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象山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竣工

2020-12-23 瀟湘晨報

中國寧波網記者沈孫暉 通訊員孫建軍 錢若晨

記者今天從象山石浦鎮獲悉,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自此,漁家風情濃厚的東門島新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去石浦遊玩的遊客們又多了一處賞景打卡地。

據了解,該工程為東門島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的子項目,於2018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歷時兩年多完工,完成投資2060萬元。

建設內容主要包括2.8公裡的濱海棧道、5.6公裡的棧道欄杆、5個景觀平臺、7000平方米的登山步道以及配套附屬工程等。

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的建成,彌補了石浦鎮旅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了海島漁村的「顏值」和「氣質」,對於推動「攝影+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長三角獨具魅力的海洋休閒旅遊目的地,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象山新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竣工「圖」
    日前,象山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自此,漁家風情濃厚的東門島新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去石浦遊玩的遊客們又多了一處賞景打卡地。據了解,該工程為東門島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的子項目,於2018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歷時兩年完工,完成投資2060萬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2.8公裡的濱海棧道、5.6公裡的棧道欄杆、5個景觀平臺、7000平方米的登山步道以及配套附屬工程等。
  • 象山這兩個海島有新變化,值得一去!
    傅天生攝 12月14日、15日,由省自然資源廳及6位來自相關單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對象山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進行了驗收。 這兩個項目均為中央海域使用金項目。 至此,象山7個中央海域使用金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已全部完成竣工驗收,在全省率先實現中央海域使用資金項目全部清零。
  • 象山兩座「神秘島」有新變化!值得一去
    象山兩座「神秘島」有新變化!傅天生攝12月14日至15日,由自然資源廳及6位來自相關單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對我縣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進行了驗收。據悉,這兩個項目均為中央海域使用金項目,至此象山縣7個中央海域使用金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已全部完成竣工驗收,也標誌著寧波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中央海域使用資金項目全部清零。
  • 象山縣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省級...
    近日,象山縣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省級驗收。至此,寧波市在浙江率先實現中央海域使用資金項目全部清零。東門島項目遊步道據悉,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是象山縣最後通過驗收的兩個中央海域使用金項目。自2012年起,象山縣先後申報了7個中央海域使用金海洋生態修復項目,獲得了中央資金支持4.22億元,地方自籌2.39億元,總投資6.61億元,目前已全部竣工通過驗收。
  • 蒼南大漁寮沙灘濱海棧道即將投用
    道路提升5.2公裡、濱海棧道3.6公裡、自行車綠道4.5公裡……近日,記者從蒼南縣馬站鎮了解到,蒼南縣大漁寮沙灘景觀提升一期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將於2020年初竣工驗收。屆時,不僅漁寮沙灘將以全新面貌向廣大遊客展示,更有風景亮眼的濱海棧道供遊客漫步看海。據悉,蒼南大漁寮沙灘景觀提升一期工程(含漁寮村民居有機更新)於2017年動工,位於蒼南縣168黃金海岸線南部核心濱海區塊,一期工程總投資已達2億元。
  • 深圳綠道|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綠道:10個景觀主題各有特色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交給南山區負責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建設內容包括重力式護岸結構、園林、綠化、廣場、道路、海上棧橋及配套設施等。」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西段建設整體延續、保持了東段的風格,「生態、簡約、實用、便民」的設計理念貫穿全園。10個景觀,不同主題特色。
  • 將建空中棧道!平湖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要大變樣
    從平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景觀提升工程近日正式啟動建設
  • 親近海岸線 榮成環海路濱海綠道東拓工程加緊推進
    榮成好運角旅遊度假區依託優美的岸線風光和資源優勢,堅持高端定位、生態優先,高標準建設濱海綠道「主脈絡」,統籌做好岸線修復和景觀配套,全力打造親海生態景觀帶、康養娛樂體驗區、休閒旅遊經濟圈。連日來,榮成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環海路濱海綠道東拓工程加緊推進,這一工程按照國家級濱海旅遊公路標準建設,綠道設計寬3-4米,為彩色運動型柏油鋪裝,沿線還將在相應節點配套旅遊服務設施。
  • 今年6月全部竣工,景觀提升讓蒼南大漁寮景區「顯山露水」
    日前,大漁寮景區景觀提升工程項目負責人吳瀟逸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該項目總投資額為1.6億元,項目的實施有利於提升景區形象,提升景區的旅客接待能力和知名度,帶動當地及周邊的旅遊經濟發展。同時,該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打響蒼南濱海特色旅遊品牌,推動蒼南全域旅遊區創建和「浙江山海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助力做大做強蒼南旅遊產業。
  • 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貫穿於這座濱海美城的綠道,猶如嵌入山海間的一條玉帶,將大海、青山、公園、社區等串聯起來,編織成一張這座城市獨有的綠色生態網。鹽田海濱棧道共分三個主題段落城市生活岸線段包括「中英街」海岸線棧道、沙頭角親水性景觀環境步行系統;工業港區岸線段分為「綠樹林蔭」「海港印象」「漁舟唱晚」「山海奇觀」四個主題,開創了港區旅遊的新線路;自然生態岸線段包括「大梅沙西棧道」「大梅沙海濱公園
  • 象山將迎來全新綠道,一大波美圖先睹為快喲!
    南大河濱水綠道如今,東大河也要有大變化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從縣住建局獲悉,東大河改造工程,位於中心城區東部,自丹山路至橫大河,全長4.8公裡,兩岸景觀帶共計6.8公裡。一軸:生態綠軸;四區:鮮、生、色、活;多點:沿線布置多個景觀節點。
  • 廣州首個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竣工啦!
    廣州首個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竣工啦!廣州這裡將打造近1公裡靚麗海岸風景線吹著海風、腳踩細沙在海邊漫步好不愜意近日,廣州首個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廣州市南沙區虎門大橋(廣州段)北側海岸線整治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原先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的海岸帶蛻變成極具海灘風情的濱海公園,成為新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 未來象山,打造美麗的濱海城市!
    今晚,播出第十期《象山:把美麗經濟富民工程進行到底》,由象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包朝陽講述象山美麗經濟發展之路。一起來看詳細報導↓比如治水工作,象山多次獲得省裡最高榮譽大禹鼎;比如治氣工作,象山的空氣品質優良率常年保持在96%。象山還是個海洋大縣,特別是在海洋環境的保護上,這幾年主動拉高工作標杆,提出「碧海銀灘也是金山銀山」的工作理念,重點加強了生態海岸帶的保護修復,嚴控陸源汙染物的排放。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久久為功地打造一條北緯30度最美的海岸線。
  • 中國十大最美綠道
    綠道,作為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生態廊道,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而且也改變了生活習慣,傳播了低碳理念。今天,我們收集整理了十大最美綠道,一起領略生態之美!,以及與水為友的適應性設計,並結合汙染和硬化河道的生態修復,用最少的錢幹預,保留現狀植被,融入藝術裝置和慢行系統,並將生態建設與城市開發相結合,構建了一條貫穿城市的、低維護的生態綠道,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態系統服務。
  • 蒼南「三百億」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
    其中,溫州市民熟悉的海濱浴場——炎亭景區將要進行大提升工程,工期至2024年完成。據了解,這次集中開竣工活動設有主會場和6個分會場,包括竣工項目31個、總投資103億元。蒼南縣委書記黃榮定說,今年的開竣工項目無論是項目數量、投資規模,還是帶動能力、經濟效益,都較去年的「雙百億」工程項目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特別是,鐵路杭深線蒼南站改擴建工程,更是蒼南打造浙閩省際交通樞紐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這批項目的開工和竣工,必將對蒼南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 浙江將建1800公裡生態海岸帶:可徒步、露營、探險……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盛建榮介紹,「浙江省生態海岸帶是指浙江大陸海岸線陸側20公裡左右帶狀區域內,北起平湖金絲娘橋,南至蒼南霞關漁港,依託快速路、慢行系統、綠道,串接自然保護地、生態休閒區、人文景觀區、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等形成的自然生態優美、文化底蘊彰顯、人文活力迸發的濱海綠色發展帶。納入本次規劃範圍的生態海岸帶長度約1800公裡。」
  • 象山:骨子裡的大海
    6月10日,以尋找山海相連的精神家園為主題的寶馬文化之旅抵達首站——千年漁鄉浙江象山。三天後,傳來象山獲批設立國家級海洋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消息。這個數千年來靠海為生的小城裡,勤勞的人們遵照大海的作息重複著潮漲潮落的每一天,對大海的敬畏與堅守,讓他們以僅有的800公里海岸線,成為全中國3.2萬公里海岸線上海洋文化生態最活躍的地方。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長鈴表示:「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海洋和漁業文明保持得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象山。」
  • 隔音帶變休閒走廊 福榮都市綠道改造後更「親民」
    「艾景獎」金獎的福田福榮都市綠道,近日迎來提升改造工程。昨日,記者在該綠道沿線採訪了福田城管有關負責人和鐵漢生態工程師,了解到該綠道的提升細節。記者獲悉,福榮都市綠道提升工程整體將在今年5月中下旬竣工,並結合周邊市民需求對綠道功能進行細分,給市民帶來更「親民」、更「生態」的精品都市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