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21日訊(福建日報駐臺記者 劉深魁)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臺灣新增2例本地登革熱感染病例,分別居住在新北市和臺中市。截至目前,臺灣本地登革熱確診病例增加到19人,六成以上來自新北新莊區,疫情有進一步加重趨勢。
據了解,新北市新增登革熱感染病例17日因發燒、肌肉疼痛等症狀就醫,經過醫院相關檢驗,於19日確認為感染登革熱Ⅱ型病毒;臺中市新增病例也於同一天被確診為感染登革熱Ⅰ型病毒。
就感染者分布地域來看,臺灣19例本土登革熱感染病例中,有12例來自新北市新莊區,臺北市及嘉義縣各2例,桃園、臺中和高雄各1例。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新北市恐爆發群體性病毒感染,已啟動衛生清掃、噴灑藥物及清除孳生源等應對機制,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整體而言,目前登革熱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近期島內各地天氣不穩定,多發生短時雷陣雨及強降雨,造成部分道路積水或淹水,可能形成孳生源,民眾務必做好環境整頓,徹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避免疫情持續攀升。
針對大陸赴臺遊客預防登革熱,島內有關專家指出,預防登革熱首要是避免被蚊蟲叮咬,遊客應留意旅遊地的環境,避免前往登革熱疫情高發的地點;要檢查住宿點是否有紗窗紗門、蚊帳、捕蚊燈或電蚊拍等防蚊設備;外出活動要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和襪子,隨身攜帶室外防蚊藥品和扇子等驅蚊工具。另外,還要隨時關注自身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不適狀況應及時就醫。
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其典型症狀是發燒、頭痛和關節痛等。登革熱分為普通登革熱和出血登革熱,後者死亡率較高。2015年,臺灣曾爆發嚴重登革熱疫情,全臺確診病例超4萬人,死亡人數達218人。
據了解,臺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埃及斑蚊喜歡棲息在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則喜歡棲息於室外。這類蚊子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1至2小時和日落前2至3小時,這些時間段需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臺疾病管制部門提示,遊客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或活動史。確診感染者一定要聽從醫師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周左右可自行痊癒。此外,對於登革熱重症病患應安排住院,提供完整、嚴密和持續照護,可將死亡率降到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