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豔教授
新冠疫情來了,孩子的寒假放得都非常開心,家長則天天脾氣暴躁,以淚洗臉。總的來說,若「神獸」聽課做作業,家裡面則母慈子孝,不聽課不做作業,家裡面則鬧得雞飛狗跳!
原本「神獸」還可以堅持每天起床上網課,上著上著就開始在家「躺著上網課」,後面就越發「清奇」,一邊上網課一邊玩手機或上網,家長則像熱鍋上的螞蟻,想管也管不著,打也打不著,以致於現在很多家長帶著自家「神獸」四處尋找醫院拿取「武林秘籍」,恨不得通過一招就處理掉「神獸」的網絡成癮。
那麼,關於控制「神獸」網絡成癮的「武林秘籍」是什麼?
「武林秘籍」心法第一條:不要隨便給「神獸」冠名網絡成癮,因為「神獸」會發飆。家長們須清楚,不是使用網絡時間過長就一定是成癮。網絡成癮是有專業定義的,具體如下:網絡成癮是指個體強烈渴望上網的傾向與行為,明知自己成癮於網絡的情況已帶來身體、心理及正常生活的危害,還是一再沉溺其中,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正常功能,並且使用網絡時間越來越多,無法使用網絡時就會有不安、激動甚至情緒失控。當然孩子的具體診斷還是需要專業醫生評估才能夠確診,所以別隨隨便便給孩子貼網絡成癮的標籤,因為每當孩子聽到「成癮」這個詞的時候就會有情緒,有情緒意味著家長們不能夠與孩子同步,隨後就會影響到後面的溝通、行為等控制,進而影響到親子關係,最後你想控制孩子的網絡使用則難上加難。
「武林秘籍」心法第二條:客觀看待「神獸」的網絡使用。看了定義後相信家長們又有疑問,那我孩子現在使用網絡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從心理學專業的角度去看,網絡成癮的發展是有七個階段的,達到第六個階段才能夠稱之為網絡成癮。
七個階段
不知:孩子不知道有網絡、電腦及智慧型手機;
僅參與觀看:孩子在一邊看著別人使用網絡、電腦或智慧型手機;
正常使用:孩子正常使用網絡、電腦及智慧型手機;
過度使用:孩子使用網絡、電腦或智慧型手機時間越來越長,通過提醒能夠控制;
沉迷階段:孩子沉迷于于網絡、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使用,通過訓斥才能夠停止;
成癮階段:開始成癮,想改但是改不了,日出而息,日落而做;
成癮合併暴力:大腦受損,情緒失控,產生自傷、傷他行為。
各位家長可以用此七個階段的描述評估自己孩子使用網絡情況,切勿與孩子溝通的每句話都是成癮。在控制孩子使用網絡的時候儘可能的用使用時間去提醒,比如說:「你從8:00-10:00都在使用網絡,大概是兩個小時,你需要休息和控制一下。」避免說:「你一個早上都在玩手機,可不可以控制一下?」
另外,家長們還可以給孩子客觀記錄其每天使用網絡的時間,製作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的手機使用情況表格(具體如上圖),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客觀數據告知孩子使用網絡的使用情況,讓孩子直觀看到自己使用網絡的問題,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
「武林秘籍」心法第三條:切勿小看與「神獸」約定的重要性。當客觀看待孩子使用網絡的情況,營造和諧友好的家庭氛圍,孩子有動力改變現狀後,家長們就可以與孩子協商使用網絡的時間、環境、參與人、獎勵方式、懲罰方式及內容,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但又不超越家長們自身的底線,促進形成孩子使用網絡的約定,甚至也可以商討出整個家庭關於使用網絡的家庭公約。關於網絡使用時間的約定可以參考以下標準:從學者的研究指出成年人平均每天使用網絡多於8小時才算是網絡成癮,針對大學生的研究指出多於6小時才算是網絡成癮。由於高中生以下的群體關於網絡成癮的研究較少,筆者預估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的每天使用時間則大概是3小時、1.5小時及0.75小時左右。
「武林秘籍」心法第四條:健康的日常生活需把控。健康的日常生活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等各方面,孩子上網後最好以1:2的方式搭配運動,即使用0.5小時的網絡,則進行1小時的運動;目前飲食最好以高質量蛋白質為主,因為這些食物有助於大腦神經遞質分泌,改善孩子的情緒及行為問題;其次規律的睡眠對孩子控制網絡使用情況都有幫助,一般建議孩子每日睡眠約7-9個小時,最好在晚上10:00-10:30入睡,早上7:00-8:00左右起床,這樣最為符合人體睡眠的規律,晚睡晚起會減少孩子大腦分泌褪黑素,影響睡眠質量,因為褪黑素是睡眠質量好與壞的一個重要指標。
最後,如若家長們真的覺得自己孩子患上網絡成癮,並且嘗試各種方法都控制不了孩子網絡的使用行為,建議您及時帶著「神獸」到心理專科就診,我們永遠是您和「神獸」控制網絡的重要後盾。
以上是關於「神獸」控制網絡使用的重要心法。關於「神獸」控制網絡使用的心法還有很多,後面我們還會繼續進行更新,請各位家長們多多關注!
李 豔
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中醫師,國家2級心理諮詢師。現為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主任。獲得廣東省傑出青年中醫藥人才稱號,廣東省中醫院青年名中醫、羊城好醫生稱號。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臨床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師承北京廣安門名中醫仝小林教授、陝西中醫學院張學文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河南中醫學院李發枝教授,在中醫學術和醫德醫技方面深受名老中醫薰陶。在多年的臨床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傷寒六經」、「脾胃論」為主的中醫理論指導體系,尤其擅長運用「傷寒六經辨證「、」脾胃論「相關理論指導治療焦慮障礙、抑鬱發作、睡眠障礙、驚恐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關疾病。
接受過系統精神分析、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婚姻治療、家庭系統排列、沙盤治療等各流派心理治療專業培訓,靈活採用個人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家庭系統排列、沙盤遊戲、情志相勝療法等多種療法,病種涉及各類睡眠障礙、抑鬱發作、各類神經症、人際關係困難,青少年情緒行為障礙、婚姻家庭關係異常、親子關係異常、職業適應困難等各類心理障礙。
出診時間:周一、三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門診心理睡眠科),周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五樓特需門診);周二上午:固生堂東山門診。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