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雁北山區某縣55歲的蔡某近5天來發現一側耳道總有臭味膿液流出,同側伴有頸部腫脹,急忙就診於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被醫生確診為膽脂瘤型中耳炎(左)、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耳源腦膜炎。近日,專家及時為蔡某實施乳突根治手術,徹底清除了耳中「罪魁禍首」---膽脂瘤。
該男子自幼就單耳流黃色膿液,伴有耳鳴、聽力減退,經過簡單治療,流膿漸漸停止。之後耳間斷流膿,偶有頭痛頭暈,沒有出現嚴重症狀,並未引起病人足夠重視。近5天以來,蔡某病情逐步加重,患病側耳道開始流膿水並帶血絲,頭暈頭痛以及耳鳴嚴重,同時發現一側頸部腫脹,還伴有高熱等症狀。到醫院就診後,醫生發現,原本並不嚴重的慢性中耳炎由於長時間未得到合理醫治,病情加重,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否則一系列嚴重併發症會危及生命。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近日為其做了乳突根治手術,徹底清除膽脂瘤。術中發現顱後窩腦骨板已破壞,乙狀竇、面神經裸漏露出來,醫生即要去除病變,防止腦膜受損害,又不能傷及面神經,在顯微鏡下仔細清理病變組織。手術耗時兩個多小時,獲得成功。
據專家介紹,膽脂瘤型中耳炎並非平時所說的腫瘤,而是位於中耳、乳突腔內的囊性結構,有脫落上皮細胞堆集,像滾雪球一樣,越聚越大而形成。膽脂瘤病人臨床上會出現耳部流膿、耳痛、耳悶及聽力下降等症狀,耳流膿呈持續性或間斷性,有特殊惡臭味,伴有血性分泌物。膽脂瘤具有潛在危害,主要是由於它逐漸增大壓迫並腐蝕周圍骨質,向鄰近組織擴散,重者出現腦膿腫、腦膜炎、眩暈、面癱等顱內外併發症。像蔡某這樣把慢性中耳炎當做小病不及時治療的病例為數不少。其中,有些患者幸運通過手術成功治療,有的卻由於拖久病情加重,引發併發症而導致死亡。因此提醒廣大患者,遇到類似病症,一定要早就診早治療。(文:王建明)
【來源: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