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不能預防新冠,反更多重症
關於吸菸者到底能預防還是加重新冠疾病,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發文明確了這一問題:
關於菸草使用和2019冠狀病毒病之間的關係,世衛組織於2020年4月29日召集的公共衛生專家所做的研究綜述發現,與不吸菸者相比,吸菸者更有可能患重症COVID-19,且目前沒有足夠的信息證實菸草或尼古丁對於預防或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有任何關聯。
簡單而言就是,吸菸不能治療新冠還可能會加重!
在此之前,其實關於吸菸和新冠疾病的研究發表過不少。
比如早前,鍾南山院士團隊的科研論文《2019年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中,對1099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其中137位吸菸患者中,重症人數為29人,重症比為21.2%;927位非吸菸患者中,重症人數為134人,重症比為14.5%。從研究數據不難看出,吸菸者的重症比例更高。因為研究對象中,大部分為非吸菸者,該文章也是網絡平臺上最早被曲解引出「吸菸預防新冠」的源頭。
3月11日,美國學者在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呼吸病學》發表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性別差異和吸菸傾向》中,也認為感染新冠肺炎的男性比例更高,且男性吸菸者更易發展為嚴重肺炎,死亡率更高。
3月18日,美國與希臘學者聯合發表的文章《新冠病毒與吸菸:一項系統性研究》的綜述中,作者檢索了探究吸菸與新冠肺炎有關的健康狀況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文獻研究的對象是在2019年到2020年間的英文文獻,涉及5項大型研究,結論是吸菸者更容易感染傳染病,並且吸菸會嚴重影響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預後,所有5項研究都在中國完成。
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的研究人員的調研也得出證據,證明通過電子菸吸入加熱的菸草蒸氣會增大罹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機率。
這讓一些吸菸者開始緊張,不少菸民藉機表示要開始戒菸,包括電子菸。二十歲的男孩密西西比就是其中一位,「我聽到很多新聞說,抽電子菸的人患上新冠後會更嚴重,我媽更是嚇得不行,天天逼著我戒菸。」
在新冠發生之前,美國的電子菸肺病曾引起廣泛關注。截止到2020年2月,根據美國CDC的數據,使用電子菸而感染的肺病案例遍布全美50州,上報合計2807起,包括68個死亡案例。
「大流行期間,人們更應該擔心這些成癮者,因為他們可能會使用更多的成癮物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物質成癮研究所的主任Nora D. Volkow在她最新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很多吸菸者、成癮者都患有多種疾病,成癮物質本身就在損害他們的肺功能,大流行加劇了他們的風險。
Nora查閱了中國CDC關於新冠病人的研究文章發現,男性的死亡率高於女性,而中國男性的吸菸率高達 52.9%,同比之下女性只佔2.3%。
不過有趣的是,一系列的研究報告發出後,美國的菸草集團和個人發起了強烈抗議,認為這些研究報告都不足以說明菸民風險更高,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發聲希望研究機構和政府組織修改這一結論,比如代表流行時尚有著各大菸草品牌廣告的VICE雜誌就發聲,對新冠病人來說,吸菸者住院率更低。
美國FDA成為了動搖者之一,一個月來,兩次修改他們對吸菸和新冠病毒之間關係的立場。
三月,FDA稱,Covid-19對電子菸使用者的影響尚不清楚。吸菸人的人如果有基礎疾病,將在新冠面前更多併發症的風險,意思是如果一個菸民還有基礎病那麼患新冠後身體會更差。
之後,FDA第一次修改了這一表述,「沒有證據表明菸民比其他人患新冠的風險更高」。
4月14日,FDA第二次修改了這一表述,回到更為強硬的立場,「吸菸會導致心肺疾病,削弱免疫的功能,提高呼吸系統的感染風險」。
FDA通過電子郵件回復彭博社的提問時表示,「抽菸者感染COVID-19病毒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並可能加重病情。」
這一結論是基於一項最新的研究數據,5月13日,《尼古丁和菸草研究》雜誌在線發表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與泰國學者的聯合研究,這項涉及11,590 名新冠確診患者的分析表明,菸民的病人是非菸民在疾病進展上的兩倍,他們還發現有吸菸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現重症和急速惡化的情形。
「吸菸是新冠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也說明目前的新冠整體措施中應該結合控煙項目。」主要研究者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教授Stanton A. Glantz說。
醫生們對吸菸的態度比較統一,普遍認為「吸菸會給COVID-19患者帶來巨大的風險」。
"由於COVID-19是一種主要攻擊肺部的病毒,任何傷害肺部的東西都會使患者的身體變得虛弱,如果人們真的感染了,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眾所周知,吸菸會導致肺炎或流感患者的預後更差。"胸外科醫生馬修·斯特利加博士在一份患者指南中寫道,吸菸會使人們的呼吸道內襯的粘液變厚,使吸入的真菌、細菌和病毒更難清除。
吸菸不能預防新冠,唯一能防的就是「讓你更健康」!
戒菸吧!這或許是最好的時機。世衛組織建議吸菸者立即採取行動,尼古丁替代療法,例如口香糖和貼劑,可以幫助吸菸者戒菸。
不要懷疑!戒菸後20分鐘內,增高的心率和血壓就會下降。12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降至正常。在2周~12周內,循環系統出現改善,肺功能得以提高。1個月~9個月後,咳嗽和氣短症狀會有減輕。
菸酒消費激增:背後的精神問題
在美國各州下令封城之前,許多城市出現了瘋狂購買菸草製品的情形。
3月,他們對外發布的財報顯示,銷售上升了10%,但因為價格上漲,盈利增長了30%。面對指責,全球最大菸草公司Philip Morris的發言人Corey Henry稱,尼古丁和菸草不是沒有風險的,對於那些還沒戒菸的人,應該考慮從傳統有煙的香菸轉為電子菸或無煙加熱的菸草製品。
在全世界,因為疫情封城後的各地,都出現了菸酒使用量的上升,這和疫情期間產生的焦慮抑鬱情緒有關。人們被困在家中,無事可做,無處可去,就會不自然地增加了酒精和菸草的使用。在日本,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之後,超市裡啤酒的貨架每天都是最熱的一排。在加州,政府甚至為疑似新冠的隔離人員提供了菸酒及大麻,這之後受到公共衛生工作者的嚴厲指責。
在法國,超過四分之一的菸民表示,他們在疫情期間吸菸量上升,平均每天達到5支。在加拿大,統計數據顯示疫情大流行期間,15歲~49歲人群中有20%的人增加了酒精消費。
我們都明白,這場疫情帶來的傷害。
2020 年 5 月 13 日,聯合國發布「新冠疫情與精神健康」政策簡報,稱2019新冠大流行表明,迫切需要今後數月增加精神衛生服務的投資,否則我們會將面臨精神衛生問題加劇的風險。
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新冠疫情不僅攻擊我們的身體,還增加了心靈上的痛苦」,嚴重影響全社會的精神健康和福祉,各國必須將其作為重要事項,迅速加以應對。
古特雷斯表示,面對新冠疫情,在精神健康領域面臨最大風險的是「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老年人、未成年人、青年人和本就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以及正處於衝突或危機之中的人」。各國的政策「必須支持和照顧那些受到精神健康問題影響的人,同時保護他們的人權和尊嚴。在實施封鎖和隔離措施期間,絕對不能對精神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有所歧視。」
他還強調,即便當疫情受到控制,悲傷、焦慮和抑鬱也將繼續影響人民和社區,「精神健康服務是各國疫情應對行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最近幾十年的重視和投入不足之後,必須得到加強,必須獲得充足的資金。
聯合國的政策簡報還指出,心理壓力在各大人群中廣泛存在,疫情過後,各國可能將面臨更多且更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政府、民間社會、健康機構和其他各方立即攜起手來,應對疫情在精神健康層面的影響。
東京街頭的高島屋已經疫情已經關閉好久了,展示新品的櫥窗也變成了呼籲共同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