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435.96公裡綠道為市民提供休閒生活空間

2020-12-25 SZNEWS

全區綠道網已基本成型,未來將著重提升品質打造品牌


平巒山公園綠道。作者任道祿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記者 曾舒琪 賀靛婧 謝瑩)「石巖湖綠道很適合騎行,路面都很平整開闊,加上兩邊的樹木都長得很茂盛,是比較舒適的環境。」騎行愛好者李先生剛剛騎了一段,他對寶安這段新建不久的綠道非常滿意。

鳳凰山綠道、石巖湖環湖綠道、立新湖綠道……在寶安,有風景的地方就有綠道。

全區綠道網已成型 總長435.96公裡

鳳凰山綠道

近日氣候宜人,正是春光無限好,適合外出遊玩的好時候。下午四點的鳳凰山迎來了許多「客人」,曲徑通幽的綠道串聯著山與水,與一旁的籬笆和鬱鬱蔥蔥的樹木形成了一道和諧的景色,綠道驛站裡,市民們在休息、補充體力。漫步在鳳凰山綠道上,感覺無比悠然自在。帶著一家三口來遊玩的鐘女士說,綠道提供給大家很多方便,家裡離得近,他們經常帶小孩來騎單車、爬山,格外舒適。

這裡正是寶安長達435.96公裡的綠道中,最為市民熟悉和喜愛的鳳凰山綠道。鳳凰山綠道位於鳳凰山森林公園入口至西鄉綠道交接點,充分利用鳳凰山旅遊區的自然條件,沿山地林道、登山道、濱水道建設,綠道全長19.18公裡,其中,福永段長13.33公裡,道寬規格有3米和6米。北接沙井、鳳巖水庫,南接西鄉鐵崗森林公園,途經鳳巖水庫、七瀝水庫、屋山水庫等風景區,突出山川田園特色,依託現有山林道、登山道、田間道行進,注重體現自然風光與城市生活的融合以及對城市水源區域的保護,劃分為「田園休閒」、「攀巒養生」和「賞湖怡情」三個主題段落,沿途可領略七瀝水庫、屋山水庫等2座水庫風光和鳳凰山森林公園等自然風景區。

據悉,早在2016年,寶安區已基本完成綠道建設工作任務,綠道總長達411.56公裡,包括區域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2018年,寶安再新建公園綠道24.4公裡,其中石巖湖公園環湖綠道15.6公裡,立新湖公園環湖綠道8.8公裡。截至目前寶安區建成綠道共435.96公裡。

來石巖湖環湖綠道感受都市「慢生活」

石巖湖公園環湖綠道

石巖湖綠道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地石巖湖而建,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市民出行遊玩的好去處。全線貫通的石巖湖綠道將羊臺山、石巖湖、石巖河等生態資源與城市有機結合,成為都市中渾然天成的一片綠谷,綠道北臨石巖湖路與星湖路,南臨洲石路,東臨松白路,西接洲石路支線,並有南光高速南北貫穿,是市民家門口的生態綠色寶地。據悉,石巖湖綠道總長度達30.5公裡,是深圳市最長的環湖綠道,其建設內容包含園林、綠化、建築、電氣、給排水、標識、智能化及水土保持工程等。

石巖湖公園環湖綠道

3月27日,記者來到石巖湖綠道,感受繁忙都市中的「慢生活」。從石巖湖東面松白路進入綠道,只見眼前樹木鬱鬱蔥蔥,耳畔不時傳來啁啾的鳥鳴聲,沿著腳下一條平坦的小徑漫步向前,景致也愈發開闊,雖是工作日的下午,也有不少市民來到這裡騎行或散步。登至山畔的一座涼亭,舉目可遠眺碧波萬頃、波光粼粼的石巖湖,近處樹蔭下一片平坦開闊的空地,正適合市民在此休憩。漫步在石巖湖綠道,俯仰之間,均是寶安區稀有的自然與人文景致。

石巖湖公園環湖綠道

據家住在附近的鐘女士介紹,自從石巖湖綠道建成後,她與孫子、孫女就成了這裡的常客,「因為我們離得近過來也方便,主要是這邊環境好,有湖有山,可以多呼吸一些新鮮空氣。」

據悉,石巖湖公園環湖綠道融入了海綿城市、智慧綠道等設計理念,通過雨水種植池、滲透鋪裝、濾水草帶等一系列雨水鏈設計,形成海綿綠道體系,實現石巖湖環湖綠道兩洪綜合管理。同時利用智能監控、無線覆蓋、環境監測等科技手段,完善綠道管理與運行,打造智慧型綠道。

將注重提升綠道品質 著力打造綠道品牌

「寶安綠道網已基本成型,接下來如何提升綠道品質、打造品牌綠道,這是我們正在思索的問題。」寶安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管養維護與提升,將是接下來寶安綠道工作的重心,主要包括完善綠道網設施,重點對各街道轄區綠道沿線的路面、路面標線、標識牌和綠道驛站的設施進行完善,加強綠道邊坡排查和整治工作等方面。特別是要結合市民出行需求,在中心區域、商業街、小區出入口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對現有綠道及綠化帶進行完善,劃出專門區域進行硬底化鋪磚,設置便民停車點並樹立標識牌。

按市綠道辦2019-2021年的工作部署和規劃,將對省立綠道鳳凰山囡7公裡段的綠道進行提升,打造成深圳綠道品牌。日前,市綠道辦已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論證。一段更高品質的鳳凰山綠道值得市民期待。

環海濱廣場健身綠道

在寶安中心區,提升行動已經開始。海濱廣場是寶安中心區市民喜愛的休閒場所,環海濱廣場健身綠道總長約1.5公裡,不論早上還是晚上,都充斥著散步、跑步的身影。為了提升綠道品質,給市民更加舒適的健身環境,目前,區城管局已啟動環海濱廣場健身綠道提升工程。提升後這條綠道將升級為橡膠跑道,每200米設置裡程標誌,標誌兩邊安裝聲控光帶,路面融入「海」元素,屆時市民走在綠道上,可以通過「海浪」「海底生物」感受濱海風情,增加趣味性及主題性。據悉,新綠道將於5月與市民見面。

相關焦點

  • 1307公裡綠道串起市民健康生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雖已是寒冬時節,但在浙江省嘉興市的城鄉,到處可見這樣的戶外活動景象:市民紛紛走上綠道,或健走或騎車或慢行……綿延在城鄉的1307公裡的綠道,串聯起南湖兩岸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百姓生活。
  • 2018年成都龍泉驛區建成綠道114.62公裡 為市民帶來「綠色福利」
    、龍泉山45公裡綠道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面西路、回龍灣示範段等綠道共計114.62公裡,其中,城區級31.6公裡,社區級83.02公裡。天氣好的時候,到綠道休閒放鬆正成為許多家庭親子遊的首選。  在龍泉驛區茶店鎮境內,古驛十二景之回龍灣的建設已接近尾聲,一處融合天然綠道、水塘、坡地的景觀,正成為許多市民冬日周末裡望山觀水的好去處。
  • 北京:石景山規劃88公裡綠道
    中國園林網6月6日消息:近日,《石景山區綠道系統規劃》出臺,未來幾年,石景山將布局「三廊、多環」的綠道結構,鋪設總長度88公裡的綠道,連接該區森林、公園、歷史古蹟等文化生態資源和城市高密度聚居區,為行人和騎車者進入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提供慢行道路系統,滿足市民對綠色休閒空間日益增長的需求。
  • 綠滿城,道為錦!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在鹽田,不少市民的休閒生活大多是從綠道開始的,他們或騎行、或慢跑、或散步、或載歌載舞,在攬山觀海間享受一份自得其樂的恬靜安逸。各段棧道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以現成的山海資源為骨架,飾以人工的雕琢點綴,充分保留了天然的濱海景觀,讓市民在「慢節奏」中充分感受攬山觀海的清新暢快。
  • 這裡是日照丨打卡28公裡陽光海岸綠道,觀海聽濤暢享生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7月1日,陽光海岸綠道全線貫通。記者第一時間對這條陽光海岸綠道進行了探訪。陽光海岸,美麗綠道。這條陽光海岸綠道南起燈塔廣場北至兩城河南岸、總長約28公裡。是一條集休閒娛樂、運動健身和文化展示於一體的情景體驗式複合綠廊,也一直致力於為市民和遊客打造一個樂享自然的親海空間,這條長達28公裡的陽光海岸綠道到底有哪些迷人之處呢?
  • 細數中山904公裡綠道「帳本」
    作為全國第三批低碳試點城市,中山市通過廣泛鋪設城市綠道網鼓勵市民綠色出行,自2009年啟動綠道規劃建設工作以來,截至2018年底,全市範圍內已建成約904公裡綠道網。同時,中山市公共運輸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還在道路每隔300至500米處設置了公共自行車租賃點,探索低碳生活的城市運營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配套公共自行車站點638個。
  • 北京今年再建283公裡綠道,城裡暢遊名勝古蹟,體驗人在林下走
    今年,全市計劃再推進283公裡綠道建設,城市副中心、延慶新城、豐臺西南四環等路段都將打造綠道環繞的綠色休閒空間。「但實際上,除了健身休閒,步道還可以實現更多功能。」為此,從2013年開始,本市開始啟動綠道的規劃和建設。趙雲龍說,綠道是一種可集合綠色出行、休閒健身、歷史文化和城鄉融合四大功能於一身的線性綠色通道。「北京是超大型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突出,在局部空間裡,市民可以在綠道步行或騎行,再與公共運輸系統接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交通壓力。」
  • 新都區 探索「綠道+」發展模式 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香城樣本」
    近年來,新都區積極響應公園城市建設相關精神,積極汲取國內外先進建設經驗,按照「建設公園城市、體現生態價值、傳承天府文化、發展綠色經濟」總體思路,圍繞「綠道+」進行創新探索,在城市公園、綠道等生態空間中植入文體旅商農多元化產業,打造高品質生態生活消費新場景,不斷孕育出多種新經濟模式,在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的同時,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出「香城智慧」。
  • 福建安溪:綠道刷新城市「顏值」提升生活品質
    4月29日,隨著北道綠線景觀一期工程項目的開放,茶鄉安溪城市「綠肺」更加強健,為市民提供休閒健身好去處。同時,進一步展示安溪「山、水、茶、城」城市風貌,引領廣大市民綠色、健康、休閒精緻「慢生活」,不斷完善城區綠道系統、刷新城市「顏值」、提升生活品質。
  • 720°全景身臨其境,帶你漫遊寶安人才林公園
    為人才專家、創業者 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美好家園 同時名字也寄予了 寶安願意向各類人才敞開懷抱 為人才創造良好「棲息地」之意
  •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綠道巨龍搭起市民休閒健身路
    休閒好去處 綠道巨龍直通龍泉山深處  從天空俯瞰鍾家山,只見一條嶄新的木質清漆綠道蜿蜒盤旋在山上,仿若一條巨龍直通龍泉山深處。加上此前業已打造完成的仰天窩健身步道和紫霞山一期13.58公裡綠道,一個可供市民休閒的小型森林公園的雛形正在形成。  「天氣好的時候,我們這裡還能望見西邊的雪山,真是壯觀震撼啊!」提及這段綠道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驛片區推進辦工作人員李凱相當自豪。
  • 串聯山與水惠及城與人 全長45.4公裡的灃河綠道建成後到底有多美?
    建設中,西安高新區將根據灃河不同河段現狀條件,沿河建設寬度為8米、10米、13米、16米四種規格綠道,綠道中規劃有寬度不等的騎行道、跑道、漫步道,為市民遊客增添了包括騎行、登山、漫步為主導的慢生活休閒旅遊場所,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 世界級綠道造福千萬武漢市民,東湖綠道二期最全攻略一手掌握
    怡然草亭:目前該區域的建築物為萬國遺存建築,風格為歐式,結合綠道建設,新增一處草亭,為遊客提供歇腳、觀景之便。森林公園西門驛站在功能上設計遊客休息、休閒交流、文化展覽、集散中轉空間。園林布局依山而落、動靜結合,為市民設置遊園步道、網雲沼等供遊客休憩空間。
  • 九龍湖東錢湖松蘭山一線牽 寧波擬建千餘公裡「綠道」
    在前天舉行的一次規劃沙龍上,規劃部門透露,未來若干年內,初步設想在全市範圍內建設總長度超過1000公裡、互相連接的「綠道」,把寧波獨特的山、海、江、湖風光融入其中,供市民遊憩。約850公裡長的市域骨架「綠道」,縱向的兩條,橫向的三條。「兩縱」中,一條是濱海藍色「綠道」,北起杭州灣溼地,沿海岸線往南,一路連接九龍湖、東錢湖、象山松蘭山景區、石浦、寧海三門灣溼地;一條是生態畫廊「綠道」,北也以杭州灣溼地為起點,往南連餘慈綠心、餘姚古城、溪口,終於寧海前童古鎮。
  • 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綠道巨龍搭起市民休閒健身路
    休閒好去處 綠道巨龍直通龍泉山深處  從天空俯瞰鍾家山,只見一條嶄新的木質清漆綠道蜿蜒盤旋在山上,仿若一條巨龍直通龍泉山深處。鋪設的石板路,每一梯的高度和寬度基本適合人的攀登,站在山頂向西望去,成都平原一望無際,高樓林立;向東望去,鄉間農舍如繁星點點散布在蒼翠的龍泉山中,318國道蜿蜒於山峰之間,雖見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但此處卻是寂靜無聲。
  • 天府綠道有個專為青年創客打造的社區生活美學館
    在天府綠道的清水河綠道上,沿著河邊有一處社區生活美學館·悅眾空間,外表紅色牆磚、充滿創意雕塑與牆繪讓整個綠道增色不少,不少市民坐在裡面讀書、喝茶、聊天,享受著綠道上的慢生活。走進社區生活美學館內,木質地板、長短沙發、咖啡吧檯、書架、落地窗...這些看似咖啡館內的標配均是社區內的生活空間。據了解,社區生活美學館是由郫都區德源街道大禹社區打造,利用清水河生態藝術公園內閒置的公配房,向市民免費開放禹鄰匯、悅眾空間、紅房子共三處社區公共空間。美學館以公益咖啡、冷餐清食、隨心手作為主要載體,為社區市民與周圍的創客青年提供一個休閒空間。
  • 黃浦江畔45公裡"1號綠道"還在"生長"_央廣網
    原標題:上海黃浦江畔,45公裡「1號綠道」還在「生長」5.5公裡!更重要的是……  這些天的上海,春光乍洩。迎著和煦的陽光,到黃浦江邊跑個馬拉松,是現如今年輕人的「炫酷」生活。  還記得一年多前的2017年12月31日嗎?那一天,黃浦江兩岸45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全線貫通!從此,一幅更開放、美麗、人文、綠色、活力、舒適的江岸畫卷徐徐展開。
  • 愛寶安Vol.9 | 又一新開公園來了!速看寶安人才林公園遊玩攻略!
    因人才而興、因人才而盛的寶安在這個特殊節日到來之際為人才獻上一份厚禮——寶安人才林公園開園深圳市民從此多了一個「打卡」這對市民朋友來說不僅僅簡單的多了個休閒鍛鍊的地兒更是人才獲得感、滿足感的源泉亦是城區魅力和文化特色的載體展現著寶安愛才
  • 寶安水經注·燕羅 | 魚兒暢遊、水草豐美,生態和諧的畫面讓市民點讚
    茅洲河全流域面積388k㎡,其中深圳境內311k㎡(寶安境內流域面積157k㎡,光明區境內流域面積154k㎡)東莞境內77k㎡。茅洲河幹流全長31.3km,寶安段17.7km,燕羅段8.09km,茅州河共有18條支流,其中一級支流10條,二、三級支流8條。
  • 浙江:將建設1800公裡長生態海岸帶 為群眾打造瀕海全新休閒空間
    浙江將率先建設一條約1800公裡長的「生態海岸線」,為人民群眾打造一個可徒步、騎行、駕車、露營、探險的瀕海全新休閒空間。 圖片來源:網絡 據悉,這條生態海岸帶,北起平湖金絲娘橋,南至蒼南霞關漁港,規劃範圍內的長度約1800公裡,腹地深度約2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