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創自辦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開幕

2020-12-20 環京津網

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 (記者 陳靜)猜燈謎、投壺、翻花繩、解孔明鎖、繪染團扇、漢服秀、即興情景劇……4日,一場由大學生自創自辦的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在華東師範大學開幕。

與一般展覽不同,該展覽以情境化、沉浸式、多重感官互動等「穿越式」體驗,來實現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功能,配合移動新媒體與影像,給大學生帶來線上線下全方位的禮儀科普。

展覽吸引了在華東師大就讀的,來自世界各國的諸多留學生們。 戴琪 攝   大學生是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主力軍,華東師大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系本科生湯夏穎、陳真源、張琦慧和周子皓,在魯力立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探索利用影視媒介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禮儀的科普和推廣。

團隊針對大學生的視聽習慣、興趣元素創作了10集系列教育短片《儀儀有禮》。從演員陣容、導演編劇到後期包裝、宣傳均由大學生團隊承擔。短片主題涵蓋了包括茶道、酒禮、用筷、祝壽、稱呼以及節日等多項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知識,以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情節和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具體介紹常見的中華禮儀規範。這場體驗展就是該項目的線下展覽部分,

「我們之所以選擇大學生這樣一個人群,主要是觀察到周圍年輕人對中華傳統禮儀知識知之甚少或者一知半解,行為也經常缺失禮儀規範。但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對禮儀知識的求知慾非常強烈。」項目創始人之一——陳真源同學在體驗展開幕式上談到展覽的由來時說道,「我們希望一改傳統文化常規教育時一本正經的模式,在短片中融入了最受大學生喜愛的二次元、古風、穿越、『CP』甚至無釐頭和冷幽默等元素,寓教於樂。

一場由大學生自創自辦的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在華東師範大學開幕。 戴琪 攝   曾任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的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副院長陳曉達教授看過《儀儀有禮》的精彩視頻集錦後表示,影視是當今時代最為主流也是傳播力最強的媒介形式,教育搭載影視的翅膀,可更好地通過感性的視聽語言深入人心,幫助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完成審美功能與教育功能的結合。

本次體驗展以大學生喜愛的集贊遊園會形式展開。記者看到,為了增加體驗展的沉浸式效果,全場工作人員身著漢服,置景古風。眾多大學生穿著古代服飾前來觀展,傳統文化韻味濃厚。

展覽吸引了在華東師大就讀的,來自世界各國的諸多留學生們。他們被中華傳統文化吸引,學習禮儀知識,觀摩服飾文化,參與古代傳統遊戲,甚至穿上漢服在情景劇中學習中華禮儀的運用。留學生紛紛感嘆,這種體驗展實在「太有趣、太有收穫」,並表示,第一次如此明確清晰地了解到中華傳統禮儀知識和具體行為規範,這種體驗展的形式讓留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整個展覽氛圍的營造也讓其直觀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完)

【編輯:劉歡】

相關焦點

  • 加強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要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根,就是要在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上下功夫,把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體系和精神追求,講足說清,闡發透徹,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深入人心,正確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關係,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 「見字如面——2020中華家風文化主題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國際在線消息:12月16日,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和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共同主辦的「見字如面——2020中華家風文化主題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據策展人、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副館長張丁介紹,2020「中華家風文化主題展」聚焦家書,通過四個版塊32封精選古今典型家書文本和故事,以凝練意向化的展陳形式,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新媒體,生動展示其中的文化內涵,使觀眾在參觀互動中受到美好家風的滋養。
  •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
    原標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 【教育探索】高等學校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大學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力軍,對大學生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也面臨一系列難題:如何準確認識和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如何精選出最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教學內容?如何有效構建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規律、適應當代大學生認知規律、體現文化傳承時代規律的課程體系與教學設計?這都需要系統的創新設計。
  • 兩岸百對家庭傳統文化互動親子遊活動福建晉江開幕
    孫虹 攝   中新網晉江8月20日電 (記者 孫虹)20日,兩岸百對家庭傳統文化互動親子遊活動在福建晉江開幕。活動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對家庭、近300人參與互動,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華夏禮儀文化之美。
  • 過傳統佳節學國學禮儀 小學生體驗傳統文化獨特魅力
    學生們認真學習中華禮儀。 旁聽的家長也被精彩講解打動。   紅網時刻2月13日訊(通訊員 楊凱 記者 張珍)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前,長沙育英小學組織開展了學習國學等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體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10日上午,同學們早早地來到長沙市社會公益基地——雨花齋。進入雨花齋大廳,孩子們在國學老師的指導下,開始認真學習國學禮儀。
  • 深航邀請旅客體驗中華傳統文化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 通訊員 李瑞敦一邊是閒情逸緻、仙姿佚貌的舞者,一邊是行色匆匆、南來北往的旅客,傳統文化與民航出行在深航尊鵬閣來了一次激情碰撞,深航「尊鵬閣文化日」中華傳統文化展演活動使得旅客駐足停留觀賞,
  • 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
    此外,堅持每周開展中小學生琴、棋、書、畫、詩、禮「新六藝」培訓和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參加學校1000多所,參加學生逾12萬人次;與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合作編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其中,中學和高中4冊入選了《中小學圖書館(室)配備核心書目》;與貴陽市教育局合作編寫《國學教育讀本》進入幼兒園、小學及 初中課堂,首批發行23萬冊。
  • 「衣以載道,禮傳古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展走進義大利
    核心提示:由北京市政協主辦、北京服裝學院參與承辦的「衣以載道,禮傳古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展,於義大利當地時間11月26日下午在米蘭但丁街14號舉行開幕儀式。 由北京市政協主辦、北京服裝學院參與承辦的「衣以載道,禮傳古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展,於義大利當地時間11月26日下午在米蘭但丁街14號舉行開幕儀式。北京市政協代表團和義大利米蘭政府官員、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當地華人華僑、文化界人士、媒體界朋友出席開幕儀式。
  •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幕剪彩儀式 (淨空老法師主持,觀音聖誕日)
    承傳中華傳統文化,接受古聖先賢教誨,領悟老祖宗智慧!!淨空法師主持: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幕剪彩儀式(觀音聖誕日)(於華藏衛視2016.3.27)>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4分鐘2016年3月27日(觀音菩薩聖誕日),雲高氣爽,吉日良辰,這是一個充滿感恩、令人法喜的日子,因為歷經六年籌畫與建設的-「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終於開幕了。
  • 為期三個月,禁毒文化特展今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開幕
    上海首個以行業博物館為平臺的禁毒宣傳教育基地今揭牌。在第33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6月23日下午,揭牌儀式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舉行。上海市戒毒局領導與知名民間禁毒人士夢曉也一起來到博物館,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天下無毒﹒七彩人生」禁毒文化特展。6月23日,上海首個以行業博物館為平臺的禁毒宣傳教育基地揭牌。 本文圖片均由主辦方供圖近年來,上海市戒毒康復中心藉助社會化力量,把戒毒的宣傳教育工作向基層延伸拓展,幫助康復人員戒除毒癮、恢復健康、重回社會。
  • 騰訊攜手11家博物館舉辦 「網際網路+中華文明」大展國慶開幕
    來源:金融界網站9月26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騰訊主辦、11家文博單位合作支持的「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展覽以「文物的時空漫遊」為主題,首次以數位化形式結合創意互動玩法,共同呈現近百件著名文物。
  • 漢聲中國童話互動體驗展:在五感式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漢聲中國童話互動體驗展"於2018年9月23日至2018年12月9日,在京與眾多孩子、家庭互動,在五感式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展覽從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漢聲中國童話》裡的362個故事中精選出了100個生動的故事,運用AR互動、360度沉浸式劇場、互動投影與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手工學習桌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讓人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結合高科技,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寓教於樂,將祖輩們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及中華傳統文化用更全方位、更多維的層次展現在觀眾面前。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大學生通過了解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起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從而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起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動第三站在臺開幕
    12月8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和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動第三站在臺灣中原大學開幕,臺灣各界人士代表80餘人出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部長陳愛民和陝西歷史博物館理事會理事長錢繼奎通過視頻致辭的方式出席開幕式,分別代表主辦單位對展覽開幕表示祝賀,希望通過展覽增進臺灣青年大學生對唐代歷史與文化藝術的認識,更全面地了解唐代的歷史與文化藝術。
  • 重禮儀是與文化氛圍相融的一種方式
    據省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觀眾的觀展熱情很高,但觀展禮儀也很重要,有些觀眾觀展過程中忽略了文明禮儀。比如展覽體驗區懸掛著許多刻有詩句的詩牌,這個體驗區由於文化氛圍濃鬱備受觀眾喜愛,成為熱門打卡地,許多觀眾在此留影。但有的觀眾在留影過程中伸手拉扯懸掛的詩牌,致使一部分詩牌損壞,影響其他觀眾欣賞。 觀看展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文明觀展的禮儀有哪些?
  • 打卡紅色教育基地,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打卡紅色教育基地,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這個鎮中小學生暑期這樣學「四史」日前,閔行區少工委組織全區46所學校150位中小學生,參加了「學『四史』,爭做新時代好隊員——成長1+1夏令營」活動。同學們來到「華漕手工技藝體驗基地」,參觀了華漕抗日戰爭紀念館和非遺手工藝館,並體驗了傳統手工藝項目。來源:閔行區華漕鎮來源:閔行區華漕鎮華漕抗日戰爭紀念館由華漕鎮黨委於2006年牽頭成立。紀念館分主廳和副廳,主廳內是場景復原展項,背面是一幅大型油畫。
  • 印度尼西亞大學生中華文化體驗營圓滿收營
    中國僑網8月6日電 據印尼《星洲日報》報導,近日,由中國國家漢辦組織、廣西師範大學協同組織、印度尼西亞瑪琅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簡稱瑪琅孔院)志願者教師帶隊的為期11天10晚(7月20日-7月30日)的印度尼西亞大學生中華文化體驗營正式落下帷幕。
  • 安遠:踐行鞠躬禮儀 弘揚中華美德
    客家新聞網訊 賴庚金 李麗萍報導:「看我泱泱禮儀大國,君子有為德遠播」,為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安遠縣九龍小學從尋找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與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契合點入手,以學會「鞠躬禮」為主要抓手,利用教師例會、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宣傳櫥窗、隊日活動課等多種形式,開展了一系列推行鞠躬禮活動。
  •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既是當務之急,也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既功在當代,也會澤及後世子孫、增進人類福祉。
  • 廈門:寓傳統文化和文明禮儀教育於經典誦讀中
    為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怡情養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福建省廈門市在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誦讀浸潤美麗心靈,弘揚傳統美德,普及文明禮儀,極大地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精神力量,提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