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串山連水,織補綠網,修復生態……為提升城市的宜居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福州市近年來加快建設城市綠色通道和生態景觀走廊,打造綠意盎然的城市生態環境。
位於福州市鼓樓區的金牛山福道於2015年開工建設,2017年底全部完成,總投資約6億元人民幣,全線規劃總長約19公裡,其中主軸線依山脊順勢而建,長約6.3公裡。作為城市綠道與慢行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福道東北接左海公園,西南連閩江廊線,是一條依山傍水、與生態景觀融為一體的城市休閒健身走廊。
【同期】福州市鼓樓區步道辦副主任 楊臻
這個山體原先就是荒山,基本上是無法通行的,那就是在市中心這麼好的地方,我們人民群眾很需要這樣一個休閒健身的場所,所以說當時就是考慮在這個山體建設這樣一個山體綠道,來滿足周邊群眾休閒健身、還有旅遊的需要。
【解說】福道由空心鋼管桁架組成,全鋼結構的棧道橋面採用格柵板,縫隙控制在1.5釐米以內,儘可能地保護山體的原生態,設計既可滿足輪椅通行,也給步道下方植物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
【同期】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福道項目負責人 黃貝琪
我們希望把城市裡的山體資源開放出來,讓所有的老百姓都能來享受、體會得到,所以說我們棧道坡度很緩,就是能讓很多像老年人、小朋友都能夠來到我們棧道上面。
【解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來這裡鍛鍊身體。
今年66歲的邱女士家住福道附近,她說,以前鍛鍊身體都要去幾公裡外的公園,現在福道就在「家門口」,隨時都能來慢跑、快走,非常方便。
【同期】福州市民 邱女士
下雨天毛毛雨也有人拿傘出來,空氣又好,周圍的環境也好,真的是非常好的,我們都喜歡來到這裡福道來。
【解說】近年來,福州市依託山水資源和歷史文化人文資源,以水係為骨架,將山林、公園綠地、開放空間等進行整合,大力開展城市綠道建設。根據不同的地段、條件,因地制宜,將綠道劃分為生態休閒步道、濱河親水綠道、街區林蔭綠道等不同類型來規劃建設。
【同期】福州市園林局綠化處副處長 王永強
串山連水,我們就是通過綠道,通過我們這個綠道也是幸福道,把我們這個城市的山水骨架給它連接起來,讓這個生態自然融入城市,這是一個。還有一個就是,走家串戶,我們儘可能地把綠道建在市民身邊,建在市民家門口,更便於他們享用。
【解說】目前,福州城市綠道建設成效初顯,全市已建成12條、108公裡的生態休閒步道,串珠公園168個,濱河綠道400多公裡,新建和提升公園綠地約3000畝。隨著城市綠道系統的不斷完善,福州將變得更加生態、宜居。
新華社記者宓盈婷、林凱 福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