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經過翔實考證,昆明的「勝利炮仗」是1945年8月10日開始響起,中經8月15日和9月2日、3日的時間節點,直到9月9日,前後持續1個月——
昆明何時開始慶祝抗戰勝利
李光榮(西南民族大學)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珍視和平、警示未來。75年前的昆明,是從什麼時間開始慶祝抗戰勝利,當時慶祝活動又是什麼情形——
1945年8月11日《大眾日報》號外
昆明的「勝利炮仗」何時響
抗戰期間在昆明就讀西南聯大的汪曾祺,在《落魄》中寫道:「雲南老百姓管勝利、戰爭結束叫『炮仗響』,他們不說勝利、不說戰爭結束,而說是『炮仗響』。」這話寫於1947年6月,切近歷史現場,真實性無需懷疑。不說勝利、不說戰爭結束,而說「炮仗響」,是昆明老百姓的機智。那麼,昆明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炮仗是何時響起的呢?
一般人會不假思索地認為,是1945年的8月15 日。因為,這一天是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的日子,一些國家也以這一天為勝利紀念日。
但實際情況未必如此。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從抗戰勝利消息的傳播說起。
1945年8月10日下午八時,昆明的《朝報》發行的號外
當時最快捷最權威的消息傳播方式,是無線電臺廣播。最近網上盛傳一個視頻,說1945年8月10日駐重慶的美軍聯絡處得到日本要投降的消息,立即轉報國民政府,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當晚將這一消息播出。據昆明廣播史研究專家戴美政介紹,自抗戰中期開始,9座官方電臺的重要消息均按重慶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的指示播出,昆明廣播電臺即遵指示於同晚播出了日本投降的消息。這樣,昆明的勝利炮仗就是8月10日晚響的。
中華書局2018年出版的《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
西南聯大總務長鄭天挺教授,在1945年8月10的日記中記下了他的親身見聞:這一天晚上七時,鄭天挺出席北大校長蔣夢麟為女兒舉行的訂婚宴,「飲饌畢,正在雜談,忽聞爆竹聲,餘出詢於宜興,謂傳言日本求和,陳福田遂急乘車往美軍打聽,據云確已投降,但須十一時半由華盛頓正式宣布。聞之狂喜,歡呼迄十時……餘與雪屏乃步歸,沿街而立者不知其數,爆竹不絕,汽車遊行者甚至放信號槍,正義路擁擠幾不能通過。」當晚11時半後,「石柏宓送來湯公函,言敵人已降……」。
從這則日記可知,鄭天挺在10日晚間的宴會上即聽到日本求和的消息,但正式消息要當晚11時半由華盛頓發布,而昆明街頭已經開始狂歡慶祝。當晚11時半後,石柏宓送來信函,再次確認了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
1945年9月4日《新聞報》報導指定中國戰區十五個受降區主官的號外
8月11日,西南聯大教授李廣田的日記對此也作了證實:「昨晚已有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今天11點,有人來說:昨晚廣播,蘇聯四路出兵,美國的原子彈炸光了長崎,六十餘萬人全被炸死,日本已由中立國向中美英蘇提出投降,條件是只保留天皇。昆明全夜未睡,滿城鞭炮聲」。當時李廣田利用暑假時間在呈貢鬥南村寫長篇小說《引力》,仿佛在與「勝利」賽跑,慶祝勝利之時,他寫出了小說的最後一句話。
鄭天挺日記的「爆竹不絕」和李廣田日記的「滿城鞭炮聲」,是歷史的記錄。
1945年8月15日《雲南日報》的號外
1945年8月11日出版的《雲南日報》和《中央日報》都刊登了勝利的喜訊。《雲南日報》刊發日本投降消息:「美新聞處訊 重慶十一日電:重慶國際廣播電臺於今晨二時發表軍委會聲明稱:日本政府已於八月十日下午八時向中、美、英、蘇投降。」文字用黑框框出,予以強調。
《中央日報》以《昆明全市 勝利狂歡》為題報導昆明人民的歡慶情形:「昨晚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之投降條件消息傳出後,各報社當即於門口公布,旋即發售印刷之號外。全市市民聞悉,歡躍若狂。鋪戶多燃放爆竹,車輛行駛歡呼,各通衢道口,均被歡狂之市民阻塞,此種熱烈之情況,為近世以來之第一次」。這是昆明報紙最早的勝利狂歡報導。
以上史料充分說明,1945年8月10晚,昆明已經獲悉抗戰勝利消息,全市徹夜狂歡,人潮如流,炮仗響徹夜空,「為近世以來之第一次」。
炮仗不絕 狂歡延續
1945年8月10日晚昆明的「勝利炮仗」只是一個開始,慶祝勝利的高潮還在後面。
1945年8月10日《中央日報》出版的第三次號外
鄭天挺在8月14日的日記下面,收錄了幾則報紙剪報,其中一則是:「《中央日報》號外:最後勝利今日屆臨,日本投降覆文發出,接受無條件投降之條款,天皇聽從盟國統帥命令。」這說明昆明的報紙11日以後已經密切關注日本投降的動靜了。
8月15日,鄭天挺在日記中寫道:「日本已正式接受盟國建議,日皇下令全國陸空軍停戰,並命大本營代表籤署投降文書,盟國收到此項復文,即行宣布。」
8月15日,昆明廣播電臺按上峰指示廣播日本天皇的《停戰詔書》,昆明的影劇院也播出消息,一些公共場所張貼公告,市民萬戶出遊,街道擁塞,炮仗不絕,狂歡至深夜。
1945年9月3日《雲南日報》增刊中的慶祝世界勝利日特刊
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時,昆明媒體記者採訪90高齡的昆明市民楊虎,回顧抗戰勝利昆明的情況:8月15日,白天一切如常。晚上七點電影開映。突然,銀幕上出現「日本已無條件投降」幾個大字。觀眾愣了幾秒鐘後,大聲呼喊,電影院歡聲雷動,接著湧向街頭,匯入狂歡隊伍。街道上聚集了許多人,正義路、華山西路幾家報館門口許多人排隊等候「號外」發出,華山南路學生揮手唱歌走著,自發形成的隊伍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遊行,金碧路的炮仗店顧客盈門,接著炮仗響成一片,整個昆明都沸騰了,狂歡持續了三天。
「全世界戰爭結束了」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密蘇裡號軍艦上向同盟國遞交投降書。日本代表和美英中蘇及澳、加、法、荷等國代表相繼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以徹底失敗告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獲得最後勝利。按照國際公法,該文件第二天生效,故後來以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2日和3日晚,昆明市民提著燈籠上街舉行「提燈遊行」。市內張燈結彩,炮仗聲此起彼伏。昆明人民與全國人民、與勝利的盟國人民、與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一起慶祝勝利!
1945年9月28日上午10點,在越南河內,日軍代表土橋勇逸、服部尚志、三國直幅等人聆聽主持日軍投降的中國陸軍第一司令官盧漢宣讀日軍投降籤字條文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籤字、蓋章,標誌著中國戰區戰爭的結束,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徹底勝利。
這一天,沈從文在呈貢桃園新村的家中請客,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沈從文在小說《主婦》中寫道:「今天又到了九月八號,四天前我已悄悄的約了三個朋友趕明天早車下鄉,並託帶了些酒菜糖果,來慶祝勝利,並慶祝小主婦持家十三年。」之所以「悄悄的約」,是因為這一天正好是沈從文與「小主婦」結婚13年紀念日,他不想讓「小主婦」事先知道「慶祝」之事。時間「進入九月九日上午三點左右」,沈從文寫下「從今天起,全世界戰爭結束了」!
1945年9月2日中央防疫處為慶祝抗戰勝利,在昆明中央防疫處大樓前合影
事緣於此,《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下筆即書:「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國家受日本之降於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之變,為時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瀋陽之變,為時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為時五十一年。舉凡五十年間,日本所鯨吞蠶食於我國家者,至是悉備圖籍獻還。全勝之局,秦漢以來所未有也。」字裡行間洋溢著歡快之情,句末似有炮仗聲響起。每次讀來,心情總為之激蕩。
國立西南聯大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