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滿城,道為錦!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2020-12-20 澎湃新聞

綠滿城,道為錦!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2019-04-02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生態鹽田

離開平日裡車水馬龍的喧囂,

沿著鹽田綠道騎行、徒步,

感受鹽田的獨特風光,

或漫山花野、或坐擁山水、或樹植環繞......

人在綠道上,入目皆是畫。

一條條綠道

串起了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截至目前,

鹽田區已建成

257公裡

綠道,

省立綠道

33.8公裡

海濱棧道

19.5公裡

,社區綠道

58.5公裡

登山道

141.5公裡

,盤山綠道

3.6公裡

隨著鹽田區257公裡綠道的全面建成,

轄區不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貫穿於這座濱海美城的綠道,

猶如嵌入山海間的一條玉帶,

將大海、青山、公園、社區等串聯起來,

編織成一張這座城市獨有的綠色生態網。

在鹽田,

不少市民的休閒生活大多是從綠道開始的,

他們或騎行、或慢跑、或散步、或載歌載舞,

在攬山觀海間享受一份自得其樂的恬靜安逸。

騎行

5分鐘

可以到社區綠道

15分鐘

可以到城市綠道

不用

45分鐘

可以到省立綠道

閒暇時光來鹽田這些綠道走一走

享受美麗的自然風光

品味鹽田城區的歷史人文魅力~

人性化設施配套齊全  海濱棧道盡顯人文氣息

沿著「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修建的海濱棧道是深受居民和遊客喜愛的休閒親海景觀帶。

鹽田海濱棧道西起中英街,東止揹仔角,一路沿著黃金海岸線曲折蜿蜒,

串聯起中英街、鹽田港、大小梅沙等景點,全長19.5公裡。

人們沿著棧道漫步,不僅可以一覽怡人的海濱風光,還能感受深厚的歷史人文。

三五成群的市民悠閒地走在綠道上,沿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加之藍天白雲,海闊風清,頓覺十分愜意。

鹽田海濱棧道共分三個主題段落

城市生活岸線段包括「中英街」海岸線棧道、沙頭角親水性景觀環境步行系統;

工業港區岸線段分為「綠樹林蔭」「海港印象」「漁舟唱晚」「山海奇觀」四個主題,開創了港區旅遊的新線路;

自然生態岸線段包括「大梅沙西棧道」「大梅沙海濱公園」「大梅沙東棧道」「小梅沙海濱公園」及「揹仔角棧道」五個部分。

各段棧道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以現成的山海資源為骨架,飾以人工的雕琢點綴,充分保留了天然的濱海景觀,讓市民在「慢節奏」中充分感受攬山觀海的清新暢快。

此外,

綠道上的配套設施也十分完備,

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直飲水設施,

遊客口渴了可擰開龍頭隨飲,

還有掩映在樹林間乾淨整潔的公廁,

以及路邊供休憩的石桌木凳,

每一處設計都盡顯人性化。

作為全面建設「健康鹽田」的又一舉措,

鹽田區還對轄區內的多條綠道進行了升級改造,

沿途每隔100米就設有造型各異的健康口號標牌,

引導市民科學運動,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打造特色花卉風景線  賞櫻綠道倍受居民熱捧

自2015年底以來,鹽田區先後實施省立綠道櫻花、風鈴木種植項目和海濱棧道沿線綠化景觀提升,形成了「上坪賞櫻」「藍色棧道」等一系列綠道觀花景點。

據小編了解,省立2號綠道共種植有480株櫻花,主要為中國紅、廣州櫻及小喬櫻花。其中「中國紅」櫻花花色絢麗、熱烈大方,象徵著生活和事業都紅紅火火,最能反映中國人民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觀念;「廣州櫻」花型奔放,花瓣張得較開,則象徵著開放包容的精神。

每年花開時節,

連片的櫻花競相盛開,

美不勝收堆雲疊雪的景致

引得不少居民遊客前來踏青賞花,

在春色中感受緋雲絳雪的爛漫精緻,美不勝收。

位於梧桐山盤山公路的綠道是轄區居民健身休閒的又一個好去處,鹽田區於2017年6月啟動梧桐山盤山公路改綠道工程,該項目長約3.6公裡,先後完成機動車道改造、修建休息平臺及驛站、完善沿線交通設施及綠化提升等,建設內容包括土建工程、安裝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綠化工程。

實行精細化管養 建設「綠色舒心」之道

在省立綠道管理方面

鹽田區為實行精細化養護,不斷提升日常養護管理水平,打造鹽田區特色省立綠道品牌,同時聯合管養單位建立聯防機制,加大巡查、監督力度,有效保證了綠道的安全運營。

在海濱棧道管理方面

目前,鹽田區對19.5公里海濱棧道實行一級管養,通過衛生保潔、綠化養護、標識系統和基礎設施等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並協助開展棧道治安巡查、溺水救援等工作,確保棧道的乾淨整潔、公共設施完好,為轄區居民營造一個舒心愜意的休閒環境。

早在綠道網建設規劃設計階段,

鹽田區相關部門就通過媒體、網站等載體

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

力求方案更加符合實際、更加符合群眾要求。

同時,

積極採納合理化建議,

在綠道沿途增設了驛站、衛生間、

休閒凳、戶外健身器材等便民設施,

切實使綠道成為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好平臺。

鹽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歡迎不歡迎、接受不接受、使用不使用」作為評判綠道網建設成敗的根本標準,在綠道建設和使用中真心實意地滿足群眾的實際願望和需求,早做謀劃問計於民,確保建設的就是群眾心中想要的,將綠道打造成「綠色舒心」之道。

喜歡綠道的朋友們

可以來鹽田綠道走走

沿途綠意盎然

騎行也好,徒步也罷,皆愜意......

閒暇之時約上三兩好友

來感受鹽田綠道邊上濃濃的春的氣息吧~

(來源:發現美好鹽田、鹽田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兩江新區規劃建設綠道1947公裡 串起17個大型城市公園
    3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新區以城市公園綠地為基地,共規劃7條綠道主體線路,並在新區全面鋪開「花漫兩江」開花植物栽植專項行動,在立交節點和主幹道上形成花海、花廊景觀。據悉,兩江新區將以照母山、嘉陵江為主脈,穩步推進人和、禮嘉組團綠道系統建設,利用綠道將現狀分散的城市公園、山體公園、水體、公共空間等進行串聯,形成大山大水特色的綠色空間網絡。按規劃,兩江新區將建設綠道1947公裡,目前已建成兩條示範段。綠道主線聯繫17個大型城市公園,支線深入社區激活眾多社區綠地,以綠道控制沿線綠廊,打造城市宜居品質。
  • 踐行綠色理念 打造生態高地——生態環境成為鹽田最大發展優勢
    綠色,是鹽田的底色;生態,是鹽田的招牌。   64.6%的森林覆蓋率、257公裡的城區綠道、19.5公裡的海濱棧道、353天的年度空氣優良天數、22微克/立方米的PM2.5均值……這是生態鹽田的驕傲,也是美麗中國在南海之濱的真實映照。
  • 環城牆繞山林濱長江 南京「綠道」串起江南最美四季
    吳慧 攝中新網南京3月29日電 題:環城牆繞山林濱長江 南京「綠道」串起江南最美四季中新網記者申冉春有繁花似錦、夏有江畔水韻、秋有楓紅黛粉、冬有青松映古寺……環繞著江蘇南京城區內外的863公裡「綠道」,仿佛一條綠色項鍊,串起古城處處如珠美景,引導人們感受江南如畫的四季美景。
  • 環東湖綠道樣板段驚豔亮相 串起東湖3個景區
    環東湖綠道是東湖風景區生態保護和系統修復的核心工程,綠道全長28.7公裡,綠道串聯起磨山、聽濤、落雁3個景區,將打造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條主題綠道以及4處門戶景觀、8大景觀節點。位於綠道西入口的楚風園,正在進行園區景觀提升改造、驛站等配套設施建設。阮成發要求,注重利用驛站地下空間建設更多的衛生間等設施,充分滿足遊客停車、如廁、就餐等基本功能需求。
  • 廈門新增13公裡生態綠道,一路繁花相伴,地點就在……
    廈門人又將多一個好去處啦~~2.68公裡長的生態綠道建有自行車道和停靠點還有旱溪景觀、活動廣場那麼,具體位置在哪裡>海翔大道兩側30米退線(翔安段)綠化工程西起翔安瓊頭,東至411縣道,橫跨翔安大道、翔安東路等道路,全線總長12.68公裡。
  • 1307公裡綠道串起市民健康生活
    10年來,嘉興市整合要素資源、優化城市內涵、統籌城鄉發展、創新生活理念,把綠道變成了市民身邊的觀光道、健身道、幸福道,串聯起心靈與美景,見證了城鄉面貌的變遷,織就了全民健康的生活理念。除了大量市民繼續自發走上綠道,各個單位的工會、社區街道、鄉鎮也紛紛將大家組織起來,在各個綠道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除了散步、跑步、騎行,嘉興人還以綠道為載體,開展輪滑、攝影、親子行等活動。在今年的「綠道十年,五彩嘉興」系列活動中,城鄉市民紛紛背起了照相機,用鏡頭記錄綠道美。市民們踴躍參賽,發來了3000多張各種角度的綠道照片。
  • 福州:福道環山 綠道滿城
    【解說】串山連水,織補綠網,修復生態……為提升城市的宜居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福州市近年來加快建設城市綠色通道和生態景觀走廊,打造綠意盎然的城市生態環境。  位於福州市鼓樓區的金牛山福道於2015年開工建設,2017年底全部完成,總投資約6億元人民幣,全線規劃總長約19公裡,其中主軸線依山脊順勢而建,長約6.3公裡。作為城市綠道與慢行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福道東北接左海公園,西南連閩江廊線,是一條依山傍水、與生態景觀融為一體的城市休閒健身走廊。
  • 閔行綠道已超50公裡 今年還將再建20公裡
    筒子們,您有沒有發現這些年自己已經被滿滿的綠色包圍?身邊的「綠」如同雨後春筍般慢慢多了起來。  江龍路城市綠道地處浦錦街道,位於江龍路南側,西起浦錦南路,東至浦申南路。  閔行建成的綠道總長已逾50公裡,今年還將再建20公裡。
  • 廈門海翔大道新增13公裡長生態綠道 建有自行車道
    海翔大道新增13公裡長生態綠道建有自行車道和停靠點,還有旱溪景觀、活動廣場該項目全長12.68公裡,包含8公裡長的自行車慢行道。項目沿途還建設了自行車停靠點、旱溪景觀、活動廣場等,是一條集運動、休閒、景觀為一體的生態綠道。據代建單位項目經理林明亮介紹,翔安段綠化工程已於近期全部施工完成,其中2標段和3標段已通過驗收,1標段正在驗收。
  • 串起青山綠水 推動城鄉融合丨200公裡綠道繪就金東區和美底色
    在多湖街道東方明珠花園小區居住多年的楊女士告訴筆者,她每天早上都會帶著兒子來綠道上走走,「既鍛鍊了身體,又呼吸了新鮮空氣,特舒心。」全面啟動 掀起綠道建設新高潮2015年,金東區城市生態綠道建設全面啟動,艾青文化公園等地的遊步道改成了便於騎行的瀝青路面,成為新城區最重要的休閒環線。
  •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12-18 17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鹽田區代表深圳市成功入選
  • 綠道連接「綠肺」 年產氧44萬噸
    目前,廣州綠道已經串聯各類公園逾百座,形成了以綠道為基礎的城市生態架構,不僅提高空氣品質、改善水環境,還成為人們親水、觀鳥、踏青的好去處。生態之道 南飛「停歇地」棲息177種鳥類被譽為「廣州南肺」的海珠湖,不僅能解決城市防洪排澇問題,發揮雨洪調蓄的作用,同時也是作為景觀湖建設有綠道,成為市民喜愛的休閒娛樂場所。
  • 生態底色繪就高質量發展畫卷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64.35%的森林覆蓋率、253公裡的城市綠道、19.5公裡的海濱棧道、PM2.5連續5年超歐盟標準,空氣品質全市第一……這是生態鹽田的驕傲,也是美麗中國在南海之濱的真實映照。從華南首個國家生態區,到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聯合國首批「SUC國際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再到12月17日,正式被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確認並公布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鹽田正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發展戰略,構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濱海城區新格局。
  • 這裡是日照丨打卡28公裡陽光海岸綠道,觀海聽濤暢享生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7月1日,陽光海岸綠道全線貫通。記者第一時間對這條陽光海岸綠道進行了探訪。陽光海岸,美麗綠道。這條陽光海岸綠道南起燈塔廣場北至兩城河南岸、總長約28公裡。是一條集休閒娛樂、運動健身和文化展示於一體的情景體驗式複合綠廊,也一直致力於為市民和遊客打造一個樂享自然的親海空間,這條長達28公裡的陽光海岸綠道到底有哪些迷人之處呢?
  • 北京今年再建283公裡綠道,城裡暢遊名勝古蹟,體驗人在林下走
    在已完成的綠道中,濱水綠道長度約為351.5公裡,佔總長度的42.8%。趙雲龍還說,北京還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綠道可以將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空間串起來,彰顯北京古都文化的特有風採。「我們的綠道和別的城市的綠道還不太一樣,別的城市很多都是為發燒級的步行者或騎行者提供長距離鍛鍊,而我們的綠道主打居民身邊綠道,有幾十公裡長的大循環,也有五公裡一個的小循環,讓普通市民出門就能享受綠道。」
  • 寶安435.96公裡綠道為市民提供休閒生活空間
    這裡正是寶安長達435.96公裡的綠道中,最為市民熟悉和喜愛的鳳凰山綠道。鳳凰山綠道位於鳳凰山森林公園入口至西鄉綠道交接點,充分利用鳳凰山旅遊區的自然條件,沿山地林道、登山道、濱水道建設,綠道全長19.18公裡,其中,福永段長13.33公裡,道寬規格有3米和6米。
  • 福建安溪:綠道刷新城市「顏值」提升生活品質
    「過去散步一般只在小區裡轉轉,綠道北線建起來後,出門就像進了公園。」家住福建泉州安溪縣城東萬達廣場附近的張華陽歡呼雀躍。他說,今後每天都要到小區外的綠道「打卡」,聽聽風吹樹葉的聲音,看看道路兩旁蔥蘢的花草,呼吸裹挾花香的空氣,沁人心肺,好不愜意。
  • 深圳綠道|騎行5分鐘可達綠道是什麼體驗?深圳人告訴你
    深圳新聞網2019年3月27日訊(記者 鍾鴻冰)自2010年啟動綠道建設以來,深圳已經建成全長約2448公裡的綠道網絡和382個綠道「公共目的地」,覆蓋密度全省第一。市民騎行5分鐘可達社區綠道,15分鐘可達城市綠道,30-45分鐘可達省立綠道。綠道網絡串起城市的山、林、城、海、河,給市民生活提供綠色福利,也為城市構築綠色休閒體系提供重要基礎。 大沙河生態廊道就是深圳綠道中的範例。3月27日,深圳新聞網無人機隊來到大沙河生態廊道進行航拍。
  • 同安區通山連海步道初具規模 綠色珍珠鏈串起居民慢生活
    當前,一條總長67.4公裡、串連同安北部山區和南部海灣的通山連海步道已初具規模,並正在加緊建設。它將如綠色「珍珠鏈」一般,串連起沿線生態圖景、水系和風景名勝區,進一步增強居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荒地變公園開門即風景  「省道206線同安大道至蓮花水庫段慢行步道,長約1.2公裡,綠化面積近4.7萬平方米。」
  • 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 陳一新萬勇胡曙光等現場植綠
    製圖 職文勝本報訊(記者鄭汝可)為江城添綠,為武漢添彩。昨日上午,備受關注的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聽濤景區湖城段工程將先期啟動建設。東湖綠道二期總長約68.8公裡,將「深入湖邊,走向山林」,環抱後湖和湯菱湖、串接馬鞍山森林公園和白馬景區,連接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其中綠道主線約44.7公裡,支線約24.1公裡。配套設置6個一級驛站,6個二級驛站。建成後,將與前期建成的28.7公裡東湖綠道一期連接,使綠道成環、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