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宮相聲大會」
一年一度的白宮記者協會招待宴會4月30日晚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參加這一晚宴。依照慣例,歐巴馬又在這一「白宮相聲大會」上抖包袱,講段子,挖苦政客,吐槽媒體,大展美式幽默。今年在演講結束後,他還上演了扔麥克風的戲碼。歐巴馬到底說了啥?他又是如何看待下一任美國總統的?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人物故事。
開場後不久,歐巴馬就用輕鬆懷舊的口吻說,時間過得真快,他的任期只剩下6個月,以後就是名副其實的「跛腳鴨」了。接著,歐巴馬話鋒一轉,開始黑老冤家共和黨。他一臉困惑地說,自己真的無法理解支持率上漲的原因,這時屏幕上出現了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川普和克魯茲的兩張拍得比較尷尬的照片,全場大笑。最後歐巴馬的結語模仿美國籃球明星科比告別戰的演說。他說:「千言萬語化成兩個字:歐巴馬走了(obamaout)。」說話時,他做出和科比一樣的飛吻動作,最後把麥克風扔到地上。
2014年7月初,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的民調就顯示,54%的受訪者認為歐巴馬不能勝任管理政府,33%認為歐巴馬是二戰結束以來最差的總統,而只有28%和13%的人認為小布希和尼克森最差。
遙想2008年,歐巴馬憑藉「change」和「yes,we can」兩大口號,突破希拉蕊和麥凱恩兩個重量級政治人物的圍追堵截當選總統,曾經承載了美國乃至世界上多少人的期待!在毫無政績可言的情況下,人們稱讚他是羅斯福、甘迺迪再世,早早就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跟歐巴馬當選時的特殊情況有關。當時,美國剛剛因為小布希任內四處徵戰的單邊主義行為而元氣大傷,緊接著又碰到了金融危機,國民的士氣和信心急劇下降,對現有政治人物的不信任達到了新高度。
歐巴馬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巧妙地將希拉蕊和麥凱恩兩位經驗豐富的政壇宿將歸類為「舊政治」的代表,而將自己近乎一張白紙的政治履歷拔高為「改變」和「希望」的象徵。再加上當時Facebook等社交媒體剛剛興起,熱衷者基本都是年輕人,歐巴馬的形象氣質迎合了這部分人的期望,他們不遺餘力地追捧他。最終,歐巴馬成了史上首個被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捧出來的總統。
2. 「偶像派」總統的代表
歐巴馬顯得平易近人,給人感覺是他願意聽取大家的想法。他本人的人生經歷,對他性格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出生在夏威夷,母親是來自堪薩斯的白人,生父是來自肯亞的盧歐族人,繼父是印尼人,歐巴馬在他1995年的回憶錄中寫道:「我的父親與我身邊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膚像瀝青一樣黑,我的母親卻像牛奶一樣白。」
歐巴馬幾乎從小就過著四處漂流的生活,而不論在印尼、夏威夷、洛杉磯、哈佛或是芝加哥,他一直是以一個外來人的面孔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對於白人他是黑人,對於黑人他是白人,哈佛的精英看他是草根,芝加哥的草根看他是精英。
高中畢業後,歐巴馬先是在加州「西方學院」就讀兩年,之後轉學至位於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並在那裡主修政治學。1985年,他搬到芝加哥,成為一名年薪僅1.3萬美元的社區組織者,負責與芝加哥教會合作搞慈善活動。
在芝加哥,歐巴馬曾指導了一次選民登記活動,這直接致使該市19個非洲裔選區的選民登記人數第一次超過了19個主要白人選區,黑白選民人數比達到67.6萬比52.6萬,從而改變了芝加哥的選舉形勢。歐巴馬因此被當地雜誌譽為「一顆政治新星」。
在芝加哥當義工3年後,歐巴馬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1991年,歐巴馬在哈佛獲得了「極優等」法學博士的學位。法學院畢業後,當選為久負盛名的《哈佛法律評論》的主編。但歐巴馬在讀書時,仍然殘留了一些早年桀驁不馴的作派。因為違章停車,他總共領到17張罰單,但他只肯付兩張。直到17年後準備競選總統的兩周前,他才決定把帳付清。
不被接受,是歐巴馬需要經常性的去面對的問題;歸屬感,對於他來說更像是一種奢侈品。就在這樣一種成長環境中,歐巴馬逐漸形成了一種內心渴望被接受,但又對冷冰冰的現實消極抗拒的心理。這種心理,反而讓他時而散發出一種難以名狀的魅力。
3. 施政能力和個人性格的雙重魔咒
但是魅力並不能解決國家問題,而在歐巴馬開始執政之後,那種對現實的消極抗拒心理,慢慢的佔據了上峰。由於其執政能力有限,「一個團結的美國」並未出現,相反,國會和白宮之間產生了巨大隔閡,而面對不容易合作的國會,歐巴馬又逐漸孤立自己。施政能力和個人性格的雙重魔咒,最顯著的體現在他任內的三次「府院之爭」:經濟赤字問題、非法移民問題、網絡安全問題。
1、赤字經濟問題。
歐巴馬上臺之初曾信誓旦旦地聲稱要推動製造業回流,但至今成果寥寥,常規貿易赤字仍然居高不下;由於今後幾年要進入國債的償還高峰期以及新的退休高峰期,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至少短期內仍將延續甚至可能繼續擴大。「雙赤字」對美國經濟仍將構成拖累,復甦和增長的基礎仍待鞏固。
2、非法移民問題。
以拉美裔為主流的非法移民問題已經成為困擾美國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廣受責難的anchor baby問題),歐巴馬出於選票政治的考量,對此明顯睜一眼閉一眼,使得他在任這幾年這種情況愈演愈烈。
3、網絡安全問題。
這幾年美國自身屢屢發生網絡安全問題,尤其今年發生的大量政府僱員檔案遭黑客攻擊可能失竊的事件,被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情報洩漏事件之一。斯諾登事件使美國丟了很大面子,暴露了美國網絡情報內部管理體系上的問題。事實證明,這種讓外僱人員參與國家網絡情報工作的方式是比較冒險的。
但瑕不掩瑜,歐巴馬執政期間仍然獲得了不少成績:
1、經濟增長
根據2009年至2015年美國GDP增長數據來看,歐巴馬上任第一年,GDP呈現負增長,但2010年開始美國經濟復甦,GDP恢復增長。2009-2015美國GDP平均增長率為2.2%。
除了GDP增長率給了歐巴馬自信之外,失業率的降低更讓歐巴馬有了足夠的「政績談資」,美國當前正處於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就業增長期,失業率已從危機時的超過10%下降到5%。
2、教育
在歐巴馬執政期間,早期教育、高中教育普及率創下新高、工科畢業生數量增加。越來也多的美國人渴望獲得更高的學歷,為削減高昂學費,歐巴馬提出,應該降低大學學費,讓每一名美國公民不受到經濟條件限制。例如,將學生貸款的最低還款額降至貸款人收入的10%;削減大學學費;提供兩年的免費社區大學教育等。
3、醫療保險改革
歐巴馬幾乎是從一上任就開始推行醫改方案,2010籤署了《平價醫療法案》,儘管這一醫改方案並不被一些人看好,甚至有人認為從長遠看,歐巴馬醫改會增加醫療服務系統的壓力,從而影響到每個人的利益。但就目前來看,的確有更多的美國人擁有了醫療保險。
艾問每日人物想說:歐巴馬是值得每一個非洲裔美國人為之驕傲的總統,他創造了一個黑人的美國神話。他或許不是一個稱職的治理者,但一定是一個迷人的政治家,他的希望融入的心理給他帶來了魅力,卻也讓他在面臨無法融入的窘境時選擇消極逃避;他有著超凡的演說能力,卻時常說不服自己。功過相抵之後,歐巴馬應該算是個成功的總統,當然也稱不上偉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艾問合作、媒體對接|聯繫人 Charles|微信:iask1234|TEL: 1771851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