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刷牙,已經成為習慣,每天固定都會做的事情。在刷牙過程中,有的人就會發現牙縫裡有些黃黃的東西,刷也刷不掉,只有用手摳的時候,才能弄出來。
這些黃色的東西,很軟並且散發出一股臭味,自己聞著都有點噁心,就有點困惑,為什麼每天早晚都刷牙,為啥牙縫裡還能摳出黃泥,這些黃泥到底是什麼?怎麼才能減少產生?不了解實情的人,下面就來仔細了解一番。
牙縫裡為什麼會有黃泥?
牙縫裡摳出的黃泥,不是什麼特別物質,它就是食物殘渣,口腔上皮脫落細胞,以及細菌的結合體,通俗來講就是牙結石。
形成的原因,還是刷牙不夠全面,飯後不知道漱口,細菌、食物殘渣不能及時被清理,就會慢慢堆積在牙縫中,經過反應後,會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和一些物質結合之後,就會損傷牙齒,再持續發展下去,就是牙結石。
牙結石形成後,刷牙並不能改善問題,是刷不掉的,要通過洗牙的方式,才能將牙結石去除。一定要重視,牙縫中摳出來的黃泥,最好能儘早清除,以免給牙齒帶來大的損傷,到後面毀掉的可不只是一顆牙,可能是滿嘴的牙,還可能危及口腔健康。
現代人的刷牙方式和飲食習慣,都是造成牙結石的始作俑者,不想牙縫內摳出臭臭的黃泥,就要認真刷牙,不要應付差事,牙齒是自己的,別總是草草了事。
飲食上也是,少吃辛辣刺激、甜食、酸性食物,就不容易腐壞牙齒,也不容易滋生細菌,口腔健康也能保證良好。
怎麼才能減少牙結石產生?
早晚刷牙的習慣已經養成,就需要嚴格來執行,每次刷牙時間最好控制在三分鐘左右,刷牙速度太快,就不會全面清潔牙齒,牙齒內部不容易清潔到,就會給細菌機會,長時間清除不掉,細菌大肆滋生,牙結石就會慢慢形成。
刷牙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味的橫著刷,要將牙刷傾斜45度角,橫豎都要刷,牙齒內部、咬合面都要刷到,舌頭上也要記得輕柔刷一下,減少細菌滋生,保護牙齒健康。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要重視,就是吃完東西記得漱口,可以減少細菌滋生,食物殘渣也不會堆積在牙縫中,牙結石就很難形成,口氣會比較清新,不容易發生口臭問題。
定期給口腔做檢查,能夠發現牙結石,也能及時發現口腔其它問題,對保護口腔健康,就會有好處。不要捨不得花錢,口腔健康對身體也很重要,千萬不要忽視。
在檢查過程中,若是發現問題,別拖,越早處理對健康越有利,也能少花點錢,少受點罪。定期洗牙是個不錯的改善方式,若你能做到,或許不用擔心口腔問題。
經過了解可以知道,牙縫中摳出的黃泥,又軟又臭,其實是牙結石。會產生問題,多半是自身造成的,想要改善問題,就要自我調節,養成良好習慣,不管是在飲食方面,還是個人衛生上,都要認真對待,可不能馬虎。
生活中也要有口腔健康意識,重視口腔健康,才能減少問題發生,每年給口腔做個檢查,一點都不虧,希望你別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