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 (記者 陳靜)猜燈謎、投壺、翻花繩、解孔明鎖、繪染團扇、漢服秀、即興情景劇……4日,一場由大學生自創自辦的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在華東師範大學開幕。
與一般展覽不同,該展覽以情境化、沉浸式、多重感官互動等「穿越式」體驗,來實現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功能,配合移動新媒體與影像,給大學生帶來線上線下全方位的禮儀科普。
展覽吸引了在華東師大就讀的,來自世界各國的諸多留學生們。 戴琪 攝 大學生是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主力軍,華東師大教育學部教育信息技術學系本科生湯夏穎、陳真源、張琦慧和周子皓,在魯力立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探索利用影視媒介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禮儀的科普和推廣。
團隊針對大學生的視聽習慣、興趣元素創作了10集系列教育短片《儀儀有禮》。從演員陣容、導演編劇到後期包裝、宣傳均由大學生團隊承擔。短片主題涵蓋了包括茶道、酒禮、用筷、祝壽、稱呼以及節日等多項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知識,以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情節和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具體介紹常見的中華禮儀規範。這場體驗展就是該項目的線下展覽部分,
「我們之所以選擇大學生這樣一個人群,主要是觀察到周圍年輕人對中華傳統禮儀知識知之甚少或者一知半解,行為也經常缺失禮儀規範。但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對禮儀知識的求知慾非常強烈。」項目創始人之一——陳真源同學在體驗展開幕式上談到展覽的由來時說道,「我們希望一改傳統文化常規教育時一本正經的模式,在短片中融入了最受大學生喜愛的二次元、古風、穿越、『CP』甚至無釐頭和冷幽默等元素,寓教於樂。
一場由大學生自創自辦的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在華東師範大學開幕。 戴琪 攝 曾任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的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副院長陳曉達教授看過《儀儀有禮》的精彩視頻集錦後表示,影視是當今時代最為主流也是傳播力最強的媒介形式,教育搭載影視的翅膀,可更好地通過感性的視聽語言深入人心,幫助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完成審美功能與教育功能的結合。
本次體驗展以大學生喜愛的集贊遊園會形式展開。記者看到,為了增加體驗展的沉浸式效果,全場工作人員身著漢服,置景古風。眾多大學生穿著古代服飾前來觀展,傳統文化韻味濃厚。
展覽吸引了在華東師大就讀的,來自世界各國的諸多留學生們。他們被中華傳統文化吸引,學習禮儀知識,觀摩服飾文化,參與古代傳統遊戲,甚至穿上漢服在情景劇中學習中華禮儀的運用。留學生紛紛感嘆,這種體驗展實在「太有趣、太有收穫」,並表示,第一次如此明確清晰地了解到中華傳統禮儀知識和具體行為規範,這種體驗展的形式讓留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整個展覽氛圍的營造也讓其直觀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完)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