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人們常以「貌若潘安」來形容一個男性文採風流並且容貌出眾。與宋玉一樣,潘安也是集美名與才華並秀的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他是西晉文學家、政治家。不僅容貌居古代四大美男之首,才華也居西晉文學團體二十四友之首;不僅孝順,而且對妻子楊氏專一和深情,相愛終身。
(一)出眾的容貌
1.河陽一縣花,桃花縣令
鹹寧四年(公元278年),潘安出任河陽(河南省孟縣西)縣令,頗有政績,因為酷愛花,他結合當地地理環境令滿縣人民栽桃花,澆花息訟甚得百姓喜歡。後遂用「河陽一縣花、花縣」等代稱潘安,而這也是中國最早「花樣美男」的出處。原來,在古代花是用來形容美男子。
2.擲果盈車
在潘安生活的年代,他擁有眾多粉絲、尤其是女性粉絲多,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潘安年輕時駕車走在街上,周圍就會圍滿粉絲,她們常往潘安的車裡丟贈水果,沒待他逛完一條街,粉絲們送的水果就把車給堆滿了,這就是著名的「擲果盈車」的典故。
(二)出色的才華
1. 才華如江
潘安年少時就以才智聰穎著稱,鄉裡都稱他是奇童。他是魏晉第一流的文學家,文學作品中常用「陸才如海,潘才如江」來形容潘安與陸機的才華。在漢魏晉那個時代,賦寫得好是文人最高的成就,潘安的《秋興賦》、《閒居賦》、《藉田賦》文字優美,富有感情,是那個時代頂峰。潘安、陸機也是西晉作品流傳下來最多的文學家,可見後世對他們的推崇。註:陸機: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第四子,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2. 他是《悼亡詩》的開創者
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宋玉是首位寫女性的詩人,時隔500年,同為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潘安則是第一個寫悼亡詩的詩人,他寫的《悼亡詩》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
(三)孝順且用情專一
據史料記載,潘安對父母十分孝順,同時對妻子楊氏痴情專一:他和妻子楊氏12歲訂婚,相愛終身。楊氏逝世後,並未再娶,他為她寫的悼亡詞情誼真摯,纏綿無盡,更成為千古佳話。潘安除《悼亡詩》三首之外,還有《哀永逝文》《悼亡賦》等,表現了他與妻子的深厚感情。三首《悼亡詩》中,第一首傳誦千古,尤為有名。這裡我選析第一首:
荏(rěn)苒(rǎn)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rǎng)永幽隔。
解析:寫詩人為妻子守喪一年之後,即將離家返回任所時的心情。開頭四句點明妻子去世已經一年。詩人說,時光流逝,愛妻離開人世已整整一年,層層的土壤將他們永遠隔絕了。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mǐn)俛(miǎn)恭朝命,
回心反初役。
註:僶俛:勉力。
解析:寫詩人即將離家返回任所的心理活動。就個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情來說,詩人十分願意留在家中,可是有公務在身,朝廷不會依從,這個願望是難以實現的。這裡提出留與不留的矛盾。矛盾的解決辦法是,勉強遵從朝廷之命,轉變念頭,返回原來任職的地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髣(fǎng)髴(fú),
翰墨有餘(yú)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huǎng)如或存,
回惶忡(chōng)驚惕(tì)。
註:髣髴:相似的形影 悵恍:恍忽。回惶:惶恐。忡:憂。
解析:寫詩人就要離家返回任所,臨行之前,觸景生情,心中有說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進入房間,自然憶起與愛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經歷,她的一舉一動,使詩人永遠銘記在心間。可是,在羅帳、屏風之間再也見不到愛妻的形影。見到的是牆上掛的亡妻的筆墨遺蹟,婉媚依舊,餘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詩人的神志恍恍惚惚,好像愛妻還活著,忽然想起她離開人世,心中不免有幾分驚懼。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xì)來,
晨霤(liù)承簷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shù)幾有時衰,
莊缶(fǒu)猶可擊。
註:霤:屋上流下來的水 缶:瓦盆,古時一種打擊樂器。
解析:寫詩人喪偶的孤獨和悲哀。「翰林鳥」,指雙飛於林中的鳥。比目魚,水中一種成對的魚。不論「翰林鳥」,還是「比目魚」,都是古人常用來比喻夫妻合好。「一朝只」、「中路析」,寫出詩人喪偶以後的孤獨與悽涼。冬去春來,寒暑流易,愛妻去世,忽已逾周年。又是春風襲人之時,簷下晨霤點點滴滴,逗人哀思,難以入眠。深沉的憂愁,難以消卻,如同三春細雨,綿綿無休,盈積心頭。要想使哀思衰減,只有效法莊周敲擊瓦盆(一種古代樂器)了。潘安想效法莊周,以達觀的態度消愁,殊不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潘安不僅顏值高、又富有才情,在政治和為官方面也頗有建樹,並擁有眾多女粉絲,卻對妻子楊氏十分專情。這樣的男子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他的小名 「檀郎」、「檀奴」也就成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詞。這一稱謂寄託著女性對情人、夫君用情專一的熱切希望。
結語:潘安作品最大特色是情,讀者句句能體味到他的感情細膩,多愁善感這也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