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mazon Echo智能音箱誕生在中國結局會怎樣?

2020-12-11 雷科技

最近Amazon Echo再一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它被稱讚為是一款極具創新性、顛覆性的產品。更有媒體認為,「Amazon Echo是繼Nest智能溫控器之後,智能家居領域最大的驚喜」,並細數背後的諸多不易。然後大家又開始感嘆國內企業缺乏創新精神和想像力,只知道抄襲模仿。有朋友對我說,你們小智超級音箱不是比Echo更早推出嗎,是不是可以說些什麼,於是寫了這篇文章。


一、Amazon Echo & 聚熵小智音箱,富家女&窮小子


據公開報導, Echo 2011年立項,高度保密,從nuance挖來不少重要員工,收購2家語音助手公司Yap和Evi,數百資深工程師打造,Jeff Bezos 高度重視,歷經波折,2014年11月發布這款語音控制音箱,上市後才考慮加入智能家居功能,打造開放平臺。

聚熵智能一家來自上海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開發過國內最早中文語音助手——智能360,沒有硬體經驗,小智音箱項目2013年4月立項,數十人團隊,2014年3月份發布,6月份點名眾籌,11月份小批量出貨,產品定義時核心功能就是聲控智能家居和音樂。

在智能硬體時代,國內科技企業已經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一些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我們需要正視問題,也無需妄自菲薄。


二、1年多300萬銷量,如果Amazon Echo誕生在國內會取得這樣的成績嗎?


一款產品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外,供應鏈、品牌、渠道、市場定位、競爭環境以及消費者偏好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最終的銷量,如果Amazon Echo 誕生在國內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嗎?


國內整體創新環境較美國差,耐心有限


很少有公司願意花費幾年的時間在一款雖然很酷,也許有巨大的市場,但充滿不確定性的產品上。創業公司每天面臨生死考驗,巨頭也很焦慮,大家都沒有安全感,可能會嘗試,會跟風,但絕不會孤注一擲,很難說Amazon在國內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小智超級音箱發布一段時間後,國內也有3家巨頭在嘗試做智能音箱,有一家甚至定位和我們一模一樣。結果一家胎死腹中,整個硬體部門被砍掉;一家據說原型機出來了,但沒有下文;一家是個早產兒,沒有遠場語音交互能力,也沒有智能家居功能,最終小智超級音箱成為全球第一款具備遠場語音交互能力的智能音箱,定位家庭的語音控制中心。


競爭慘烈、殘酷


國內小智超級音箱推出後,各種打著智能音箱概念產品密集推出,思路大同小異。京東和訊飛合作的叮咚智能音箱,阿里和飛利浦,漫步者,Doss等企業也聯合推出系列智能音箱產品,還有創業公司推出的系列產品;進入16年競爭更加激烈,最終可能淪為拼資源,資本,陷入貼身肉搏戰。


Amazon Echo 在國外安心發展1年多時間,沒有什麼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出現,可以安心搭建自己的生態,但國內早已天翻地覆。這也是為什麼國內企業必須持續創新才能生存,3個月沒有大的創新可能就很危險。


市場定位


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接受能力有限,國內80%以上音頻產品200塊以內,超過500塊月銷量超過1萬臺難度很大。據了解Bose Sound link 系列,國外賣千萬臺,國內10多萬臺;Sonos 也如此,在國外很受歡迎,對比國內銷量慘澹。Echo定價合人民幣1200多塊,會員(600多塊),但會員99美金定價對美國人而言和國內199元人民幣心理感受差不多,而且他們願意為自己的興趣花錢,國內消費者由於高房價透支消費能力,對價格很敏感。


音頻內容割裂、智能家居協議不統一


國內音樂版權在阿里音樂、騰訊音樂、海洋音樂三家手中,由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內容很難統一,很可能用戶想聽的歌曲搜索不到,進而影響用戶體驗。


至於智能家居開放平臺的打造,由於各巨頭協議不統一,都想主推自己的APP做智能家居入口,有些不願意開放接口,還有排他協議,沒有一種統一的「語言」進行交互,最終到消費者手中體驗割裂,進而也會影響口碑。


這些現實困難都真真切切的存在,需要時間解決,Amazon Echo如果在中國也得面對。


中文語音語義較英文更複雜


中文口音、方言複雜,語音識別、語義理解難度都高於英文更大,要打磨出好的產品體驗,能」聽「會」說「還會」思考「,需要更長時間。


國內網絡環境複雜


國內網絡環境複雜,網速慢、掉線等問題都可能出現,大部分用戶體驗產品時反映速度很難做到1.5秒。


三、我們如何持續創新


大變革時代,對企業來講只有持續不停的創新,才能帶來長久的安全感。我們起初要做的並不是一款智能音箱,而是家庭語音管家(機器人),通過語音來協調管理家裡智能設備,但以音樂這樣一個高頻剛需功能作為切入點;為了便於用戶理解,把她叫做智能音箱;2015年條件成熟時,全新一代產品改名為小智管家機器人,我們預測Amazon 也會在Echo的基礎上推出相關機器人產品。


不僅如此,我們將過去4年通過做智能360,小智超級音箱,小智管家機器人過程中積累的資源和能力開放出來,推出專為物聯網的人工智慧雲服務平臺——語義雲,包含語義識別引擎,垂直雲端服務,機器深度自學習,給智能設備賦予一個聰明的大腦,幫助開發者打造出千千萬萬個「Amazon Echo」。


四、結論:


Amazon Echo的成功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需要所有條件都具備,直接遷移國內不一定能成功。我們需要從自己點點滴滴做起,一同改善國內的創新環境和土壤;敢於」think different」,做一些酷的,有遠見和洞察力的創新,相信未來會有更多「Amazon Echo」這樣的創新產品誕生。


(本文為小智語音音箱聯合創始人李傳豐投稿)

相關焦點

  • 拆解報告:Amazon亞馬遜 Echo Show 8帶屏智能音箱
    據調研機構數據顯示,時至今日,亞馬遜Echo系列仍是美國市場最受歡迎的智能音箱,市場佔有率近七成,佔據主導地位。此前我愛音頻網曾經拆解過:Amazon亞馬遜 Echo Show 5智能音箱、亞馬遜Echo Show智能音箱、亞馬遜 echo dot智能音箱三款音箱產品,以及亞馬遜 Echo buds 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
  • 詳解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的幾十種實際用途
    雖然現在的手機開箱即無說明書,iOS和Android系統已經不分伯仲的將市場佔據,其實人們在使用這兩大系統的手機時,也會忽略很多有趣的功能。作為智能家居海外欄目,我們今天見識一下智能音箱Echo的「開箱即失」功能。亞馬遜Echo是一款語音交互式藍牙音箱,可以使用內置的Alexa語音交互系統,來同步語音數據、播放音樂和進行智能家居設備控制。
  • 小度在家智能音箱評測——一個會自己變聰明的音箱
    一直對智能音箱這個品類關注較多,目前智能音箱也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大概在1年前,亞馬遜發布了帶屏智能音箱Echo Show,國內智能音箱先行者京東-叮咚也在今年初的CES上發布了帶屏智能音箱 叮咚PLAY,不過實際成為產品並在國內正式上市開賣的倒是今天要體驗的「小度在家」。
  • 智能音箱們,亞馬遜Echo的成功再難複製了
    有一種說法,2018年,智能音箱一準爆發。的確,在2017年,BAT輪番推出智能音箱,Rokid、出門問問等創業公司也趁勢布局,國內智能音箱的出貨量也從十幾萬上升到百萬級,資金高速湧入,中國「百箱大戰」將正式拉開序幕。
  • 中國用戶,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智能音箱?
    作者:中國用戶對於智慧型手機和智能音箱的感知,似乎處在兩個維度。一方面,在短短幾年內,無論是智慧型手機的用戶規模,還是製造水平,中國都達到了一線標準,我們甚至能自豪的說,在國內大量基於手機這一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的創新,連大洋彼岸的矽谷都不曾有過。但另一方面,智能音箱這個品類,在國內卻並沒有像 Amazon Echo 那樣發展起來。
  • 科普文:智能音箱的喚醒詞是怎樣誕生的?
    雷鋒網按:如今風靡海內外的各款智能音箱,均有一個喚醒詞,包括「小度小度」「若琪」「叮咚叮咚」等。他們為什麼叫這些名字?比如某個陰天,你對同事呼喊稱:「小明」,小明聽到了抬頭看你表示在聽,你接著問「今天會下雨麼?」小明打開手機查了一下今天的天氣預報,然後回答你說「天氣預報說下午3-4點有雷陣雨」。 智能音箱亦如此,其語音交互流程被劃分為五個環節 – 喚醒、響應、輸入、理解、反饋。
  • 智能音箱不智能?我們採訪了這家捧走CES雙獎的AI公司
    而在眾多這樣的設備中,和大多數主打個人體驗的智能硬體不同,有一種產品更傾向於家庭場景,那就是智能音箱。有人說它會是VR/AR遇冷後智能硬體的下一波浪潮,有人認為它是AI載體的一個過渡形態,不過更多人押定的是,它會是智能家居的鑰匙和標配,預示著無數生活輔助服務的可能,或許這也是蘋果為何將其搭載Siri的智能音箱稱為「HomePod」的原因。
  • 一文看懂 Echo 和 Alexa,亞馬遜如何用蘋果的玩法在玩語音?
    很多同學都有點不太理解,而且中國的 AWE 家電展後,很多文章在分析中國的智能產品時,還經常拿來與 Echo 進行對比。無論是 CES 還是AWE,Echo 背後已經帶上了一層耀眼的「光環」。 當然, Echo 是一個來自美國的智能產品,所以在中國的確很難買到。
  • 2021年,智能音箱不再是智能音箱
    文 | 羅超2016年,「網際網路女皇」、KPCB合伙人瑪麗·米克爾有過一個預判:「語音拐點已經到來,在2015年智慧型手機銷量下滑之後,Echo銷量或將騰飛。」接下來幾年,這一預測變為現實,智能音箱成為最熱的消費電子新類目。2018年百度、阿里與小米三大科技巨頭掀起轟轟烈烈的智能音箱大戰,推動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高速增長。
  • 智能音箱大盤點:到底該買哪一款智能音箱好?
    打開APP 智能音箱大盤點:到底該買哪一款智能音箱好? 科技圈每年都有新潮流,10年前是智慧型手機、8年前是平板電腦,4年前是可穿戴設備,2年前是人工智慧,今年則毫無疑問就是火遍全球——特別是中國——的智能音箱了。
  • 三分天下,格局初定,智能音箱將行至何方?|甲子光年
    從市場規模上看,這個誕生於2014年11月的新秀[1],僅在2015~2019年期間,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就由2萬臺增長至4589萬臺——劃出了一條陡峭的弧線。2015-2019年中國市場智能音箱銷量增長但另一方面,細看今日的銷量增長和市場格局,並沒有完全實現此前入局者的期待。2017年時,樂觀派曾認為:語音將會是新時代的交互方式,而智能音箱也將會跑出一條如iPhone一樣的商業模式和增長曲線。
  • 與亞馬遜Echo競爭?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正研發中文智能音箱
    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正研發中文智能音箱) 【TechWeb報導】6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正在研發中文智能音箱,可能就在下周發布。
  • 「唯物」訊飛造的中國版Amazon Echo音響,要做所有家電的遙控器
    與其他語音助手可以進行連續對話不同,和叮咚智能音箱進行的每一句話都必須先叫一次喚醒口令」叮咚,叮咚「(也可以設置成其他語音)將其喚醒,這時它的頂部就會亮起一圈藍色的燈,並在語音傳來的方向發出高亮,就像個貓頭鷹一樣把耳朵轉了過來在聆聽。這樣設定的好處是,它不會被我和別人的交談或者電視劇的聲音隨意喚醒。我可以說:」叮咚叮咚,明天會下雨嗎?
  • 若琪·月石,比亞馬遜Echo和谷歌Home更接地氣的智能音箱
    2017-06-15 20:20:35 來源: 7號人工智慧 舉報   今年5月,中國人工智慧公司
  • 騰訊安全團隊破解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可遠程竊聽並錄音
    北京時間8月13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第26屆全球黑客大會Defcon上,來自騰訊安全平臺部的Tencent Blade Team,現場演示了如何破解全世界最暢銷的智能音箱——亞馬遜智能音箱Amazon Echo。
  • 四年前中國智能音箱的龍頭老大,現在怎麼樣了?
    打開京東商城搜索智能音箱,你會發現,京魚座智能音箱產品鮮有上萬的評價量,而反觀小米和小度,上百萬的評價與京東京魚座形成了鮮明對比。叮咚智能音箱亞馬遜的「追隨者」,曾經的中國霸主叮咚智能音箱出生於一個好時代,準確的說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時代。
  • 魔輪新品首發 DOSS藍擎技術布局智能音箱大未來
    汽車的誕生解放了人類的雙腿,淘寶、美團、滴滴的出現則將人們從衣食住行等瑣事當中解放出來,懶人經濟以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無不刺激著科技的快速迭代升級。近兩年承載著大眾對更智能、更美好的生活希望的智能家居火了,頭部企業紛紛布局。而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級產品——人工智慧音箱,在行業巨頭的發力下,已進入發展快車道。
  • 三分天下,格局初定,智能音箱將行至何方?-虎嗅網
    從市場規模上看,這個誕生於2014年11月的新秀,僅在2015~2019年期間,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就由2萬臺增長至4589萬臺——劃出了一條陡峭的弧線。半年全球4576萬的成績雖然亮眼,但如果把今年6歲的智能音箱和同樣誕生6年時的智慧型手機相比,後者在2013年上半年的全球銷量已經達到4.5億臺,光蘋果單品牌就賣出了8500萬臺;即使考慮到疫情的原因,這個差距也很顯著。
  • 【海外】世界最先進的Echo智能音箱體驗報告 談談用了大半年後的親身感受
    使用語音功能相比與小孩交流是不同的,我們需要遷就它的問話模式,只要摸索出了它的關鍵詞規律,基本上說什麼它都能聽得懂,如果它聽不明白,它也會假裝聽得懂並回答一些不相干的俏皮話。這樣的回答方式不會惹怒發問人,也有一種貼切模擬人感情的感覺。
  • DuerOS版DOSS智能音箱誕生記:從AVS切換到DCS
    2017年被稱為「中國智能音箱元年」,各家廠商的智能音箱層出不窮。2018年伊始,智能音箱「發燒友」終於可以拿到期待已久的DOSS小度版智能音箱了。據了解,這款音箱由百度DuerOS和DOSS聯合研發,搭載全新DuerOS2.0系統,能夠「聽清、聽懂」用戶需求,並滿足諸如設備控制、信息查詢、娛樂聊天等需求,為用戶帶來「動口不動手」的智能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