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了智能音箱領域的iPhone後,Rokid想把自己開放成語音交互的...

2020-12-20 品玩

10月12日,闊別阿里三年之久的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Misa)作為雲棲大會演講嘉賓再次現身,這個幾乎不參加公開場合的低調CEO在現場宣布了行業重磅消息:Rokid(若琪)將與阿里雲攜手合作,共同推出全棧語音開放平臺(turn key solution),為業界提供一站式語音解決方案。

全棧語音開放平臺(turn key solution)由Rokid提供端到端的全棧技術方案,由阿里雲提供雲端支持,現在正通過這種合作的方式向業內開放。也就是說,音箱提供商、甚至是個人開發者使用這個全棧開放平臺可以快速的複製Rokid智能音箱的全部語音能力。

Misa這個人很Geek,又特別容易打開話匣子,是很典型的加州人風格;多數人的眼中,他對產品細節考究,對團隊要求苛刻,但又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兒上,他不拘小節,保持了一種獨立個性的風格。多數見過他本人的人,都或多或少會被他的這種個人魅力吸引。

多數有理想的創業公司的目標都是打造一臺「iPhone」,意思是說在產品設計、研究、製作方向上保持極其前沿先進的思維,甚至執拗。在Misa眼中,Rokid Alien、Pebble都是這樣的產品。然而,正式在研發三年、推出兩代「iPhone」產品後,今天它又把Rokid的技術開放的像一個Google Android的一樣。

很多疑問。在這個時間點,為什麼一家創業公司也選擇做開放和平臺?這個全棧語音技術平臺的開放和阿里巴巴本身天貓精靈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這種模式和百度DuerOS開放的模式又有怎樣的區別?

開源開放,是投下一個炸彈,也是新興領域的第一時期

不過,先說道開源開放,扔炸彈真是聽了太多次了。

當年我們還玩不起智慧型手機的時候,MTK的開放造就了時下最火熱的山寨機概念,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MTK幾乎在雜亂無序的手機時代里舖滿了市場;後來來到了Android時代,它也因為開放成了如今唯一可以和iOS較量的手機平臺,現在是我們談論任何新興市場的標杆性生態。

去年我們講VR的時候,我也看到了不少公司再講開源開放,比如HTC Vive和Vavle共同開放Lighthouse的定位技術,來助推6DOF VR頭盔的發展,當時也有不少媒體就說Vavle扔出了重磅炸彈;今年年初,百度陸奇也開放了阿波羅自動駕駛計劃,一些媒體也說陸奇扔下了自動駕駛領域的一顆炸彈。

先把炸彈放一邊,開源開放其實從來就是一件大好事。但側面的理解,開源和開放,其實都只能算是一個領域的不成熟期。

這個時期大家摸著石頭過河,有人喜歡做封閉,有人喜歡做開放,因此這個時期會產生無數的標準和協議制定者;不過,正是在接下來的這場戰爭中,會留下最後幾個標準開放者。而後,才會產生iOS這種封閉標準定義者以及生態內的跟隨者。

對於智能音箱,我一直認為——何時出現封閉標準定義者和跟隨者,這個時間點非常重要。

所以在不成熟期,開源幾乎是培養這個市場持續下去的唯一條件。

我或多或少的在Misa的談話裡也提煉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一個新形態的產品,第一時期只能在自己的產品上做功夫,持續打磨體驗,小切口切入;然後第二時期,有可能進一步的形成平臺和入口通路;至於,大家特別愛談論的和其他產品進行交互,產生生態,如何炫酷地和生態交互起來,其實是最後產業成熟期的事兒了。對於智能音箱來說,確實還有一段時日。

而在這個不成熟期,Rokid選擇用已經被打磨好、成熟的技術推動市場前進。Rokid和阿里雲的開放戰略是——提供了一個完整直接可用的硬體開發板,開源了他們全部的語音技術,部分已經寫好的系統代碼。

先來看看這個開發板。在這個黑色的圓形開發板上,集成了CPU、GPU、藍牙、麥克風陣列等所有涉及到語音開發的需求,甚至還設置好了音頻、電源、HDMI視頻接口,它其實就可以理解為Amazon Alexa的Echo Dot,到手插上即用。

而使用這個開發板,就可以結合已有的兩套分別搭載Linux和Android作業系統的開發套件,根據需要選擇阿里雲或Rokid的語音服務,雙方共享海量語音技能,完全開放給開發者及合作夥伴使用。

在Misa這裡,他願意給這些事兒加一個前提或者劃個重點——「全棧真開源、真開放。」

真開源是優勢,其實就是你到底要共享多少的態度問題。在Rokid這裡,除了共享了70%的系統框架代碼,連這個小小開發板的設計圖紙甚至也已經給開發者準備好,另外——

Rokid開放的語音技術包括語音識別、信號分析處理、語音合成、語義理解、自定義喚醒詞、聲紋識別、個性化語音合成、語種識別、自定義對話引擎等等。總之,在整個鏈條上的語音技術會全部開放。

在Rokid自家產品上開發的無版權服務也都將直接免費開放給合作夥伴,而一些需要授權的合作商內容也可以通過Rokid享受合作價格。在生態連接上,開發套件也會與阿里小智、小米、Lifesmart、Broadlink等多家公司的智能家居產品直接連通。

有了這樣一個漂亮的開發板,它完整到甚至直接接上電腦插上耳機,就完成了給你的耳機添加上「語音交互」的動作。

所以,一它是可以連接任何已有的傳統音箱升級為智能對話音箱,享受完整的Rokid產品的技術能力;二它可以作為開發者的開發套件,在Rokid原有生態之上,為它添加更多的技能。

在新聞稿中提到——從此以後,不管是是個人還是公司,都能夠輕鬆打造像若琪一樣優質語音體驗的交互設備,讓身邊電視,冰箱甚至機頂盒,開口說話,為你提供服務。

好了,現在炸彈扔出去了,這個階段到底把誰炸飛了?

首先它絕對不會對一些C端的用戶產生直接影響,對於一個B端開放方案、作為一個全鏈條、端對端的AI公司,被波及的也將會是處於這條鏈路上某個單一環節的公司。

比如說有些公司光訓練和定義一個個性的喚醒詞就收取幾十萬的公司,有些公司會提供一個收費的語音方案,Misa認為這樣的商業模式將會直接被摧毀。畢竟人家也可以自定義喚醒詞了,還開放了語音技術,還不收費…..

不過,那麼多大公司如百度騰訊,都推出了雲業務下的開放平臺,三家公司三種開放,Rokid和阿里雲的優勢在哪?

對比來看,百度騰訊目前都屬於沒有尖刀型產品的公司——對於自己打磨產品,目前還沒有看到他們走完一個完整的鏈條。

對於阿里巴巴本身來說,天貓精靈和Rokid也並沒有形成左右互搏的局面——Rokid更像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產品特種部隊,優秀的產品提供更好的開源技術;而天貓精靈產品更像是天貓購物的一個補充,兩者的「人設」不同。

對於Misa來說,衡量一個語音產品的唯一標準就是用戶體驗。他認為,這隻有實際打磨硬體產品的過程中,才會懂用戶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智能語音產品,雖然國內已經存在多家語音開放平臺,但Rokid是國內唯一一家兼具一流產品與平臺實力的人工智慧公司。

正因為如此,Misa堅定認為Rokid也是唯一能夠提供真正全棧方案,並實現真開放的AI公司。

在雲棲大會的現場,Misa談到——AI時代的產品,無法像移動網際網路一樣通過手機這樣的單一產品形態去贏得整個戰場,所以既要專注,把產品軟硬體、端對端的用戶體驗打磨到最好;又要開放,讓有想法的開發者,可以用過你打磨好的技術,去創造出更多品類的智能產品。

本質上,AI時代的產品和手機時代的產品還是有些不同的,他們的發展軌跡可能也不盡相同。

一個Google加Apple的故事

在常人眼中,Rokid像是一家智能音箱公司。但其實在業內,Rokid一直是一家打造全鏈條AI技術的公司,不只是一家智能音箱公司……

Rokid將會繼續推出的新的AI產品,聽說Rokid Pebble系列的新品會更小,在明年CES的時候,還會登陸一個採用先進視覺的AI產品,視覺技術由Rokid美國R-Lab提供。並且,Misa本人還在琢磨造機器人的事兒。

Rokid如今的商業模式可以這樣理解——從前都是按照iPhone的標準造親兒子,賣產品;而現在是尖刀產品和技術開放雙線走,其實成了另外一個Pixel和Google Android的故事。

在這個模式的背後其實是兩個機動部隊,技術開放部門和產品部門。在創立之初,Misa就已經規劃好了這樣的路徑。

Rokid仍然不會出低價產品,自家尖刀型產品的價格會繼續往高端走,他們會通過B端開放戰略覆蓋更低的價位段,讓有一些妥協的公司拿著自己成熟的技術方案去499、599那些區間裡廝殺——從一家用槍打仗的公司,轉變為給行業賣槍的公司,並且自己研究更好的炮。

Misa不滿足Rokid被稱作中國版Echo——「不客氣地說,我們現在更像是Google加Apple。」

相關焦點

  • 智能音箱、AR眼鏡,人工智慧公司Rokid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在 2016 年發布智能音箱 Pebble,入局火熱的智能音箱中國戰事後,在 2017 年,它公布過自己的全棧語音解決方案,2018 年初的 CES 會展上,Rokid 還發布了搭載語音識別和 Face ID 的 AR 眼鏡。看上去,它現在變成了一家興趣愛好太過廣泛、迭代太快的公司。
  • 智能音箱、AR 眼鏡,人工智慧公司 Rokid 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在 2016 年發布智能音箱 Pebble,入局火熱的智能音箱中國戰事後,在 2017 年,它公布過自己的全棧語音解決方案,2018 年初的 CES 會展上,Rokid 還發布了搭載語音識別和 Face ID 的 AR 眼鏡。看上去,它現在變成了一家興趣愛好太過廣泛、迭代太快的公司。
  • 智能音箱不智能?我們採訪了這家捧走CES雙獎的AI公司
    而在眾多這樣的設備中,和大多數主打個人體驗的智能硬體不同,有一種產品更傾向於家庭場景,那就是智能音箱。有人說它會是VR/AR遇冷後智能硬體的下一波浪潮,有人認為它是AI載體的一個過渡形態,不過更多人押定的是,它會是智能家居的鑰匙和標配,預示著無數生活輔助服務的可能,或許這也是蘋果為何將其搭載Siri的智能音箱稱為「HomePod」的原因。
  • 小米智能音箱怎麼樣_智能音箱哪個音質好
    小米智能音箱怎麼樣   2017年7月26日,小米正式發布了售價299元的小米AI音箱「小愛同學」,這是小米推出的第一款AI智能音箱。3年前,小米專門建立聲學實驗室,開發電視音箱以及藍牙音箱等產品。今年,小米電視與小米大腦又攜手推出了全球首款人工智慧語音電視。
  • Marshall 發布兩款智能音箱,接入騰訊小微智能音樂服務
    9 月 17 日,搖滾傳奇、英國音響品牌 Marshall 在北京發布兩款全新智能音箱——Acton II 智能音箱和 Stanmore II 智能音箱。新款音箱的底層技術能力採用了騰訊小微智能語音技術解決方案,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指令與音箱進行自由交互。
  • 京東智能聯合科大訊飛發布智能叮咚音箱 有道雲筆記首批入駐
    日前,京東智能雲語音服務開放平臺暨叮咚新品發布會在京召開,發布搭載科大訊飛最新AIUI智能語音識別系統的智能叮咚音箱及京東智能雲語音服務開放平臺。有道雲筆記作為首批入駐該智能雲語音服務開放平臺的合作夥伴,將為叮咚音箱的廣大用戶提供快速、準確、高效的語音速記(即實時語音轉文字)服務。
  • 2021年,智能音箱不再是智能音箱
    「補貼」這樣的非常手段在智能音箱發展早期階段,被巨頭們用來跑馬圈地與教育市場,當智能音箱成為成熟類目後,巨頭的補貼不約而同地變少。巨頭早就知道,補貼不可持續,且不應該成為智能音箱市場增長的關鍵引擎。未來,這樣的交互重構,會在人與家,人與酒店,人與辦公室,人與商場等等領域發生,智能音箱,只是人與家交互變革的起點。3、人機互動終局是智能交互,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擴展。2016年,「網際網路女皇」瑪麗·米克爾表示:「正在被重塑的語音,成為人機互動的新範式。
  • 如果Amazon Echo智能音箱誕生在中國結局會怎樣?
    更有媒體認為,「Amazon Echo是繼Nest智能溫控器之後,智能家居領域最大的驚喜」,並細數背後的諸多不易。然後大家又開始感嘆國內企業缺乏創新精神和想像力,只知道抄襲模仿。有朋友對我說,你們小智超級音箱不是比Echo更早推出嗎,是不是可以說些什麼,於是寫了這篇文章。
  • 智能音箱走過青春期
    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在2017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宣布攜手阿里雲共同推出全棧語音開放平臺,其 100% 的硬體技術和 70% 的代碼免費開源,「(企業)只要拿回去自己包個殼,稍作修改,就是一個新產品,而且只要200-300元,成本非常低。」
  • 三款熱門國產智能音箱:天貓精靈X1小米AI音箱小度智能音箱
    除此以外,如果你想買什麼東西,它會選出銷量最高或者性價比最高的產品,省去你篩選的時間。在購物的後續,還可以隨時讓它幫你查詢物流的進展,所有工作都不用打開手機。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幫你訂餐,點外賣,播放歌曲等等都可以幫你實現。
  • 顛覆傳統智能音箱,華為Sound智能音箱測評,好音質又智能
    對於智能音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作為智能家居聯動控制的一個中樞,在智能家居這個領域一直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廠商也紛紛推出自家的智能音箱產品,包括全面布局智能生態的廠商「華為」,也在打造屬於自家的智能家居生態,推出了不少智能音箱產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 蘋果年內發布智能音箱HomePod,想了解的看過來
    蘋果曾於2007年推出外接音箱產品iPod Hi-Fi,但僅僅1年後就宣布停產。HomePod是自iPod Hi-Fi以來,蘋果設計的第一款音箱。只要放置在iPhone、iPad、Mac或Apple TV附近,HomePod就能通過Wi-Fi直接從Apple Music或AirPlay上播放音樂。HomePod有內置的語音控制Siri,使用了6個麥克風陣列,是一款全新的智能音箱。
  • 帶屏上位 從新款智能音箱看騰訊叮噹的AI布局
    12月18日,騰訊發布騰訊叮噹智能屏,該款產品在智能音箱的基礎之上,加入一塊8英寸的顯示屏,這一設計吸引來不少關注。在此之前,谷歌、亞馬遜、百度、京東,也都推出過相似的產品。所有領域都是一樣,真正實力的玩家才能脫穎而出,市面上大多數的智能音箱產品都存在著未被解決的痛點。一是交互方面,雖然語音識別、語義分析等技術日漸成熟。
  • 從叮咚智能音箱看京東人工智慧的未來
    叮咚的這些使用體驗數據,準確的反應了中國用戶語音交互的使用習慣,不難看出,從語音技術成熟度來看,中美相差沒有太大差別,語音交互市場在中國正在成熟,叮咚在中國市場,做到了當之無愧的懂用戶,而Echo似乎更適合美國用戶的習慣,中美在語音交互領域正在形成形成兩種不同的陣營。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沃音樂A2智能音箱發布:搭載AI作業系統YodaOS 售價299元
    導讀:聯通沃音樂正式發布一款由 Rokid 提供全鏈路語音方案的新款智能音箱A2, 採用Rokid 全鏈路語音方案,搭載自研AI晶片KAMINO18,售價299元。  4月18日,Rokid與聯通沃音樂在廣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通沃音樂總經理李韓和 Rokid 創始人兼 CEO Misa 出席籤約儀式,雙方將建立智能語音創新實驗室,在智能語音平臺建設、產品研發與孵化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智能語音產業鏈新生態。  此外,聯通沃音樂還正式發布一款由 Rokid 提供全鏈路語音方案的新款智能音箱A2。
  • 小愛同學、天貓精靈、小度智能音箱體驗:離真正的智能音箱還很遠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賣出的4589萬臺智能音箱中,阿里巴巴、百度、小米這三家企業的總市場份額超過了9成。要知道,2017年它們才先後發布旗下首款智能音箱產品,而三年後的今天,這三家企業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今年1-4月,它們的銷量總佔比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6.5%。
  • 「智能音箱技能精選」百家號社會領域排名-最新大v排行榜作者有哪些?
    「智能音箱技能精選」百家號社會領域排名-最新大v排行榜作者有哪些?  智能音箱技能精選的簡介為為你發現優秀的智能音技能箱,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0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社交軟體Line正式發布智能音箱 Clova Friends
    日韓流行的社交媒體 Line 日前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 Clova Friends,售價8640日元(約合人民幣504元),其外形設計非常可愛,使用了 Line Friends 的形象,目前有布朗熊和莎莉雞兩種可選,此外用戶還可以為它「穿衣服」。
  • 阿里加入智能音箱戰場 說中文懂中文的天貓精靈X1有點機智
    亞馬遜Echo、Google Assistant、蘋果HomePod、京東叮咚、三星Bixby紛紛入局,傳聞已久的阿里終於也加入了智能音響的戰場,今天發布了自家的首款智能語音助手音箱天貓精靈X1,它的體積比Amazon Echo和Apple HomePad小了一大圈,6麥克風收音陣列,360度全向5米拾音。
  • 百度神秘智能音箱發布,Diss市面現有產品「都是捲紙垃圾桶」
    李彥宏稱將在2018年量產無人駕駛汽車,而除了無人車,百度本次世界大會還重磅發布了第一款智能硬體產品——與渡鴉科技合作推出的智能音箱Raven H。這是百度入局智能家居的重要動作。陸奇稱這是一款能夠帶回家的AI大腦,百度打造自己的硬體產品是建立平臺生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