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飲食建議
1.大暑時節,適當地吃些苦菜、苦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以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還可以去暑溼,防中暑。
2.天氣炎熱,要注意多喝白開水,也可以喝綠豆水等消暑湯飲。
寶寶飲食推薦
大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喝薑茶
曬伏姜、喝薑茶、吃薑汁調蛋是台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薑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溼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
吃鳳梨
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多食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給寶寶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增加清熱解毒
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益氣養陰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給寶寶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節氣溫馨提示
忌大量飲水
大量飲水不但會衝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忌單純進補
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捲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寶寶節氣食譜
蓮子湯
材料:蓮子 30克、冰糖 10克、紅棗 20克。
做法:
首先把鍋中倒入適量的水。
接著把準備的冰糖倒入水中。
待冰糖融化後。
將紅棗和蓮子倒入鍋中。
大火煮製15分鐘。
等蓮子和紅棗煮熟後改小火熬5分鐘即可。
寶寶保健建議
來源:遼源市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