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

2021-01-09 澎湃新聞
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獎!

2020-11-05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獲獎,其中——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王琪院士因其在塑料加工領域的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為四川高校的科技工作者點讚!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王琪院士

王琪,中國工程院院士,塑料加工工程專家,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主任,四川大學「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首席科學家,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國際(中國)代表等;現任「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期刊主編、國際期刊「SusMat」(Sustainable Materials,可持續發展材料)期刊主編,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

塑料加工是我國重要支柱產業,2019年我國塑料加工製品高達8184萬噸,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產值近2萬億元。塑料加工的任務是實現塑料製品高性能、多功能、輕量化和生態化。王琪院士針對塑料加工領域國家重大需求,帶領團隊致力於塑料加工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如固相力化學加工,高值高效回收利用廢棄塑料,聚合物基微納米功能複合材料微型加工和3D列印加工,塑料管旋轉擠出加工,聚乙烯醇熱塑加工,塑料和泡沫塑料無滷阻燃等,攻克了塑料加工領域諸多世界難題,為我國塑料加工行業科技進步和產業創新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研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中國發明專利金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等;獲授權發明專利60餘項;發表學術期刊論文440餘篇,學術會議論文340餘篇,培養博士研究生58名,碩士研究生98名。獲中國塑料加工業三十年 「中國塑料行業傑出人物」、四川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 王琪院士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長期圍繞深層/超深層、深水/超深水及頁巖氣開採對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特殊需求和重大難題開展研究。發明鑽頭多因素動態設計新方法及個性化鑽頭設計研發技術,研製出三大類10餘個系列個性化鑽頭在國內外推廣應用,打破國外壟斷。發明深水/超深水管柱系統動力學分析方法,研製出世界首套海洋環境與鑽井工況耦合作用的深水管柱力學模擬實驗系統,為「海洋石油981」等深水平臺鑽井安全提供技術支撐;攻克超高壓大功率壓裂泵衝擊振動、泵頭體壽命和輕量化設計等核心技術,為研製出世界首臺3000型壓裂泵及其在我國頁巖氣開發中的規模化應用做出重要貢獻。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劉清友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發表論文18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國際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8項,出版專著、教材6部。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集體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獲國家首屆「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四川省塔尖人才、四川省傑出創新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等,2017年、2019年院士增選均進入第二輪評審有效候選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多一點了解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於1994年創立,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的宗旨是通過對我國取得傑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進行獎勵,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重視人才、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基金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每年評獎一次,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不超過5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總數不超過65名。

編輯 | 熙妹 校對 | 木堯 審核 | 關關

來源 | 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11月3日,記者從成都理工大學獲悉,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據了解,何梁何利基金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科學家,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何梁何利基金共設立三類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每年評獎一次。截止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共遴選獎勵優秀科技工作者1362人。
  • 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數字胡煥庸線研究院院長郭華東院士...
    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獲獎,其中,鍾南山院士和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位科學家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位科學家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龔灝任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劉清友任校長
    12月7日下午, 成都理工大學舉行幹部大會,宣布省委省政府關於校黨委書記、校長任免的決定:龔灝同志為校黨委書記,劉清友同志為成都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校長;免去龔灝同志成都理工大學校長職務。
  • 2020年,四川大學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央媒頻頻聚焦
    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在學校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之際,2020年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學校隆重舉行。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考古學學科建設,決定正式成立考古文博學院。這一重磅消息被中國青年報、四川日報、成都商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 2020年度四川大學十大新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收官及「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學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學校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取得累累碩果,學校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穩步提升,開創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局面。只爭朝夕共逐夢,風雨無阻更向前。下面讓我們共同揭曉「2020年度四川大學十大新聞」!
  • 四川大學教授馮小明 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獎
    四川大學教授馮小明 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獎   華西都市報訊(川報觀察記者 熊筱偉)11月18日,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56位科學家獲獎。其中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馮小明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四川進步最快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
    在2020年中國校友會四川高校排名中,成都理工大學超越西南財經大學,位列四川省第4,躋身全國百強,引發爆議。 排名一出,有喝彩的,有喝倒彩的。事實那到底怎麼樣?
  • 四川進步最快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
    說起四川的大學,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川大學。但最近,四川有2所高校竄上熱搜,成為黑馬,引來滿天驚訝。第一所,是成都理工大學。在2020年中國校友會四川高校排名中,成都理工大學超越西南財經大學,位列四川省第4,躋身全國百強,引發爆議。
  • 2020年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在成都理工大學...
    2020年全國大學生「創新杯」地球物理知識演講大賽在成都理工大學成功舉辦 2020-10-15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開校
    在這收穫的九月,9月9日,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開校儀式舉行。市委書記劉中伯,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龔灝,市委副書記、市長杜紫平,省教育廳副廳長彭翊,成都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清友,四川輕化工大學黨委書記王洪輝,宜賓學院黨委書記蔡樂才,西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樹根,四川輕化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庹先國出席開校儀式。上午11時,開校儀式正式開始。
  • 劉樹根出任西華大學校長
    2月6日,四川省政府發布人事任免消息,任命劉樹根為西華大學校長(試用期一年),免去劉樹根的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據悉,劉樹根以中國西部成山成盆成藏動力學綜合研究為特色,主要從事含油氣盆地動力學、油氣成藏動力學研究。
  • 【開學第一課】西華大學校長劉清友:求真求是 明德修身 追求卓越
    &nbsp&nbsp&nbsp&nbsp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0日訊(記者陳淋)9月10日,西華大學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今年,西華大學迎接了來自祖國各地的9494名新生,他們將為這所58年歷史的學府注入新鮮的血液。
  • 校長陳杰院士當選2019年IEEE Fellow
    在2018年11月召開的IEEE董事會會議上,我校校長陳杰院士以其在複雜系統的優化與控制方向做出的突出貢獻,當選1965年7月出生於福建省福清市,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就讀於北京理工大學(原北京工業學院)自動控制系,1986年、1996年、2001年分別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專業為控制理論與應用。
  • 張軍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胡海巖不再擔任
    12月26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召開教師幹部大會,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任免決定:張軍同志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同志不再擔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張軍,1965年生,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7年、1990年、2001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先後獲得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 溫州醫科大學瞿佳教授繼校長李校堃後再獲何梁何利獎
    溫州網訊 11月6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溫州醫科大學校長顧問,眼視光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瞿佳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瀘州人才之二:四位大學校長,瀘縣敘永各兩位,均解放前留學回國
    昨天講了兩院院士,兩院院士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大學校長的選拔標準有所不同,除了需要較高的學術能力,還需要較高的管理能力。瀘州人才系列之二,今天就來講講解放前,從瀘州走出去的大學校長。一,楊伯謙1892年出生於敘永,民革成員。
  • 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開校 宜賓「大學城」再添新成員
    四川在線記者 王吉南9月9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舉行開校儀式,標誌著該校區正式落成,宜賓三江新區產教融合示範區內再添「新成員」。佔地600餘畝,建築面積達23萬平米的一期工程新校園裡,圖書館、教學樓、綜合實驗樓等建築設施一應俱全,不久後將迎來首批1860名新生入學。
  • 中科院院士滕錦光履新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未來數月,滕校長將專注於與學生、教職員和校友建立聯繫,以及與校內外各主要持份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各界的關注,並分享他對理大未來發展的構思和計劃。滕校長7月1日向理大的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發出電郵。他表示:「對於獲委任為理大校長,我深感榮幸之餘,亦明白任重道遠,須不負眾人厚望。」他承諾竭盡所能履行大學的使命、實現大學的願景。
  • 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開校 宜賓「大學城」再添新成員
    四川在線記者 王吉南9月9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舉行開校儀式,標誌著該校區正式落成,宜賓三江新區產教融合示範區內再添「新成員」。據了解,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是在成都之外的第一個分校區,圍繞打造現代產業學院的目標定位,將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智能科學與技術等11個與宜賓優勢產業集群構建高度契合的專業布局宜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產教融合
  • 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創辦於1956年3月15日,初名成都地質勘探學院,經國務院(56)國三辦習字第4號文批准建立,是我國為適應當時工業建設需要興辦的第三所地質院校。建校初期,高等教育部和地質部聯合發文,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部分幹部教師組建成都地質勘探學院。學校組建後,原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體,先後成建制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