車站路交叉口 南北高架橋,橋長298米
開福大道 撈刀河大橋—北二環,長4264米,寬46米,含下穿北二環工程、鳳羽湖橋及楚家湖橋工程
開福大道(金霞段) 柏葉路—繞城線,含下穿三環線涵洞,長2910米,寬46米
金霞大道(馮蔡東路段) 京廣鐵路橋—竹隱路,長1339米,寬46米
景明路 支路25—支路26,長1203米,寬26米
竹隱北路 馮蔡東路—興聯路,長1840米,寬36米
裕興路(二期) 誼信路—湘輝路,長745米,寬26米
漁業路及延伸工程 盛世路—福元路,全長3482米,城市主幹道
東二環鴨子鋪立交橋改造 對鴨子鋪立交橋進行改造,西側匝道將改為喇叭形,增加變速道和橋下輔道
濱河路 城市次幹道,長4100米,寬26米
匍園路 城市次幹道,長800米,紅線寬36米
朝正路 城市次幹道,長1.8公裡,寬30米
向陽路 城市支路,長1.5公裡,寬20米
支一路 城市支路,長1.8公裡,寬20米
中青路北沿線 青竹湖路—望京大道,長1246米,寬26—30米
長沙港霞凝港社區三期 新建2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泊位碼頭6個
萬家麗路公交站 BRT中途站中途停靠站
本版圖片均由開福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