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萊豬明年元旦開放進口臺灣,接下來登場的食安大戲,就是日本核食解禁。臺灣網絡觀察家朱學恆指出,「駐日代表」謝長廷返臺,需花28天在臺日兩地隔離,他如此大費周章,其實肩負重大任務,就是為了解決核食輸入問題。朱學恆預測,核食可能在明年6、7月開放,但臺灣真能如願以償,用核食解禁換到CPTPP?他勸大家別想太多了。
謝長廷昨(4)日晚間發臉書表示,這次返臺,除了參加已經缺席多次的「臺日關係協會理監事會議」外,也拜會相關的「部會首長」,了解臺灣一些懸案的處理時程,以及後疫情時代交流方向。在他羅列的工作內容中,最大亮點就是東北食品解禁與否,其次為臺灣豬肉製品輸日的檢驗協助,以及CPTPP加入問題(明年日本是主席國)。
謝長廷說,此次返臺述職,自己行程滿檔,真是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但也具體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還帶回不少陳情案件,後天清晨趕回東京接受隔離,再繼續處理!
對於謝長廷返臺,朱學恆昨晚在臉書開直播評論,非常特意他日前的預言成真。他指出,謝長廷寧願臺日兩邊隔離都要返臺,一定有非常急迫的任務在身。朱學恆說,自己有相關的內幕情報,謝長廷此番回臺,就是要談福島周邊的農林水產品。
朱學恆分析,謝長廷是「駐日代表」,返臺需報請外事部門、蔡英文辦公室,以及知會日本外務省和官房長官,他不可能是為參加一個小型聯誼會而返臺。朱學恆直接點出,「明天就是福島周邊農林水產品要進來啦,這個毫無疑問,大家不用多想。」
朱學恆說,2018年通過「核食公投」後,日本外務省和農林產省對臺灣非常不爽,只要在任何「外交」場合,都會提開放福島周邊食品的事,但去年蔡當局囿於政治實力,不敢違逆「公投」的民意,但日本從未減少給予壓力,甚至擺明了臺灣想談CPTTP,就得先解決核食問題,所以謝長廷才會迫不及待返臺。朱學恆推測,核食解禁要花時間談,明年3月可能太快,但幾乎有可能會在明年6、7月,2021年將是食安挑戰很熱鬧的一年。
謝長廷回臺談核食解禁,底下網友紛紛留言,「開放核食是與日本談ctppt的先決條件,還不是門票~~~」、「核食若沒問題,日本人早吃光光了」、 「叫大家吃完有毒豬肉,再接著吃含有核汙染的農林漁產品,行,真行的爛政府!」、」「所以我們都是『食驗品』嗎?!」、「所以以後買日本進口商品要攜帶輻射偵測器?」
綜合臺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