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教師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近年來,霍邱縣大力開展「智慧課堂」進校園活動,全縣99所學校和教學點完成智慧學校建設,為全縣廣大師生構築了高效、智能化學習環境。
日前,霍邱縣三流鄉兩所小學老師利用天立泰智慧課堂為孩子們上了兩堂公開課,記者在課堂上看到,學生們人手一臺平板電腦,用來隨時查閱老師推送的教學信息。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備課、授課大多根據經驗,缺少對學情的深入調查分析,費時費力又難有效果,天立泰智慧課堂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塊短板。
依託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一方面,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作業並根據完成情況分析學情,預設教學重難點,實現以學定教;另一方面,教師能布置隨堂測驗,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並動態調整教學設計。
三流鄉南園小學學生從蕊開心的向記者介紹自己的「小秘書」,自從有了這個「小秘書」,課堂上的學習內容都變得生動有趣,平板電腦成了她最愛不釋手的學習小幫手。上課時有它,考試時有它,作業時也有它。「老師就那麼不費力氣地一點,大屏幕中的圖片就飛快地傳到了我們的平板當中並顯示了出來。在平板上答題也十分有趣。老師只要把題目發出來,我們就立馬能接收到。」同學們答題後的數據也會呈現在老師的平板當中,班級的答題正確率怎麼樣,老師一目了然。這就是平板最大的優勢之一。
三流鄉六一小學教師蔣海楠介紹到,智慧課堂軟體使用十分方便,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學生們人手一臺的平板電腦,大大提高了學生們對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老師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教學設備,隨時隨地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備課以及相關的教研工作,讓課堂真正實現了無紙化教學,減輕了我們很多的工作量。
報導中,三流鄉南園小學教師潘明嶽表示,智慧課堂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教師通過智慧課堂軟體中的提問、分組討論、搶答等功能,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也能夠通過智慧課堂掌握學生的實時動態,例如: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問題回答的正確率等等。並且智慧課堂裡大量的教學資源,以及易講堂備課助手裡的工具都可以協助老師製作屬於自己的個性教案。
截止目前,天立泰智慧課堂已在安徽省十三個縣區全面落地使用,前期我們已通過線上交流指導、線下駐點培訓等各種方式,確保各縣區學校真正將智慧課堂熟練使用。在未來的教學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將進一步深度融合,通過信息技術共享優質資源,解決一些薄弱學校及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藉助網際網路,真正為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