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把英語學習材料往孩子面前一堆、把錄音一放,認為英語學習是件非常簡單的事,其實不然。在孩子早期接觸英語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多聽一些英文音頻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您有播放到位嗎?您是否了解針對各年齡段孩子,播放什麼類型的音頻最適合?選擇在什麼時間以怎樣的形式播放孩子吸收最好?您是否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英語學習側重點是什麼?並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要想給孩子有計劃地規劃英語學習這件事,家長要掌握兒童習得語言的規律,在不同的時期做不同的事情,不要因為家長的「不知道」,讓孩子錯過語言學習的黃金期。讓我們一起聊聊孩子在家啟蒙階段的那些事並且了解一下家長在這個階段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啟蒙階段:3-5歲 先聽說
孩子幾歲開始啟蒙比較好呢?我個人認為3歲是比較理想的起點。0-3歲是兒童母語發展的黃金時期,先把母語說好,到3歲基本可以做到說的內容能夠讓陌生人聽懂。4歲開始也可以,也有5歲多才開始學習英文的,方法用對了,在聽說方面也會進步很大的,但是跟從3歲就開始沉浸式學習的孩子比,就得抓緊追趕,畢竟沉浸式學習贏在了時間上,對於語言學習智商不太重要,靠的就是時間。而且3歲就開始啟蒙的孩子不排斥英語。
啟蒙階段又叫「文盲」階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多聽再說。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儘可能地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聽英語的環境,可以幫助孩子擴充聽力詞彙量,聽懂簡單的指令和生活用語。
給孩子聽一些有節奏,朗朗上口的英文兒歌是不錯的選擇。這是一個無意識的學習過程,家長不用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學習,把英文兒歌當成背景音樂在家裡播放,不經意間孩子就可以模仿說單詞。如果家長英文比較好,可以跟孩子日常用英文溝通,做英文互動遊戲;可以給孩子看原版動畫片和flash故事;聽英文歌曲;給孩子看英文原版分級讀物,一邊看一遍播放錄音,讓孩子邊看圖書邊聽
在這個過程,家長不要過多的讓孩子注意文字,就好比孩子剛會說話,可以讀唐詩可以說兒歌,但是詩歌裡每個字什麼意思孩子是不知道的。學英語也是一個道理,我們不要求孩子非得懂這個英文是什麼意思,他只要能夠建立起音跟物的關聯就行。隨孩子興趣走,孩子會經過一個大概有6個月到1年的沉默期,這個時期孩子還不會說只是一個語音輸入的過程,但是過了這個時期孩子就有一些簡單的輸出。
我不主張孩子超前學習,在這個階段孩子還沒有辦法閱讀和認字,家長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急迫的心情給孩子學教材,背單詞,對這麼小的孩子用成人學習的方式來學習,有點本末倒置,不僅浪費時間同時還會磨滅孩子的學習興趣。
等孩子積累了1000個聽力詞彙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考慮給孩子報一個英語課外班,可以和外教交流那種的,讓孩子在口語課堂上和外教進行口語交流練習,課外培訓機構的課堂教具比較豐富,遊戲互動活潑,大大提升孩子口語輸出的興趣,還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家長在啟蒙階段的角色與作用
在這個階段,家長參與要多一些,而且要求家長本身要對學習英語這件事有熱情,家長對英語的熱情是孩子學英語的第一動力,畢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家長英語比較OK,可以在家跟孩子說一些簡單的對話,生活日常用語,還可以給孩子繪聲繪色地讀分級讀物;如果家長英語不行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看原版動畫片,一起聽讀物音頻,也可以買個點讀筆進行點讀學習,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網站。父母在家要多鼓勵孩子,點燃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大家好,我是Q媽。本人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每當與家長溝通時總會發現她們的困惑和迷茫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家長們關心的問題Q媽整理出筆記與大家分享,真心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共同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如果您看完本文後覺得對您有幫助或者喜歡,可以點擊關注「Q媽育兒筆記」,我會每天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或者好的建議給我,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