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投資報

隨著今年6月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組裝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組網。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已開通運營,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和授時服務,戰略意義重大。而在此基礎上,基於北鬥精準時空技術的融合應用正是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國家正在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將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大推動力。產業鏈龍頭將率先受益。

■本報記者 林珂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系統作為我國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全世界僅有的能夠提供全球導航定位的四大衛星系統之一。目前,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佔領了科技制高點,未來相關產業有望迎來全新增長。

隨著政府、商業、軍事、工業領域對精確定位導航的衛星導航解決方案日益重視,支持衛星導航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快速發展,都促進著北鬥導航的全球市場增長。萬聯證券指出,在受到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衛星導航是少數受影響較小的產業,且有長期增長的潛力,凸顯配置價值。預計到2025年全球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以上,相比2019年的3400餘億元增加一倍以上,整個產業鏈預計將保持高速擴張。

北鬥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衛星導航軍技民用加速融合。開源證券表示,我國陸續攻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新型氫原子鐘、甚高精度星載銣鍾以及原子鐘的無縫切換技術讓導航系統的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ns,突破500餘種器部件國產化研製,實現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衛星導航軍技民用,並廣泛應用於農林牧漁、交通、無人機、航海、金融、軍事等各個領域,未來交通領域有望成為主要市場,預計2019-2029年衛星導航產業累計營收中,交通場景佔比將達55%。車聯網的加速發展和相關政策的頒布發揮聯動作用,為衛星導航在交通場景的推廣和市場空間的提升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衛星導航產業鏈內大部分公司採取垂直一體化方式擴大公司業務範圍,主要系產業鏈環節之間聯繫緊密,具備上遊技術優勢公司能夠確保中下遊產品性能和成本控制能力,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具備完整產品鏈、前端技術優勢、和品牌效應的公司將具備相對發展優勢,業績高增長可期。

總體來看產業鏈價值由上遊的晶片、板卡逐漸向下遊轉移,產業鏈布局完善公司將優先受益。由於下遊終端數量眾多,北鬥導航運用範圍擴大,物聯網的加速布局,及可穿戴設備作為藍海戰場,為下遊應用賦能,運營服務等公司迎來發展利好,市場規模提升可期,龍頭公司將優先受益。建議關注中國衛星、四維圖新、華力創通、北鬥星通、海格通信、合眾思壯、振芯科技、雷科防務、華測導航等。

北鬥組網大事記

1985年

電子學專家陳芳允院士提出「雙星定位」理論,成為北鬥計劃奠基理論

1994年

北鬥正式立項,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

2000年10月

北鬥導航系統的第一顆衛星發射

2003年12月

北鬥一號系統建成,正式向國內用戶提供服務

2012年10月

北鬥系統成功發射第16顆衛星,完成衛星組網

2012年12月28日

北鬥二號系統正式開通,運行服務區域覆蓋亞太地區

2017年11月5日

北鬥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全球組網開始

2018年12月27日

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宣告建成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2020年3月9日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20年6月23日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潛力股精選

中國衛星(600118)小衛星龍頭

公司是國內小衛星製造龍頭企業。公司宇航製造業務主要包括小衛星製造、微小衛星製造、部組件製造三大類。小衛星及微小衛星製造方面,公司專注於1000公斤以下的小衛星及微小衛星的研製與生產,產品和業務集系統開發、系統設計、系統集成和在軌服務於一體。公司上半年成功發射4顆衛星,繼續保持國內小衛星製造領域主導地位。銀河證券指出,公司的信息鏈批生產任務按計劃推進,繼續保持信息鏈領域的優勢地位;車船載"動中通"產品按計劃完成生產、交付,並獲得持續訂貨;成功中標高通量網絡技術項目、信關站Ka頻段天線射頻及配套設備等項目;獲得某船載衛星通信終端採購合同;完成漁船Anovo衛星通信終端裝船測試;為應急管理部提供高通量衛星通信終端用於業務測試,參與了多省應急指揮通信系統演練。同時隨著衛星網際網路興起,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正式列入"新基建"範疇,未來國內衛星網際網路投資建設有望提速,公司迎來發展良機。公司是我國小衛星製造及通信的龍頭企業,稀缺性明顯,並將長期受益於衛星通信領域發展。

四維圖新(002405)車載導航佔有率高

公司多年來持續深耕電子導航,在車載導航領域市佔率約40%,穩居行業首位,是中國第一、全球前五大導航電子地圖廠商。上市之後,通過一系列外延合資+併購的方式開啟多元化擴張,當前公司業務涵蓋導航、車聯網、汽車電子晶片、自動駕駛和位置大數據服務等五大塊業務,實現「五位一體」的業務布局。國金證券指出,與其他圖商相比,我們認為公司擁有技術、股東跨界融合和客戶資源三大核心優勢。技術方面,持續高研發投入,技術研發人員佔比接近60%,與工信部等政府部門以及產業聯盟攜手制定多項行業技術標準,並成為入駐國家級智能網聯平臺國汽智聯的唯一高精度地圖廠商;國資與網際網路企業的跨界股東融合,前兩大股東中國四維和騰訊,分別持股9.96%和8.76%,國資背景有利於公司獲得資質牌照、參與行業標準制定;騰訊的網際網路基因則為公司提供流量與資本助力;公司合作夥伴和客戶涵蓋乘用車、商用車、系統商、網際網路/政企、高校等多個領域,已構建起完善的合作夥伴生態。

北鬥星通(002151)主營將保持較快增長

公司是國內衛星導航業務的領導廠商之一,衛星導航業務是公司的主體,是根基所在,未來可見的3-5年隨著北鬥網絡成熟,該業務仍將保持較快增速。通信器件業務和汽車業務作為兩翼提供發展新動力,其中通信器件主要瞄向5G核心器件比如濾波器和LTCC國產化,汽車業務主要為公司北鬥高精度晶片海量應用鋪平道路。財通證券指出,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數據,2019年國內衛星行業總產值已達3450億元,同比增14%,預計未來3-5年將保持20%的複合增長率。公司長期深耕衛星導航技術,推出全球首款22nm衛星導航晶片且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隨著下遊能源、電信、交通和汽車行業高精度定位需求爆發,我們判斷此業務2020-2022年複合增長率將高於行業13%。此外,公司具備微波陶瓷介質元器件、波導濾波器和LTCC的製造能力,且在華為等大客戶實現批量出貨,我們預計公司通信器件業務2020-2022年複合增長率可達132%。

振芯科技(300101)業績迎來拐點

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218.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 利 潤 5087.29 萬 元 , 較 上 年 同 期 增 長519.84%。公司將充分受益於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和集成電路產業快速增長的發展機遇,而且自年初重新認定無實際控制人,經營障礙逐步得到化解,公司有望迎來業績拐點。太平洋證券指出,公司推出了北鬥三號基帶信號處理產品,接收靈敏度、定位精度等指標實現了工程化應用要求。在北鬥應用終端方面,基於北鬥三號多頻驗證終端與北鬥大系統進行了北鬥SBAS和PPP算法驗證;基於北鬥RDSS收發鏈路,公司自主研製的北鬥三號雙模手持終端實現了圖片和語音傳輸功能。在新產品方面,重點推出了一種機場北鬥智能監測終端,採用衛星定位及慣導模塊,實現了語音播報、NFC身份識別、藍牙透傳通信等功能,已批量交付用戶使用。

雷科防務(002413)應用領域放量

公司近年來通過收購理工雷科、成都愛科特、西安奇維科技、蘇州博海創業、恆達微波不斷布局軍工電子產業鏈,目前已形成雷達系統、衛星應用、智能彈藥、安全存儲和智能網聯等業務群。公司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發行可轉債和現金的形式收購西安恆達和蘇州恆達,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在微波領域的布局。民生證券指出,公司衛星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遙感測控和北鬥導航。公司的星上實時處理技術優勢顯著,尤其是SAR實時處理設備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空白,遙感衛星領域公司在研項目12個,預期三年產值可達5-6億元。公司成功開發了核心基帶處理晶片、北鬥系列模塊、北鬥系列整機,產品主要面向軍用。在北鬥三號組網和衛星通信建設的推進下,公司衛星應用領域有望快速發展。此外,公司雷達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軍用雷達產品,主要包括毫米波特種雷達系統、相控陣雷達系統等軍用雷達產品。預計到2025年,我國軍用雷達市場規模保持在11%左右的增速,公司軍用雷達產品目前已經開始進入批量化生產,未來有望實現較快增長。

華測導航(300627)深度受益車聯網

公司是國內高精度衛星導航領域龍頭廠商之一,自成立以來,公司以高精度衛星導航技術為基礎,積極拓展產品系列以及開拓應用市場,形成時空地理信息、精準農業、數字施工、商業導航和軍事導航五大板塊,產品已覆蓋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上市以來,公司以利潤為導向,近年來營收和業績總體保持穩定增長。高精度定位是自動駕駛第一步,行業駛入藍海市場,公司有望核心受益。長江證券指出,公司專注於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相關軟硬體產品,持續研發投入下,不斷突破核心技術和產品。對於客戶深刻的了解,也助力公司搶先推出產品解決客戶痛點,走在行業前列。測量測繪終端的功能相近,存在一定同質化,因此渠道價值尤為凸顯。另外,公司近年來積極布局商業導航領域,已推出固定環境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疊加近期公司收穫相關認證,未來可參與全球汽車供應鏈項目競標,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有望深度受益車聯網浪潮。

中海達(300177)「北鬥+」技術智能化

公司是國內高精度GNSS龍頭企業,重點拓展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北鬥+」技術的智能化應用兩大核心業務領域,全方位布局精準定位產業鏈,上遊延伸至高精度定位基礎設施構建以及以組合導航為核心的傳感器件,下遊可以為眾多行業客戶提供軟硬體、數據及運營服務等應用解決方案。在北鬥晶片、組合導航、星基增強系統、高精度慣導等高精度定位技術產品的產業化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果,在自動駕駛、安全監測、應急管理、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領域做長遠布局。華泰證券指出,公司積極融入上汽集團、中國移動(港股00941)、菜鳥物流、百度等企業的自動駕駛生態鏈,充分把握5G+北鬥技術在自動駕駛市場的發展機遇。隨著北鬥三號建設即將全面完成,以及運營商正加快CORS網建設,「北鬥+5G」技術的智能化應用進一步成熟,有望開闢數百億新應用場景市場。我們認為,北鬥高精度應用行業有望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重視衛星導航板塊行業整體向上的投資機會,看好公司作深耕高精度定位,充分受益行業的高速發展,重點關注其在自動駕駛領域進展。

天奧電子(002935)軍品市場前景可期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軍用時間頻率產品研發生產企業之一,是我國原子鐘、軍用時間同步設備和系統的主要供應商,公司研發生產的銣原子鐘、Branch等產品持續批量供應華為公司。背靠國資委下屬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公司技術積累深厚、堅持技術創新,掌握中高端晶體器件、原子鐘、時間同步、北鬥授時及短報文通信等關鍵技術。公司近年來發展穩健,研發投入逐步加大,適逢北鬥三號組網完成及5G建設進一步加速的契機,公司業績有望迎來更快增長。萬聯證券指出,公司擁有完整的時間頻率產品線,主營三大系列產品,技術性能國內領先,為前不久完成的北鬥三號組網及30餘次衛星發射提供星載銣原子鐘物理系統;公司的時間同步系列產品具備時間同步板卡、模塊、設備、系統全系列生產能力,是軍用時間同步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在北鬥衛星應用方面,公司率先推出北鬥衛星手錶和北鬥應急預警終端及系統,與時間同步技術結合,軍民兩用市場同開拓,前景可期。

相關焦點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名單)
    來源:金融投資報隨著今年6月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組裝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組網。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
  • 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發展之晶片篇
    目前,北鬥導航系統已經在我國及東南亞諸國的交通、漁業、測量勘探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並湧現出北鬥星通、華力創通、國騰電子、合眾思壯、中海達、中國衛星、江蘇三友等一大批上市企業。然而,從整體而言,北鬥產業鏈仍處在「嬰幼兒期」,尤其是在北鬥晶片、模塊等基礎領域,更是如此。
  • 北鬥為什麼這麼火?看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北鬥一號系統於2003年建成,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面對快速增長的應用需求,北鬥二號邁開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早在1999年,我國在研製北鬥一號的同時,就展開了對第二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論證。2004年北鬥二號衛星工程正式立項研製,隨後導航系統工程被列入我國16項國家重大專項工程。
  • 剛剛,全球最好用的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概念股已起飛
    記者了解到,我國在「十三五」時針對衛星導航系統的脆弱性提出了這一計劃,未來消費者使用的定位導航系統性能會更加優秀。用得著,靠得住,北鬥系統不僅在軍工領域意義重大,也撬動了民用領域巨大的藍海市場。北鬥產業鏈企業、高精度時空服務平臺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北鬥三號的開通意味著北鬥應用進入新的時代。
  • 北鬥衛星導航
    北鬥衛星導航 地圖導航 大小: 36.93MB
  • 北鬥導航產業深度報告:北三應用蓄勢待發,軍用市場將率先落地
    作為終端設備的核心,多款支持北鬥三 號信號的射頻、基帶、抗幹擾、一體化晶片發布或量產,最新一代 22nm 晶片將於 2021 年實現量產,晶片核心技術的突破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國 家穩步推進標準化工作,北鬥廠商在各領域積極與下遊應用客戶開展密 切合作,產業鏈進一步成熟,北鬥三號應用蓄勢待發。高精度導航應用廣闊,軍用市場增長率先落地。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發展歷程
    從用剛開始用民用導航至今,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美國開放的小部分GPS衛星定位導航。隨著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用上自己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1994年,中國衛星導航工程獲批立項,我們正式開始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研製,以北鬥星來進行命名。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
    壽命長達12-14年的北鬥系統已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氣象預報、救災減災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預計到2025年,北鬥衛星導航產值規模有望達6440億元。2020年對於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而言,都是一個有歷史性意義的年份。2020年6月23日,伴隨最後一顆靜止軌道衛星(GEO)成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
  • 手機怎麼查看北鬥衛星GPS信號 能否連接北鬥衛星導航
    自從手機支持北鬥後,使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導航,在導航過程中幾乎沒有提示GPS信號弱,不知道如何連接北鬥衛星的你,可以來看看本文提供的詳細介紹。  手機如何連接北鬥衛星  目前來看,個人手機無法只使用北鬥衛星的信號。手機的定位晶片集成到Soc中,用戶無法選擇使用哪種衛星導航系統。
  • 衛星導航原理,北鬥導航到底如何?
    北鬥三號系統採用3軌道設計,分別在距離地面21500千米中圓軌道的3個軌道面、赤道上方35800千米高的地球靜止軌道和同高度的傾斜地球同步軌道部署了24顆、3顆和3顆衛星,5顆試驗衛星,總數35顆。其他3家導航系統衛星都處於中圓軌道,而美國GPS有32顆衛星(8顆備份),俄羅斯格洛納斯有29顆(5顆備份),歐盟的伽利略有30顆(3顆備份)。
  • 一文讀懂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發布會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北鬥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設計師陳金平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一文回顧誕生路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回看直播)近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正式入網工作。
  • 高德導航是用的北鬥衛星嗎?
    高德導航是否能夠使用北鬥衛星進行導航,完全取決於您的手機是否支持北鬥衛星。大家對於北鬥衛星導航的認識存在著兩個誤區:誤區之一,認為只有北鬥衛星導航地圖才能夠使用北鬥衛星;誤區之二,手機打開導航功能,就一定是使用的是美國GPS進行導航,並未使用北鬥衛星。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誤解,主要是對衛星導航工作原理的錯誤認識。
  • 北鬥導航產業鏈落戶鄭州 或可開闢5000億市場
    如果你手機上裝有北鬥導航系統,點擊一下就知道公交車離站點還有多遠……昨日,「北鬥導航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合作項目在鄭州啟動,未來,北鬥導航通訊產品將由咱「河南造」。  昨日上午,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郭雲飛、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主任楊寶峰、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其鳳等共同按下啟動器,啟動首批合作項目。該中心落戶鄭州,標誌著河南北鬥產業自此邁入產學研合力並進、快速發展的階段。  北鬥能為航空港區建「導航」  北鬥導航系統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
  • vivo率先支持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讓高精度時空信息服務擁有了更多可能。(圖源:世界5G大會官網)在服務精度方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使得服務精度得到了提升。而在服務能力方面,得益於導航和通信能力的創新融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具備了導航授時、定位等多種服務能力。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1.5 北鬥導航系統產業鏈和應用產業化北鬥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由基礎產品、應用終端、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構成的產業鏈。北鬥導航的基礎類產品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進入壁壘高,擁有基礎產品研發實力的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北鬥晶片 (主要是射頻晶片和基帶)主要用來接收和解算北鬥衛星的信號頻率。我 國自主研發的支持北鬥三號系統信號的 28 納米晶片已在物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 得到廣泛應用。22 納米雙頻定位晶片已具備市場化應用條件,全頻一體化高精 度晶片已經投產,北鬥晶片性能再上新臺階。
  • 別被迷惑了,你手機上的北鬥導航App和北鬥衛星導航沒關係
    7月31日,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正式組網成功,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也正式開啟了高質量的全球服務。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隨著北鬥導航在民間熱度上升,在手機應用端還出現了一款名為北鬥導航-高清衛星導航的App,並且已經登上蘋果應用商店免費App榜單第一名,霸榜三天。澎湃新聞發現,開發這款應用的公司為深圳逗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 加速布局「北鬥系統」產業鏈 5大項目落戶北鬥+產業園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從無到有,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時間不遠了。屆時,北鬥全球星座部署將圓滿完成。與此同時,2020年,衛星網際網路也首次被納入新基建範疇。隨著新基建政策的不斷加碼,未來3~5年,國內網際網路衛星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地面終端及應用市場蓄勢待發,「北鬥+大數據」產業也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有了北鬥系統後,如何運用於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說,全球組網收官後,北鬥系統終端產品的研製至關重要。
  • 新時代,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北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現...
    面對困境逆境,黨中央毅然決策,盡最大力量最大可能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從現實國情出發,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先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然後在此基礎上,實施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最後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遠方熾熱的夢想點燃心中的明燈和火炬,即便現實環境再艱難再曲折,北鬥系統也從未放棄過成為全球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的夢想。
  • 北鬥三號組網完成!四大黑科技吊打GPS,七個行業受益:智東西內參
    我們認為北鬥實現全球覆蓋後,為擺脫單一依賴 GPS 以及提升性能,雙模或者多模的形式或將成為主流,北鬥龍頭廠商有望受益。▲格洛納斯(GLONASS)衛星數量情況▲格洛納斯+北鬥衛星數量情況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保持高速增長,但佔全球市場份額依然較低,海外市場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