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陷阱(深度好文)

2021-01-11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奇葩說》上,經濟學家薛兆豐說過這樣一句話:

「貧窮其實是兩個詞的組合,貧是指你當前財務狀況差。而窮是指窮盡、沒有希望了。許多年輕人是貧,但不是窮。很多年輕人人力資本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只是還沒到收穫大量資產變現的年紀。」

我十分贊同這段話,事實上,沒有多少人稱得上是窮,大家都只是貧罷了。

更讓人惋惜的是,有很多人正在浪費著自己最大的財富,掉進了貧窮的陷阱。

01

浪費時間。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筆者去到了摩洛哥的一個貧困偏遠的小山村,在歐查.歐巴姆的家裡做客。

期間,筆者看到他的房間裡,有一臺電視機、拋物面天線和DVD播放機。

便忍不住問他,一家人都快要吃不飽了,為什麼還要買這些東西呢?

歐查回答道:「哦,因為電視機比食物更重要。」

而在那樣貧窮的條件下,電視機對於他來說,可是妥妥的奢侈品。

可為什麼電視對於食物來說更重要呢?

筆者在書中對於這一點是這樣解釋的:

窮人的首要選擇是讓自己的生活少一點兒乏味,比如一臺電視機,或者一杯加糖茶。

書中還講到,歐查一年之中大概只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是用於勞動的,其時間他都在等待勞動報酬和看電視。

確實,這麼說來,導致一個人「貧窮」的第一個原因就是:

窮人的生活煩惱更多,所以他們寧願花更多的時間去娛樂消遣。

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這不也正是我們的生活狀態嗎?

我們總是會一邊抱怨著窮,一邊抱怨著工作枯燥或者壓力大。

可一旦到下班或者周末,我們就約上幾個三朋好友喝著奶茶,刷著手機,瘋狂的去消遣。

從不會懂得利用這些閒暇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其實,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就那麼短短幾十年,你的財富多少,完全取決於你對時間的控制。

一天24小時,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財富的積累也是公平的。

別人能善於利用時間創造財富,你卻利用時間休閒或者刷手機,如果這都能過上富人的日子那才叫不公平呢!

02

浪費金錢。我的一個堂哥,家裡條件特別差,現在還住著「屋外下大雨,屋內就跟著下小雨」的老房子。

可他渾身上下穿的用的,卻無一不是名牌。

原來,他每次領到薪水,就想著自己辛辛苦苦幹了一個月,必須要好好犒勞自己。

當天就會和朋友去買一身名牌的衣服,接著就去高級飯店搓一頓,吃飽喝足之後,還要到KTV裡狂嗨一晚。

辛辛苦苦掙的一個月工資,就這麼差不多花去了一半。

至於剩下的另一半,也只夠日常的生活開支,完全沒辦法存錢。

過年時,我看到他手上拿著一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我忍不住問他:

「你不是剛換手機沒多久麼?怎麼又換了蘋果最新款啦?」

沒想到他卻很驕傲的說:

「嗨,那個手機早就不用了,這不蘋果出了新款了,現在哪個年輕人不趕個時髦啊。

再說了,我這個是分期付款的,一次又不用還多少。」

我聽他都這麼說了,也只能尷尬的點了點頭,結束了這個話題。

我想著,雖說現在的年輕人是會趕個時髦,可也要量力而行。

況且,這些只是奢侈品而已,拿著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去攀比。

倒不如好好的把自己的家修葺好,讓自己和家人住的舒服一些來的實際。

在網上有著這樣一句話:窮人更喜歡浪費金錢,而富人更喜歡節儉。

我深以為然。

一個窮人的資本本來就比富人要低得多,而每一個窮人想要存錢,就是需要不停的和自己的欲望鬥爭:

可能他們要放棄很多新款的大牌,要放棄一頓又一頓美食的誘惑。

更要忍住不買電視機、手機、奢侈品等等廣告裡說的「美好生活」。

也只有擺脫了這些不切實際的欲望,才能夠跳出貧窮的陷阱,去積攢屬於自己的財富。

03

其實,有很多貧窮的人,大多都只是陷入以上的死循環裡。

越窮的人,只會自己僅有的時間和金錢拿去浪費。

相反,有錢的人從不急於享受,而是會對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做出合理的規劃,以發揮其最大的用處。

所以,那些越來越窮的人,在面對那些有錢人的生活時,也只有羨慕的份。

所以,我們更應該學會珍惜時間,學會存錢,去努力創造財富,才能夠真正的擺脫貧窮的陷阱之中。

相關焦點

  • 認知的貧窮(深度好文)
    [原創]前言:寫在前面:小時候,我們總以為貧窮是缺衣少食、衣不遮體、受凍挨餓,沒有房屋和流落街頭。長大了才知道原來真正的貧窮卻是認知的貧窮。窮不是缺點,認識低能才是缺點。最窮不過是認知的貧窮。可見,儘管是這樣好的家庭,有這樣好的家訓理念,最終決定個體差別的,仍然是在於個體的學習力和認知力。蘇格拉底說世上只有一種善,那就是知識,也只有一種惡,那就是無知。如果一個人的知識和認知處於社會底層,又不善於學習,不願學習,經歷又少,人生階層躍遷的希望就十分渺茫。
  • 如何擺脫你身邊的貧窮陷阱?貧窮的真相遠不是沒錢那麼簡單
    貧窮可以拆分成兩個方面來講,貧是指你當前的財務狀況特別差勁,而窮是指窮盡,看不到希望了。事實上根本沒有多少人稱得上窮,大多數人只是貧罷了。所以說貧窮的問題不單單是錢的問題自古以來人們對窮人的稱呼往往是含有貶義的:庶民,酸秀才等。庶指的是不好的,地位低的,卑微的,酸,指古代窮人不洗澡,不換衣裳身上就會有股酸味。
  • 貧窮的本質:當陷入「貧窮陷阱」的時候,如何找到梯子有效逃離?
    貧窮並不僅僅意味著缺錢,它會使人喪失挖掘自身潛力的能力。在很多人眼裡,貧窮意味著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足夠的收入。但是實際上,為什麼窮人明明吃不飽卻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
  • 科學網—消除「世襲」貧窮跨越收入陷阱
    重慶市副市長吳剛委員:消除「世襲」貧窮跨越收入陷阱
  • 不要把貧窮觀帶給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貧窮和富裕人生有很多無奈,但最無奈的,可能就是貧富差距。有人說,貧富是可以改變的狀態,比如很多富二代都是紈絝子弟,而很多窮人的孩子通過努力學習可以出人頭地。所以他對孩子說:你要好好讀書,才能上好大學,上了好大學,才能過上好生活。
  •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深度好文)
    所以我們會為一分一毛錢計較,為偶爾的小挫折計較,為一句無心的話計較,為自己的付出究竟能獲得多少回報而計較.在這不停的計較得失中,我們忘了自己的初衷,忘了真正重要的事情。而當我們的心胸,全部被這些根本不值得計較的小事而充斥時,我們的格局也就只會越來越小。所以,那些格局大的人,從不會在小事上斤斤計較,相反,只有那些格局小的人,才會對蠅頭小利錙銖必較,毫不鬆手。
  • 歲末總結|勤勞的家庭如何避開『貧窮陷阱』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露了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貧窮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於窮人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展的資本開支被浪費了。簡單來說,很多人在自己能賺錢的時候,只想眼前,不會為風險概率買單,不重視教育,沒有退休計劃,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多,正是因為這些「小問題」,使人陷入貧窮陷阱。
  • 跟著這樣做,你也可以走出貧窮陷阱
    他們用了15年的時間,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等多個方面,深入剖析了全球貧困的本質,希望能從根本上找到貧窮真正的原因,從而幫助這些窮人逃離「貧窮陷阱」。
  • 反對餐飲浪費 文旅人在行動——貧窮料理
    反對餐飲浪費 文旅人在行動——貧窮料理 2020-09-23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兩位學者認為,只有真正了解窮人所處的生活環境,才能把握貧窮的本質,才能開出逃離「貧窮陷阱」的藥方。在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看來,貧困的表現與窮人缺衣少食、營養不良、就業機會不穩定且收入低微、子女受教育水平低、信貸等社會支持缺失、扶貧政策執行不到位等各方面因素相關。
  • 高玉磊:《我要做一個貧窮的人》
    《我要做一個貧窮的人》 高玉磊我要做一個貧窮的人要貧窮的沒有褲衩像魚一樣裸體並拒絕上岸我要貧窮而無知要學老鼠在每一個陷阱裡死上一回不呻吟不乞求不叫喊>要姿勢難看像死在荒原上的一隻鹿血肉和骨頭七零八落我的夢也是貧窮的沒有顏色、聲音、厚度我寫下的文字也是貧窮的代表不了更多的意思黎明,只表示天剛剛亮了黑夜,必定伸手不見五指我要貧窮的沒有思想和未來尼採說,幸福就是適度的貧困而我什麼也說不出來
  • 《貧窮的本質》:今年兩位經濟學諾獎得主合作巨著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便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住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爾·杜弗洛合作的著作,這是一本探究窮人為什麼無法擺脫貧窮的顛覆之作。窮人曾被說成是白人的負擔,是弱國劣政的犧牲者。他們是最底層的10億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貧困線之下。
  • 真相原來是「貧困陷阱」
    「貧窮陷阱」。《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這裡要感謝李永樂老師視頻裡對這個圖表的解釋,是我拿來跟書一起理解覺得最有幫助的。
  • 窮到住收容所的28歲單親媽媽:如何擺脫貧窮陷阱?從女傭逆襲作家
    女傭逆襲成為作家顛覆命運的事跡很鼓舞人心,但背後更值得探討的話題是:史蒂芬妮·蘭德為代表的美國底層人群是如何掉入窮人陷阱?又如何憑藉勤奮和智慧,擺脫窮人思維,躋身中產階層的?史蒂芬妮·蘭德的「貧困陷阱」史蒂芬妮·蘭德不是有色人種,不是三代貧困戶,不是吸毒賭博的極端分子,她的艱難似乎從成為一個單親媽媽開始,但實際上原生家庭和她成年後的選擇,已經潛藏了悲劇的因由。
  • 《寄生蟲》:人為什麼貧窮?光為了生活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連韓國總統文在都發文祝賀,評價說:這是至高的榮耀。2020年,該片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每一項都是重量級獎項。高薪的職位、朝向好的房子、低息的貸款途徑,富人能輕而易舉得到,可對貧窮人而言,連門檻都邁不進。
  • 圈套(深度好文)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來源:南師國學堂(ID: NHJGXZH)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類總是太關注於自己而忽略了世界,而命運的圈套很可能就設在下一個轉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套。
  • 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班納吉:怎麼擺脫貧窮,貧窮的本質是什麼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頒發給了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芙若及哈佛大學教授麥可·克雷默,因為他們三人合寫了一部著作叫《貧窮的本質》。他們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
  • 4本短篇言情小說,掉進荷爾蒙陷阱,如狼似虎,priest的文推薦!
    2,《荷爾蒙陷阱》 一字眉,25萬字《荷爾蒙陷阱》這才是所謂的愛情,我擁有著痛苦般的過去,擁有著女王般的現在,而這些在遇到你以後變得不在那麼重要,那個你,雖然沒有國王般的富有,但你有會做飯的手藝,你有一顆疼愛我的心,你是那個讓我願意放棄所有的人,同樣也是值得我放棄所有的人!
  • 《貧窮的本質》—2019諾貝爾經濟學獲獎作品:精英教育會導致貧窮
    經濟學家、哲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認為:貧窮會導致令人難以容忍的人才浪費,貧窮並不僅僅意味著缺錢,它會使人喪屍挖掘自身潛力的能力。充分運用科學的強大力量、接受有關資料結論的開放性,以及關注窮人生活的特定具體問題。這些資料表明,我們應在某些情況下擔心陷入「貧窮陷阱」——「貧窮陷阱」並不存在於每個領域。
  • 【深度好文】如何用深度學習識別網絡欺詐?
    今天滴豹米花花花帶來重磅好文由獵豹移動威脅情報中心的專業小豹們帶來的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