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前
明明談妥了1200多元的搬家費
等東西搬到新地點後
搬家費卻坐地漲到了18000元
而且還理直氣壯
不給就不走
還揚言即便報警也不怕
在北京,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遭遇
背後有何貓膩?
您往下看↓↓↓
搬家前要價1288元
搬完了冒出天價人頭費
今年7月,吳女士要從北京市豐臺區搬家到朝陽區,路程在30公裡左右,她通過百度搜索了詞條 「北京搬家公司哪家服務最好」,網頁出現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四方兄弟搬家公司」。
進一步點擊進入公司的網站主頁,介紹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家非常有規模的正規搬家公司,於是就撥打了網頁上的聯繫電話。
據吳女士介紹,根據該搬家公司報價,一臺車是400元,有200元的距離費,由於沒有大件家具,合算下來,兩臺車1288元。
了解報價後,吳女士覺得比以往的搬家費用都要便宜,於是和業務員互加了微信並確定了價格。而搬家當天,兩輛車都沒按照約定的中午時間到達,直到晚上6點鐘車輛才從搬出地出發,行駛一個多小時到達搬入地,搬家師傅們提出先出去吃晚飯,之後才把所有的東西搬上樓,這時司機師傅提出結帳。
「當時他們算的是每人工作了7個小時,每個人是300元,所以每個工人我要付他2100元。然後他們派了6個工人,單單是這個人工費,就要收將近13000的人民幣。然後他又把距離費給變卦了,那麼全部合起來,我感覺有18000元。」吳女士說。
吳女士表示,按照搬家公司員工的計算方式,7小時人工費是從第一輛車到達開始算起,這其中還包括了第二輛車遲到的五個小時以及工人們出去吃晚飯的時間,這樣的收費計算方式讓她深感意外也無法接受。
然而,在圍繞價格爭執的過程中北京四方兄弟搬家公司員工強硬且充滿威懾的態度更讓吳女士感到震驚。「因為我怕引起鬥毆,我說我報警,但對方也絲毫不讓步,而且告訴我他不怕警察。」
雙方僵持了近兩個小時,最終吳女士不得不支付了4000元的搬家費用後,這些搬家的工人才離開。當晚,吳女士將搬家過程和遇到的情況發在了個人微博網頁上,沒想到引發了極大的的社會反響和關注。
低價攬客坐地起價
人工搬運費不透明
吳女士的微博很快上了網絡熱搜,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朝陽分局執法人員也及時監測到了這一情況並迅速介入,對轄區內北京四方兄弟搬家公司的經營情況展開了調查。
經過調查這家公司根本就沒有在註冊地址實際經營,而是在一個村莊裡租用這樣一間簡陋的民房來承攬搬家業務。
北京市場監管局朝陽分局執法大隊田曉晨介紹,在調查過程當中,發現該搬家公司網站有發布廣告的行為。「廣告上宣傳了公司是成立於1994年的,但是實際註冊時間是2016年。網站宣傳是有員工800多人,實際是有20多人,另外宣傳他的車輛有200多輛,實際車輛僅有6輛。」
此外,北京市場監管局朝陽分局執法大隊王延還解釋,平面距離的定義就是說當車輛可能由於胡同狹窄或者說部分小區,車輛無法直接達到消費者需要搬家的那個單元門口時,車輛需要停在小區外,從車輛停放的距離到消費者單元門口的距離才計為平面距離費。
執法人員介紹說,在實際搬家中,搬家公司往往在平面距離費的計算上不透明,而人工搬運費的計算方式更是大大增加了消費者應該支付的費用。
法律專家認為,搬家公司通過不真實的低價攬客,使消費者對交易的內容、交易的價格和金額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或誤解,按照《合同法》《電子商務法》相關規定,搬家公司收取的天價搬家費已涉嫌違法。
在調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北京四方兄弟搬家公司在其官網上登載的多張展示圖片中均有兄弟搬家字樣,而這些圖片都涉嫌盜用一家名為北京兄弟搬家服務有限公司的官網圖片。
「我們執法人員就聯繫了這家公司的法務代表,法務代表也向我們陳訴了四方兄弟(搬家公司)在網站掛的照片,實際上是他們公司在2010年拍攝的並上傳到網站上的。」王延說。
在調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北京四方兄弟搬家公司利用可能產生的不確定費用預先制定了員工加價的公司規章制度,同時,為規避責任和員工籤訂的都是僅為一天有效期的僱傭協議。
依據《價格法》和《廣告法》的有關規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朝陽分局對其做出了警告並處合併罰款8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9月18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強迫交易罪對北京四方兄弟搬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趙某強等人依法批准逮捕。法律專家解釋說,強迫交易罪中最核心的違法行為就是涉嫌實施了「軟暴力」。
高仿知名搬家公司成風
花重金競價排名
就在市場監管部門對北京四方兄弟搬家公司做出行政處罰、檢查機關通報了相關人員的批捕決定後,消費者吳女士卻感到了強烈的不安,因為她在網絡平臺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四方兄弟事件發生之後我再搜索它還出現另外的排名,是一個和四方兄弟非常接近,以及還是某某兄弟的頁面在那兒,那個網頁是一樣的。」吳女士說。
據北京兄弟搬家服務有限公司法務代表介紹,他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客戶的投訴電話,其中不少消費者都是被強迫交易了高額搬家費後,從市場監管部門的投訴舉報熱線轉過來的。
記者在一些網絡搜索平臺上輸入搬家、搬家報價、搬家公司電話等這些關鍵詞,出現了很多名稱中帶有「兄弟」字樣的搬家公司。記者會同網絡技術專家對這些網站進行分析後找到了背後隱藏的玄機。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技術專家何延哲介紹,我們看到這些網站他是有規律:
第一,內容比較類似,甚至有一些圖片,文字都是一樣的,顏色也是一樣的,但是網站又不一樣。如果這些網站的域名相似,事實上可能背後就是一家專門的技術公司在做,然後來形成不同的二級域名的方式多個投放。
技術專家介紹說,這樣的投放是通過搜尋引擎抓取關鍵字進行排序的邏輯漏洞來實現的,類似這樣的二級域名網站通常都不具有ICP網絡備案號,是根本無法追溯、也不在監管範圍內的假網站。
第二,這些網站會經常的變化。「我們說前面是個隨機數,有可能第二天這個網站就沒了,那他就變成另外一個隨機數,所以說這種網站的話,他就靠不斷改頭換面來一方面達到他的目的,同時又不容易被用戶去舉證,追溯。」
經過調查記者了解到,有一些專做網絡優化的技術公司宣稱可以幫助搬家公司獲客引流,在其網站貼出的案例介紹裡可以看到,展示的雖然是不同名稱的搬家公司,有不少搬家車輛的圖片上都清晰的展現了「兄弟」字樣。
記者進一步聯繫到公司的業務推廣人員,這位推廣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個「霸屏」的強勢推廣方案。「我們這邊能保證給您一千多個常累詞,在百度首頁來展現,讓客戶搜到您這兒。並且承諾網站的連結24小時都能在平臺首頁出現。」
除了網絡搜索平臺上充斥著各種名目的兄弟搬家公司以外,記者還發現,在一些地圖軟體的位置搜索中輸入搬家公司,同樣可以出現大量名稱中有兄弟字樣搬家公司的位置標記。而這些標記大部分都留有可以撥通的聯繫電話,但記者按照地圖隨機走訪發現有一些地址的標記是根本無法找到的。
由於搬家行業對於消費者隱私保護範圍中的居所介入較多,對搬出地搬入地的具體門牌都了解,甚至對家中人員數量及物品都有所掌握,這也是消費者在被強迫交易過程中最終不得不接受天價搬家費的主要原因之一。
法律專家分析認為,「兄弟搬家」這個關鍵詞在搬家行業內是有一定知名度的,這種通過盜用知名搬家公司的商號核心關鍵詞、網站圖片、公司規模業績介紹進行惡意推廣的網絡獲客行為,已經涉嫌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條款。
此外,因為一個公司名稱在業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居然出現了這麼多的孿生兄弟,讓消費者真假難辨。一旦遇到消費者投訴,還可以採取拉黑客戶微信的方式失聯,即使接到消費者投訴市場監管部門也都會轉到真正的品牌公司去處理。這混亂的背後還因為有的專做網絡優化的技術公司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幫這些搬家公司攬客引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