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4月30日在華盛頓舉行其總統任內最後一次白宮記者協會招待晚宴,依照慣例,歐巴馬大抖包袱講段子,在「自黑」的同時挖苦政敵,吐槽媒體,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美式幽默。
白宮記者協會招待晚宴的視頻完整地傳到中國網際網路上,配上中文字幕,吸引了大量中國受眾。客觀說,美國高層政壇的這種幽默傳統在西方世界也是很突出的,歐洲的政治家們說話要小心、拘謹得多。在引入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亞洲國家裡,比如在日本,政治家說話尤其「一絲不苟」。
白宮在總統講話前播放的「宣傳片」幾乎就是歐巴馬這8年「露怯」的集錦,比如他把美國有50個州錯說成有57個州等等。總統能這樣與記者見面,和後者「打成一片」,不能不說是全球政壇的某種「傳奇」。
這樣好不好呢?從欣賞的角度說,挺酷的。粗粗一想,美國政治能如此輕鬆地運行,讓人羨慕。在世界各地歐巴馬恐怕都通過這個視頻贏得了不少人的好印象。
然而如果自己國家的領導人也像歐巴馬這樣用抖包袱和講段子串起一個講話,而且做他和白宮官員那樣很誇張的「表演」,恐怕從德法,到英倫,再到日韓、新馬泰、印巴,以及獨立國協,公眾都接受不了。那些國家的公眾如果看到自己的領導人在講壇上手舞足蹈的,會驚訝於他們 「不正經」,還會質問他們「怎麼會這樣胡鬧」。
早已成為傳統的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給外部世界帶來了新奇感,和人們對美國政治內在特質的一些思考。但也要承認,這些思考是很邊緣的,遠未嚴肅化,因為政治的本質擺在那裡,各國公眾對政治家的一些剛性要求很難改變,那就是政治家最重要的是要承擔責任,為國家解決問題,政治家插科打諢的能力並非人們對他們的主要期待。
事實上,美國政治家通過「秀」來為本人及本黨爭取選票的時間或許用得太多了。現在的美國總統必須首先是演講及表演大師,他們走進白宮和捍衛寶座的過程可以看成高強度的表演訓練。比如這次被稱為總統任期「封箱講話」裡的全部段子,不僅都經過了團隊精心選編,顯然還需歐巴馬提前演練,而這次講話除了帶來笑聲外,幾無什麼附加內涵。通過這次晚宴,歐巴馬做了一些個人公關,為他明年離開白宮後保持影響做了鋪墊,另外在大選之際多少謀了點民主黨的「私」。
總統能夠如此「放鬆」地會見記者,從側面說明美國總統的權力相對有限。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可能做不了這個國家「大政方針」的主。很多人相信,美國的權力重心在華爾街,在大資本的手中,總統更多是資本利益明面上的代言人,大概有些道理。當然,有人或許認為總統就該這樣沒權力、缺少作為,就該這樣不遺餘力地取悅公眾,這是另一個問題了。
世界的結構處於深刻調整之中,全球性問題帶來廣泛壓力,許多國家面臨嚴峻挑戰。看得出,美國社會也挺焦慮的,但他們的總統能夠如此「舉重若輕」,以至於人們能夠記住他做過的什麼事不多,卻對他的許多段子和俏皮話留下深刻印象,這或許是美國政治的特殊「從容」吧。
全球化時代,市場被打通了,重要信息總能傳遍世界,但各國發展的歷史邏輯卻不那麼容易「一體化」,它們事實上仍是各自獨立的。從這些意義上說,歐巴馬作為「段子手」在全球引來笑聲,但卻幾乎不會有哪個國家領導人效仿他,情況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