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太空時代的結束:Delta II完成最後一次發射

2021-01-11 環球網

Space.com網站來自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報導稱,Delta II火箭即將退役。它曾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向月球,彗星和小行星發射了機器人探測器,將天文觀測臺送入軌道並部署了第一顆GPS衛星的。現在,經過三十年的服務,Delta II(亦稱為三角洲二,達美二)火箭已經成為歷史。

美國宇航局冰,雲和陸地高度衛星-2(ICESat-2)的發射總監蒂姆鄧恩說:「我對此感到有些憂鬱。Delta II世在發射行業的眾多人眼中佔據著非常特殊的地位。」 自1989年以來,Delta II火箭攻擊執行了155次發射任務。

「Delta II已經服役了30年,它確實繼承了一直服役到1960年5月的Delta I的遺產,」 鄧恩在周四(9月13日)的發布前簡報中說道。

剛剛於當地時間9月15日黎明前,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太空發射綜合體-2(SLC-2)進行發射的Delta II,不僅是其最後一次飛行,也標誌著古老的運載火箭時代的終結, 它將結束美國火箭的第一個開創性時代。

從飛彈到任務

傑伊威茲林說:「回到過去,Delta II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出現,這是雷神的世界,我們正試圖趕上俄羅斯人。」威茲林於2003年退休,擔任波音公司的Delta II副總裁,但他與火箭的淵源要追溯到1974年第100次三角洲火箭的發射。

Delta II基於最初的Delta I研發而來。它本身是基於美國空軍的第一個作戰彈道飛彈「雷神」。Delta II更大的尺寸和負載能力滿足了其軍事,民用和商業客戶的需求。

威茲林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Delta II在發射所需的有效載荷方面能力一直在提升,但基本原理和火箭的外觀都和許久以前的設計沒有多少差別。這是我們直至這次發射一直在使用的技術。」

雖然「Delta」和「Atlas」的代號將繼續在新一代火箭中使用,但Delta II是美國最後一批仍然擁有可以追溯到太空時代的開始的硬體血統的運載火箭。

Delta II的第一級發動機RS-27(A)在H-1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為阿波羅時代的土星I和IB火箭的主要階段提供動力。 為Delta II的第二級提供動力的AJ10-118K發動機和連接到第一級的固體火箭助推器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彈道飛彈計劃。

威茲林說:「所以這絕對是一個漫長時代的結束。」

這裡和那裡

人們離不開的GPS定位系統最初就是Delta II發射升天的。

在1989年情人節(2月14日)進入服務期間,首次發射的Delta II從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17號發射中心升空,首次運載GPS(全球定位系統)衛星。 這是該火箭的48次GPS衛星任務中的第一次。

運載火箭還攜帶了一系列商業通信衛星,包括將部分銥星和全球星星座部署到低地球軌道。

但Delta II最為公眾熟知的事情來自於其對太空探索的服務。

聯合發射聯盟(ULA)NASA項目的項目經理Scott Messer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慶祝其60周年,在這60年中有30年,Delta II都是NASA發射物資進太空的主要力量。在迄今為止的154次發射中,有53次是為NASA發射的。」

Delta II為美國宇航局執行的首次任務是於1989年11月發射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該衛星繪製了大爆炸的「餘輝」,為其兩位主要研究人員頒發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該火箭於1996年12月向火星發射了8個機器人探測器,包括美國宇航局的第一個探測器,探路者,以及2003年6月和7月的雙火星探測器,精神號和機遇號。 火星全球探勘者號(Mars Global Surveyo,1996年)和火星奧德賽(Mars Odyssey ,2001年)的軌道飛行器,以及鳳凰號登陸器(Phoenix ,2007年)也是三角洲II號對紅色星球的任務中的亮點。

Delta II還於2011年向月球發射了美國宇航局的重力恢復和內部實驗室(GRAIL)探測器,標誌著火箭在佛羅裡達的最後一次發射。同年早些時候信使計劃(MESSENGER mission)在水星環繞軌道運行的任務; 六個小行星和研究彗星的太空船,包括1996年的近地小行星交會(NEAR)探測器,1999年的星塵彗星樣本返回任務,以及2007年離開地球後成為第一個訪問小行星Vesta和Ceres兩個天體的太空船的黎明號(Dawn)。

其他NASA Delta II發布的歷史記錄包括2001年Genesis探測器,它返回了太陽風的樣本; 2003年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和克卜勒太空觀測站在2009年找到地球尺寸的太陽系外行星。

Delta II的最後一次發射,NASA的ICESat-2,旨在通過無與倫比的細節跟蹤陸地和海冰的變化。

一次耀眼的成功

Delta II在其30年的發射歷史中只經歷了一次徹底的失敗。 1997年1月17日,攜帶GPS衛星的Delta II在飛行13秒後爆炸,在佛羅裡達發射場和一些附近停放的汽車上留下了碎片。

ULA的Delta II現場經理Kathy McLaughlin 「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所有不同的機構如何走到一起。空軍,美國宇航局,承包商,射程安全,所有人聚在一起尋找問題是什麼,並確定我們需要做些什麼。「Kathy已經在該計劃上工作了30多年。她補充道: 「我們能夠在三個月內找出原因,並再次發射火箭,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ICESat-2任務將標誌著Delta II連續第100次成功,這是運載火箭中史無前例的記錄。

梅塞爾周四透露說:「我們過去常常在火箭上放置星星來代表我們成功發射的數量。幾年前我們把這些星星取消了,但是最後一次發射我們決定讓這些星星重新出現在火箭上。事實上,我們放上了200顆星,我們把它們發給了所有曾為火箭工作的人,他們有退休人員,有來自我們客戶群和空軍部門的人,讓他們在星星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梅塞爾說:「基本上我們有大約800人已經為火箭籤名。」

相關焦點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更表示,太空業務是一個價值 3300 億美元的市場,可以創造至少 21 萬個就業崗位。他說全球目前有 1700 家私人航天公司,其中 45% 在美國。太空生意最重要的是火箭,但想造新火箭的公司基本都得從頭來過2001 年,馬斯克最初的太空計劃,是在火星上搞一個植物溫室。那時候他概念化這個項目,目的還是在於希望遊說政府增加太空預算,吸引公眾對於太空探索的興趣。
  • 國際空間站最後一個太空實驗艙將搭乘日本飛船升空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最後一個太空實驗艙將搭乘日本飛船升空[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樊俊卿]5月25日,外媒「Engadget」發布消息稱,國際空間站最後一個科學實驗艙將在2020年秋季搭乘日本HTV貨運飛船升空。
  • SpaceX又一次成功發射,明年初還會把特斯拉的跑車送到太空
    由於這次發射事先並沒有向公眾預告,目睹了這一景象的加州南部居民們,在震驚之下紛紛拍照、發視頻到社交網絡上,猜測這一奇異景象是不是UFO。最後,洛杉磯消防局不得不發通告,解釋「天空的神秘亮光」來自發射中的火箭。據報導,Space X的獵鷹九號火箭於22日晚5點27分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搭載著第二代銥星移動通信系統(Iridium Next)其中的銥星-4衛星。
  • 從天文發現到航天發射,盤點2019年的關鍵太空時刻
    從年初美國國家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造訪「天涯海角」開始,到年末中國長徵五號(胖五)成功發射結束,這些大事件,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2020年已經開啟,對此,我們重新收集了數據,盤點了認為發生在過去一年中的太空精彩時刻。
  • SpacX首次載人發射成功,現在的我們,離太空旅行還有多遠?
    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將搭載兩名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太空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送入軌道。因此,太空熱愛者們對於SpaceX第一次載人航天發射引發的重大宣言仍然持懷疑態度。然而,這真的如美國總統在發射升空後不久所說的「商業航天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嗎?事實上,這是非常有可能的。畢竟,載人龍飛船示範2號並非一次性。這是一次試飛,用於驗證SpaceX載人龍艙和獵鷹9號火箭能否順利完成對接國際空間站的載人任務。
  • 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第100次發射,今年北鬥太空密織網
    剛剛完成的發射,拉開了今年密集發射的序幕。記者了解到,今年北鬥系統將發射8至10顆北鬥三號組網衛星,完成所有中地球軌道衛星發射,進一步完善全球系統星座布局,全面提升系統服務性能和用戶體驗。北鬥在太空中織就的一張網,在我國交通、農業、公安、測繪等行業以及大眾領域已實現規模化應用。
  • 「童心向太空」科普雲課堂│火箭發射的冷門知識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5月31日19:00-20:00,在新京報聯合中國火箭開啟的「童心向太空」科普雲課堂直播間中,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劉曉解答了網友關於火箭的各種疑問,與屏幕前的小朋友、大朋友來了一場與太空的趣味對話。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時間:2020-12-15 19: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昨天,正在回家路上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打了下方向盤,通過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建立了更為精準的返鄉路線
  • 第一個成功發射火箭到太空的民科Ky Michaelson
    (原標題:第一個成功發射火箭到太空的民科Ky Michaelson)
  • 樂高積木 城市太空 60228 深空火箭發射控制中心圖文評測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樂高為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而推出的城市太空系列,60228深空火箭發射控制中心,這個套裝也是除了60229之外第二大的太空套裝了,所以內容也是相當的豐富,當然60229的視頻和評測我們之後也會為大家呈現,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套60228都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吧~包裝正面是火箭發射基地的全景照
  • SpaceX「獵鷹9號」4型火箭今日最後一次發射 為國際空間站送一個AI...
    SpaceX「獵鷹9號」4型火箭今日最後一次發射 為國際空間站送一個AI機器人  黃琨 • 2018-06-29 18:19
  • 1972年12月19日,最後一次登月計劃結束,下次人類登月是什麼時候
    美國的探月計劃在48年前的今天,1972年12月19日(農曆1972年11月14日),最後一次「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1972年12月19日在完成了系列登月計劃中歷時最長的一次使命之後,「阿波羅17」號飛船濺落太平洋,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全部結束,3名太空人中有2名--尤金-A-塞爾南和哈裡森-施密特總計在月球上逗留75小時,與此同時,第3名太空人,羅納德-E-埃文斯駕指揮船繞月球飛行。
  • 太空學校發射小火箭
    太空學校發射小火箭   攝影/本報記者王衛  本報訊 8月29日,在「太空學校近百名中國學生參加了北京80中學舉行的太空學校活動,這是英國文化協會和北京天文館連續第二年舉行的中國太空學校活動。在實踐課程「製造火箭」上,太空學校的同學們分小組製作火箭模型,並進行點火發射。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這次的發射任務,是馬斯剋星鏈計劃的第15批「一箭60星」升空。其實大家目前對SpaceX火箭發射、回收早已見怪不怪,但這次發射還是有兩個值得一提的兩點。
  • 美媒關注中國太空站計劃:2022年前完成天宮三號發射
    美媒稱,在沒有太多宣傳的情況下,中國在2011年將自己的太空站——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送入軌道,它堅持了兩年,為中國建造和發射8.6噸重的天宮二號提供了實踐經驗。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30日報導,天宮二號在2016年底發射升空,預計它能堅持更長時間。2017年4月,中國的一艘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了自動交會對接。
  • 特斯拉狂降16萬,飛船炸了一次又一次,這個單挑太空的男人到底多牛?
    這只是一個起點,19年的時間,從無到有,Space X一次次革新歷史。如若人類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似乎馬斯克的使命就是帶領人類走出地球。「生命終將超越太陽系,到達其他恆星系統。」今日6000字長文,拋開是非議論,是一個中年男人單挑太空的故事,一個只屬於Space X的故事。
  • 中國又一個「太空水漂」是如何完成的?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以「太空打水漂」的形式返回地球,成功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打水漂」是中國一種古老而有意思的遊戲,嫦娥五號的返回是中國打出的第二個「太空水漂」,第一個已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上實現。
  • 太空任務徽章:那些屬於蘇聯的時代烙印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或許很難再追蹤到當年的細節,但那些保留下來的太空任務徽章卻成為了一個個歷史的講述者,為我們重現那段迷人的歷史。 加加林的壯舉實現了自古以來人類飛天的夢想,開啟了探索太空的新紀元,使人類從全新視角對宇宙及其生活的星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後,蘇聯的航天事業邁入快速發展的時代。
  • SpaceX完成了Crew-1發射任務,開啟NASA載人航天的新紀元
    對於SpaceX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裡程碑,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公司開發和測試了將人類定期送入軌道的太空飛行器。「感謝獵鷹9號團隊,幹得好。這是一段非常棒的旅程;」NASA太空人兼韌性指揮官Mike Hopkins在太空中說。「同時也要感謝SpaceX回收和發射團隊,以及所有NASA團隊和國防部團隊,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就不會來到近地軌道。」
  • 中國的太空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嫦娥飛天」預示著中國走向發展高科技道路,全力發展太空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那麼,什麼是太空經濟呢? 中國的太空經濟該如何進行布局與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