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偉說教育
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學生的成績還不錯,有的學生的成績則非常不理想。每年都有一部分學生,在看到自己的成績之後決定復讀。但是這個時候老師往往會勸告學生,「今年能走就走,能不復讀就不復讀」。是老師嫌麻煩嗎?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的,老師純粹是在為學生考慮。
復讀,面臨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壓力,還有其它的一些限制。可能學生在決定復讀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那麼多。這裡我們就來詳細看看,為什麼連老師都不鼓勵學生復讀。
復讀生再次進行報考的時候,會受到哪些限制?
1.報考軍校、國防、飛行員受限制
之前這些專業招考的都是應屆生,復讀生不能進行報考。這幾年的政策有所放鬆,對考生身份的要求也沒有那麼嚴格了。但是考生還是應該注意報考的年齡限制,如果已經超過了招考的年齡,則沒有辦法進行報考。
2.自主招生
每年一些重點院校都會進行自主招生,只有應屆生才有資格參加自主招生。如果是往屆生的話,可能也是沒有這樣的資格的。此外,還有一些港澳學校,在進行招生的時候,也會明確表示招收的是應屆生,不招收往屆生。
3.定向類招生
一般來說,定向招生的對象也是應屆生,往屆生沒有資格參加。比如定向的醫學類專業、定向的公安類專業,招收的都是應屆生。復讀生不能報考這些專業,也就沒有必要在這些方向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復讀生在進行報考的時候,極有可能遇到上面說到的問題,因為招考政策卡得比較嚴,復讀生沒有報考的資格。不過呢,這些政策每年也都在變化,還是建議大家認真了解之後再做決定。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問題之外,學生在復讀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棘手的問題。
復讀學生可能要面臨哪些壓力?
1.對未來的迷茫
學生選擇復讀,為的就是能夠考出比上一年更好的成績。但是大家要清楚的是,考試本來就是七分實力三分運氣的事情,最後的結果到底怎麼樣,沒到最後誰也說不準。
所以考生這一年的狀態都比較迷茫,因為他們自己對最後的結果也沒有把握。很多考生都會有這樣的彷徨和疑問:如果最後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那麼這一年的付出不都白費了嗎?在這樣迷茫的狀態下,學生的內心有多糾結和痛苦,也就可想而知了。
2.要面對外界給的壓力
學生在復讀的過程中可能會胡思亂想,這已經就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與此同時,他們還要面對外界的壓力,比如老師期盼的眼神、父母擔憂的心情、同學好奇的關注等等,都會成為施加在他們身上的壓力。
如果這一次又沒考好的話,考生的心態很容易崩掉。不僅會覺得自己對不起老師和家長,還會擔心自己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如果消解掉這些來自外界的壓力,是復讀學生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3.做好繼續苦戰一年的準備
高三生活可不是玩玩鬧鬧就能過去的,而是需要學生付出巨大的心力的。原本學生就已經經歷過了一次高三的生活,好不容易熬出來了,卻又要重新經歷一次,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學生在投入這一年的復讀生活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不要半途而廢。
其實復讀這件事真的是因人而異,如果是差幾分就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話,那麼考慮復讀還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本身的成績不上不下,寄希望於通過復讀來提升一些成績,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與其浪費一年的時間復讀重考,不如把時間放在大學生活中,好好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成為專業領域的人才,未來有個好的發展前景。
寄語:
看到這裡大家也都明白了,為什麼老師會勸說學生「能走就走」。因為復讀真的很苦,學生不一定有堅持下來的勇氣和毅力。而且如果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很多招考都是不能參加的,其實還是有一些損失的。此外,即使學生下決心進行復讀,最後的結果也不見得就能盡如人意。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選擇復讀還是要謹慎再謹慎。
如果學生的高考成績不佳,你會復讀一年嗎?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