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低自尊人格,毀掉你的職場生涯

2020-12-17 深圳衛視

好消息!好消息!特價甩賣清倉五折

距離全年第二大長假還有最後3天~

依舊假裝平靜的辦公室莫名暗流湧動。緊盯電腦的你,心裡早已經開始盤算放假第一頓該吃什麼好···

不怪節前無心工作,怪只怪假期充滿誘惑!

拋開日復一日的搬磚生活,終於能以放鬆的心態回歸自己的小世界。做慣了社畜,突然襲來的自由簡直不要太爽!

真想高呼一聲:橫掃壓力,做回自己!

事實上,這种放假的「爽」感主要是心態的變化。

在工作中,有些人時常感到焦慮、壓力過大,甚至在職場初期會產生自卑感。其實,這些都是常見的職場心理問題。

如果有類似的心態發生,恐怕要自查一下,是不是職場狀態出了問題。

簡單來說,職場人的狀態大概會分三種:

第一種,我覺得別人很好,但自己不行

第二種,我覺得自己很厲害,別人都比不上我

第三種,我覺得自己和別人都很好,各有所長。

初入職場的新人往往處於第一種狀態,隨著職業成長,會位移到自負,再慢慢成長到成熟圓融的狀態。

本周《你好!面試官》的舞臺上,迎來了兩位狀態截然不同的選手。

藉由他們的求職經歷,小A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場心態~

1.什麼是低自尊人格?

第一位上場的選手有個很可愛的名字:邢幸運,外表開朗的她語速極快,在群面中的表達欲和掌控力都給Boss團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走上舞臺,她卻表現出極強的性格反差。

在解釋為什麼從一家微整形公司離職時,她提到不想「滿臉玻尿酸」,變得「面目全非」。

然而,當Boss問到「你是覺得整容不好嗎?」時,她又慌忙否認。

急切回答問題的她忙中出錯,時常造成誤會。結果,在與面試官的交談中,就陷入了不斷否定自己的惡循環。

在大家產生質疑時,她坦然承認,自己曾做過心理遵循,自認屬於「低自尊人格」。

在心理學上,這一人群往往覺得自己不夠好,會連續不斷地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在遇到一點挫折時,也會產生強烈的自責。

例如,在回答AI專業提問時,她也是在答題前先表示「我也沒什麼新的想法」。

現場心理顧問簡裡裡老師幫她分析,這種習慣性的表達方式也源於自我否定,是為了降低別人對自己的期待。

2.不卑不亢 放平心態

第二位上場的選手與幸運形成了鮮明對比。

比起幸運飛快的語速,這位選手更多地帶給大家平穩、舒服的感覺。

懶人聽書的徐鵬還表示,這位選手在群面中表現出高情商的溝通技能,更難得的是,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時會徵求隊友的意見。

在職場交流中,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與幸運那種自我貶低、降低期待的方法不同,這位選手將強勢與溫和相結合。

看似相反的兩個詞在她身上蜜汁融洽,根據場合及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分別。

當被問到「和同事意見不一怎麼辦」時,她的回答堪稱典範,可以簡單概括為「先禮後兵」四個字,既溫和又不失底線,達成目的的同時避免衝突。

這種不卑不亢的姿態顯然在職場中利人利己,是一種成熟的心態。

3.認清自己 重拾自信

其實,初入職場的自卑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缺乏經驗,能力欠缺等都是造成這種狀態的因素。

負面情況很多時候不是靠對抗克服的,反而誠實地認知自己的不足,再想辦法快速成長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有自卑感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就此沉浸於自卑感中,覺得自己能力就到此,自我放棄了更多成長的機會。

舞臺上,幸運所表現出的緊張和壓力也是這樣。在回答尼卡貓的專業提問時,她越說越偏題,最終被Boss打斷。

這個時候,像幸運一樣初入職場、還沒能遊刃有餘的小夥伴們:

現在要做的不是自貶,而是坦然接受,認清自己,全面的自我盤點後,認準方向往前走,時間與積累會幫助你重新拾回自信。

最開始的這段時光,有很多艱難與委屈,還有怯弱與自卑,但請相信,我們終將會上岸,然後陽光萬裡。

最後,祝大家假期愉快,

相關焦點

  • 低自尊人格:卑微、弱小、無助,感覺被所有人排斥
    作者:九霄雲客低自尊人格的思維邏輯自尊在心理學中屬於自我的概念,既個體對於自我的總體評價。評價較高的個體自然是高自尊個體,而評價較低的個體自然就是低自尊個體。我們很明白一個高自尊的人,應該是自信的,有勝任力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低自尊人格的內心世界。1、我是多餘的存在低自尊人格在家庭中不受重視,甚至經常受到家庭成員的冷嘲熱諷。這給他們造成一種錯覺:我是多餘的存在。
  • 童年的喪失和成長中無數次的否定……你是不是「低自尊人格」?
    、欺凌、情感虐待、持續性的壓力或逆境一些事情逐漸發生,威脅到自我認同 這些經歷不單單在某一刻對她們產生影響,更是會像一隻無形的手擋在通往未來的路上,因為在自我觀形成的路上,她們已經被帶到了天平的另一端——更容易形成「低自尊」人格。
  • 心理學:一廂情願的愛情,都是低自尊人格在作祟
    可阿潘越是討好,女友就越是冷淡,到最後,女友乾脆告訴阿潘,別再找她了,她是不可能再回來了。阿潘搞不懂,自己到底做錯什麼了,明明分開前一天,他們還甜蜜說晚安的,為什么女友說變就變呢?這種下意識否定自我的歸咎心理,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低自尊人格的表現。什麼是低自尊呢?
  • 低自尊人格|連一塊錢都讓我寢食難安!
    這種【我不能忍受別人對我的做法不滿意,我會拼命糾正自己】和【我應該儘量做到讓別人滿意,我自己的情緒可以滯後】的心理,就屬於低自尊人格。這樣的人日常生活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很難拒絕別人。假如我們每個人會把人的價值從高到低劃分分數,低自尊的人,會把自己的價值定位在一個相對較低的落點,而把其他人定位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甚至隨著時間慢慢習慣抬高別人後,自己的價值底線會越來越低。低自尊的人很少會去考慮別人有沒有資格當自己的朋友,而更多考慮的是我能不能當好你的朋友。
  • 養成「低自尊人格」有危害,父母要警惕
    這種跟屁蟲的行為,容易導致孩子「低自尊人格」出現,什麼是「低自尊人格」?低自尊人格指的是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很低下,感到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段友情,對於人際關係會特別的敏感和感到害怕。養成「低自尊人格」對孩子有什麼危害?1、孩子容易成為討好型人格擁有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他們會把自己的需求放到最低,不斷的去成全別人。
  • 孩子在學校容易被欺負,和低自尊人格有關,3個步驟化解危機
    她的父母不僅把她的課餘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而且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只要孩子有一點沒有滿足他們,孩子容易被人欺負,主要是受到了低自尊人格的影響,那什麼是低自尊人格?低自尊人格指的是這個人對於自己很沒用自信,他們會經常從負面的角度來評價自己。
  • 低自尊人格:總覺得自己什麼也不配
    在這種長期壓抑下,女孩子不得不學會放棄自己,隱藏自己的情緒,成為了一個不會拒絕別人的人,形成了低自尊人格。1:他人的讚美對你來說是種壓力從心底裡認為自己不夠好,比如「老闆在開會的時候表揚你,說你的工作表現很好,大家都要向你,多加學習」。
  • 低自尊應該怎樣改變?
    低自尊應該怎樣改變? 低自尊是怎麼回事呢?
  • 聽聽丨生孩子,毀掉了多少女性的職業生涯?
    今晚我們來聊聊:生孩子,毀掉了多少女性的職業生涯。昨天節目裡有朋友提到生娃後職場的諸多煩惱,我們今天就系統的來聊一聊。「從懷孕到寶寶上幼兒園至少4、5年,職業發展?基本就別想了。」這是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和同事懷孕後,我聽過最多的一句話。
  • 心理學:你是低自尊人格麼?5道題判斷你的自尊程度
    所謂自尊,是指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包括看待自己的方式,賦予自己的價值。低自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很多人都有低自尊或隱形低自尊的問題。根據心理學家紐瑟姆的研究,我們製作了一個關於自尊的問答。你可以用這些問題測試一下自己是否是低自尊人格。
  • 要有健康的人格,脫離低自尊的負面影響,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和S相似的情況 ·遇到困難和挑戰經常懷疑自己,從來不敢肯定自己 ·想要努力爭取,又害怕自己失敗,因為覺得自己不優秀就不值得被愛 以上種種種跡象,其實都是低自尊在作祟。
  • 職場有樣東西最重要,無論什麼情況都要守住底線,別毀掉自己
    如果你想要在職場上走得越來越穩,越來越順,也一定要堅守底線,別毀掉自己。1、守住嘴巴。守不住嘴巴的人,到最後下場都不會太好。職場上,但凡是那些大嘴巴或是愛八卦、愛傳播謠言的,都是領導同事反感的對象。即使不是什麼隱私或秘密,在你看來也只不過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宜在職場上到處宣揚。而那些別人的私事、領導和同事不願意被人知道的話,更是要守住嘴巴。這是職場上最基本的底線,守住嘴巴,你就是守住了自己的人格,守住了同事領導對你的信任。2、守住原則。
  •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與你有關 | 21天走出低自尊
    它們,有沒有經常在你的腦海中出現?「我真沒用、真的太蠢了,什麼都做不好。」「他們誇獎我,只是跟我表面客套客套罷了。」「我長得也不漂亮,能力也一般般,在社會上肯定很難立足。」「他今天看我的眼神是不是不對呢?我一定又有什麼地方做錯了。」……這些想法,正是在低自尊的怪圈裡掙扎的表現。
  • 家長要警惕,可能是「低自尊人格」
    什麼是「低自尊人格」? 低自尊人格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或者是一段人際關係當中,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感低,內心缺乏自信,並且不相信自身的自我價值。通常表現為不願意檢驗他人對自己做出的判斷,在人際關係、社會交往方面都過於敏感。
  • 低自尊的人,為人處世,註定是一場悲劇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是低自尊型人格,主要表現是:總是害羞躲避、順從,與人交往時,更喜歡傾聽,不敢表達自我,不好意思找人幫忙,總是喜歡道歉,把錯誤歸結到自己身上。低自尊的人性格都比較內向善良,穩重識大體,但也因為不懂得保護自己,總是受到別人的忽視和怠慢。低自尊的人也更注重外人對自己的看法,容易陷入自卑、失落、抑鬱、惱怒的情緒中,對負面評價非常敏感。
  • 知道了這四個職場定律可助你的職業生涯順順利利,簡單實用!
    【話題】1.身在職場,有什麼必須要遵守的定律嗎?2.這些定律會對自己職業生涯造成什麼影響呢?【閒聊】職場中的定律,就是職場中的客觀規律。不遵守足可以毀掉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這些定律,是先輩們通過無數次的失敗總結而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只需遵守即可,今天就給大家簡單分享四個職場定律,如下:1.工作不主動定律---職場中工作不主動是一大忌
  • 解決這6大職場難題,讓你2021職業生涯「牛」轉乾坤
    身在職場中的各路人士,或多或少經歷疫情所帶來的工作方面影響,幾乎所有人都經歷著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面臨年底績效考核,大多數人喜憂慘半。在辭舊迎新的時候,工作中有清晰職業目標的人,來年會繼續保持激情;但那些在職場中發展並不如意的人,往往繼續勉強地混著,工作任務增加,薪水卻沒有多,心理不舒坦,工作更難做好,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工作越來越糟。
  • 職場不順,情場失意?別鬱悶,「九型人格」理論幫你一招破局
    為什麼在討論問題時,你喜歡把結論都捋得清清楚楚,但是同事就說你小題大做?為什麼你總會愛上同一種人,哪怕對方的外表毫不相似?別納悶,你並不是一個人!因為認識自己,不僅是生理屬性,更多的則是心理屬性和個性特徵等。如果你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屢屢碰壁。那麼,我推薦你看這本書《九型人格:職場指南》,擁有茅塞頓開的全新體驗。
  • 15歲少年自殺未遂 專家:低自尊人格為引人注意
    曾多次離家出走,母親黎女士一直不知道兒子到底是怎麼想的,日前,她從兒子的班主任老師那裡獲悉,張明「覺得生活沒意思,曾自殺過兩次……」  對兒子第一次覺得陌生和恐懼的母親黎女士,近日和張明一起走進心理訪談室……  心理事件  不順心 少年兩度自殺  11月2日,從學校回來後,張明低著下跟著父親身後
  • 職業生涯規劃與人格特質
    之前曾寫過關於招聘與人格特質的文章,文章更多的是從企業的角度來甄選合適的人從事適合的工作。今天要表述的是如何從個體的角度來理解人格特質對職業選擇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特別是對於職業生涯中期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