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縣:土地託管「託」出好「錢景」

2020-11-05 呂梁廣播電視臺

導語:今年以來,嵐縣以農戶自願、企業帶動的形式,積極探索土地流轉和土地代耕代種代收的託管經營模式,把農戶自主經營模式轉變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土地撂荒的困境,最大限度激發土地活力,實現土地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張龍是嵐縣順會鄉崖底村農民,平時在外地打工,土地因無人耕種被撂荒。今年年初,在品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導下,張龍把他家的十畝土地全部託管給公司,同時他也成為公司的員工,不用外出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到錢。今年一年下來,他家的收入比往年高出了許多。



嵐縣順會鄉崖底村農民 張龍:現在除了土地的收入外,還在他們公司打工賺錢,農閒時節還能在外邊打工掙錢,一年能收入七八萬元錢。這個收入,作為普通農民,是我想也不敢想的。



品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嵐縣一家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企業。公司與村民籤訂「土地託管」協議之後,農民只需交納少部分費用,「耕、種、管、收」這些農活就由公司統一來打理,到了秋天,產出的糧食歸農戶所有,公司還會以保底價進行收購。今年,公司在王獅鄉、順會鄉等地以科技化標準,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的上萬畝滲水地膜穀子大獲豐收。



品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喜軍:過去村民種穀子每畝需投入600多元的成本,並且糧食產量低 價格沒有保障。今年把土地交給我們後,它的投入成本有所降低,產量也有所增加。連片機械化耕收每畝投入成本降低了10%,產量增加了20%,一降一增,實現了公司與村民共贏。



土地託管模式,讓農民當上「甩手田掌柜」。既不耽誤農民外出打工掙錢,又讓土地資源得到高效利用,穩定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模式成功破解了當前農村因勞力少、產出低,農田被撂荒的現狀,得到了當地農民的廣泛認可。今年,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廣下,全縣已累計託管土地1萬畝,覆蓋6個鄉鎮15個村,整合各類農機30餘臺,與1400多戶農民籤訂了土地託管服務協議,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牌創建、統一銷售種植的「五統一」模式,為農民節約直接種糧成本1000餘萬元以上。



嵐縣政府副縣長 劉思昭:我們試點的農田託管模式是農業走上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的重要途徑,是滿足民眾多元化需求的有效抓手。今後,我們將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農田託管服務,延伸產業鏈。充分依託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農業產業,實現產業升級、融合發展、利益共享的目標,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經濟和農民收入水平同步提升。


記者:梁海珍 蘇薇薇

播音:劉 靖 李國強

編輯:白 琳

審片:耿瑞山 劉利民

----------------------

新媒體編輯:劉琦

新媒體審核:馬旭峰 劉鴻雁

新媒體監製:耿瑞山

相關焦點

  • ...第二十五講:嵐縣土豆美食--香辣土豆盒子 土豆生煎炸灌腸​
    嵐縣婦聯 「居家防疫•網上學技」 第二十五講:嵐縣土豆美食--香辣土豆盒子 土豆生煎炸灌腸​ 2020-02-28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嵐縣婦聯 「網上學技」 第六十八講:嵐縣土豆美食---烤土豆餅、全...
    嵐縣婦聯 「網上學技」 第六十八講:嵐縣土豆美食---烤土豆餅、全薯佛跳牆 2020-12-21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源花石村: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鄉村的好風景帶來了百姓的好『錢景』,這是我們村80多個股東抱團的結果。」花石村黨支部書記周全喜難掩內心喜悅。  近年來,花石村著力打造美麗宜居家園、休閒宜遊鄉村、天然宜養基地,以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在「綠水青山」中尋找「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集體領辦·群眾入股」的鄉村旅遊經營創新之路。
  • 「喜報」華蔚託育牽手天天向上學生託管,書寫珠海託管新篇章!
    2019年4月3日,華蔚託育與珠海天天向上學生託管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天天向上學生託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華蔚託育香洲一小校區」!這是華蔚託育繼吉蓮校區、德翰中大附小校區之後,在珠海區域的第3家校區,是華蔚在珠海書寫的又一新篇章。
  • 嵐縣親子閱讀基地親子誦讀專輯(五):嵐縣機關幼兒園---《逃家小兔》
    嵐縣親子閱讀基地親子誦讀專輯(五):嵐縣機關幼兒園---《逃家小兔》 2020-03-30 0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嵐縣「美麗家園」---袁建華麵塑文化大院
    嵐縣「美麗家園」袁建華麵塑文化大院,位於千年古鎮、麵塑之鄉嵐縣嵐城鎮南街村,創建於2004年,佔地1200平方米,是山西省麵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袁建華家的一個傳統四合民居院,該文化大院以保護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嵐縣麵塑為基礎,以麵塑研創為核心,轉化發展為導向,以省級麵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省人大代表袁建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麗麗(袁建華女兒、呂梁市婦聯執委
  • 後疫情時代,盟託育開啟課後託管機構信息化之路
    根據數據統計,全國主要城市中,僅小學生人數已達2072.07萬人,而每個學校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在放學後會前往託教機構,巨大的需求催生出大量的從業人員,而隨著市場空間逐漸走向飽和,行業競爭日漸激烈,優勝劣汰已成為常態,對於從業者來說,如果不想被市場所淘汰,就要積極擁抱變革。
  • 託管機構如何不負重「託」 兩岸專家長沙共話託管教育
    託管機構如何不負重「託」 兩岸專家長沙共話託管教育 來源:紅網 作者:譚忠欣 編輯:楊潔 2015-04-19 18:46:32
  • 嵐縣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發布會
    嵐縣縣委政府主要領導、縣直部門和鄉鎮負責人、嵐縣籍在粵人員代表、本土企業代表參加活動。山西省商務廳、山西省投資促進局、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山西省珠三角招商局以及廣東省山西商會等各商會協會代表受邀出席。中共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喬雲發表了熱情洋溢的主旨推介。
  • 嵐縣200餘萬元重獎「教育功臣」
    本報呂梁消息 近日,在嵐縣2020年度教育工作暨教師節表彰大會上,該縣出資203.6萬元,對嵐縣高級中學等12個先進集體、安雲海等10名「先進教育工作者」、李改英等20名「奉獻獎」獲得者、高曉豔等72名「模範教師」、嵐縣民覺學校等6名「中考獎」獲得者、嵐縣高級中學等2名「高考獎」獲得者予以表彰,並為做出突出貢獻的165名教學質量優勝獎獲得者代表頒發了獎牌、榮譽證書。
  • 嵐縣「四個堅持」紮實推進林長制工作
    近年來,嵐縣堅持在一個戰場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兩場硬仗,將綠色變為嵐縣底色,並於去年在全省率先探索構建了現代林業治理體系,以「四個堅持」 為抓手,深入推進林長制工作,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坐實責任。嵐縣高位推動林長制改革工作開展,由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擔任總林長,由7名政府副縣長任縣級林長,各鄉鎮也設立鄉級林長,村級設立村林長。
  • •網上學技」 第三十九講:嵐縣土豆美食---金玉良緣 薯餅走地雞
    嵐縣婦聯 「居家防疫 •網上學技」 第三十九講:嵐縣土豆美食---金玉良緣 薯餅走地雞 2020-03-18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託服務、健康託管 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加油」
    日託服務、健康託管 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加油」 2020-11-04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學校的課後託管,老師無奈,家長擔憂,你「託」了沒有?
    今天,拿到了中心校的「學生在校課後託管服務申請書」和「學生在校課後服務協議」,由於我們縣區是第一次拿出統一的課後託管服務方案,所以行動得稍微晚了一些。課後託管申請和協議都要求家長本人到學校籤字,確認自願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生在校課後服務。
  • 2020年中國幼兒託管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供需差推動託育...
    隨著新生人口不斷下降,我國人口結構矛盾不斷加強,國家進一步加強嬰幼兒託管行業的關注,發布多項政策,託育行業進入政策規範化發展階段。隨著市場託育需求的不斷增加,國家優惠政策的支持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幼兒託管行業將朝著專業化科學化發展。
  • 好未來和新東方相繼宣布入局託管服務,用意何在?
    這系列難題,也由此催生出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之外的第三歸宿——放學後的託管機構,有的叫晚託班,也有的地方俗稱「小飯桌」。所謂「小飯桌」,起初專指為中小學生提供的一種課後飲食服務。在現在的語境中,「小飯桌」則指代的是孩子放學後的託管業務此前,大多數「小飯桌」業務都是一些小機構小公司在小範圍開設。
  • ...居家防疫 •網上學技」 第四十七講:嵐縣土豆美食---爛醃菜...
    嵐縣婦聯 「居家防疫 •網上學技」 第四十七講:嵐縣土豆美食---爛醃菜土豆泥、土豆麵包 2020-04-03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國幼兒託管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供需差推動託育發展
    幼兒託管是指託管機構針對0-3歲幼兒開發的,一種基於食宿、看管以及教育的針對性託管方式。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從出生到3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促進0-3歲兒童早期發展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國嬰幼兒平均入託率遠低於發達國家。
  • 嵐縣婦聯等單位舉辦暑期親子體驗活動
    本報呂梁消息 為進一步傳承良好家風、增進親子感情、發揚傳統文化,暑假期間,嵐縣婦女聯合會與嵐縣文旅局聯合在嵐縣麵塑街舉辦了為期3天的國家非遺項目「麵塑」親子體驗活動體驗課上,嵐縣非遺傳承人為參加活動的家長和孩子詳細介紹了嵐縣麵塑發展的歷史、麵塑的來源以及麵塑作品的內涵,讓大家對麵塑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手把手指導家長和孩子們麵塑製作的步驟和要領。100餘名孩子在麵塑藝人的指導下,開動腦筋,發揮自由想像,通過家長的協助精心製作著麵塑作品。一雙雙靈巧的小手捏出了「小燕子」「小花狗」「大熊貓」等花式「面人人」,歡聲笑語不時迴蕩在麵塑工坊間。
  • 嵐縣婦聯組織開展暑期親子體驗活動
    嵐縣婦聯組織開展暑期親子體驗活動 2020-08-09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