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
然而,我們有無懼的醫者。
當我們知道武漢醫護人員的辛苦,也許只是覺得,這是他們的工作職責。
做得好,是他們的工作要求;做不好,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醫鬧」事件。
但當我們真正理解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的血肉之軀,懂得他們艱難的崗位背後,所有的無懼無畏,不過是想要救更多人時,對於他們英勇的戰鬥,肅然起敬!
金銀潭醫院,早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阻擊戰開始時,我們就知道了這個醫院的名字。
這是第一現場,也是十分艱難的地方。
但對於院長張定宇卻是在媒體紛紛報導後才得知,這已經是一個月以後才了解,他是戰鬥者,他是指揮者。
在夜以繼日的診治中,院長張定宇就像是疫情中的一顆定心丸,支撐著醫院同仁們的信心。
誠然在同事眼中,張定宇院長平常性子「非常急」。
可是,只要有困難向他反映,他會想方設法,立即解決。
57歲的張定宇院長說: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已經年過半百,為何還有奔跑?
原來他自己身患漸凍症,卻極力用自己漸漸衰敗的身軀,託起病患的信心與希望。
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爭奪時間。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裡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對此,張定宇院長說,也許自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
結婚28年了,張定宇院長稱,自己也害怕,怕妻子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妻子經過治療,張定宇院長說:「我愛人雖然感染了病毒,但是很幸運,給她用了抗毒藥之後,有效果,我很感恩。」
我時常想,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呢?
為何每次的大災大難面前,都是老一輩的人衝在前面呢?
無論是鍾南山、李蘭娟還是張定宇院長,他們鞠躬盡瘁,盡心盡力。
在疫情還沒發生前,張定宇院長還可以走一走,而眼下,他不得不命運叫板,與時間抗爭。
本應該被醫治的人,卻堅強地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一起,給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的希望。
如今張定宇院長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金銀潭醫院,是最堅實的陣地。
就在我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有所茫然不知,也有著更多不確定性時,
張定宇院長說:「傳染病不是絕症,當前我們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懼。」
時間,何曾給他們特別的眷顧?
疫情,何曾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呢?
他們不能停下,他們還要跑得更快!
沒有辦法顧及自己,更無從思考自己的家人,像張定宇院長一樣的最美「逆行者」,走在最危險的地方,撐起一片藍天。
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我們還未曾知道你們的名字,隔著厚厚的口罩和防護服,也不知道他們的長相。
但是,他們有著一顆同樣跳動、熱情和擔責的心。
我們致敬所有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縮的醫護人員,致敬所有尊重生命和留存希望的擺渡人!
張定宇院長說: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我想,這或許可以成為我們年輕人追問生命意義的答案吧。
武漢加油!
(註: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