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開完線上家長會,明確4月26日正式開學啦!
神獸即將歸園!喜大普奔有沒有
家裡的外公外婆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我也不用在上班的時候一邊正常工作時而線上盯一下作業,都快人格分裂了……
碼字的力量又回歸了
但是!必然的,一個問題解決了,勢必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
這幾天從暴躁管娃到佛系育兒,真的發現了:要想好好活著,只有一條路——請務必降低自己對娃的要求。
剛剛線上複課那會兒,添哥一年級下開始學習100以內的加減,老師要求100題7分鐘內全對為優秀,我們……用時37分鐘……
看到我媽發微信群裡的作業圖片和語音:你兒子不肯再做了,說要去玩!一股無名之氣往上湧,如果不是在上班,添哥肯定已經被我揍了!
自從上了小學以後
自從有了作業這東西……
我發現我以前所謂的「淡定」都是「無知」——
我真的以為在計算機、網絡、人工智慧已經如此普及的當下,現在學習已經不怎麼需要在訓練口算了
我從來沒想過口算會成為我那聰明的兒子開啟數學之旅的拉路虎
要知道我當年可是數學課代表,高中以前數學還是槓槓的好嗎……
當我看到平常可愛機靈的他在一張口算試卷中反反覆覆看題目卻寫不出那個答案的時候
他寫著寫著又開小差,拿著的筆「啪嗒」一下不知怎麼的就掉到了桌子底下的時候
看到他面對這個口算成績無動於衷怎麼都不肯多訓練的時候……
真的只想操起身邊任何可以打人的東西
——揍他!
可是,我每次打過他都非常的後悔:
因為我始終相信打孩子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我們只是自己不想面對現實,而去做無謂的情緒發洩罷了,學習過那麼多心理學知識、看了那麼多書的我也一樣。
我真的已經試過了任何幫他的方法:分排計時、進步一點點就大大鼓勵、先訓練20以內甚至10以內的口算、多做一張練習題加一個積分、請年假每天自己盯著做……可是,我們也只不過把時間提前到了17分鐘,距離老師要求的7分鐘還整整相差10分鐘啊。
(可是我根本沒想到:我們進步了整整20分鐘呀!)
我也試過強烈克制轉移注意力忍住不去揍他,但是那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感受讓我快爆炸了,默默流淚後又滋生出「人間不值得」的喪,甚至我不知道當年婚姻失敗的自己為什麼要拼了命搶這個孩子,不顧別人勸阻的「輔導作業對親子關係不好」…
那段時間我瘋狂翻看育兒書籍,聽老師們的教育講座,有一位@蔣海寧老師分享【孩子不愛學習的前世今生】特別打動我:不要對養育男孩子有著養育女孩子一樣的期盼,如果你的孩子不擅長做數學口算,那你就必須降低自己的標準。
同時我們班上那位很有經驗的數學老師也是勸我不要再逼孩子,慢慢來,這個階段還是要以鼓勵為主。
我一度變成了:當孩子睡著了,看著他可愛的小臉,我在一旁邊學習邊想我怎麼會這樣對這個可愛的兒子?!但一旦到了口算訓練的現場,我又變回了那個暴躁的母親……
細讀《不管教的勇氣》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智慧:這個孩子是我無可代替的重要的人啊,平安無事的活著,本身就很可貴了。
有一次在房間裡忍不住大喊大叫發洩了一通,突然意識到:
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口算很慢、語文閱讀是他的弱項,那麼我兒子的強項是什麼呢?——
難道具有這些優點的孩子以後會養不活自己,值得我現在如此焦慮暴躁嗎?
答案當然是NO!
於是,我們再次一起商量了對數學口算的訓練:比如每天早上我們利用早起的時光完成一整頁卷子,早上精神狀態最好、也會發揮的很好;
再者,我放下了對時間的痴迷:從現在的水平進入10分鐘之內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就慢慢來吧;
但是必須讓孩子明白:唯有練習才能進步,你越是懼怕這個東西,它越是要來找你,不如迎上去!
上周末我們去臨安度假也帶著口算本。雖然每次練習,都必須費不少口舌,還要抱抱再抱抱
終於有一天,他衝進了13分鐘;
今天早上,他衝進了10分鐘……
我們分析過這個100題的大項目:要想衝進10分鐘,必須每列保持在兩分鐘以內!今天早上他和這個時間槓上了,為了讓第1排也能在兩分鐘以內自己主動練習了好幾張。我想他是嘗到了【贏的快樂】,《不管教的勇氣》裡也說:學習是孩子本身的課題,學習本身就是需要持續一生的事情,獲得新知識的喜悅和快樂才是讓孩子持之以恆的付出努力的動力。
以上保命秘籍時刻提醒自己。
這只是我們共同學習生涯中很小的一件事,
但必須記錄下來,積攢出面對往後困難的勇氣。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謝謝那個熱愛閱讀的自己,謝謝每本書給予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