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肺潛水基礎知識

2021-02-10 克勒和他的朋友們

在上期喜馬拉雅的節目《一步一步米國夢》聊到了潛水,也有一些朋友私信說對這個感興趣。那第一篇就聊一下潛水基礎知識。

由於我自己也不是專業選手,只是業餘選手,所以如果有描述錯誤的地方,希望老司機能指出勘誤。

 潛水目前主要有三種分類,浮潛,自由潛和水肺潛水。

浮潛:(snorkeling)是帶著面鏡和呼吸管在水面不超過一兩米的地方潛水。一般適用於海面深度不超過1米的區域。主要是看看珊瑚,熱帶魚。

自由潛:(free dive)不帶氣瓶裝備,通過調節自己的屏氣,不呼吸,儘量往深處潛水的極限運動。

目前說的潛水就是水肺潛水,不是浮潛和自由潛。

水肺潛水(scuba dive)攜帶水下呼吸系統進行潛水。一般深度不超過40米。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標準95%都是PADI的潛水證,也就是說你有了PADI的證書才能帶你玩。

不會遊泳有沒有關係?沒關係。只要你不怕水,沒有天生對水的恐懼就行。遊泳和潛水是兩回事,遊泳通過肺部呼吸和四肢協調來控制你的浮力。潛水則是通過裝備來控制你的浮力。就像騎自行車和開機動車,開車的駕駛員不用擔心車輛平衡,卻要控制好方向、車速和距離。

 太專業的話題暫時就不分析了,如果感興趣可以留言,我可以請專業的潛水教練來寫一篇。今天只聊玩的,證書級別主要分為open water(開放水域潛水員)和advanced  open water(進階開放水域)。還有高氧暫時也不展開討論了。

 一般來說ow和aow基本可以理解為駕駛員的c照和a照,a照可以去玩更深,更刺激的地方。當然如果你沒有任何證書,潛導也可以帶你下水,但是必須雙規,規定深度和規定活動範圍,基本去到的地方和看到的東西都有所限制。Ow的深度基本控制在18米以內。Aow的安全深度一般控制在30-35米。海洋大型動物,或者大型沉船,肯定在海洋比較深處的區域,所以級別越是高,看到的東西就越多。記得有一次在科隆島看沉船,船在35米的深處,ow只能望塵莫及了。

 

潛水基本裝備:面鏡,腳蹼,潛水服,潛水錶,呼吸系統,bcd。其他的都看得懂,bcd是什麼鬼?簡單說就是用浮力控制你下沉和上浮的那件充氣馬甲。裝備的使用、穿戴和保養在ow的教學中會有詳細介紹,考試也有。

 優酷,騰訊,油管上都有ow的考試教程,如果要考證,可以在家裡先看完教程再過去,不然到了海邊潛水店還是要看幾小時的教程視頻,暴斂天物啊。

在你看完視頻,學習書本知識後,你就可以進行遊泳池封閉空間的水下活動了。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教程裡,要學習很多手勢,有安全規定、團隊默契、操作守則等。還有一些城市裡生活的朋友可能還不太了解的常識,比如海水和淡水,哪個密度更大?海水的溫度、深度和密度有關麼?下潛到一定深度之後,為什麼要做耳壓平衡,水的壓力讓體腔內的壓力失衡,導致耳朵痛,眼睛往外鼓出,這時候你該怎麼辦?面鏡在水中起霧,你該怎麼辦?

這裡強調一下水下手勢,由於在水底不能通過語言來溝通,所以只能通過手勢:上升下降、數字、方向等等手勢是水下溝通最基本的語言,這是必須要熟練掌握的。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免減壓計算和潛水計劃的制定。你的教練會教你如何計算。這是避免得潛水病的科學計算方式。

理論結束之後就是實踐操作,當你在遊泳池裡學會了面鏡排水、找回面鏡、找回配重、找回呼吸管、換備用呼吸管等等課程之後,就要在海底實施同樣的動作。這裡想要分享的是第一次往海裡跳,如果不會遊泳,估計看到底下這茫茫大海,直接往裡跳是有心理障礙的,沒關係,都有第一次。你的bcd充滿了氣,放心,跳下去兩秒鐘後,你是頭向上浮著的。和蹦極、跳傘一樣,都要有足夠的勇氣的。加油,開始你的潛水生涯吧!

剛下水的時候肯定手忙腳亂,沒事,別緊張,按照操作規範來,過陣子就會好。剛下水的興奮,緊張,你會感覺來到了他們的世界做客。

其實在潛水技術上,最重要的就是中性浮力,通過呼吸和別的調節來讓你的身體和水的密度保持一致,還有水下導航。在水下通過標識和儀器識別方向,還有當然要會看潛水錶和各種儀表:深度、方向、剩餘氣體、是否要免減壓停留等參數。在通過實踐和理論知識的考試之後,恭喜你,成為了一名合格的ow潛水員。潛水證會過幾周快遞到您家。

作為潛水標準的制定者,PADI一致致力於保護海洋,保護鯊魚,如果你有志於保護海洋,可以捐款給PADI的動保組織,PADI也會給你一張特別的潛水證,這張潛水證有別於普通的、請看我的,如圖。

初學者要帶點啥?

必配:泳衣泳褲。其他的店裡基本都有。

選配:如果你準備持續你的潛水生涯,並經常來海底世界遊覽的話,可以選配,電腦表:象拔(救生用浮力棒)、叮叮棒(水下溝通,抵禦洋流,控制浮力用)、面鏡、腳蹼、頭罩、電筒(夜潛和沉船用),防水包、水下相機。

Ps:如果你覺得呼吸器的咬嘴不衛生,你也可以在某寶買一個自己專用的,就是換起來很麻煩。個人覺得沒必要有這麼潔癖,畢竟海洋之大,海水裡一泡,什麼唾液都沒了。下圖展示一下我的配置。

 

下一集來聊AOW、動保和環保。

多謝捧場。

相關焦點

  • 水肺潛水十一問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潛水運動,可是對潛水基礎知識了解多少呢?今天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潛水基礎知識介紹及注意事項!
  • 水肺潛水的歷史發展歷程
    水肺潛水在古代是一項不起眼的運動。在早期的希臘和羅馬,人們習慣於屏住呼吸遊泳或潛水,或者使用中空的植物莖等臨時呼吸器具。這通常是在戰鬥中或從海洋中收集食物和材料時進行的。從那時起,我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於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偉大人物的貢獻,水下潛水從簡單的自由潛水或皮膚潛水發展到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更複雜的形式。
  • 「科普」什麼是水肺潛水?
    水肺潛水又稱SCUBA DIVING (SCUBA - 全名為「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指潛水員自行攜帶水下呼吸系統所進行的潛水活動。
  • 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有什麼不同
    當然水肺潛水也有它的優勢,那就是可以令潛水員在水下停留更長的時間,來觀察周圍的海洋生物。但我們呼出的氣泡,有時會驚擾到海底生物,令我們錯失與海底生物親密共舞的良機。探索的不同
  • 潛水小白寶典①什麼是水肺潛水——不會遊泳也可以潛水的方式
    《潛水小白寶典系列分為3部分:①什麼是水肺潛水?②自由潛、浮潛、美人魚全介紹③潛水裝備哪些是我必備的?》諸多水上運動項目之中,潛水作為一項結合旅遊、娛樂、探索觀察等多種元素的項目,頗受廣大運動愛好者的歡迎。
  • 有關水肺潛水潛水調節器簡介
    標準的開放水域水肺潛水調節器由五個基本部分組成1|一級頭一級頭連接調節器和氣瓶。調節器的功能就是把氣瓶裡的高壓空氣逐步降低後,輸送給潛水員呼吸使用。隨著潛水員理論知識和安全意識的提高,備用二級頭也成為了標準水肺潛水安全裝置。4|潛水壓力表 三聯表潛水壓力表(也稱壓力表或SPG)的主要功能就是幫助潛水員監控氣瓶裡的剩餘氣量,確保在水下不會出現氣量耗盡的情況。壓力表通過高壓管與一級頭的高壓口相連,高壓管直接將氣瓶裡的高壓空氣輸送到壓力表。
  • 什麼是水肺潛水?初級玩家必讀
    沉醉在這片「藍毒」你我都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如果你想要來一次水肺潛水,就一定要有專業人士陪伴你一起。要學會各種潛水設備的應用以及了解潛水前,潛水時的基本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看看水肺潛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項。——Let’s getting the Scuba Diving!水肺經過不斷改進,日臻完善。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以色列、澳大利亞外海的大堡礁及英國的倫第島和波拜克半島等海岸,都設有使用這種呼吸裝置的 「海底公園」。
  • 體育:水肺潛水避免受傷的幾個規則
    導語:如果你還記得一個水肺潛水規則,那麼就這樣做: 持續呼吸,不要屏住呼吸。在開放水域認證期間,潛水員被教導水肺潛水中最重要的規則是持續呼吸並避免在水下屏住呼吸,但為什麼這條規則如此重要?避免肺氣壓傷:水肺潛水不同於浮潛或自由潛水,當潛水員或自由潛水員從地面呼吸並向下潛水時,他的肺部空氣在下降時由於水的壓力而壓縮,並在他返回水面時膨脹至其原始體積。另一方面,潛水員呼吸壓縮到與周圍水相同壓力的空氣,如果他上升,他肺部的空氣會隨著周圍壓力的減小而膨脹。
  • 水肺潛水最重要的規則:永遠不要屏住呼吸
    如果你還記得水肺潛水的一條規則,那就是:不斷地呼吸,不要屏住呼吸。在公開水域認證期間,水肺潛水者被教導,水肺潛水最重要的規則是持續呼吸,避免在水下憋氣。但是為什麼這個規則如此重要呢?水肺潛水員訓練避免肺部氣壓壓傷水肺潛水不同於浮潛或自由潛水。
  • 我是國際自由潛水及國際水肺教練,關於自由潛水的相關問題,問我吧!
    我是國際自由潛水及國際水肺教練
  •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_水上運動_東方體育新聞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2019-10-23 15:54  樂遨遊潛水小百科
  • 潛水禮儀介紹,水肺潛水的這些慣例你了解嗎?
    水肺潛水也有一些這樣的慣例。第一次潛水時,你很可能是團隊裡最缺乏經驗的潛水員。經驗不足無從掩藏,也不必掩藏。所有潛水員都有過這種經歷,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體恤你,並且願意給你幫助和建議。不要假裝你懂得很多。仔細觀察經驗豐富的潛水員的行為。他們做什麼,就學著去做。不要害怕提問,尤其是關於潛水船上的規則的問題。
  • 水肺潛水峇里島 - 眾神之島上的5個景點
    水肺潛水峇里島 - 與峇里島其他令人驚嘆的活動相比,它的覆蓋範圍很小,水肺潛水和浮潛實際上是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你實際上並不期望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美麗峇里島水下生態系統的真實情況。充滿異國情調的海洋生物以其能見度,眾多神秘生物和華麗的珊瑚礁不斷給人們帶來驚喜。
  • 水肺潛水後永遠不要立即做的7件事
    水肺潛水後永遠不要立即做的7件事7 Things You Should Never Do Immediately After Diving「大多數潛水員都知道,在進行水肺潛水後立即乘飛機旅行會導致減壓病。但是,你知道還有其他類似的潛水規則嗎?
  • 水肺潛水貝里斯堡礁
    其中最著名的是燈塔礁,它是貝里斯最偏東的潛水熱點,並且是大藍洞的所在地。結果是,貝里斯可以說是西半球水肺潛水最特別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牆壁,石峰和礁石可供探索。它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提供了超過100種珊瑚,500種魚類和數百種無脊椎動物。
  • 五星潛店松木國際潛水所有水肺課程介紹 - 2021
    教授學員掌握潛水基礎技術系統學習與潛水有關的各個學科平靜水域與開放水域相結合的技巧練習要獲得開放水域水肺潛水員籤證,完成7步:1、看PADI開放水域課程教學視頻5單元(約3小時)。2、獨立完成開放水域知識發展的5個單元知識複習題作業。3、靈活安排時間集中進行開放水域知識發展的5個單元理論課教練面授,(約3.5小時)4、潛水裝備安裝和拆卸學習,約1小時要求熟練獨立完成裝備的裝卸和打包5、2次泳池平靜水域技巧學習,單次時長4小時具體課程技巧進度教練根據教學情況安排。
  • 潛水十一問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潛水運動,可是對潛水基礎知識了解多少呢?今天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潛水基礎知識介紹及注意事項!
  • 水肺潛水是一項團隊運動,學好潛伴制度,承擔自己的責任
    水肺潛水是一項團隊運動。從你第一次開始潛水起,就有人教你潛伴制度,並且告誡你永遠不要獨自潛水。這是一個很好的忠告,和他人或團隊一起潛水是大有裨益的。畢竟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樂於分享經驗,並從他人的陪伴中獲得情緒上的安全感。
  • 潛水都有哪些奇怪的冷知識?
    即使在不便出國的時期裡,也攔不住大家度假和潛水的熱情。既然說到潛水,今天就來說個對圈內人不算冷,但對圈外人比較冷的知識吧。不少人從常識角度判斷會覺得在水下可以通過吸別人氣瓶的氣體在水下多維持一會兒時間。這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其操作起來並沒有這麼簡單。
  • 潛水知識丨潛水裝備篇之呼吸管
    對於潛水運動來說,呼吸管是水肺潛水和浮潛必備的裝備,自由潛可以選用。區別是自由潛的呼吸管管壁比較軟,方便別在面鏡帶內側。2 半乾式呼吸管在溼式呼吸管基礎上,彎管最下端安裝一個單向的排水閥。當呼吸管進水時,只需要輕輕的吹氣,水就會從低處的排水閥排出,不需要從最上方管口噴出。但是如果排水閥的薄膜沒有正常歸位,吸氣時會有水湧入管中。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最易上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