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制,是日本的政治制度。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稱號,這一制度已經延續千年,無論是是外戚藤原氏當道的平安時代,還是武士主政的幕府時代,天皇都從來沒有被廢棄過。
天皇曾一度是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全日本的表率和象徵,曾受到日本民眾的瘋狂崇拜,尤其是二戰期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想廢除天皇制,可擔心遭到日本的強烈反彈,不得不選擇讓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打破了天皇神系的神話,並同意保留了天皇制度。如今,日本天皇仍舊存在,雖然沒有實權,但從沒有被取代過。
儘管日本天皇已經沒有了實權,但日本民眾對天皇階層仍舊十分尊重。另外,日本天皇階層在婚姻傳承上面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日本天皇挑選皇妃,除了外表形象出眾外,還有一個要求你絕對想不到。
眾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會,君主要經常出席一些重要的活動。出席活動時都要帶上自己的嬪妃。這個嬪妃的形象和氣質,可以說就決定了整個皇室的顏面。因此,無論在哪個朝代,挑選皇妃、嬪妃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舉個例子,比如我國的漢朝,挑選嬪妃就要經過許多步驟。首先要由畫師將入選女子的容貌畫下來,之後交由帝王查閱。只有帝王看中的,才能進入皇宮。且進入皇宮後,只有容貌和形象十分出眾的才有機會受到皇上的青睞。
日本天皇也是如此,早在古時候,日本天皇就對皇妃的外貌和體態有著嚴格的要求。不止如此,能夠成為天皇皇妃的也必須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這樣在天皇外出活動時,才不會給天皇一族丟臉。
如今,日本天皇儘管沒有實權,但也會經常出席某些重要的公開活動。因此,天皇在選擇皇妃的首要要求一直便是需要完美的外表和氣質。畢竟美貌的外表和優雅的氣度能夠在公開場合,為天皇家族增添光彩。
關於這一點,從歷代天皇夫婦的畫像或者照片就能看出來。不論皇妃的外貌和體形如何,其氣質總是端莊、出眾的。
另外,古代社會的統治階層都是以家族世代相傳的方式傳承手中的統治權的,天皇一族也不例外。為此,就要保持天皇一族血統的純淨性,這就涉及到了天皇挑選皇妃的另一個要求。
古時候的中國等眾多國家,都有近親聯姻的現象存在,但有著嚴格的倫理限制。一般情況下,只限表兄妹之間聯姻,同姓之間或者有輩分間隔的親屬之間就不可以。但日本天皇為保持血統的純淨,已經忽視了近親這個問題。
根據這個要求,日本天皇在挑選皇妃的時候並不是隨心所欲的,為保證血統的純淨性,對挑選的皇妃都有著嚴格的甄選範圍。這個範圍便是天皇家族所有的適齡女性,也就是天皇的近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下一任天皇的血統更加純淨。
不過也有天皇和非皇室宗親在一起的情況,但最終都會被無情拆散,其女子也不會有任何名分。
為此,日本歷史上很多天皇夫婦都是表親,甚至有些皇妃是天皇的侄女等至親。在人們看來,這都是荒誕不經的,可血統的嚴謹性已經讓他們忽略了倫理等不恥的問題。
正是這個可恥的要求,導致天皇的很多後代子孫出現了身體不健全的情況,甚至能夠長大成人的皇室子孫都不足半數,真是讓人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