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見面會舉行

2020-12-25 瀟湘晨報

12月23日下午,「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見面會舉行。會上,王海英、張積貴、陳眾芳等五位優秀代表用百姓視角,講述了他們的小康奮鬥故事。

自強不息,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企業代表浙江金算盤財務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海英,致力在殘疾人中實現「先富帶後富」。她創辦溫州金算盤財務培訓有限公司,為殘疾人士授課授業,面向殘疾人士提供專業的技能培訓和成長教育,吸納18名殘疾人員工,設立助殘基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並幫助殘疾人朋友實現夢想,過上小康生活。

手裡有技術,產品持續創新就不會被淘汰。工人代表溫兄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技術技能總監張積貴秉持「匠人精神」,從車間員工成長為一名高技能人才。十年前,他成立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搭建起職工師帶徒和創新平臺,實現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46項。伴隨企業成長,張積貴打通了技工通向小康之路。

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基層幹部代表、瑞安市塘下鎮陳岙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陳眾芳,以「山水匯聚」的生態治村理念規劃啟動舊村改造、經營村集體經濟,使陳岙村一躍成為擁有2億多集體資產的富村,帶動全村發家致富奔小康。

華僑代表、文成縣寒舍迴塘民宿總經理黃靖則是打得一手好「僑牌」,他將即將倒塌的祖居改造成別具一格的民宿,入住率不斷上升,還幫助當地村民銷售農副產品,把更多的海外資源帶回家鄉。

泰順縣百花蜜蜂合作社負責人嚴立超在見面會上講述他的「甜蜜事業」。從低保戶到養中蜂,他依託泰順良好的生態環境,多次取經學習養蜂技能,養殖規模逐步擴大。他帶領村民養蜂致富,成立泰順縣百花蜜蜂專業合作社,讓蜂農「抱團」發展奔小康。

在前往小康的路上,五位優秀代表經歷不同,但分享最多的詞彙都是「努力」二字。對於全面小康,他們滿懷希冀,要像蜜蜂那樣勤勞,自律、求實、團結、奉獻。(記者 張琳)

【來源:溫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甌海專場。甌海區是溫州市四大城區之一,作為浙江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溫州模式」的重要發祥地,甌海敢於創新、艱苦創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跨越,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甌海,是一座靚麗蝶變、活力四射的魅力新城。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媒體見面會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媒體見面會,這也是我們今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8場發布會。中國人對「小康」一詞有著割捨不斷的情愫,從漢代《禮記·禮運》以來,豐衣足食的「小康」就是中國人對理想社會的描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 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在廣東中山舉行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本屆論壇以「高質量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匯聚黨政界領導、專家學者、地方實踐者、企業家、戰略諮詢專家及取得決勝全面小康決定性成就的縣市代表,聚焦全面小康理論與實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向論壇發來賀信,對論壇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與會嘉賓致以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 ...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瑞安...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瑞安專場。瑞安是一座具有1781年歷史的千年古縣,同時也是溫州市場經濟起步早、發展快的地區之一。
  • 探路小康——寫在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指出:當前,我們既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後一公裡」,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歸根結底,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它寄託著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憧憬與期盼,帶著熱騰騰的時代溫度,激蕩著每一顆中國心。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顧海良 ▲呂 楠【編制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為實現這一夢想,中華民族追尋千年,中國共產黨奮進百年。風雨如磐,決心似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人民賦予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也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那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究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理論對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哪些貢獻和發展?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徐州在行動
    2020年,註定要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關鍵節點的重要意義。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鋒號角聲中,徐州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蹄疾步穩地踏響了彭城大地改革奮進的鏗鏘足音,書寫了一份可圈可點的全面小康幸福答卷。
  • 解析電影頻道「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展播
    近期,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電影頻道為全國觀眾精心安排「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展播,於11月16日到27日集中電視播出《奔騰歲月》《照相師》《十八洞村》《親愛的新年好》《幸福馬上來》等從不同角度反映小康社會幸福成果的優秀影片。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石家莊8月18日訊 8月18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評價方法及指標體系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評價方法及指標體系的選擇,關係到評價的科學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布局的日益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不斷演進,內涵不斷豐富。
  •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攝影展在廣東省文聯藝術館開幕
    11月27日上午,為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典型經驗,講好廣東脫貧故事,由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辦,廣東省扶貧辦支持、21個地市攝影家協會協辦的「豐年人樂業 隴上踏歌行」——「廣東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攝影展在廣東省文聯藝術館開幕。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啟示
    來到這一歷史裡程碑面前,回望風雨兼程走過的路,很值得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和實踐,對中國的歷史和未來,意味著什麼,帶來什麼啟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設立的一個階段性目標,又拓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途徑和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近代以來,追求現代化的一個階段性目標。
  • 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榮光
    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榮光內容摘要:鄧小平同志創造性地借用「小康」這個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意味的概念來表述「中國式的現代化」的重要思想。「小康社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概念,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一面旗幟。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小康目標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 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認識過程
    那麼,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我們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認識經歷了怎樣一個逐步形成與完善的過程呢?  「小康」是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概念。從歷史淵源來講,「小康」概念最早出自《詩經》,《詩·大雅·民勞》中說:「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說,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的願望就是稍微過上安康的生活。
  • 五分鐘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什麼是小康?如何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哪些關鍵成果?  今天,「北京社科」精品講堂隆重推出第六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關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召開研討會,聚焦參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召開研討會,聚焦參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1月26日,中央統戰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在京召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各領域的100多名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參會。
  • 【「十四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哲學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哲學意義 侯 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指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思與行」理論研討會召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2月18日,由青海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和省委黨校聯合舉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思與行」理論研討會召開。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和年輕理論工作者齊聚一堂,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展理論研討、學術交流。
  • 韓振峰: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認識過程
    那麼,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我們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認識經歷了怎樣一個逐步形成與完善的過程呢?   「小康」是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概念。從歷史淵源來講,「小康」概念最早出自《詩經》,《詩·大雅·民勞》中說:「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說,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的願望就是稍微過上安康的生活。
  • 陳理張賀福談《習近平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
    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現階段的戰略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經過多年的接續奮鬥,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到了需要一鼓作氣向終點線衝剌的歷史時刻。,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