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日來到廣豐的廿四都,看看這極具江西味道的集市上有啥好東西

2020-12-23 寰駑齋主

趕集,又叫趕場、趕街、趕圩,是偏遠農村的農民們按照不同的時間地點約定一起到集鎮購買貨物的鄉下集市貿易,每逢集日,農民們都會把自家種的蔬菜、瓜果,自家養的雞鴨鵝、土雞蛋拿到集市上來賣,現在國內絕大部分的農村鄉鎮都還保留著這種習俗。

江西廣豐的廿四都就是這麼個充滿了濃鬱的人文和生活氣息的地方,這裡是逢農曆的二五八,每隔三天趕一次集,而集市上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這條賣農產品的小街了。

剛走進集市,看見一位老婆婆賣的一種白生生的豆子好像是我從未見過的,同行的當地朋友介紹說這種豆子名叫「白玉豆」,是挺稀有的廣豐特產,價格比普通的豆子貴很多,老婆婆賣30塊錢一斤呢。

這位老婆婆看中了地上那一堆有很多蟲眼的菜葉,而賣菜葉的老爺子正忙著和朋友抽菸聊天,兩塊錢就把那堆菜葉賣給老婆婆了。

趕集那天已經過了端午許久了,但集市上還有賣粽葉的,兩塊錢一把呢,價格挺便宜的。

每逢集日,農民們都會把自家種的蔬菜、瓜果拿到集市上出售,這黃色的油桃也才三塊錢一斤。

集市上的菜都很新鮮,價格也很便宜,自然來來往往的來趕集買菜的也很多了,非常的熱鬧。

大姐賣的全是自己種的玉米,價格很便宜,很快就賣掉了一大半。

大爺大媽剛賣出了一大捧的南瓜花,開心的合不攏嘴,其實這一堆也就5塊錢。

這位大姐的南瓜花早賣完了,還剩下些南瓜葉子和藤,她把南瓜藤上的莖都撕掉,捆成一把把地放在一邊,顯得非常的乾淨、整齊。

除了南瓜花,這位大媽賣的是很新鮮的黃花,價格好像是五六塊一斤吧。

集市上還有賣地皮菇的,這地皮菇有點像泡發好的木耳,據說對預防海默氏綜合症挺有效果的哦。

街上有不少賣水產品的,還有小龍蝦呢,價格也才二十塊錢一斤,朋友說比上饒市場上便宜多了。

這位老哥哥賣的除了小龍蝦,還有鱔魚泥鰍螺螄那些呢,盆裡的泥鰍看著肥肥的,老哥哥卻說那不是土泥鰍,非常地誠信啊!

還有這位老奶奶,七十多歲了還在集市上剝豆子磨豆漿賣,實在是太勤勞了啊。

廣豐的廿四都的這條小街,每到農曆二五八趕集的日子,都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充滿了濃濃的人文生活氣息。

相關焦點

  • 上饒廣豐特色美食「廿四都糖糕」,香甜軟糯,你吃過嗎?
    在江西上饒,對於不少廣豐人而言,童年最甜蜜的記憶少不了橫山鎮廿四都糖糕。糖糕,相傳在南宋時期,當地的老百姓為慰問抗金宋兵而做,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遊覽到廿四都時嘗此糕點,驚嘆為「人間極品」。廿四都糖糕口感軟糯、香甜,以前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
  • 雲南旅行,遇上元陽趕集,很多東西都不認識
    芒果旅行日記:雲南集市有何不同,每次逛都讓人眼界大開,很多東西都不認識。到每個地方旅行,我最愛逛的就是當地的菜市場和集市,其中雲南的集市最讓我印象深刻,每次逛都能看到新鮮事物。今天芒果要介紹的是雲南元陽的集市。
  • 高陵崇皇的集市 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在農村趕集了
    她說「媽:我帶你去崇皇趕集」我說行,說走就走!高陵 崇皇每月於三、八有集,街道位於高陵縣西南,在我所住馬家灣以北,大概距離五、六公裡。坐車半個多小時即可到目的地!高陵一帶地勢平闊,是一個文明城市,規劃先進,風景優美,有著涇渭分明的兩條大河,文明古都小鎮。涇河位於馬家灣以北,河水清亮而透明。
  • 東北零下40度村民去趕集,吃的都被凍住了,南方人表示不敢想
    東北零下40度村民去趕集,吃的都被凍住了,南方人表示不敢想!趕集是農村人經常參加的一種活動,在劃分的一片區域上,在每個月固定的時間小商販都會出來賣東西,村民們都會這時候出來採購一些家用物品或者食物。集市上賣的東西種類非常多,價格也很實惠,小時候最喜歡去參加這種活動了,意味著可以吃到好吃的,看見好玩的。尤其是到了年前的時候,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來集市上購買過年需要用到的東西,非常的熱鬧,可是你能想像在東北零下40度的低溫下,小商販都在賣些什麼嗎,液體的東西不得馬上凍成冰塊啊!
  • 豐縣老家八九十年代的「趕集」
    文:蔣雪花圖:紅豔前些日回豐縣老家,趕了幾次集。每一集都熱鬧非凡,每一集都能帶給我最美的心情,每一集都能喚醒我那些沉睡的記憶。農村人,要種地,要幹農活,這仿佛是永遠逃脫不了的宿命。路變好了,自然交通工具也先進了不少。電動車早已普及到各家各戶,三個轂輪的,兩個轂輪的比比皆是。小到八歲的孩子,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只要給他們一輛,都能玩的轉。坐上座駕,車把一攥,乘著鄉村的風,嗅吸著泥土與莊稼的清香味道。偶爾也會邀上個三五鄰居,或者帶上家人,嘮著小家常。一場趕大集就是這麼的酣暢淋漓,痛痛快快。
  • 為什麼農村一些人不買東西也要去趕大集?集市有啥吸引他們的地方
    顧而看到這個話題,我一下子想起了農村老家的一些年邁的老太太,有的彎著腰,頂著一頭白髮,有的拄著拐棍兒,走在鄉間小路上,去趕集的場景。從農村集市上回來,走累了,還會坐在路邊的草垛上,或是農田排水溝上面小橋的護欄上,坐下歇息。有的抽根煙,有脫掉鞋子,抖落上面的泥土,碰上熟人,可能就會坐人家車跟著回家了。
  • 二貨老婆趕集買回來一尼龍袋「這東西」,煮熟後我一個人吃了3碗
    二貨老婆趕集買回來一尼龍袋「這東西」,煮熟後我一個人吃了3碗。在農村生活最熱鬧的一件事情,不過是趕集了,每月一次,不僅能買到便宜的東西,還會經常看到稀罕的物品。趕集,那是北方農村普遍的風俗,面對城市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集市被取締或者消失,趕集是很多80、90後的人童年的記憶。
  • 江西學者論壇聚焦廣豐人與廣豐文化
    本報訊   張行金  記者程家富報導:10月13日上午,以「創業:廣豐人與廣豐文化」為主題的2005江西學者秋季論壇在省社科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論壇圍繞廣豐經濟增長態勢及基本特徵、創業文化在廣豐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廣豐是怎樣形成創業文化的等議題,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處進行了深入探討。
  • 大理充滿煙火氣息的一個地方,白族的趕集如同過年一樣
    大家好,我是凱凱,今天小編我要帶大家去一個在大理最充滿煙火氣息的地方,而且這裡的白族趕集時像極了過年的時候一樣,熱鬧極了,走吧一起前去看看吧。雲南古城西門處,蒼山腳下有一條三月街,入口處是三月街的牌坊,對聯上寫著: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
  • 趕東北大集,體驗純真年味,快過年了,你想體驗下趕集嗎
    要是論年味兒,趕大集這種古老的方式應該是最具儀式感的,趕集有著網絡和電商模擬不出來的特殊年味兒!趕集源於農村,最先是為了方便購物與交易,規定一個固定的市場和固定的時間交易,這種集體去市場買東西的習慣俗稱趕集。提到東北,有著這樣一句話,只要身邊有一個東北人,周圍全部都會變成東北人!可見東北人的影響力極大。其極具特色的東北話及文化氛圍深深地影響著每個內地人。
  • 農村集市上「最受歡迎」的3種零食,每次趕集必買,吃著都是回憶
    農村集市上「最受歡迎」的3種零食,每次趕集必買,吃著都是回憶。雖然說現在城市裡面的生活非常的繁華,但是卻並不代表著農村就不夠繁華了,其實現在的農村也都是生活非常的不錯,但是對於農村來說,他們依然有著自己的傳統集市,而且在這些傳統集市上面也是有很多的零食售賣,今天我們要來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農村集市上最受歡迎的三種零食,這是每一次趕集的時候都必買的,而且每一種吃著都是滿滿的回憶。
  • 在江西上饒過年,上饒人年夜飯菜單,你吃過幾種?
    在這最後一天人們貼春聯,吃年夜飯,和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年夜飯歷來是除夕夜的重頭戲,全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吃年夜飯。過大年,吃年夜飯,少不了珍饈美味相伴。在江西上饒過年,上饒人的菜餚,有借食諧音討新春好彩頭的傳統。
  • 為什麼農村非要隔幾天一次趕集?難道不能天天趕集嗎?
    很多農村隔幾天一次趕集,難道不能天天趕集嗎?首先,在農村趕集是每天都可以有的,但每天去趕集的場所卻是不同的地方。例如,在我們這邊農村鄉鎮周圍大概會有五個集市,一般會根據農曆日子以五天為一個輪迴,具體可以分為「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例如我們村附近一個集市趕集日子是「二七」,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農曆每月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等這幾天去這個集市上買東西,而我們鎮上集市日期為「五十」,這樣就可以在農曆每月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等日子去鎮上趕集!
  • 【看過來】小編帶您逛李俊集市,品永寧味道,追憶兒時記憶
    李俊鎮集市是寧夏最古老的集市之一。集期為每月三、六、九,這裡有物美價廉、種類繁多的各類商品,這裡有著它特有的情懷和不可不吃的美食。每逢集市,從銀川、吳忠等地趕集的人三五成群,絡繹不絕,只為尋找記憶中的味道。今年73歲馬光鈺是李俊鎮金塔村二組的村民,他告訴記者,從他兒時記事起,每逢集市都會來這裡逛逛。
  • 豐縣鄉村集市上,那些「擺地攤」的老人們
    圖文:戴口罩的驢六月,在豐縣的鄉村集市上,因著麥收,「擺地攤」的人,大多是年邁的老人,他們中,有人售賣的大多是家裡自種的農產品,有的是批發來一些東西零售,賺點微不足道的零花錢。如今,各村都有超市,但更多的老人還是會選擇去集市上購買,也許是習慣使然,也許是趕集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會更讓人愜意一些。這位大嬸一大早就來到了這裡,一晃三個多小時過去了,才賣了6斤多點。
  • 農村趕集這4樣東西千萬不能買,老人說出行情,買了就上當
    可儘管是這樣,原先農村的習俗還是沒有變,比如最典型的農村趕集,到了那一天各種商販都會聚在一起,村民們也都會前往進行採購。但村中老人透漏,農村趕集時這四樣東西不要買,往往難辨真假,專坑農村人。,難免會留下一些疾病,比如彎腰駝背、食欲不振甚至是生理方面的問題,而一些商販便抓住了村民們這樣的心理自己泡出藥酒拿到集市上賣,聲稱能解決大家的疾病煩惱。
  • 眼花繚亂,民權集市好熱鬧!
    ,直接帶你們去趕集話說你們有多久沒見過這個熱鬧的場面了小編真的想念集會上的各種到了集會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碰不到01懷舊有人知道這是啥嘛反正小編這是第一次見看樣子這些應該算是「古董」了吧這個大家想必很熟悉小時候電視上沒少見它
  • 農村小夥自製烤紅薯神器,春節集市上佛系擺攤,可為啥顧客卻不多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七,再有三天就到鼠歷新年了,而這一天也是山西運城很多鄉村趕集的日子,攝影師和影友們來到當地一個集市上,一大早這兒已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吃的喝的玩的,賣什麼的都有,生意都特別好。我這鐵罐子可是件好神器,整個集市上就我一家用它烤紅薯,即輕便又快速,用它烤出來的紅薯,可是相當好吃!聽賣紅薯的小夥子說了半天,攝影師還是沒搞清楚這烤紅薯神器到底是啥做的?這時候有人過來買紅薯,那小夥子伸手很輕巧的就打開了鐵罐子,裡面分為上下兩層,最上層放著四個已經烤好的紅薯,下層應該是放炭火的,用了一個小鐵盒子暫時扣住了。
  • 農村集市賣菜一年掙20萬?聽聽這位賣菜大伯怎麼說!
    北方的農村,一到冬天最熱鬧的就是集市了,天氣越來越冷,人們都不想出門,只有在趕集的時候才會外出。太陽才剛剛升起,集市就越來越熱鬧了。有的農民用三輪車載著自家的蔬菜,有的農民載著秋季剛收穫的五穀雜糧、乾果,特意來到集市上擺攤,希望早來搶到一個好攤位,自家的東西能多賣點。
  • 山西永濟:66歲老人趕集賣拐棗,吃的人說吃的是童年的回憶
    山西永濟,離縣城很近有一個鄉村集市,每逢農曆三、六、十周圍村子的村民都會來趕集,集市上的農產品和蔬菜大都是附近農民地裡自產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所以價格便宜,吸引了不少城裡人也來趕集,城裡人大多下了班才能來趕集,久而久之形成了獨特的趕集時間,農村集市都是中午時趕集的人最多,可是這個集市天黑前一兩個小時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