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訊(嶽金鳳)因為疫情的原因,好多患有中耳炎的患者無奈地選擇了在家觀察。據介紹,哈醫大四院耳鼻喉科年後共收治了11位伴有併發症的中耳炎患者,有的併發症已經在威脅著患者的生命了。其中有個不到20歲的小夥子,因為頭痛無法忍受入院,發現他有中耳炎病史,查後發現顱內已有膿腫形成,非常兇險。
中耳炎遷延不愈容易導致顱內併發症
大年初三,小林(化名)因為頭痛無法忍受,急診來哈醫大四院就醫,考慮到小林有中耳炎病史,他從急診被耳鼻喉科收治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後發現,小林患耳側乙狀竇區有栓塞表現,同時發現顱內有膿腫形成,與神經外科醫生共同協商治療方案後,家人決定在哈醫大四院手術解決原發灶及乙狀竇栓塞的問題,術後轉入神經外科保守治療,之後由耳鼻喉科醫生每日前往消毒換藥,患者病情保持平穩。
據哈醫大四院耳鼻喉科主任周彬介紹,在哈醫大四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這11例患者中,小林是最嚴重的一例。很多人對中耳炎這種病認識不足。中耳炎,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鬧耳底子,會經常從患內流膿淌水,伴有聽力下降,有人的是從小就有這個病,已經習慣了,有的人是得了中耳炎本來想來醫院診治的,但是卻被疫情堵住了家門和通往醫院的路。
然而,中耳炎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因為中耳乳突的解剖毗鄰關係複雜,遷延不愈的話可能會導致諸多的顱內外併發症,造成相應的解剖結構和功能損傷,甚至危及生命。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現今出現嚴重併發症的中耳炎患者數量相比較而言已經大幅減少,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使得原本就應該早些救治的中耳炎患者,出現了顱內外併發症卻無法得到及時救治。
簡單介紹一下耳源性併發症:按其解剖部位,分為顱外併發症和顱內併發症;顱外併發症包括顳骨內和顳骨外併發症;顳骨內併發症有迷路炎、巖部炎、耳源性周圍性面癱;顳骨外併發症有耳後骨膜下膿腫、顴突根部骨膜下膿腫、頸深部膿腫等;顱內併發症:硬腦膜外膿腫、硬腦膜下膿腫、蛛網膜炎、耳源性腦積水、腦膜炎、腦膿腫、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腦疝等。
中耳炎展到一定程度會導致面癱
在治療方法上比較常見的就是手術治療,中耳炎手術對於每一位醫生和患者來說,最不想出現的就是面神經損失導致面癱的併發症。但是要說明的是:第一,面神經就從中耳裡經過,只要做中耳的手術,都會有發生面神經損失的風險;第二,即使不手術,中耳炎展到一定程度,也會侵犯面神經導致面癱發生。
半個月前來就診的胡女士(化名)就是因為有中耳炎病史數年,近一周自覺患耳側面部抽搐感,並有同側舌體麻木感,經黑龍江省網際網路門診平臺專家諮詢後,決定來哈醫大四院進一步診治,經過網上預約掛號-門診行中耳CT等相關檢查-五檢二清住院篩查-術前準備,術中所見證實面神經水平段骨管已經破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膽脂瘤上皮及炎性肉芽增生組織與神經鞘膜相連,顯微鏡下仔細清理病灶,全程面神經保護完好,術後患者自覺面部抽搐及舌體麻木感明顯減輕,感慨到:「我還以為是睡覺時受風了呢!」大夫告訴她:多虧你來的及時,這種面神經損失是可逆的,但是有的中耳炎幾十年的人,出現面癱幾年了才來治,而且根本就沒想到會是中耳炎導致的面癱,那時候來治療的效果也不好了。
在這11例伴有耳源性併發症的中耳炎患者中,有3例在清除病灶以後為其一期植入人工聽骨重建聽力,提高中耳炎患者的聽力一直是耳科醫生的目標,但是前提是不要等到傳聲結構破壞到所剩無幾了才來就醫,再想提高聽力可能就不單靠人工聽骨能解決的了。
【來源:生活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