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見面會舉行。會上,王海英、張積貴、陳眾芳等五位優秀代表用百姓視角,講述了他們的小康奮鬥故事。
自強不息,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企業代表浙江金算盤財務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海英,致力在殘疾人中實現「先富帶後富」。她創辦溫州金算盤財務培訓有限公司,為殘疾人士授課授業,面向殘疾人士提供專業的技能培訓和成長教育,吸納18名殘疾人員工,設立助殘基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並幫助殘疾人朋友實現夢想,過上小康生活。
手裡有技術,產品持續創新就不會被淘汰。工人代表溫兄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技術技能總監張積貴秉持「匠人精神」,從車間員工成長為一名高技能人才。十年前,他成立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搭建起職工師帶徒和創新平臺,實現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46項。伴隨企業成長,張積貴打通了技工通向小康之路。
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基層幹部代表、瑞安市塘下鎮陳岙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陳眾芳,以「山水匯聚」的生態治村理念規劃啟動舊村改造、經營村集體經濟,使陳岙村一躍成為擁有2億多集體資產的富村,帶動全村發家致富奔小康。
華僑代表、文成縣寒舍迴塘民宿總經理黃靖則是打得一手好「僑牌」,他將即將倒塌的祖居改造成別具一格的民宿,入住率不斷上升,還幫助當地村民銷售農副產品,把更多的海外資源帶回家鄉。
泰順縣百花蜜蜂合作社負責人嚴立超在見面會上講述他的「甜蜜事業」。從低保戶到養中蜂,他依託泰順良好的生態環境,多次取經學習養蜂技能,養殖規模逐步擴大。他帶領村民養蜂致富,成立泰順縣百花蜜蜂專業合作社,讓蜂農「抱團」發展奔小康。
在前往小康的路上,五位優秀代表經歷不同,但分享最多的詞彙都是「努力」二字。對於全面小康,他們滿懷希冀,要像蜜蜂那樣勤勞,自律、求實、團結、奉獻。(記者 張琳)
【來源:溫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